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摘要】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單元導入課作為單元學習的第一步,應在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下進行。文章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單元導入課為例,分析了單元導入課的特征及單元導入課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提出了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單元導入課的教學設計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單元導入課;教學設計;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23—0119—05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1]梅德明指出,單元是提供主題語境和進行主題意義建構的基本教學單位。單元教學承載了完整的課程內容六要素,承載著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而有所側重的目標任務,是通過英語課程學習促進學生成長的比較完整的課程周期[2]。單元整體教學是由單元主題引領、內容關聯、層次清晰的系列化、結構化的教學活動。在單元教學中,教師應發掘單元主題和語篇主題意義的關聯,梳理單元的主線和核心,整合單元教學內容,規劃教學和評價活動,幫助學生在完成單元學習后形成結構化知識,建構對特定主題的完整、全面性認知。
現行教材多以一個單元統籌多個語篇的形式來呈現,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為例,每個單元圍繞單元主題語境,依托不同的語篇類型,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聽說讀看寫等各項語言技能的發展和學習策略的綜合運用。其中Topic Talk作為單元的開端,是單元導入課。單元導入是單元教學關鍵的第一步,對落實《課標》提出的圍繞主題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鋪墊必要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知識,引出要解決的問題等理念能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實際教學中,單元導入課得不到重視,普遍存在著語言知識學習碎片化、主題意義探究淺顯化、單元語篇學習孤立化、教學活動機械化等問題[3],難以幫助學生形成對單元主題的深度理解,制約著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成效。
一、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導入課的特征
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單元導入課有著鮮明的思想性,注重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單元導入課也注重從貼近學生生活情景出發,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主動語言知識的學習積累和主題意義。單元導入課也能起到統攝整個單元的作用,為單元主題探究和語言知識學習提供整體認知框架,學生在后續的單元學習中,可以逐步把新知識同化在這個框架之中,并不斷充實主題語言知識的學習和主題意義的理解。
從整個教材的編排體系來看,單元之間也存在由淺入深的單元主題認知層次,并呈螺旋上升特點,前面學到的主題內容是后續單元內容的很好鋪墊。因此,上好單元導入課,對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形成單元整體結構化知識,構建起整個單元大觀念,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單元整體視角下的單元導入課教學策略及案例
1.前置單元項目,引領單元學習。單元導入課是單元學習的第一步,應起到創設探究的目的和激發學習動機的作用。因此,在單元導入時,教師需要明示對單元主題意義進行探究的學習目的,并揭示探究的信息缺口,激發學生的學習期待,調動其探究的情感態度。教師可整體研讀單元內各語篇,梳理單元主題意義和關鍵的語言知識,整體設計單元學習目標,并依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單元整體輸出項目及其評價標準。在單元導入課中明確單元整體輸出項目,有助于引導學生全面深入理解單元主題意義,從而積極主動地獲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能力向素養轉化。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為例,教師在深入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內容的基礎上,制定了單元整體目標[4]。在教學中,教師將這些目標融合在單元整體輸出項目中,要求學生學完本單元后,全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策劃并完成一個主題為“Humans and Nature”的展覽,主要包括三個子項目:第一,生存智慧,制作一個短視頻,介紹當地的自然環境及風土人情;第二,人間真情,為國家防災減災日制作一個宣傳冊,宣傳防災避難的知識;第三,探索精神,制作一個短視頻,展現當地人們探索自然的成果。
教師在單元導入課的最后環節,布置了單元整體輸出項目,項目活動貫穿整個單元學習的始終。學生在單元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參照單元內容,才能獲取完成項目所需要的語言和技能。例如,學生學習了Lesson 1 The Sea Story后意識到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生存,于是教師啟發學生挖掘當地人們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最終一個小組選定了黃河風情線作為“生存智慧”子項目的內容,講述人們如何依黃河而居、安居樂業的故事。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單元內語篇的結構和語言特征,積累beautiful,busy,crowd? ed,be covered with water and green space等描述城市環境的主題詞匯,學會用定語從句來介紹自己的城市:You can take a walk along the Yellow River where you can find many tourist attractions. /We agreed to meet on Zhongshan Bridge where we can take beautiful photos.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單元內語言知識積累的同時,還向學生推送了www.chinahighlights.com以及www.tripadvisor.com等與旅游業相關的英文網站,為學生進行輸出提供語言支持。
在單元導入課上向學生呈現這樣的單元整體項目,能夠激發起學生對單元學習的期待和他們的學習動機,明確單元學習目標[5]。學生在學完整個單元之后,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單元整體項目,就是完成了單元整體學習目標。
