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重視英語學科中的詞匯教學,詞匯是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語言學習的重難點。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教師要激發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打好詞匯學習的基礎,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然而由于教師缺乏詞匯教學的意識和教學能力,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詞匯教學與其他板塊教學孤立開來等,這些問題降低了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效率,使得英語詞匯教學難以真正發揮其價值。在教育理論的支持下,筆者開展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策略探究,基于前人的理論基礎,創新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積累詞匯教學經驗,促進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策略
作者簡介:施詩(1989-),女,江蘇大豐人,南京市太陽城小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課標背景下基于單元的主題意義探究。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對學生的詞匯要求有所提高。然而在研究分析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時,發現小學英語詞匯課堂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師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教學形式多為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將詞匯教學與語言能力培養割裂開來等,不但導致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效率低下,還讓學生在乏味的課堂中失去對詞匯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詞匯運用能力的發展,導致詞匯學習停留在表面記憶,學生不但失去了說英語的信心,同時各方面的語言能力也止步不前。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在理解分析先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與先進教學理論相結合,如整體語言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等,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創新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提高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一)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詞匯講解占據的時間較少;同時教師在詞匯教學設計時也很少像閱讀和語法課程那樣精心設計。如果整個單元的總課時為八個課時,往往分配給詞匯教學的只有一個課時。大多數教師的授課模式通常都是根據教材附錄部分的詞匯表,帶領學生朗讀單詞,再簡單地解釋單詞的意思,然后再讀??梢钥闯?,小學詞匯教學缺少整體規劃和精心設計,導致學生的詞匯學習缺乏科學的引導和高效的學習方式。
詞匯課堂缺少足夠的課時有時并不是因為課時緊迫,而是教師認為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進行詞匯教學,學生只需要記住單詞的意思、拼寫即可。教師疏于設計詞匯教學,枯燥乏味的詞匯課堂無法使學生對詞匯進行深刻的理解和運用,短時的記憶使學生容易忘記,考試成績不理想,導致在英語學習中缺乏自信心和主動性,阻礙學生的英語學習進步。
(二)“填鴨式”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
如今,大多數英語詞匯課堂上仍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在應試教育和緊張的課時的壓力中,教師在課堂中主要采取單一講解的方式,學生被動記筆記,很少有自主表達的機會。在“填鴨式”的教學中,教師將大量的語言知識點灌輸到學生的大腦中,缺乏教學規劃和主次區分,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無比枯燥乏味,學習效率也極低。教師以為將主要的知識點講解給學生就萬事大吉,然而教師講過卻并不等于學生理解并且掌握。學生死記硬背只能讓學生應付短期的聽寫任務或是簡單的測試,一旦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就原形畢露了。
小學階段的英語詞匯教學是學生接觸英語詞匯的初級階段,“填鴨式”教學方式在小學詞匯教學中的弊端尤為顯著。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練習詞匯讀音和實踐運用的機會,導致在基礎學習階段就出現“啞巴英語”現象,更無法為之后的初高中英語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反而使得學生的詞匯學習浮于表面,綜合語言能力難以得到提高。
(三)孤立的詞匯教學
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將詞匯教學與其他板塊教學相割裂,如閱讀課、聽說課、寫作課等,可以看出,教師缺乏對詞匯教學的整體規劃,缺少單元整體教學意識。教師若脫離了單元主題,孤立地教授詞匯,學生雖能識記詞匯的音、形、義,但缺乏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詞匯準確理解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詞匯課堂雖然是以詞匯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課程,但是各方面的語言能力是相互關聯,而不是相互割裂的。如果詞匯教學與詞匯運用的文本,詞匯運用的情境和學生的遷移能力割裂開來,那詞匯教學只會枯燥無味,浮于表面,澆滅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詞匯能力難以提升,更不利于學生其他語言能力的發展。
教師要深入研究單元詞匯,建立詞匯之間的聯系,探索單元主題,在主題的根莖上,讓詞匯教學的根葉愈加繁盛,豐富詞匯教學模式;同時在詞匯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對學生多方面語言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也深化學生對詞匯的掌握。
二、構建新型詞匯課堂的理論基礎
隨著新課標對小學生英語詞匯要求的提高,教師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也越來越重視,然而創新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缺少足夠的指導和經驗。教學創新和改善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科學的教學理論才能為教師指明課堂創新的方向,構建高效高質的小學英語詞匯課堂。
(一)整體語言教學理論
整體語言教學于20世紀80年代誕生于美國。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強調語言是一個整體,不能夠通過碎片化的教學實現。教師教授語言學科時并不是以讓學生掌握某語言技能為目標的,而要將語言整體化,放在文本和情境中,在特定的文本和情境中訓練學生各方面的語言技能,從而真正促進學生的語言進步和高效學習。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強調語言教學內容的整體性、語言技能的整體性以及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教師從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幫助學習者輸出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構建的過程,教師不能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而要重視學生認知和思維中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將既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新知識的起點。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為學生搭建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橋梁,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舊知識,教授學生新知識,同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情境認知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情境是認知活動的基礎,人類認知的過程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實現。不同的英語詞匯有特定的使用情境,學生只有掌握運用詞匯的準確情境,強化聯系,遷移強化,才能真正掌握詞匯的用法,提高語言能力。因此,英語詞匯教學與情境認知理論密不可分,脫離情境的單詞學習都是缺乏實際價值和意義的。
