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翠
【摘要】小學階段需要在數學學習中打好基礎,注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全新體驗,發揮出教學方法的優勢.基于此,文章先從學習環境、外在挑戰、思考空間等方面對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明確數學教學的方向與重點;再對體驗式教學的實際運用進行研究,將情境教學、互動教學、實操教學等融入數學教學中,以在教學方法上為體驗式學習提供支持,保障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能夠全面展開.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教學情境
引 言
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能夠形成真實的教學情境.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挖掘,注重師生間的有效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體驗式學習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將教學場景主動融入數學題型中,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深刻的體驗.
一、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供真實學習環境
體驗式學習,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學情境的真實性,提高學生對真實環境的體驗,使學生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能夠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結合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將實際場景融入數學教學中,以促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在真實學習環境中,學生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其理解能力也將得到顯著提高,并能夠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降低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構建外在挑戰因素
體驗式學習在集體學習環境下,能夠為學生設立挑戰情境,使其能夠相互競爭努力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設置了具有競爭性的題目,讓學生爭先回答,并且將答案進行對比,形成數學學習上的競爭關系.在競爭環境下,學生更容易學習到數學知識,使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保持競爭熱情,使其體驗到競爭學習的成就感,從而保障數學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三)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在體驗式學習中具有必要性,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探索,將集體學習的優勢體現出來,即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學習,互相彌補在數學知識上的不足.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學習方法,在合作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將集體學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合作學習能夠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促使其針對同一問題探究出不同的解題方法;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了解,發揮出學生的個人作用,從合作中體驗到數學的學習樂趣;確保數學教學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并且體現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保障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熱情.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合理設計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實現體驗式學習的基礎,合理化的數學情境,能夠使學生融入教學情境,確保學生在數學情境中形成深刻體會,提高教學情境的應用價值.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滿足小學生對學習情境的需求,進一步提高體驗式學習的推進作用.教學情境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并且保持濃厚的興趣及對數學學習的專注度.以“圓的面積”教學為例,可以融入這樣的教學情境:小明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牛,拴牛的繩子長為5米,小牛可以吃到多大面積的草?情境教學形式會形成生動有趣的數學問題,使數學問題的描述不至于過于生硬.若對上述問題采用如下描述方式,如圓的半徑為5米,則圓的面積為多少?這種問題描述方式看似簡單,卻忽略了實際情境的應用,不僅會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還會影響到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學情境在體驗式學習中具有顯著效果,豐富了學生對數學情境的體驗,符合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預期,且將富有趣味的情境展現在學生面前,營造出了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
(二)提高教學互動體驗
體驗式學習需要具有一定的互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參與感,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重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學習中認知自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以體驗學習作為指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使數學教學具有互動基礎,提高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的參與度,進而發揮出體驗式教學效果.課堂互動體驗使數學教學的活躍氛圍得到了提升,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使課堂教學具有互動性,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交流.為了保證數學教學的互動性,教師需要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構建出完善的解題思路,并通過學生回答的情況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形成直觀認知.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有限,僅僅是在課堂提問中進行互動,這種枯燥的互動氛圍,將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進行學習,為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難題,發揮數學教學過程的推動作用.
(三)明確體驗教學目標
體驗式學習應注重目標的樹立,帶有目的性地展開學習,對教學思路進行嚴格把關,進而按照教學思路展開教學,保障數學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發揮出體驗式學習的作用,將教學目標與數學問題相結合,豐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感受.為了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需要圍繞學習體驗展開分析。首先,需要注重問題的提出,由常識性問題引入,奠定數學教學目標的基礎,便于對問題進行著重分析;其次,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其主動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通過體驗式學習對不足之處進行彌補;最后,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保持問題處理上的主動性,便于對教學內容進行把控,保障教學目標能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對學習體驗具有一定的影響,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教學體驗的主體.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的周長”時,教學目標不應僅以公式作為側重點,還應注重對公式的推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事先準備好的模型展開學習,先使用繩子對模型進行環繞,再對繩子的長度進行測量,以此來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這種學習方式,能夠確保學生正確求解正方形周長,并通過自身的理解對公式進行推導,實現正方形周長的教學目標.
