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重在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發展。該課程綜合性比較強,課程結構豐富,包含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多領域內容,同時也融合了體育、生理、衛生保健、環境、營養多學科知識,關注學生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現階段中學體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運動積極性不高等,本文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能力設置體育選項課并落實分層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運動意識,促進學生技能、情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新課標下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編號:FJJKZX23-380,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新課標背景下,研究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潛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體育水平和素養的綜合性發展。本文以新課標為導向,探究新課標下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路徑,重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新課標下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意識
每個學生的興趣、體能、潛力不同,運動習慣也有所差異。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落實選項課,在此基礎上開展分層教學,能夠根據學生興趣、體能和技能為學生展現不同的教學內容,高度契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且學生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中,也能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逐步提升自身的運動意識,樹立“健康第一”思想。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運動信心
分層教學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教學,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身體條件、運動基礎、興趣愛好科學分層,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衡發展。實際運動過程中,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層次中學習和練習,更容易取得進步,進而增強自身的運動信心。
(三)有利于為學生打造優質課堂
客觀來講,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落實選項課分層教學銜接了教育學與心理學,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體育素質發展為目標,有利于補充教學資源,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從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差異也是影響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通過分層教學,學生能夠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選項課,獲得體能、情感多方面的發展,便于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現階段中學體育選項課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現狀
(一)混淆分層教學目標,學生分層不合理
實施分層教學時,一些教師沒有清晰地設置分層教學的目標,導致在實際目的確定時混淆了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此外,學生分層也存在不合理之處,如,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體能、技能、興趣等個體差異,導致分層不夠精準,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教學內容尚未分層,教學效果不理想
中學體育選項課中,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設置過程中并未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設計,導致教學內容對于某些學生來說過于簡單或困難,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過程較為統一,指導教學未分層
分層教學的核心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較為統一的教學過程,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指導和策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和運動意識的培養。
(四)評價模式較為單一,未突出分層理念
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一些教師仍然采用較為單一的評價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進步程度,無法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運動意識的培養情況,也無法突出分層教學的理念,不利于促進學生運動能力提升。四、新課標下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
(一)了解學生差異,合理劃分層次
中學體育選修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應用要注重學生層次的劃分。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只有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才能更加合理地劃分層次,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不僅要做好學生層次的劃分,還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調整教學目標,契合不同層次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選項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體能和技能教學生分層,分為A、B、C三個層級。A層為體育特長生,對體育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不同體育項目的運動技巧,且思維也比較活躍,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訓練強度,提升訓練效果。針對這一層次的學生,選項課分層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要進一步增大訓練難度,引入一些具有挑戰的項目,激發學生的挑戰意識,同時還要嚴格要求學生,避免其產生自負心理。B層次為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針對這一層次的學生,要求其學習體育知識,扎實體育基礎。教學目標設為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C層次為身體素質、柔韌性及綜合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且對體育學習有一定的抵觸心理。針對這一層次學生,將教學目標設為激發學生興趣層面,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逐漸走出學習困境。
(二)分析教學內容,科學劃分層次
教學內容分層要契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情感發展特征引入不同的體育項目,助力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同時,將教學內容分層也有利于學生把握運動要點,做到科學運動,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發展運動技能。
以籃球選項課為例,鑒于一部分學生是初次選擇籃球,沒有籃球運動基礎,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第二次甚至更多次選擇籃球,掌握了籃球運動技巧。針對學生能力差異,教師要進一步做好教學內容分析,科學劃分層次。例如:學生學習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時,針對初次選擇籃球的學生(C層學生),重點強化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訓練,針對有籃球訓練基礎的學生(B層學生),訓練項目為接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運動能力更強的學生(A層學生)則選擇運球停及轉身跳躍起單手肩上投籃。通過細化體育運動內容,學生能夠在各自的層次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自身的運動信心。
以足球選項課為例,落實分層教學過程中,針對基礎能力一般的學生(C層),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控制、傳球、射門等技術訓練,同時還要給學生講述比賽規則,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避免在比賽過程中出現違規,影響團隊成績;針對運動能力一般亟待加強的學生(B層),可為學生講述簡單的戰術,如,傳球配合、防守轉換進攻等,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足球技能;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C層),強化高級技能訓練,引導學生進行遠射,同時還可給學生講授其他個人的技巧,增進學生對足球戰術的理解,能夠提升自身的團隊配合力,在比賽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以乒乓球選項課為例,分層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針對A層次學生,將訓練重點放到基本技術方面,讓學生總結握拍、發球和接球技巧;針對B層次學生,著重引導學生進行進攻和防守技術訓練;針對C層次學生,則引入更高的技術,讓學生學習高級的技術與戰術,提升自身的比賽能力。
