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一體化是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其強調將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緊密關聯起來,從而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以取得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效果。將該教育理念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突破傳統英語教學的局限性,促進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升有積極意義。基于此,本文對“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要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英語閱讀;“教—學—評”一體化
作者簡介:丁紅華,靖江外國語學校。
“教—學—評”一體化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組織方式。從本質上來看,教、學、評三者間存在非常緊密的關聯。“教”是為了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促進學生發展;“學”則應與“教”的內容保持一致,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而“評”則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與“學”等活動。這三者相輔相成,緊密關聯,缺一不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課程評價應重視其過程性與整體性,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這為“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落實提供了指導。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充分理解“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并以此為出發點,積極探索閱讀教學的實施原則及改進路徑,以真正促進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升,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
一、“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要點
(一)調整教學目標
調整教學目標,是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教育理念的重要前提。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語篇或文本理解作為教學的重點,缺乏對學生學情的考慮,容易出現過度解讀主題意義、忽視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的情況,從而導致閱讀教學出現“空中樓閣”的情況。教師應深刻認識到,教學目標設定是“教—學—評”一體化得以落實的起點,也是設計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所以,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在精準把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向,科學合理地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
(二)改善教學思路
一個完整的閱讀教學活動應包含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節。然而,事實上很多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案設計、教學思路設計時,往往將重點放在讀中環節,缺乏對讀前、讀后等環節的關注和思考。在進行教案撰寫時,也多是簡單地對讀前、讀后環節進行簡單標識,或者一筆帶過,重點進行讀中環節教學思路分析。這種情形下,閱讀教學活動就容易出現偏頗,可能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因此,“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制訂、教學思路梳理時,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進完善,摒棄傳統“流水賬”式的教案書寫方式,在充分考慮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及開展意圖、學習活動層次、教學時長及效果評價等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再進行教案書寫、教學思路確定,以促使各教學環節的設計、實施與評價保持一致,真正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三)豐富評價主體
教、學、評均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教”是教師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學”則以學生為主體,是學生以促進自身能力發展為指向所開展的學習活動;“評”則是真正意義上需要進行主體甄別的環節,到底應該由誰來評、如何評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以往的教學中,多是由教師擔當評價主體,教師單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考試結果展開評價。但“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教師應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學生也成為評價主體,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對評價內容進行調整,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進行結合,實現教學評價的“去分數化”,在關注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增加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以提升教學評價的全面性、綜合性,使其育人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
二、“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研讀語篇,合理設置學習目標
語篇是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發展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重要媒介。所以,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語篇內容進行深入研讀分析,充分了解語篇的主旨、教學重難點、涉及的知識點,以及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發展的積極影響等各方面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評三者的有機融合滲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語篇研讀的重視,合理地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Online tours”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屬于“人與自我”范疇,可將其納入“生活與學習”主題群之中。本單元中閱讀版塊的語篇為“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這一語篇屬于非連續性文本,其主要內容是為學生展示在線旅游網頁,即旅游向導 Robin通過第一人稱的視角,對在線旅游網頁情況進行介紹,并展示了怎樣通過點擊按鈕來實現8小時內環游世界,同時還詳細介紹了紐約的人文地理情況。具體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教材語篇的優勢,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及發展的需求,教師需要在課前先認真研讀語篇內容,對語篇中的優質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同時還需要結合語篇內容、主題,適當進行閱讀素材擴展延伸,以突破教材限制,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閱讀內容。另外,教師還需要從單元及語篇內容出發,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設定,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掌握閱讀內容。以“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為例,教師可以從單元主題“tours”出發,將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對語篇中所講述的網頁中在線旅行的事實性信息與非事實性信息進行區分,同時了解紐約四個主要景點的人文地理知識。
2.對語篇的框架結構進行梳理,并總結分析語篇的問題特征、語言風格。
3.通過語篇閱讀學習,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在線旅游與真實旅游的異同進行思考,并探討在線旅行的優缺點。