情境認知理論要求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真實情境,在真實情境中感受詞匯的深層含義,學習詞匯的運用方式,并且在情境中練習運用詞匯。詞匯情境教學法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培養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同時也能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結合親身經驗進行創新。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創新策略
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英語詞匯基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才能為學生之后深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詞匯課堂教學模式單一,詞匯教學與其他語言能力培養相割裂等問題造成詞匯課堂教學低效低質。在科學教育理論的指引下,教師將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情境認知理論融入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探究詞匯教學創新策略,實現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高效創新。
(一)立足單元,整體教學
整體語言教學法要求教師立足整體,進行詞匯教學。小學英語教材,各單元根據不同的主題,設置相關詞匯、聽說、閱讀等內容。教師要將詞匯教學和單元中其他板塊教學內容相結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在閱讀教學中要滲透詞匯的運用情境,在聽說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詞匯進行遷移運用。每節課時中都可設置詞匯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練習運用詞匯的機會,這不但能促進學生詞匯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和各方面語言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2“What a day”時,立足單元,實施整體詞匯教學,將詞匯融入到單元教學的方方面面,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教師在分析單元教學內容之后,確定本單元主題為“探討天氣狀況”。教師首先展示四張不同天氣狀況的圖片,讓學生聽錄音并且跟讀,將單詞和對應圖片進行配對。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閱讀Story Time部分的文本,并且勾畫出文本中表示天氣的詞匯或表達。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闡述主人公在不同天氣時所做的事情,要求利用表達“When it is..., we...”回答問題。最終,教師要求學生分四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要求學生討論并回答“What do you always do when it's cloudy, rainy, sunny or windy?”,最后進行小組成果展示。
教師在該片段中,從單元主題出發,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整體教學,在教學片段中融入詞匯教學和詞匯運用,教師從引導學生識別詞匯的基礎意思出發,到利用文本強化詞匯理解,再到創造遷移詞匯,最后讓學生運用詞匯進行表達,逐步深化詞匯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靈活導入,串聯新舊知識
建構主義理論要求教師構建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引導學生聯系學生既有的經驗和新知識,強化已有經驗,認知新知識。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2中Sound time部分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知“ear”字母組合的讀音。在此階段,教師可以不直接告訴學生字母組合的讀音,而是讓學生思考問題“Do you know any words with the sound?”。此問題為開放性問題,并且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為之后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學生可能會回答錯誤,教師要抓住機會為學生糾正單詞讀音,并且多方面給予學生反饋。學生的回答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也考驗教師的評價能力和反應能力,教師要從學生的回答中尋找突破點,幫助學生建立既有經驗和接下來要教授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巧用思維導圖在黑板上呈現新舊知識的聯系,鞏固強化已學的知識,為之后的新知識輸入奠定基礎。
(三)基于主題,創設情境
詞匯學習不單單是對詞匯的形、義、音的認知記憶,熟知運用詞匯的特定情境,提高運用詞匯的能力也是詞匯學習的重中之重。要想在教學中,深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鞏固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就要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為學生提供運用詞匯進行表達的機會。比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Holiday fun”的教學中,本單元主題為“假期旅游”,教師為學生創設假期旅游的真實情境,在旅游情境中設計教學情節,引導學生運用該單元學習的旅游詞匯進行交流,不但在真實情境中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詞匯的機會,還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激發學生的表達欲,在交際和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結語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師逐漸意識到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由于傳統詞匯教學模式深入人心,教師和學生對待詞匯不夠重視,當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困境,使得詞匯教學無法真正發揮其價值。筆者從當前詞匯教學中的問題出發,從科學的教育理論中尋求解決途徑,指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創造創新。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1. 立足單元,實施整體語言教學;2. 靈活導入,串聯學生的新舊知識;3. 基于單元主題,創設真實情境,為學生提供練習運用詞匯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創新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教學策略旨在提高詞匯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牛晨子,蒙家宏.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研究,2023(1):48-51.
[2]李圣愛,王祥瑞.新課標背景下詞塊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2(3):86-88,92.
[3]劉雪花.借助語篇培養小學生英語詞匯運用能力的策略[J].英語教師,2021(19):175-181.
[4]顧禮芬.論整體語言教學法[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178-181.
[5]秦香嵐.“5L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3(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