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步成為當前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可謂重中之重,教師需要將閱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進行有機且有效的結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林薇,福建省大田縣第一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在課堂和日常生活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成為包括英語教學在內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英語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核心素養與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相結合,就必須要弄清楚新課程標準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有怎樣的要求,教師應采取怎樣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教學,怎樣基于當前學生的知識水平開展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在這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重要的參與者,二者缺一不可,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有效教學。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從新課程標準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是現階段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指針。高中英語課程應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出發點,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它強調對學生語言、文化、思維以及學習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門學科重要價值的體現就在于它的核心素養和教育價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英語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終身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能夠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了解更多的英語文化,促進自身英語溝通和運用能力的提升。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是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學習與使用;文化意識則是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是現階段學生心智是否成熟的重要表現;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通過多種渠道來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是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要素。
(二)核心素養融入英語閱讀的意義
在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中充分融入學科核心素養,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英語這門重要的文化課程的理解和認識,深入剖析閱讀文本,在把握文章基本大意的基礎上深挖文章背后的深刻含義,使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包括閱讀方式方法在內的基本技能技巧,激發和提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深度閱讀可鍛煉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將讀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最終實現核心素養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機融合。
二、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視詞匯、語法、語言知識的傳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過于表面化, 沒有去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忽視對語篇的整體把握,未能對整篇文章的主題意義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學生無法品味文章所蘊含的文化。閱讀活動設計的思維層次較低,只有基于文中事實信息的問答,缺乏思維性較強的閱讀活動,這不利于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如何進行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深度閱讀教學時,要以現有的閱讀文章為依托,在理解文章表層信息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在把握文章的基本大意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與文章背后的作者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深入剖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一)立足新課標對核心素養的要求,轉變閱讀教學方式
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時應從新課標對核心素養的要求出發,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教學觀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以往那種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的局面,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英語深度閱讀教學中。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閱讀語篇“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閱讀文章,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把握文章大意。
“The freshman challenge”這篇文章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邊朗讀邊思考這段話講了什么,引導學生用詞或詞塊概括每段話的大意,將深度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對文章結構進行總結。學生通過梳理段落大意,明確這篇文章的基本大意,為后面的深度閱讀教學做準備。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兩條線,一條是challenges and solutions,另一條是feelings,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高一學習與生活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挑戰。
(二)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閱讀主題詞匯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習資源通過網絡匯聚到各大平臺。英語語句是由一個個單詞構成的,具備豐富的單詞儲備量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很多英語學習難題。比如,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篇文章中出現的一些生僻的單詞。生僻單詞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住文章的大意和基本結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文章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結合閱讀話題,在網絡平臺搜集相關信息,幫助學生解決閱讀方面的困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四單元閱讀語篇“The night the didn't sleep”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解決在文章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針對學生遇到的生詞進行分類,并適當引申和拓展,幫助學生多角度理解單詞并進行新詞的記憶和積累,比如文章中出現的“destroy”“shelter”“bury”“crack”等都可以作為進行拓展和延伸的對象,幫助學生排除單詞障礙,擴大詞匯量,掃除閱讀障礙,使學生能夠更輕松地進行文章的閱讀,為后面的深度閱讀打下堅實的單詞基礎。
(三)巧妙設計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結構
思維導圖是用圖表來闡釋知識的工具,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內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語境或是不同的語篇類型,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的結構。如用流程圖梳理事件發展的過程。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閱讀語篇“Living legends”是一篇雜志文章,介紹了兩位卓越的體育人物——郎平和喬丹。學生通過閱讀,找到文章的明線,即兩位運動員經歷的困難以及取得的成就;并通過對明線的分析,明白文章的暗線,即他們身上展示的運動員品質和體育精神。學生通過閱讀對這兩位體育人物的介紹,概括出體育傳奇的評判標準,并學習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優秀品質,同時感悟運動員強大的精神力量。
又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閱讀語篇“TuYouyou awarded the Nobel Prize”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利用流程圖,復述屠呦呦及其團隊發現青蒿素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屠呦呦獲得成功的多方面原因。教師利用流程圖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四)依托問題和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可借助問題鏈引導學生層層剖析文章的內容,為學生理解文章搭建支架,從而實現深度閱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進行深度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以若干個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作為教學導向,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閱讀,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明白文章的大意,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第二單元閱讀語篇“A day in the cloud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作者的所見、所聞和所感設計問題鏈,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梳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即人類只有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又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Travelling Around”Reading for writing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使學生提前對這部分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這部分主要是一封郵件,內容是關于給小麗分享自己關于去西安旅游的計劃。教師可借助這封郵件激發學生進行閱讀的興趣,學生會好奇作者對去西安旅游是如何計劃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向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Richard對去西安旅游是怎么計劃的?她的心情是怎樣的?Richard給小麗寫這封郵件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Richard決定到中國西安旅游?教師鼓勵班級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對于這封郵件的看法以及自己會進行怎樣的假期規劃,這將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這一閱讀材料的具體內容,從而為學生后續的深度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注重以讀促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讀后續寫活動是深度閱讀的遷移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對文章結構的梳理內化,讓學生基于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寫作訓練。寫作是閱讀的延伸,也是思維的創新,同時能反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應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第五單元閱讀語篇“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戲劇劇本,理解故事情節,了解人物性格,熟悉劇本的文本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并基于故事的結尾進行續寫:Henry拿到百萬英鎊后會做什么呢?Henry會去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
又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四單元閱讀語篇“A successful failure”的教學中,通過三篇日記的閱讀,讓學生了解“堅忍號”的探險歷程。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日記對不同人物言行的描寫,討論和分析日記作者的情感變化以及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與品質,為續寫打下基礎。分析完故事情節及人物品質后,讓學生發揮想象,對他們在象島的求救進行續寫:他們在象島上遇到什么困難?他們是如何解決困難的?結果怎樣?他們獲救了嗎?
(六)挖掘文化內涵,形成跨文化意識
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挖掘語篇的文化內涵,突出多元文化視角,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幫助學生形成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Travelling Around”的課文中,提及秘魯的Machu Picchu,中國西安的兵馬俑,提及意大利的Pisa古城,中國云南的麗江古城。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第一單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教學中,通過追溯世界各地人們慶祝節日的起源,對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慶祝節日的習俗,旨在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總結出節日的本質,感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望。
四、結語
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提出的重要目標和要求。英語是高中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行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固有的教學模式,從核心素養培養的客觀要求出發,依托網絡平臺進行相關詞匯的搜集和整理,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排除閱讀過程中的詞匯障礙,幫助學生輕松進入閱讀狀態;以問題作為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和出發點,創設特定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關注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閱讀;為學生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促進學生分享閱讀感受,鞏固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成果。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英語深度閱讀實踐研究”(項目編號:FJJKZX22-62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季振國.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幾點探討[J].英語廣場,2018(7):155-156.
[2]鄭建蘭.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22(20):48-50.
[3]李麗琴.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普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廣場,2020(23):128-130.
[4]王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7):76-78.
[5]蔣啟林.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海外英語,2021(8):204-205.
[6]姚健.關注英語深度閱讀教學 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校園英語,2022(2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