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提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本文主要以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意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對環境藝術設計概述、優秀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意價值性、優秀傳統文化的運用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從發揮文化思想元素,奠定設計理論基礎、引入優秀傳統文化符號,豐富藝術設計內容、引入傳統材質配色,賦予設計生命力、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文化設計融合等幾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創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9—201—03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促進我國發展不可獲取的關鍵元素,不管是運用在現代建筑方面,還是運用在現代服飾方面,都凸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特點和價值。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其中,進一步拓展設計創意,凸顯設計美感,在融入過程中凸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理念,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一個發展趨勢,在二者的融合發展中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
一、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時代發展過程中,環境藝術已經成為一門全新的學科,尤其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環境惡化這一過程,熱門對精神文化、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融合給與更多關注。環境藝術設計的誕生,是人對環境設計的一種藝術行為,促使建筑物更具有一定的特點,進一步對人們的審美、功能進行滿足,作為一種比較獨特的藝術設計手法[1]。環境藝術設計中包含的內容也十分廣泛,不僅涉及到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還包含景觀設計等。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意價值性
(一)增強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氣息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我國作為多民族的一個國家,不僅地域遼闊,在不同民族中呈現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地理位置等,可以將多種元素進行匯集,構建濃郁的優秀傳統文化氣息,完善優秀傳統文化體系。在新時代這一背景中,環境藝術設計經常融入一些潮流元素,缺失與當下的主流審美相符,但難以經受時間的考驗,若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不僅豐富其中的內容,也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水平進行提升,如詩詞、書法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進一步構建濃郁的藝術氛圍,實現藝術作品的具有一定的耐看性。
(二)增強作品文化內涵
在我國發展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文化瑰寶,其中不僅蘊含多種文化思想,還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進一步構建意境美,自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將舒適、溫馨作為一個核心內容,營造具有文化底蘊的空間環境,由此凸顯一些流行元素無法對這一設計需求進行滿足,主要原因是因為流行元素具有較快的轉化性,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無法在長遠發展中為人們帶來尋味的意境[2]。優秀傳統文化與之不同,具備悠久的歷史背景,在豐富藝術設計內容的同時提升文化內容。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將民族特色、民族風貌進行體現,我國各個民族在發展中形成多樣的民族文化,為文化藝術事業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將二者就行融合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為藝術作增加文化底蘊,提升欣賞價值。另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包含的范圍廣泛,如,詩詞、繪畫、戲劇等,都是具有千年歷史的瑰寶,在設計山水畫的時候,融入書法建立意境美,增加作品文化厚感,真正實現作品文化內涵的深化。
(三)發揮環保導向價值
針對現代建筑、環境設計來說,環保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關鍵問題。社會處于迅速發展過程,也為生態環境發展帶來負擔,成為社會中很多人關注的熱點內容,強化環保思想、提升環保工作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3]。有關部門需要對環保宣傳方式進行豐富,從群眾的環保意識入手,強化群眾的思想和行為。環境藝術設計就可以成為一種宣傳方式,因為現代人對環境藝術設計產生較高的關注程度,將環保思想和融入到其中,可以強化群眾的環保思想,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導也奠定合理的理念,引導群眾樹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將藝術環保設計和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合,不僅賦予作品更大的感染效果,也促使群眾對環保有更加深入的深入,欣賞環境藝術設計作品過程中提升對環保的重視程度[4]。
三、優秀傳統文化的運用現狀
首先,民族文化缺失。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很多設計師將保守作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定論,認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有事物都要進行提速,也是因為缺乏時間沉淀這一問題,導致西方風格在設計過程中會出現參差不齊著一情況,不僅沒有體現西方風格中的豪放特點,也沒有凸顯傳統風格中豪放這一特點[5]。在中華民族傳統思想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主要的傳統內涵,西方設計風格也在國內設計風格發展過程中,沒有將其中的精髓進行汲取,單一對表面內容進行汲取。同時,萬物之間都要呈現和諧共生這一情況。
其次,元素遺存缺失。現代化建設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方向,發達型城市中的寸土寸金,將很多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建筑物都處于一些鄉鎮農村,具有功利性特點的生活已經導致我國在優秀傳統文化方面造成一定的缺失,經過多年發展匯導致歷史見證也不在沖在,在人們看到的事物這一過程,也會對真實性產生一定的懷疑,更別說加以傳承了。同時在設計方面也出現雜亂無章這一情況,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中要表達的內涵無法呈現。
四、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意中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對策
