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聽說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進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谒季S品質培養開展英語聽說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聽說技能和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心智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5“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A 1a-2d 一課為例,論述如何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課的聽前準備、聽中教學和聽后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聽說教學;思維品質;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作者簡介:林雯萍,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一、引言
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學會英語,掌握聽、說、讀、寫、看的技能,還需要培養并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新課標把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和說是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重要形式,一堂既能提升學生技能又能體現育人價值的英語聽說課勢必會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升。
然而,當前大部分英語聽說課有著以下四個問題:教學目標未素養化,聽說教學的目的大多是讓學生完成聽力練習,掌握語言知識點和交際用語;學習過程未語境化,大多數教師只是簡單利用PPT和音頻,聽說活動時未能設置真實問題情境,啟發學生主動表達;學習任務未層次化,聽說教學大多采用“碎片化”的教學方式,任務設置沒有梯度;學習評價未深層化,大多數聽說課堂還僅限于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很少有生生之間和學生自己對自己的過程性評價。這樣的教學無法將語言學習和思維發展相結合,因此,在英語聽說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勢在必行。
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實踐
根據新課標,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歸納演繹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思維的批判性表現為判斷推理、質疑解惑、求同辨異、評價預測的能力;思維的創新性表現為縱橫思維、聯想想象、隱喻通感、模仿創生的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5“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A 1a-2d 一課為例,論述如何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課的聽前、聽中和聽后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本課主要圍繞“動物”展開聽說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即1和2部分。1部分包括1a, 1b, 和1c,2部分包括2a, 2b, 2c 和2d。在對教材和學情進行深入分析后,筆者設置了以下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教學步驟:
(一)聽前猜測,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學生思辨過程中的靈活變化能力,具體表現在快速變化的問題能夠隨機應變,反映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在熱身環節結束后,筆者結合PPT,呈現不同動物的圖片及聲音,讓學生猜測動物名稱,并讓學生說說他們對動物的看法以及原因。筆者一共呈現了六種動物,學生在圖片和聲音所營造的語境中逐漸學習了新單詞,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從單詞到句子再到成段地表達自己對于不同動物的看法,思維的靈活性得到提升。
聽前環節不僅要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還需要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為接下來的聽說活動奠定基礎。在此環節,教師可以結合聽力內容、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目標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來精心設置問題,讓學生能在真實的語境中快速學習目標語言。
(二)聽中指導,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教師在聽中教學中通過設計需經過比較、分析和歸納才能解決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不僅能提高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聽力技能,還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圍繞“animals”這一主題,根據教材和學情,筆者對文本進行了重新整合,設置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少年希爾頓》中的Sheldon和他姐姐Missy將要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參觀,讓學生在本課的學習中為Sheldon和Missy解答以下四個疑問“1. What animals can they see there? 2.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3. Where are the animals from? 4. Can you describe your favorite animal to them? ”。因此,在聽中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五項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活動。
【活動1】Look and tick. 筆者展示關于動物的圖片和名稱,讓學生將它們進行匹配。在思考過程中,學生對于不同動物的英文名稱有了更深的印象,為接下來的1b聽力練習做好準備,即在所聽到動物名稱旁打鉤。
【活動2】Listen and summarize. 在掌握了常見動物的英文名稱后,筆者讓學生再聽一遍1b的內容, 并讓學生補充完整對話和總結出詢問他人為何喜歡某種動物的表達方式和回答,即“Why do you like...? Because they're...”。補充完整對話需要學生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再現、理解和加工,這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聽說教學的基本要求,即“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的信息,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偨Y他人為何喜歡某種動物的表達方式和回答,需要學生對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這個環節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英語表達方式,還提升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3】Role play. 學生總結完詢問他人為何喜歡某種動物的表達和回答后,筆者讓學生角色扮演,編寫一段對話,告訴Sheldon自己喜歡的動物及原因。
You: Let's see the...
