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教學實踐,從“初讀對話語篇,猜測對話語篇主題”“教師設計問題,再次閱讀對話語篇”“整理語篇重點,深度理解對話語篇”“慢速朗讀對話,逐漸熟練主要內容”以及“融入趣味形式,引導學生練習對話”這五個步驟入手,針對“五步法”在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闡述與探討,旨在巧用“五步法”助力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有效教學目標的達成,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有效教學;“五步法”
作者簡介:朱瑤,蘇州大學實驗學校。
語篇是指一段文字或對話中,由多個句子組成的有機整體。它具有自己的主題、結構以及連貫性,用來傳達特定的信息和意義。語篇教學不僅要關注個別句子的意義,還要注重句子之間的聯系,以及語篇整體的組織和表達方式。通過語篇,作者可以有效地傳達他們的觀點,而讀者或聽者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語篇分不同的類型。語篇類型既包括連續性文本,如對話、訪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歌曲、歌謠、韻文等,也包括非連續性文本,如圖表、圖示、網頁、廣告等”。具體到小學低年級英語,語篇多以對話形式呈現。這便要求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立足實踐,積極探索英語對話語篇有效教學的策略及其方式方法。身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筆者在自身的英語教育教學中巧用“五步法”,其層層遞進,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及其水平,有效推動了其理解語篇、掌握語篇,且有助于他們靈活運用語篇中的相關知識,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育經歷及其感悟,針對巧用“五步法”助力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有效教學進行探討。
一、初讀對話語篇,猜測對話語篇主題
“五步法”中,“初讀對話語篇,猜測對話語篇主題”是第一步,也是基礎的一環。在這一步驟中,低年級學生將初步形成對所學習對話語篇內容的理解與認知,進而為其后續有效教學奠定基礎。作為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教授學生初讀對話語篇的方式方法,例如,找準對話中出現的關鍵詞,其通常與主題直接相關;又如,認真觀察對話旁對應的插圖,從插圖中推測出相關信息等,其將有助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獲得更好的初讀效果。
例如,在“I have a rabbit”單元的Story time這一板塊便有多人對話,具體為“I have a rabbit. It's white. It's small.”“I have a dog. It's brown. It's big.”“I have a hamster. It's white. It's big too.”“Look.”“Wow.”。鑒于出現了“rabbit”“dog”“hamster”“small”“big”等英語新詞匯,學生可能無法準確理解多人對話,但筆者讓他們參考所給出的插圖,第一幅插圖是一只小小的白色兔子,第二幅插圖是一只棕色的大狗,第四幅插圖上有一只大倉鼠,學生能大致推測出兩人談話的內容,即有可能是在介紹或者描述兔子和狗。帶著這一初讀所獲得的認知,學生便能更有針對性地聽取教師細致化的講解,從而顯著提升對話語篇教學效果。
又如,在教學“Clean up”這一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時,教師讓學生結合插圖,這樣,學生能推測出該對話語篇的主要人物為父母和孩子,場景發生在家中,再排除字詞障礙進行對話語篇朗讀,學生發現對話中反復出現了“clean”一詞,而其含義為“清潔、打掃”。綜合這些因素,學生便能大致推測出該對話語篇的主要內容,即與家庭中的大掃除有關。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學生有技巧、高效率地進行對話語篇的初讀,有助于他們形成對所學對話語篇的初步認知,而這將成為他們后續理解與把握對話語篇的有效基礎。
二、教師設計問題,再次閱讀對話語篇
“教師設計問題,再次閱讀對話語篇”是“五步法”中的第二環節,其意為在學生完成了初讀之后,教師有意識地設計相關問題,以問題驅動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進入到對話語篇的閱讀與理解中來。可以說,這一次的閱讀相較于初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具體英語對話語篇的內容及其所包含的信息。
例如,在教學“It has a short tail”這一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時,其對話主要內容為:“Look at the bear.”“Oh, it has a short tail.”“Look at the giraffe.”“Wow! It has a long neck!”“Look at the monkey!”“Oh no.”“Ha! Ha!”。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short”和“long”分別出現在哪一句話中?它們各自有什么含義?教師的這兩個問題使得原本初讀時沒有過多關注“short”和“long”這一組英語詞匯的學生能結合具體的句子語境,推測與判斷其所代表的意思,即“short”表示“短”,“long”代表“長”,再結合熊、長頸鹿這兩種熟悉的動物,學生更能直觀建立起對“short”和“long”含義的認知。可見,再次閱讀對話語篇使得學生進一步了解了該對話語篇所講述的主題及其所呈現的主要內容。
三、整理語篇重點,深度理解對話語篇
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內容淺顯易懂,但相對于則接觸英語這一外來語言的低年級學生來講,其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學習重點及其難點。這便需要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在進行對話教學時,從整個語篇的視角出發,依據對話中每個句子之間的聯系,篩選與整理出相關重點內容,以便于學生更直觀、方便地把握語篇重點。教師以此為基礎,再次引導學生閱讀對話,往往更有助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度理解與掌握具體所閱讀對話語篇的內涵。從這一層意義來講,“整理語篇重點,深度理解對話語篇”這一環節是“五步法”中極為關鍵的一環,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及作用。
例如,以“Where's Kitty?”這一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為例,其對話主要內容為“Kitty, Kitty!”“It isn't on the sofa.”“Where's Kitty?”“Is it under the table?”“No.”“Kitty, Kitty.”“Miaow!”“Look! It's behind the vase.”“Miaow!”“Oh, Kitty! ”。這一英語對話的重點與難點其實便在于“on”“under”“behind”“in”這些英語介詞的運用。對此,作為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便可以結合教材中所給的插圖為學生詳細講解“on”“under”“behind”“in”所代表的具體意思,如“on”表示“在……上面”,“under”表示“在……下面”,“behind”表示“在……后面”,“in”表示“在……里面”。教師以“on”“under”“behind”“in”這四個英語介詞的講解為基礎,引導學生理解后再次認真閱讀對話。這時,學生會有“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感覺,即原本不太理解的內容此時都變得清晰、簡單、易懂。也正是由此,充分證明了整理語篇重點有助于學生深度理解對話語篇,使得他們建立起更深刻的學習認知,既提升了對話語篇學習的實際效果,也為學生輕松理解相關語法知識點提供了極大助力。
