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較高的英語成績,閱讀理解是必須攻克的難關。新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的權重進一步增加。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了閱讀理解中最容易失分的題型——主旨大意題的主要失分原因,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主旨大意;思維品質
作者簡介:盧心怡,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曾經指出,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關鍵環節,它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新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分值提升至五十分,這也側面體現出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閱讀理解題型側重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從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批判與創新四個層面對思維品質作了具體的內容描述。其中歸納與建構層面在高考英語試卷中的對應題型為主旨大意題。主旨大意題非常容易失分,下面筆者將探討主旨大意題的主要失分原因和對策。
一、主旨大意題主要失分原因及對策
(一)錯誤的閱讀解題習慣
筆者發現,大量主旨大意題做錯的學生,都有著錯誤的閱讀解題習慣。他們常常匆忙讀了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后就作答。問及原因,他們說主題句一般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筆者聽后,真是哭笑不得。不同體裁的語篇結構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類體裁的語篇,其結構也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怎么能用這個方法去完成所有的主旨大意題呢?有的語篇第一段可能只是導入而已。通常來說,新聞類體裁的文章基本上第一段就是文章的主旨段;說明文、記敘文等體裁的文章,還是需要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再梳理每段的主要內容,明確每段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好文章的脈絡后,才能得出文章的主旨。以2021年廣東深圳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題第15空為例:
As of 2020, the world's biggest lithium-ion (鋰離子)battery is hooked up to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 are.
... Inventor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batteries that can meet our needs——many of them even weirder than the two lakes.
15.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Battery Inventors Face New Challenges.
B. The World's Biggest Battery Looks Nothing Like a Battery.
C. Giant Batteries Fail to Meet Our Needs.
學生選A、C兩項者居多,問及原因,他們的想法如出一轍,都說只看了文章最后一段就進行了選擇:最后一段中的“rise to challenges”和A、C選項正好吻合。不少學生認為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文章的主旨。殊不知,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并不是總結段。學生需要通篇閱讀,理清每段的大意,把握好全文脈絡后,才能得出應選B。
對策1: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和解題習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有目的的訓練學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教師可以把不同篇章結構、不同體裁的文章制作成一份專門訓練主旨大意題的講義,讓學生明白解答主旨大意題必須通篇瀏覽全文后才能得出結論。即使是同一體裁的文章,文章的結構也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就意味著文章的主旨不是只看首段或者尾段就能得出的。也就是說,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挖掘不同體裁、不同篇章結構文章的主旨,讓學生意識到概括文章主旨要因“文”而異,而不是千篇一律。
(二)喜歡用直接法做題,不會“貨比三家”
學生選擇選項時喜歡采取一錘定音的策略,而沒有“貨比三家”,區分選項之間差異的能力較差。以2022屆湖北省省級示范高中聯盟學校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考試為例:
It has always been assumed that traffic noise is a problem unique to animals... has revealed that plants suffer too.
...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have confirmed this in recent years-plants continuously affected by ultrasound(超聲波)in the lab have shown a range of ...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C. Plant Growth Is Prevented by Ultrasound
D. Plants Are Badly Affected by Traffic
學生易錯選C,原因在于覺得ultrasound在文章中比較顯眼(標了中文),C選項中有這個詞,就選了。他們并沒有仔細斟酌區分ultrasound 和traffic兩詞的不同。其實,看了文章第三段第一句話就可以得知,文章雖然提到ultrasound,但主要研究的是traffic noise對plant的影響,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對策2:幫助學生樹立做題時要有比較選項的思想,不能有看到某一選項符合自己的心意,別的選項一律不看的想法,要仔細斟酌選項之間的區別。這也意味著做閱讀選擇題,一定要有“貨比三家”的意識。
(三)不能區分半對半錯的選項
半對半錯的選項干擾性極強,它們往往套用原文的一些詞語,讓學生上當。請看以下這篇文章:
At the age of 14, James Harrison had a major chest operation and he required 13 units (3.4 gallons) of blood afterwards. The blood donations saved his life, and he decided that once he turned 18 ...
... mean he's completely out of the game. Scientists are collecting and cataloging his DNA to create a library of antibodies and white blood cells that could be the future of the anti-D program in Australia.