(四)開展合作交流學習
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需要營造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這有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析,能夠促進學生間的溝通,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也具有益處.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體驗,可以創新課堂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合理運用.以“平均數”教學為例,為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成績進行分組,在分數方面應形成一定的梯度,確保不同分數的學生能夠均衡分配.還可以通過類似“某次期中考試學生的數學平均分為80分,是否說明班級的所有人的分數都是80分?”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將自己的數學分數與平均分進行對比,并且與組內成員進行合作交流,對平均分這一概念進行探討,以提高學生對平均數的認知水平.合作交流是一種學習過程,并且屬于體驗式學習的一部分,學生之間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可以對問題形成不同感受,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問題.
(五)借助游戲展開教學
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能夠提高體驗式學習的樂趣.通過游戲展開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且構建的具有競爭性的游戲項目,能促使學生在相互競爭中找到更多學習路徑.例如,在“四則運算”教學過程中,以試卷作為游戲比賽的試題,對完成試卷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名,對優先完成試卷且正確率高的學生給予獎勵,可以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競爭意識,避免學習熱情逐漸降低.為了推進體驗式學習的進行,教師需要在游戲的選擇上嚴格把關,注重游戲本身應以學習為主.一方面,確保游戲具有足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使學生能夠全面參與到游戲中.另一方面,保證游戲內容與數學知識相匹配,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參與度,使其能夠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能夠豐富體驗式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相關知識,并進一步促使數學教學取得良好成果.
(六)展開實際操作教學
體驗式學習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動手能力,使數學學習過程更加直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實操環節,注重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使數學教學過程更加形象,進而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將長方體紙箱作為教學工具,將長方體紙箱進行展開,這有助于學生對長方體的表面積進行理解.將長方體展開后,即將立體圖形表面積的求解轉化成了對平面圖形面積的求解,降低了對立體圖形直接求解的難度,使表面積的求解更加方便.這種操作式教學方式,能夠提高長方體表面積教學的效率,有助于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的認知;在教學方法上以實際作為依據,對數學知識具有解釋作用,使學生能夠獲得實際操作體驗,在體驗中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并且賦予數學學習更多的樂趣,使學生意識到長方體是由3組相同的長方形組成的,加深了學生對面積求解公式的記憶.
(七)強化數學知識應用
體驗式學習注重數學知識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實現了對基礎知識的強化運用.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可堅定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數學知識在不考慮應用的情況下,學習起來較為枯燥,因而需要在實際環境中展開學習,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避免在體驗式學習中造成阻礙.數學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生活問題較多,教師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強化分析,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以及應用數學知識的效率.以“折扣”教學為例,教師可強化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引導學生對商品的價格進行探討,通過對商品折扣進行分析,確定合理的采購方案,使折扣學習能夠運用到實際.折扣屬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知識,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數學知識的作用,使實際問題的處理具有理論基礎,從數學問題上提高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生活中.
(八)基于情感展開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思維能力方面還不夠成熟,對事物的認知還處于懵懂階段,教師需要基于情感方面進行引導,注重體驗式學習的融入,使學生能夠不斷接觸新的數學知識,逐漸拓寬思維.小學生的思維很難跟上成年人,教師需要基于小學生的意識層面展開分析,使小學生能夠在思維上得到提升,進而逐漸適應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遇到較難的知識時,會對其學習過程產生厭煩情緒,這將在內心上給學生帶來壓力,并且會降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體驗式學習需要基于學生的情感展開教學,以消除學生的消極情感.同時,體驗式學習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能夠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且對知識進行靈活應用.體驗式學習,需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愛數學,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助于數學學習的體驗與感受,才能在學習中不斷取得突破,完成數學知識的不斷積累與運用,將數學能力發揮到一定程度.
(九)開展數學體驗總結
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體驗進行總結,對現階段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保證體驗式教學能夠發揮作用,滿足學生對數學體驗的需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提高學生在體驗總結中的參與度,引導其對數學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形成清晰化的數學感受,使其能夠適應體驗式教學,保證體驗式學習得到有效應用.教師需要定期對體驗式學習進行評估,明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體驗式學習效果進行把關,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體驗式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把控,使生活情境和數學知識交融在一起,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境下,認識數學的本質.體驗式學習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演示,能夠發揮出數學知識的示范作用,結合通俗易懂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理論的解析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具有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作用,能夠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使其具有良好的學科素養.體驗式學習的重點在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發揮出體驗式學習的作用,基于生活角度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同時,教師需要發揮其主導作用,針對數學問題展開設計,保障學生能夠對數學問題形成清晰的體驗,將體驗式學習成果發揮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喬萍.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3):12.
[2]姜豐.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27):98-100.
[3]朱敏.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