2.鏈接已知主題,激活背景圖式。從教材的編寫體系看,同一個主題在不同年齡階段中會有復現,且每一次復現都是基于前面主題的拓展。整體分析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我們就會發現,教材中編排的單元主題前后有著密切的關聯,認知層次呈現出由淺入深的上升趨勢。因此,在單元導入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鏈接已知的主題語境,有效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圖式,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以選擇性必修三Unit 9 Human Biology中Top? ic Talk教學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必修階段學過的相關單元,輔助單元主題的探究。學生在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中學習了關于體育運動的知識,在必修三Unit 9 Learning中學習了關于人腦和記憶的相關知識,上述單元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并理解了人類體力和腦力所及范圍,同時為學生貯備了相應的語言知識和思維素材,為學生學習新的單元知識做好了鋪墊[6]。因此,在選擇性必修三Unit 9 Human Biology中Topic Talk教學時,教師可設計如下聽前活動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首先,教師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游戲:Sit down if you are capable of...教師先邀請全體同學起立,然后逐一展示一些體育運動及日常活動的圖片及短語,如doing gymnastics,dancing beautiful? ly,running fast,carrying heavy things,holding your breath for a little while等,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圖片所示內容即可坐下。活動結束后,教師小結: Our body is capable of doing so many different things,which allows us to live a wonderful life.接著,教師設計了一個記憶挑戰的游戲,通過圖片展示本課的關鍵生詞resilience,calculate,innovate等,讓學生速記單詞的同時,體會自己的智力所能做到的事。教師先以Im going to challenge you to see what your mind is capable of doing.表明活動目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接著逐一展示圖片和生詞,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內容猜測生詞意義,并要求學生速記這些單詞。由于所選圖片能夠很好地凸顯詞匯含義,因此,學生猜詞和識記都較為容易。最后,教師檢查學生的記憶情況,并用Its amazing to see that you are capable of mem? orizing these difficult words in such a short time.做出評價和小結,再次復現本課關鍵語言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本課主題意義。這兩個小游戲充分激活了學生關于人的體力和智力所及范圍的背景知識,復現單元關鍵語言知識結構,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3.圍繞主題意義,創設輸出情境。課程標準要求,在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創設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語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題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關鍵點,基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整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與發展,將特定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建立密切關聯,鼓勵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以選擇性必修三Unit 9 Human Biology的單元導入教學為例,在聽后活動中,教師將教材中的活動Use the Text Builder to talk about things the human body or mind is capable of doing.具體化,依托學生學過的必修二Unit 6 The Admirable中的內容,通過屠呦呦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為人類福祉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事跡,創設出新的情境,請學生互相采訪,了解他們的偶像所做的事情,并為學生提供如下訪談框架,支持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有意義地表達,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單元主題。
Questions
Name____Student 1
Name______ Student 2
Name______ Student 3Student 3
Name____ Student 4
1.Who do you admire most?
2.Whats his/ her job?
3.Whats he/she capable of doing?(body / mind)
4.What did/does he/she achieve with the capabil? ities of his/her body/ mind?
5.What capability do you want to develop/ learn from your role model?
4.統攝單元內容,整體探究主題。單元導入課作為單元學習的序幕,能夠統攝整個單元,為學生學習新單元搭建初步的主題認知框架,以便學生在后續的單元學習中可以將新知識同化在這個新框架。教師在單元導入課教學時,要深入研讀語篇,挖掘導入課語篇與單元內其他語篇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知導入課的統攝作用,建構其單元內各語篇之間的聯系。
例如,必修二Unit 6 The Admirable的單元導入課中,第二個聽力語篇通過兩人對話,呈現出三個令人敬佩的人所擁有的品質,分別為:勇敢無畏,不向邪惡勢力低頭;勤懇開拓、改善人們的生活;自強不息、克服重重困難后頑強生活。而實際上這三個品質也是本單元后續語篇所著重體現的,有奮不顧身的黑人領袖,為廣大同胞們爭取平等人權;有艱苦奮斗的醫學先鋒屠呦呦,通過不懈努力幫助人們抵御頑疾;有頑強拼搏的超人英雄克里斯托弗·里夫,為他人帶去援助和力量。學生在學習該聽力語篇時,不能僅停留在該語篇上,而是要關涉后續語篇,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單元主題,和單元內語篇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各個語篇對于整個單元主題意義的貢獻。因此,在學完本語篇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瀏覽整個單元內各語篇,并做出預測: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s in each lesson. Who are the admira? ble?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ir stories? Which qualities do you think they may have?