1. 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C. A Special Blood Type Donor to Retire
D.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
學生易錯選C,因為覺得這個選項中的“a special blood type donor”非常正確,但是這個選項中的“to retire”表達的是將要退休,與原文主人公已經退休這個事實不符。這個半對半錯的選項迷惑性極大,學生需要憑借扎實的語言功底才能看出破綻。
對策3: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這種半對半錯干擾性極強的選項有強大的隱蔽性,告訴學生一定要正確理解選項的意思后再進行選擇。可以嘗試讓學生改掉半對半錯選項中錯誤的地方,以加深其印象。
(四)選項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選項干擾性也很強,它們往往是文章中的一個論點,但不能用它來概括全文。例如:
The world's glaciers are melting. Each year, they become smaller in size as ice breaks off and floats away. These giant pieces of ice also hold very old viruses and bacteria and as the ice melts, some of them may be waking up ...
Instead, scientists worry that many viruses and bacteria will be lost as the ice melts, and so do the learning chances. Is there any hope of saving the world's glaciers? Most experts say no — the planet has already warmed too much.
1.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Ancient bacteria's and viruses' waking up causes worry.
B. Ancient bacteria and viruses are trapped in melting ice.
學生易錯選B。原因在于,學生在看到第一段中的“These giant pieces of ice also hold very old viruses and bacteria” 和第二段中的“The scientists found 28 new viruses frozen in the ice”后,就選擇了B選項。殊不知,B選項只是文章想要告訴讀者的一個細節,不能用來概括全文。
對策4:引導學生看完全文后再進行選擇,千萬不能因為某選項在原文中能找到原話就選擇。以偏概全的干擾項往往較為隱秘,若對全文脈絡沒有把握好,就很容易被其迷惑。
(五)無法理解選項的正確含義
學生無法理解選項的正確含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選項中有生詞,另一種是選項里一個生詞都沒有,但是學生仍然不理解該選項的正確意思。例如:
Compared to metal, ceramics (陶瓷) can better resist high temperatures and certain severe environments, but they are fragile. This potentially causes problems for innovators trying to create lightweight versions of these materials, explaining why ceramic materials are not typically used as structural components.
...
Li hopes that continued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3D printing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structures like sea star skeletons eventually offer a solution.
1. 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A. The Secret in Fragile Skeletons
D. A Star in the World of Ceramic Engineering
學生易錯選A,原因在于學生沒有明白D選項中star 的另一層含義“新星(新秀)”,從而導致學生不敢選擇D。
對策5:多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積累熟詞生義在真實語境中的用法。
二、主旨大意題備考建議
(一)利用好新教材
譯林版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文章選材非常廣泛,涵蓋了所有語篇類型。教師應好好利用它們,訓練學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教師要摒棄教完語言點教學任務就完成的心理。概括文章主旨能力的訓練要貫穿在每日的教學中,日積月累,才會有質的飛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問題鏈的形式梳理文章內容,并請學生思考每段的大意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等,以此提高學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把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并將其界定為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重在觀察與分析、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批判與創新,前面三點屬于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思維能力的基礎,是批判性思維的根基,是思維創新的關鍵。邏輯關系包括因果、主次、整體與局部、現象與本質、具體與一般等。思維的邏輯性主要表現在能夠深入事物的核心,區分次要和主要的、表象和實質的東西,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抓住問題的各方面又不忽視主要細節,厘清細節之間的關系等。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主旨大意題的訓練,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途徑。
(二)利用好合適的課外材料
筆者首推國外網站上的文章,它們不僅題材廣泛,而且用詞地道。教師可以根據訓練要求選擇合適的文章并進行適當改編,利用課上時間讓學生進行概括文章主旨的訓練。另外,《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刊發的文章都是當下流行、學生喜歡的內容。教師可以直接選用其刊發的文章,在課上對學生進行概括文章主旨的訓練。
三、結語
新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的權重進一步增加。雖然不同題型考查的側重點不同,但所有題型都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正相關。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提升學生高考英語成績的關鍵,而提高學生獲取文章主旨的能力又是重中之重。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發展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的能力。教師不僅要及時分析學生選錯的選項,而且要引導學生進行錯題的自我反思。相信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定能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D. The power of reading—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2nd Edition)[M]. Westport:Libraries Unlimited, 2004.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邵強進.關注思維創新的理性基礎 加強邏輯思維的能力測評:“邏輯思維能力測評與培養學術研討會”述評[J].中國考試,2019(10):68-72,77.
[5]陳則航,王薔,錢小芳.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及其發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