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教學內容分層,能夠使各層次學生把握不同類型選項課的訓練內容,從簡到難,扎實基礎技術,掌握更多的訓練技能,促進自身綜合能力提升。
(三)立足分層指導,優化教學過程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學習背景、技能水平和興趣愛好。通過分層指導,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內容。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得到最佳的發展,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且分層指導能夠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技能水平相匹配,避免了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情況,便于學生掌握選項課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習效果。
以籃球選項課為例,行進間傳接球是一項重點訓練內容,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技術,發展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分層指導,針對技術水平較低的學生(C層),讓學生慢跑,這一過程中接他人傳過來的球,逐步訓練自身的接球技能;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B層),可組織學生上場訓練,采用半場或全場兩人一組方式進行傳接球訓練,把握行進間傳接球技巧。針對能力比較強的學生(A層),可進一步加大訓練難度,可以讓學生三人為一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行進間繞“8”字傳接球上籃訓練。通過分層指導,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把握訓練要點,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攻克薄弱環節,向高層次發展。
以健美操這一選項課為例,針對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C層),教師可指導學生做好準備環節的運動,為學生示范,讓學生跟做頭部操、肩部操、腰部操、踝關節操、全身操,激活學生的運動細胞,讓學生感受健美操的運用樂趣。這一過程中,也要指導學生糾正錯誤的站立姿勢,預備環節,采用八字步站位,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頭部保持直立,眼睛平視前方,沉肩、挺胸、立腰、收腹提臀,保持同步收緊,兩腿自然伸直靠緊。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B層),引導學生進行健美操成套動作練習,掌握形體基本手位、腳位以及成套動作標準,以芭蕾舞為例,讓學生灸部手的基本形態,保持拇指和中指向下、其他手指向上翹起,且5個手指中間也要留有一定空隙。還要指導學生糾正腳位,兩腳跟后部靠近,兩腳尖向兩側成一字,將身體重心放到兩個腳上。緊接著將重心移至右腳上,左腳掌相側擦出一腳距離,保持腳跟落地,將重心轉移到兩腳跟中間。為使學生掌握手位、腳位的訓練方法,教師還可配合相應的視頻,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訓練,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健美操訓練經驗。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讓學生總結自身的健美操訓練經驗,并在課堂上展示,提出其他學生動作的錯誤之處,幫助他們逐漸改正,使學生能夠相互學習,提升合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健美操學習效果。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不僅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而且也能使各個層次學生糾正自身的動作,在比賽過程中,游刃有余地發揮自身的實力,為班級爭光,提升自身的集體榮譽意識。且在分層指導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項目,進一步調整訓練方案,扎實基礎知識,提升體育技能。
(四)完善評價體系,開展分層評價
新課標下,落實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還要重視教學評價,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身體條件及技術水平,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評價,幫助學生把握體育學習要點,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且分層評價的應用也能使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興趣選擇合適的評價層次,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興趣。在分層評價的指引下,教師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調整教學計劃,促進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衡發展。
實際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如,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學生技能、體能評價,對學生在體育技能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評估,著重從速度、力量、耐力多個角度入手進行評價,體能評價依據學生的體能測試效果評估,如,肺活量、柔韌性和協調性。此外還要注重定性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和體育精神。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聚焦學習過程中階段性的表現,反思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教師也可指導學生進行同伴評價,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然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也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具體的評語,指出學生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為突出評價的導向作用,教師也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例如:籃球選項和評價過程中,單手肩上投籃評價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投籃并細化評價標準(4人一組3個球,投籃時間為30秒,采用合作投籃的方式,其中一個學生投籃,其他三個學生負責撿球和傳球)。針對C層次學生,可降低投籃難度,讓該學生站在離罰球線內1米弧度上原地投籃;針對B層次學生,要求其站在離罰球線外附近的弧線上任意位置投籃,采用原地投籃或跳起投籃方式;A層次學生站在離罰球線外1米附近弧線處投籃,采用原地或起跳方式投籃。評價不同層次學生投籃命中率、同時還要評價學生動作的標準性,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總結投籃要點,規范自身動作,制定科學化的訓練方案,逐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通過評價體系的完善,讓每個層次的學生把握評價要點,在此基礎上獲得多元化的評價,客觀評價自身的學習能力,把握今后的學習方向,促進自身個性化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為進一步提升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實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的興趣以及體質差異,幫助學生合理劃分層次,在此基礎上合理設置分層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當然,教師也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做好教學內容層次的劃分,使各個層次的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訓練,強化自身的體能。教師還要立足分層指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輔導對策,進而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也要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通過分層評價的實施,使每個層次的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現狀,調整學習方向,提升學習效率。今后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探索更加適合學生的選項課,優化分層教學設計,達到健體、益智、增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曉偉.“動態分層教學”在高中男子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23.
[2]王寶.中學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武當,2021,(06):83-84.
[3]陳紹付.初中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21,(33):117-118.
[4]衛安.初中體育選項課開展分層教學的實踐分析[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5):81-82.
[5]張建華.初中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202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