Sheldon: Why do you want to/like see them?
You: Because they are...
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語言的真實運用,也可以更好地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角色扮演需要學生寫出一段新的對話,學生需要在理解原有對話的基礎上輸出新的對話,思維的邏輯性和創新性均得到提升。
【活動4】Listen and match. 在這個環節中,筆者先給學生展示一幅世界地圖,隨后展示三幅有關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大膽猜測這些動物來自哪里,學生通過這個情境學習表達動物來自哪里的句式“sth is/comes from...”。在掃清生詞障礙后,筆者再讓學生聽2a的聽力材料,讓學生對動物名稱、描述動物的形容詞和國家進行連線。連線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信息的識別和理解。這要求學生對信息進行理解、加工、內化和輸出,屬于需要學生調動各種策略才能完成的邏輯性很強的活動。
【活動5】Listen and explain. 學生完成連線題、對聽力文體內容有大致了解后,筆者再讓學生聽一遍2a的材料,談論一下John和Julie是否喜歡考拉和獅子并解釋原因。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把握細節表層信息是否喜歡,還需要對信息進行分類、比較、歸納和總結喜歡與否的深層原因,在完成此任務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聽后輸出,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和批評性
英語聽說課不僅要提升學生聽的技能,也要注重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口語和書面表達。因此,在聽后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和文本內容為學生設置多樣的輸出活動,如復述課文、小組討論、小組辯論、角色表演、新編對話、模擬采訪、即興演講、現場小作文、讀后續寫等。這些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調動各種策略,極大地激發了思維的創新性和批判性。在聽后環節中,筆者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1】Role play. 筆者讓學生分角色扮演2d對話中的Jenny和Peter, 角色扮演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語言和內心世界。在學生分角色表演完后,筆者又讓學生思考“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dogs or cats? Why? ”,并讓學生思考2分鐘后回答。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需要對貓和狗的優缺點由課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聯系自己已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對比,分析、歸納并做出判斷,這不僅調用了學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還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評判思維。筆者在學生分角色表演后,讓學生根據語音(2分)、語調(2分)、表情(2分)和表現力(4)四個方面對自己和同伴的表演進行自評和互評,提升學生的批評性思維。
【活動2】Retelling. 筆者在學生對2d內容理解后,給學生提供了該文本的思維導圖(如圖1),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2d的內容。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思維形象化,可以提升學生思維可視化的能力。復述屬于認知策略的范疇,需要學生對信息進行理解、加工、內化和再輸出。在復述過程中,學生需要篩選重要信息,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組成完整的語篇,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提升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創新性。
【活動3】Writing. 筆者先給學生展示兩張圖片:一張是被拔去象牙的大象圖片,另外一張是被割去鰭的鯊魚圖片,讓學生思考“What should we do? ”,圖片中兩只都在流血的動物給學生帶來震撼,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說“We should protect them.”。通過圖片設置情境,筆者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滲透,逐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英語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隨后筆者再提供一張關于熊貓Yuanyuan的不完整思維導圖,設置真實的情境“Suppose Yuanyuan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Draw a mind map and introduce Yuanyuan to Sheldon and Missy. Write at least five sentences for it.”。真實的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達欲望,還為學生運用本課中學到的關于動物名詞、如何描述動物、如何表達喜歡動物和保護動物等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三、結語
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開展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英語聽說教學實踐十分必要。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模態的教學資源,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情,設置不同梯度、形式多樣的聽前、聽中和聽后活動,拓寬學生思維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中提升思維的邏輯性、創新性和批判性,真正實現英語學科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則航,王薔,錢小芳.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發展及其發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2]郝婭楠.初中人教版教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20.
[3]黃遠振,蘭春壽,黃睿.為思而教:英語教育價值取向及實施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欒婷婷.英語聽說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常態建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11):50-53,78.
[7]王萍.思維品質培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2):37-41.
[8]趙旭輝.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深度學習策略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5):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