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英語知識,從而使學生在提高個人英語綜合能力基礎上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能夠更好地面對國際和社會發展形勢。但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明顯不足,導致大學英語教學成效不佳,學生個人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因而如何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成為如今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對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培養策略加以探究。
關鍵詞:跨文化視野;大學英語;文化意識培養
作者簡介:吳文娣(1986-),陜西西安人,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思政研究。
跨文化視野下,學生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加以客觀分析與評價,學習其中優秀的部分,將其與本民族文化相融合,促進自身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缥幕曇跋麓髮W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便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既將本民族文化融會貫通,還能夠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進行有效學習,能夠了解英語形成發展過程,最終充分掌握并能夠靈活應用英語。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還能夠改變大學英語課堂現狀。
一、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需注意的問題
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并不是隨意開展的,尤其是在跨文化視野下。教師需要注重培養目標與具體策略關鍵要素,如此才能夠有效規避相關問題,實現預期目標。
培養目標方面。大學英語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便需要對學生的文化意識充分的認識與了解,能夠針對性地設定培養目標。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其一,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應該有計劃性逐步開展,首先保證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保證學生有提升英語能力的意愿。其二,結合教學內容,有目的地滲透西方文化,從而使學生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基礎上分析總結文化差異,能夠客觀地、批判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其三,當學生能夠批判性看待中西方文化后,教師便應該引導其從西方文化、模式角度思考如今自身生活環境和相關事物,助力其跨文化意識的建立與形成。具體策略關鍵要素方面。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從自身教育理念、授課模式、教學手段三個方面優化學生文化意識培養活動。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放置于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身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解或難懂之處時,教師應該針對性加以指導,以引導式策略幫助其解決問題,從而為文化意識培養創造優良環境。其次,文化意識培養應當滲透到學科教學各個環節之中,明確文化意識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終能夠使學生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最后,文化意識培養還需要輔以相關實踐活動。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夠將文化價值凸顯出來。因此教師需要具有多元化、多樣化文化實踐組織意識和能力,適當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這對學生文化意識培養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二、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成效并不理想,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影響較深,多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授課手段,并給予學生較多自由空間,以為能夠對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起到幫助作用。但實際上,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英語知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早已降低,即便教師給予再多自由空間,學生只是利用這些時間做其他事情,因而英語課堂教學成效不佳,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轉變教學理念。首先教師需要具有跨文化意識,在掌握本國優秀文化基礎上深入理解西方文化,并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加以應用,客觀評價中西方文化差異。其次,學校應該開展加強教師文化意識的相關活動,如舉辦研討會、座談會等,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相關知識講授,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促使教師彌補自身不足和缺陷,并針對性改正,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
(二)利用選修課程拓展西方文化知識
眾所周知,大學階段,除必須學習的專業必修課程,還有很多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因而大學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時,便可以鼓勵其選修有關西方文化的課程。一方面拓展學生視野,使其從不同角度觀察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過程還能夠逐漸發現自己感興趣之處,進而有效激發自身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知識進行深入鉆研探究,從而強化文化意識。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英語教學改革,建立多層次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其奠定堅實語言基礎,引導學生靈活地、綜合地應用所學知識,使不同專業學生都能夠開展自主式、個性化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如今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選修課的重要性,致力于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英語教師可以將英語小說鑒賞、影視劇鑒賞、跨文化口語交際等設立為選修課程,通過多樣化、多元化方式拓展相關內容,既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又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度,促進文化意識培養,切實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
(三)運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涌現出許多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大量實踐已證明其可行性。因而在跨文化視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時,教師能運用多元化創新教學模式。
其一,對比教學法。中西方文化具有非常強的差異性,往往同一件事物具有不同含義。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對比教學法,將中西方標志性事物加以對比,注意分析其中的不同之處和相關內容。如中國七夕節和美國情人節便是中國和西方具有相同意義節日,學生對此理解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剖析其內涵,進而延伸到中西方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
其二,討論教學法。授課過程中,針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活動。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維邏輯有不同之處,因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學生在討論時,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看法進行表達,共同分析其有效性及合理性,最終形成針對問題的最優答案。
(四)開展課外實踐與相關實踐活動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完成授課任務,因此留給學生開展拓展活動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如何有效利用這有限的時間,成為每一位大學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發展。
教師可以組織英語沙龍或教室英語角,舉辦英語文化節、辯論演講比賽等,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鼓勵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唱英語歌、講英語故事等。英語教師應利用自身的英語知識積累,給學生推薦一些具有較強閱讀價值和意義的英文作品,使之成為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關鍵途徑,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廣泛了解西方文化。同時,大學英語教師還需要注重對本民族文化的輸入。只有對本民族文化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第二語言的學習,在對比分析中精確查找中外文化的獨特性和差異性,這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五)及時檢驗文化意識培養成效
跨文化視野下,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并不是簡單的事,首先要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和英語知識掌握能力,在不斷強化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大學英語教學高質量、高水平化發展,充分發揮價值塑造和人才培養作用。
因而,在跨文化視野下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應該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教學評價機制,能夠針對文化意識培養成效加以評價與檢驗。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對比過程中發現自身缺陷和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正和完善。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角度著手,一方面采用定期評價與不定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教師評價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能夠針對性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學生評價具有真實性和適用性,能夠體現學生的課后鞏固鉆研程度、自主學習意識強度等。除此之外,教師通過最終成果檢驗,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文化意識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學方式是否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夠被學生接受認同等,從而不斷完善、優化學生文化意識培養路徑。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學科的邏輯性強,知識內容廣泛,在學習和鉆研探索中,學生的思維邏輯、思考方式、人文素養等多方面可得到優化和提升。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探索培養高質量、高水平人才的有效策略。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及時革新自身觀念,與時俱進,尋求更為科學、高效的授課模式與學習方法,推動跨文化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培養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改革實踐研究”(項目編號:SGH20Y136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龔蒙.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J].海外英語,2022(4):88-89,100.
[2]雷先會.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意識及能力培養:評《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J].熱帶作物學報,2021(12):3720.
[3]鄭曉琴.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品位·經典,2021(15):150-152.
[4]陳嘉.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的培養:評《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J].中國高校科技,2020(10):103.
[5]方雪蓮.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基于跨文化意識的問卷調查分析[J].海外英語,2020(11):71-72,104.
[6]王珺.多元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研究[J].現代英語,202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