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方法設計教學活動,確保學生既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體現主體地位,對知識進行有效探究及學習,也可以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由于閱讀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言有著積極意義,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想辦法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并且考慮到“雙減”政策的落實。鑒于其涉及較多內容且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所以本文就“雙減”政策下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英語;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李全奮,福建省安溪金火完全中學。
閱讀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快速有效地獲取信息、解決問題而言有著積極意義,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而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減輕學生的壓力、負擔,所以,以往的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方法逐漸顯現出不足,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改革創新。但因“雙減”政策下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處于探索階段,很多教師在此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所以下列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為教師帶來啟發,實現“雙減”政策的落實,并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在社會中承擔著培育人才的責任。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對文化知識進行教授,還需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生活,并且將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起來,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由于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而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快速有效地理解文本中的各項內容,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結構進行有效梳理,可以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語句表達方法等,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培養的思維能力類型
首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是指學生正確思考、合理思考的能力,在該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相關事物進行有效觀察、深入分析、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并將科學可信的方法利用起來,對自己的想法、思維進行表達,從而得出相應結論。
其次,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推理能力進行培養。該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生能夠將現有的知識、信息、經驗充分利用起來,通過科學分析獲取新信息的能力,其對于學生解決英語問題有著積極意義。
再次,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概括能力進行培養。概括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信息分析、綜合、總結的能力,其對于學生對英語短文進行深入了解、有效概括有著積極意義。
三、初中英語閱讀在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的意義
(一)初中英語閱讀可以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增強
語感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如果學生可以形成英語語感,便可以對英語知識進行有效學習,學習效率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一般情況下,語感的形成有兩個途徑,一為先天就較為敏感的,二為后天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而英語閱讀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多種類型的文章,使學生接觸各種各樣的語法及句型,同時,教師會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使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及研究,所以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形成英語語感。
(二)初中英語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英語詞匯是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基礎。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會采用背誦這一方式記憶單詞,由于這樣的方法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不太理想且遺忘速度較快,無法做到相關內容的有效利用。而英語閱讀可以將單詞放置于某個場景之下,使其活起來,所以可以增強單詞記憶的趣味性,形象性,可以使學生對其產生較大的興趣。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匯量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擴大。
(三)初中英語閱讀可以對學生的英語習慣進行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會將科學可行的方法利用起來,使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有效鍛煉。通過思考問題、分析錯誤,學生可以形成相應的語言思維模式,并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習慣。在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后,學生會得到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四)初中英語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有著密切聯系,通過不斷的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寫作時,學生可以引入一些好詞好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可讀性。也就是說,通過英語閱讀,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四、“雙減” 背景下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開放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發散開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基礎說出創新性的答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培養各項能力。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開放性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Making new friends”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以往生活中交到了一些好朋友,對朋友有了自己的理解而進行開放性的問題設計,使學生能夠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員,并在交流溝通中為相關內容的閱讀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保障。具體而言,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直觀形象地呈現兩個人交朋友的場景。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a friend should be like? What qualities and virtues should he have? How can we make a new friend?”,由于學生的想法各不相同,所以會在過程中說出不同的看法。如“I think friend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my ideas and can support all my choices. At the same time, he should have good qualities such as kindness and helping others. When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 we can ask directly, and if he wants to,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him.”。之后,教師順勢引入閱讀內容,學生就可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剖析及研究。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寫一篇關于交朋友的作文。學生就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充分地利用起來,并且進行創新性應用。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獲得相應的體驗及感悟,對相關知識進一步研究及探索,從而形成創新思維能力。
(二)沖破閱讀的局限性,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1000個人眼中有著1000個哈姆雷特。在進行閱讀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使其進行個性化閱讀,并形成自己的想法觀念,逐漸形成較強的閱讀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將重點放在了單詞及語法的教授上,忽視了學生對文章的研究及探索,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對其中蘊含著的深意及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導致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影響。所以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通過帶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適當地滲透人文內容,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學“Nice to meet you”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使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及研究,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圍繞教學活動提出一些問題,借助問題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及探究欲,使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引入一些資料,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閱讀機會,并且在閱讀思考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將閱讀局限突破、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使其對相關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探索,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及知識點的理解,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三)引導學生進行層次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是因為他們的先天因素存在不同,家庭環境有著一些差異。而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情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理解及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相應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將層次性教學法利用起來,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層次,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手段進行相關知識的有效教授。
例如,在教學“Our school life”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層次性教學,在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培養。考慮到學生處于探究探索的階段,思維能力處于發展之中,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抓不住重點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及研究,通過挖掘其中的內涵設計,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及提升。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n what wa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chool life that the master recognizes as theirs? Where did you see that? ”。由于問題具有一定的引導性,所以學生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剖析及研究,可以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不過,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去解決不同的問題。這樣一來,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發散自己的思維、形成較強的閱讀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層次性學習,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對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一來是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二來是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更好地培養。但是,在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展時,教師需要確保其與學生的閱讀能力相符,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
例如,在教學“The birthday party”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文章,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閱讀機會。如“Today, its my birthday. I had a different birthday this year.The birthday party was in the evening, so I finished all the work during the day.In the evening, my brother will come to my birthday. I guess Ill get some birthday presents early on. Don't say it. Don't say it. See what my birthday is like...”,然后教師可以將對比閱讀這一方法利用起來,使學生對這篇文章與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對比,在對比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形成相應的閱讀思維能力。由此可見,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既可以落實“雙減”目標,也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將教學活動的創新提上日程,由于閱讀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將科學合理的方法利用起來,使學生既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學習,也可以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上述就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盼.淺析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J].校園英語,2019(24):187.
[2]劉彬.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初中生寫作思維能力的研究[J].校園英語,2018(41):156.
[3]張泓玥.深入解讀文本? 利用英語閱讀課培養初中生批判性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7(96):75.
[4]王娜.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6):113.
[5]李娜.淺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7(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