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在促進學生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跨學科融合、項目驅動、語境營造等角度提出培養策略,并通過案例分析展示其實際應用價值。研究發現,其策略的實施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其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踐教學方案時,也面臨課程緊張、評價體系固化、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因此,教育者應構建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的評價機制以及教學模式,以促進中職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職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翟曉曉(1985.07-),女,江蘇淮安人,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英語教育。
中職教育作為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其英語教學在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因此,聚焦新課標理念,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已不僅限于傳授語言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具備跨學科意識和英語綜合能力。然而,目前中職英語教師在制定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時,卻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如:課程壓力、評價體系固化等。因此,本研究將從跨學科融合、項目驅動、語境營造等多個角度,探討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
一、核心素養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
如今職業市場競爭激烈,僅僅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已無法達到復雜多變的職業要求。因此,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在職場中更具競爭力。例如,學生通過跨學科融合的學習,能夠將英語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相結合,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機會,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充分發揮個人優勢,脫穎而出。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變得日益頻繁。通過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提高在跨文化環境中的交際能力。同時,通過真實的交際語境,學生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的文化情境,了解其他領域的文化特點,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三)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
通過創新反思與評價,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進行自我完善和提升,更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和高度的自律性。這不僅對學生個人有益,還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具有很大意義。
二、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所面臨的問題
(一)課程壓力
中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上,留給英語課程的時間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很多教師可能會面臨課程安排難以平衡的問題,導致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受限。
(二)評價體系固化
傳統的評價體系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語言技能和知識掌握程度,而對核心素養的評價相對較少。如何設計科學有效的評價方式,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同時,評價體系的改革還需要做到與教學目標和方法相適應,確保評價結果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三)教學資源匱乏
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應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跨學科教材、實踐項目等。然而,有些中職學校面臨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導致核心素養的培養無法得到充分支持。此外,在貫徹核心素養理念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可能會面臨工作量增加的問題。
(四)教師素養尚需提高
目前許多中職英語教師過于專注語言知識的傳授,缺乏培養核心素養所需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培訓教師,提升其跨學科能力和培養核心素養的意識,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與方法
(一)融合啟發式教學,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啟發式教學是發展學生語言思維及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立足其教學,并聚焦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在汲取知識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及語言技能。例如:在教學Unit3中的“Daily activities at school”相關知識時,首先,教師可從合適的教育資源庫中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圖片和視頻,播放與學校日常活動相關的短視頻片段。視頻內容可以包括教室里的課堂活動、學生在操場上進行的活動等。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school?”(你通常在學校做什么?)這個問題能夠直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進而激發其思考。然后,教師給學生一些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鼓勵學生應用英語進行表達,描述自己的日?;顒?,以促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的提升。在此期間,教師可結合自己的日?;顒幼魇痉叮褂谜n程中的詞匯和句型進行描述,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文本的主旨。為了使教學更具實效性,教師可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用更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來描述他們的情感和觀點。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活動?它給你帶來了哪些積極的體驗?”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擴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注重語篇分析,致力于發展學生綜合素養
通過聚焦語篇分析,學生可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深入拓展所學知識。因此,教師應重組教學結構,更新教學方案,聚合語篇分析視角,促使學生進一步拓展思維。例如,以“Smart shopping”單元的教學為例。聚合單元標題,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單元中與購物相關的板塊或對話內容,并讓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找出關鍵信息,如購物目的、購買地點、商品特點等,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其信息獲取的準確性。在語篇中,學生會遇到許多生詞和句型。借此,教師可鼓勵學生把這些詞匯和句型提取出來,并展開解釋,同時鼓勵學生嘗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到與購物相關的動詞、形容詞等詞匯,并將其組合,用在描述自己購物經歷的句子中。接著,教師可選取與購物場景相關的對話情境,并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顧客、售貨員等。在分組之前,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如購物場所、商品種類、顧客需求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角色,展開對話。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實際對話,回應對方的提問,進行作答,模擬真實購物場景中的交流過程。