4.閱讀語篇內容以及拓展內容,充分理解“tours”的內涵。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模仿語篇內容,對另一個在線旅游城市或景點進行介紹。
這樣在充分研讀語篇內容、單元主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可以讓教學目標設計更有針對性,更貼合學生情況,同時還可使學生在達成相應學習目標的過程中,獲得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跨文化意識等綜合素養的發展,并可觀察評估學生各環節學習情況、學習目標達成情況的過程中,實現教、學、評的有機結合,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滲透到實際教學活動之中。
(二)聚焦目標,合理選擇評估證據
“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強調要實現教學與評價、學習與評價的關聯融合。因此,為了能夠更準確、及時地檢測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同時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進行,實現教、學、評三者的融合滲透,教師就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以可觀可測、可操作為原則,合理選擇評估證據,充分觀察學生學習的參與及投入情況,并搜集相應證據,以此證據為依據給予學生動態性、針對性評價,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的全面評估,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及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得以提升。
例如,在“Around the world in einght hours”這一語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教學目標出發,對評估教學活動、學生學習情況的標準進行明確。主要包括:第一,可以找出文中關于在線旅行的事實性信息、非事實性信息;第二,能夠找出紐約四個主要名勝景點的名稱,并通過畫圖等方式對其關鍵信息進行整理;第三,可以簡單地對在線旅游、真實旅游的差異、優缺點進行簡單闡述;第四,了解本單元主題“tours”的含義,并且能夠簡單地對其含義進行分析闡述;第五,能夠實現知識遷移,模仿語篇對其他在線景點進行描述。
以這樣的方式明確評估標準,不僅能夠保持和教學目標的一致性,科學地檢測學生的目標達成狀況。分層設置教學目標及評估標準,還可以實現對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學情的關注,能夠在無形中滲透因材施教理念,讓各個層次學生都能為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獲得提升發展。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各教學目標達成情況,以及評估證據的搜集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調整,這對于提升教學的科學合理性也有積極幫助。
(三)立足實際,合理開展閱讀活動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及評估標準的基礎上,教師可從學生學情出發,對閱讀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設計,從而通過有效的“教”來推動教學活動落地,促進教、學、評融合目標實現。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應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以保證閱讀活動各個環節都能緊緊銜接在一起,從而帶領學生體驗“基于語篇—深入語篇—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讓英語閱讀學習真正發生。
以“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的教學為例,在明確了教學目標、評估證據后,教師就可以遵循上述原則為學生設計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遷移創新類等難度逐漸遞增的學習活動。其中學習理解類活動可以設置為“Briefly introduce some infrmation about the website”“Find the facts about New York and Robin's ideas”等。應用實踐類活動可以設置為“Introduce New York according to the mindmap”“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line travel and real travel,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等。遷移創新類活動則可以設置為“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introduce a famous city or an attraction”。同時在完成各項閱讀過程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依據評估標準,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之后再由教師進行補充評價。這樣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閱讀活動設計,既能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更有針對性,又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讓各層次學生都參與到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活動的質量,以及教學評價的育人價值,使“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應用效果最大化。
三、結語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強調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對學習情況的“評”等三方面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以幫助教師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為及時進行教學思路、方案調整提供參考。將該理念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突破傳統閱讀教學的局限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成效有積極幫助。作為初中英語教師,筆者今后將繼續探索該教育理念的實踐路徑,以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余雪冰.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閱讀教學實踐: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7SectionB(2a-2e)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 2022(25):43-47.
[2]金微微.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運用探討[J].信息周刊,2018(5):340.
[3]楊小蘭.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以外研版八年級下冊Module 9 Unit 2 A beautiful smile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4):57-60.
[4]蔣玉風.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主題拓展閱讀教學實踐[J].教育視界,2022(15):21-25.
[5]溫志蓉.“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評價調查研究:以鎮江市實驗初級中學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9.
[6]呂磊.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英語閱讀教學實驗探究: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第五單元閱讀教學為例[J].教學考試, 2022(30):25-28.
[7]石紅梅.學習活動觀視域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實踐路徑:以Unit 2 Is your food and drink healthy?為例[J].英語教師,2021(12):128-131.
[8]袁晶.例談基于教一學一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聽說課[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6):62-66,69.
[9]夏燕飛.基于“教—學—評一體化”提升青年教師英語閱讀課堂效能的實踐研究:以Unit 1 Television第一課時為例[J].英語教師,2021(3):181-185.
[10]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11]江凌云.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外閱讀教學探索:以整合課程要素為基礎[J].教育視界,2022(2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