學生能夠從標題和配圖等信息來預測單元內各語篇分別講述的人物故事,并依據已有的背景知識做出合理預測,將這些人物故事和上述品質聯系起來[7]。由此學生明確了各語篇對整個單元主題的支撐作用,將單元內語篇之間的聯系顯性化,建構起對于單元主題意義的整體認識。
5.巧用多元媒介,拓展主要學習。單元作為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其主題起著關聯和統領單元內各部分內容的作用。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從橫向拓展和縱向深化的角度整合內容,體現主題意義建構的過程。綜合利用多模態素材設計語言活動有助于學生加深語篇理解、提升語言技能。教師在單元導入課教學時,可圍繞單元主題,利用多模態素材實現激趣導學。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有各種版本的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教師可按主題篩選使用。
以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單元導入課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自然災害及其危害,并學習自然災害相關的語言知識及其表達,筆者找到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教材板塊中高中英語譯林版必修三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中的視頻,該視頻介紹了各種自然災害,與本單元內容高度匹配,能為單元內容提供有效補充。
6.回顧更新認知,螺旋深化主題。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中的單元導入課不僅能夠導入單元主題,還為單元主題的探究提供了豐富的輔助性材料,尤其是Quote...Unquote部分的名家語錄,從不同視角對主題進行闡述和論證,語言精妙,內涵深刻,充滿哲思。學生在單元學習的起始階段,有時難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內涵[8]。因此,這一部分的學習應該貫穿整個單元學習,伴隨著單元主題探究的始終,在學習單元內后續語篇之后,還可以不斷地回顧這一部分,以深入理解。
例如,必修一Unit 1 Life Choices中Topic Talk中選入了英國詩人Alfred Tennyson的名句“To strive,to seek,to find and not to yield.”作為高一新生接觸到的第一個單元的第一節課,學生難以在學習完Topic Talk的兩個語篇之后立刻深入理解這句話里的幾個動詞與人生選擇之間的關系。而本單元內Lesson 3 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一文中,通過講述志愿者教師張天追求人生意義的歷程,告訴學生,一個人只有不屈于現實的困難,不斷努力向上、追尋夢想,才能在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實現生命的價值。張天追夢之旅便是這幾個動詞很好的注解。教師在進行Lesson 3的教學中,可組織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What did Zhang Tians parents want him to do? What did his friends do?
What difficulties did Zhang Tian have when working as a volunteer teacher?
What made Zhang Tian feel satisfied?
Why would Zhang Tian stay for another year de? spite all the hardship?
這些問題旨在幫助學生探究張天選擇背后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或者追求同齡人的認可,而是真正能夠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也只有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生命的意義,即使困難重重,也再所不辭。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回顧這一名句,學生便能借助張天的故事,建立起這幾個抽象動詞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即strive to follow ones heart,seek the meaning of life,find satisfaction in ones contribution,and never yield to difficulties.至此,學生才能深入理解這些詞的含義,進而深入理解單元主題意義。由此可見,單元導入課的學習,不應只局限于第一節課,而應根據主題意義探究的需要,“瞻前顧后”,從而推動學生認知螺旋上升。
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題中之義,也是其落實核心素養的必要舉措[9]。單元導入課作為單元學習第一步,在引領單元整體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在單元導入課中落實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整體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是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教師可通過深入把握單元導入課的內容和結構特征[10],總體規劃單元學習目標,前置單元整體項目,鏈接已知主題,創設真實情境,統攝單元內容,巧用多元媒介,回顧更新認知,以真正實現單元導入課在導入單元主題、鋪墊語言知識、創設探究目的、激發學習動機的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王慧,曹宗清.基于主題意義建構的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03):32-37.
[4]何燕雯.單元整體教學中單元導入的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02):32-37.
[5]馬黎.單元視閾下英語結構化知識的建構和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07):28-3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馬黎,董姣.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導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08):13-17.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9]胡潤,陳新忠.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09):06-10.
[10]何燕雯.單元整體教學中單元導入的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02):32-37.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2]GHBZ017)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