(三)優化作業設計手段,形成學習鞏固
在設置作業內容時,教師應明確做到作業的數量和難度相適中,既不能過于繁重,影響學生的興趣,也不能過于簡單,否則將無法發揮作業的鞏固作用。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時間安排,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確保學生在完成作業時能夠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和投入度。首先,在設計作業時,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重點,設置一些練習題目,如填空、選擇、翻譯等,以幫助學生強化對知識的掌握。除了布置基礎練習任務,教師還應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探討。其次,在設計作業內容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興趣,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如初級、中級和高級。例如:為初級學生設計基礎性作業,如詞匯練習和簡單的對話內容;為中級學生設計拓展性作業,如閱讀理解和情景表達等;為高級學生設計創新性作業,如寫作,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教學“treasured memories of traveling”單元知識后,對于初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從文章中選取關鍵詞匯,設計填空和選擇題,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詞匯,并根據文章內容,設計情景對話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詞匯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對于中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同時為其提供一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和表達;對于高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旅行經歷或想象為基礎,寫一篇類似的游記,以展現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四)創設問題式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問題式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成為問題的探究者和解決者,最終形成探究精神。學生通過參與,主動提出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展開辯論,設計解決方案,不僅能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形成深度探究意識。如,以“Treasured memories of traveling”一課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引入具體的案例或場景,例如描述一個學生的旅行經歷,或者分享一個有趣的旅行故事。教師通過生動的描寫,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旅行主題的興趣。在進入情境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與旅行有關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問:“旅行對個人成長有何影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會有哪些不同的旅行體驗?”等。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積極思考,隨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使學生能交流彼此的看法,探究問題的多個維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以促進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后,在作業布置環節,教師可提出這樣一道題目:旅行對個人成長有何影響?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學生可借鑒有旅行經驗的人的觀點,或找尋相關的閱讀資料,收集數據和案例,以獲取更多信息。當學生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后,教師可要求其進行數據分析和總結。以此引導學生通過整理數據,比較不同案例,尋找出各信息間的共性和差異,從而得出結論,最終提升學生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
(五)引入貼近學生生活的元素,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中職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使其在掌握語言技能的基礎上,具備更廣泛的知識和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將學習內容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自己的興趣愛好、日?;顒拥取@纾趯W習有關運動的詞匯和句子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并運用所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可設計“運動詞匯接龍”游戲,讓學生輪流說出與運動相關的詞匯,同時進行造句練習。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組至少兩人,然后要求第一組學生說出一個與運動相關的英文詞匯,如“swimming”(游泳),下一組學生必須以上一個詞匯的最后一個字母作為開頭,說出一個新的運動詞匯,如“golf”(高爾夫),且每個詞匯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說出新詞匯的同時,需要構建一個簡短的句子來展示該詞匯的語境,例如“I enjoy swimming in the pool.”(我喜歡在游泳池里游泳。),如果一個小組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說出合適的詞匯,或者使用了錯誤的詞匯,那么,該小組就退出該輪比賽,等待下一輪比賽的開始。在游戲環節結束后,教師可為每輪游戲中的獲勝方設定獎勵,如:表揚性的言語、小獎品等,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挑戰
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領域也正朝著數字化、在線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的中職英語教學將更多地融入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學習方式。其中,虛擬課堂、在線練習、互動平臺等將成為常見的教學工具,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學習節奏。與此同時,未來的中職英語教學將更加注重滿足學生個體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教師將采用更精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水平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將有望輔助教師進行教學數據分析,為實現教學個性化提供技術支持。
另一方面,雖然教育技術的發展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平衡技術應用和人際互動性。過度依賴技術將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加大,影響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面對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時,需要持續進行專業發展。這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技術,以保持其在教學領域的專業競爭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系統而又重要的任務。對此,教師應利用多種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營造積極的、創新化的學習氛圍,以培養更加優秀的、德才兼備的中職英語學習者。
參考文獻:
[1]王麗可.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SPOC混合式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3(8):145-148.
[2]韓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視角對中職英語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23(8):200-202.
[3]李蓉,梁雪嬌.基于情境教學法的中職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3(9):51-54.
[4]谷新黎.核心素養下中職英語教學創新對策研究[J].海外英語,2022(24):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