(一)發揮文化思想元素,奠定設計理論基礎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一個,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僅包含儒家,也包含多個學派的內容,蘊藏豐富的哲學思想,也包含社會歷史發展中呈現的文化思想,具備十分獨特的創造理念、以及造型規律,其中沉淀了豐富思想元素,這些元素對我國機制、經濟、文化發展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為我國藝術創造、藝術風格創新提供豐富的素材,以及研究基礎[6]。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而言,在開展過程中要和時代發展與時俱進,也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進行運用,實現設計創新,以及對文化的傳承,通過展示民族特征、以及中國特色元素為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提供支持,促使這一設計與人們的審美需求相符,與時代發展訴求也相符。這就需要倡導在開展現代藝術設計教育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傳承思想,發揮高校對人才培養的作用,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內容進行豐富,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全能型的優秀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知識,也具備較強的設計能力,為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奠定基礎。
(二)引入優秀傳統文化符號,豐富藝術設計內容
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范圍中,所包含的精品十分豐富,不就有古典詩詞,書法,以及蘇州園林、長城等。這些都屬于文化符號中的一種,和環境藝術設計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關聯。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新理念、新工藝,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傳承,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延伸和創新,并非是采用套用、和照搬的方式,而是從現代人對審美需求入手,實現對環境藝術設計內容和空間的創新[7]。例如,在蘇州博物館中,實施環藝術設計過程中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考察,其中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進行運用,實現建筑、環境、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相處。再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中,就是將傳統江南園林風格元素進行融入,運用具有特點的書法、以及疊撰文字的構思,進一步呈現具有特點的建筑語言,以及民族特色。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環境藝術設計之間做好融合工作,將優秀傳統文化中具備時代意義的元素進行提煉,實現在環境藝術設計創意提升,在發揮現代技術的優勢實現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精品性。
(三)引入傳統材質配色,賦予設計生命力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備優秀的發展歷史,其中的文化元素也博大精神,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創意提供多種多樣的素材,如,傳統材質、造型塑造等方面,都可以成為現代設計形態中的一種圓形。尤其在文化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后,面對多元價值取向、以及較快生活節奏這情況,需要對人們的精神生活進行優化,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現代文化進行結合這一方式,倡導和諧共生,也成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關鍵任務。對于材質選擇這一方面,傳統工藝中的建筑都可以成為一種文化財富,需要關注文化、自然之間存在的融合性,以及材料和自然體現的美感。對于色彩這一方面,將不同的元素,采用碰撞、重疊等方式,將濃郁的人文氣息進行呈現,凸顯其中的情感內容,進一步創建出具有現代性的色彩格調,同時也要凸顯一定的民族性。在我國春節是用到的窗花、中國結、以及燈籠等,通過色彩的搭配為人們帶帶更強的親切性,甚至在造型方面也凸顯傳統造成中的韻味和形態特點,進一步優化在造型方面的創新,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將傳統作品中蘊含的神韻進行保留[8]。
(四)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文化設計融合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關注,通過這一手段提升優秀傳統文化、與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有效融合。在現代信息技術中,已經出現對優秀傳統文化一些元素進行復原技術,無關是在服飾方面,還是建筑方面,都能夠通過3D這一技術完成精準的還原,通過這一技術為設計者在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基礎上實現對藝術設計的創新,同時也成為現代科技前提下,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設計融合的一個關鍵點。提升現代信息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效果,設計人員要增強融合效果,也要進一步發掘二者之前的關聯性。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內容中,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持,也實現文化的弘揚效果,這是十分關鍵的一點。結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發展要求,從根本源頭方面做出改革創新,提出文化發展的優質對策,選擇最佳的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環境設計當中[9]。例如,在對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可以選擇對一些傳統老檀木的運用,將其中濃郁的傳統氣息進行運用,在利用建筑施工方式強化加固功能做,進一步保證建筑結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穩定性,即使建筑在多種使用之后,也可以保持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創新特點。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也是將現代化理念和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站在長遠角度出發,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的一種方式,設計人員做好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分析,對其中飽含的精神元素進行思考,構建符合人們審美標準的設計,進一步將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價值進行凸顯。
參考文獻:
[1]尹傳剛.“創新之城”的文化自信[N].深圳特區報,2023—04—12.
[2]張造群,李宗桂.試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3(2).
[3]張佳蕓.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探究[J].時尚設計與工程,2023(1).
[4]韓昭,孫虹.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J].藝術品鑒,2023(6).
[5]牛冠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民間美術的應用[J].藝術大觀,2023(4).
[6]余菲菲.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碩課程的思政建設探討——以“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3(4).
[7]王雍博.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元素的適用性分析[J].藝術研究,2022(6).
[8]張鈺.環境藝術設計中客家文化的融入研究[J].文化產業,2022(32).
[9]鄭海霞.地域文化傳承與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8).
作者簡介:仲夏(1987—),女,漢族,山東人,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