四、慢速朗讀對話,逐漸熟練主要內容
待到學生理解了對話語篇的內容之后,接下來,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便需要引導學生慢速朗讀對話,即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漸熟練對話內容,形成對其的全面理解與把握。在“五步法”中,這一步是學生理解與記憶對話語篇內容的關鍵一環。
例如,以“I have big eyes”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教學為例。其對話主要內容為“Hello! I'm Charlie.”“Hello, Charlie.”“Look! I have big eyes. I have a big nose.I have a big mouth.How about you?”“I'm Su hai. I have big eyes.I have a small nose.I have long hair.”“Hello, Su hai! A balloon for you.”。這一英語對話語篇的重復性較強,關鍵句型為“I have...”。待到向學生透徹講解了“I have...”這一句型的含義,學生帶著對“I have...”這一句型含義的理解去認真閱讀該對話語篇之后,教師便可以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放慢節奏,緩慢、清晰地朗讀整個對話語篇,即在反復的朗讀中記憶整個語篇所講述與呈現的內容,這對于學生實現對對話語篇的理解與記憶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融入趣味形式,引導學生練習對話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反復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英語對話語篇學習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年齡小,若教師只是讓低年級學生反復進行練習,很容易導致他們產生枯燥、乏味之感,進而使得其產生抵觸與排斥的不良情緒。這便需要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及其喜好等,結合所教學內容巧妙設計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練習形式,寓教于樂、寓教于趣,以此營造的輕松愉快氛圍,促使低年級學生產生主動練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得他們在高效的練習中切實獲得對所學英語對話語篇的認知及其理解,并能實現對其相關知識的靈活運用。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組,每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設定的情境進行對話練習。如以“Can you?”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其對話主要內容為“Look! I can hop. Can you?”“Yes. I can.”“I can skip. Can you?”“Yes, I can.”“I can skate. Can you?”“Of course, I can. Ouch! I can't skate.”。對于這一對話,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夯實與鞏固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又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編英語對話,即以教材中的對話為原型,進行發揮與創造,創編出與之相關的英語對話,并加以表演。在這一趣味練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來設計對話內容和角色,而這本身便是其活用所學知識的過程。如此,既起到了練習與鞏固的目的,也起到了創新與運用的效果,有著一舉多得之效。如在教學“Summer”這一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仿照對話內容創編新的對話。有的學生小組便創編出了如下的對話內容“In summer, I wear beautiful dresses.”“In summer, I eat watermelons.”“In summer, I eat a lot of fruits.”。趣味的對話練習,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性,還以一種靈活、巧妙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能促進其對整個英語對話語篇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有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六、結語
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有效地學習和掌握英語對話語篇的能力。這種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實際交流中有效地理解和運用對話的知識。鑒于此,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應當立足教育實際,采取科學、恰當的教育策略,以切實構建對話語篇有效課堂,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英語基礎,并為日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后續的教育實踐中,筆者將繼續深入研究與推行上述“五步法”,以切實優化小學低年級英語對話語篇教學的效益及其質量,為推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參考文獻:
[1]馬玉潔.談小學英語語篇意識下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22):136-136.
[2]徐舒.語篇教學理念下的英語對話型故事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1(16):36-41.
[3]章丹.基于對話型語篇的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9(36):88-89.
[4]萬紅紅.小學英語會話類語篇的特征及解讀[J].教學與管理,2021(29):64-67.
[5]范倩.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英語對話型語篇教學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5):113-116.
[6]曹偉華.譯林版《英語》Story Time板塊中對話類語篇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