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森
【摘? 要】 為滿足當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文章將結合“互聯網+”時代背景,對“互聯網+”“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進行探究,旨在提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育人效果,推進“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 “互聯網+”;“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
一、基于“互聯網+”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價值
從教學改革來看,“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可以讓“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煥然一新,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第一,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營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學習“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知識的主動性。以往“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多采用教師講授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推進教學進度,卻忽略了學生興趣,導致課堂氛圍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線上線下教育配合,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探究興趣,進一步凸顯學生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的主動性,有助于達成“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目標。
第二,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個體差異要求。傳統“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模式為整體性、系統性的教學模式,缺乏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進度。而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的不足進行針對性學習,并能滿足學生課后鞏固要求,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僅能提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效果,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點。
第三,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助力學生成為人才。職業院校的宗旨是為社會培育高質量人才,如果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就會降低人才培養的效果,難以將學生發展成為人才。而將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結合,可以增強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專業素養,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
二、職業院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現狀
第一,教師過于注重理論教學。目前職業院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過程可能存在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講授的情況,忽略了學生實踐操作的作用,同時整個課堂時間有限,能給予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有限,這就會導致整堂課過于理論化,實踐性較少,不利于培育計算機人才。
第二,教師教學模式單一。目前職業院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過程,可能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情況。比如教師一般先進行課程知識點的講解,學生了解知識點后利用計算機進行操作或交流探討,這一過程比較乏味、單調,缺乏生動、趣味性,就會影響“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效果,不利于學生成長成才。
第三,教師的現代化教育能力不足。雖然在現代化教育指導下,職業院校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水平,但還是會遇到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無法有效應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從而會影響職業院校現代化教育成效,不利于學生成長成才。
三、基于“互聯網+”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
第一,職業化原則。職業院校的目的是為社會提供職業化人才,這也是“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目標。因此,在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教師應注重學生職業發展要求,多在課程中融入一些與行業發展有關的職業場景與話題,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點,也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有助于學生在未來更好地就業。
第二,生動性原則。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應生動性原則,多引入一些趣味元素與話題,激發學生學習與探討興趣,這不僅可以增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也能建立高效的“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課堂,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
第三,主體性原則。在構建“圖形圖像處理”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時,需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學情出發,基于學生的喜好與個性來設計教學方案,以增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效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四、基于“互聯網+”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舉措
(一)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方案
在“互聯網+”時代,要求職業院校教師積極轉變以往教學觀念,樹立“互聯網+”意識,積極推進“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改革創新,讓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改革要點,以提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成效,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1. 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比如可以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課前準備環節,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優勢搜集相應的素材資料,整理預習課件,并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預習,這不僅可以改善學生預習的形式,還能提升學生預習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知識點。在課堂應用過程中,教師應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注重線下教學時的理論+實踐教學,讓學生在線下課堂中通過實踐練習逐步掌握相關知識,從而達成“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目標。在課后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線上平臺推送一些拓展性、鞏固性資料,便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
2. 梳理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細節。在實施“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教師除了明確實踐要點外,也應注重實踐細節,以增強從“圖形圖像處理”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效果。比如注重線上對學生的觀察,通過線上平臺反饋的數據信息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與幫助,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進行輔導,幫助學生彌補自己學習的不足。
3. 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過程,要想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就需要教師從多樣化教學手段出發,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1)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應加強微課應用。微課是一種時效性較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逐漸掌握其中的知識點,比如在課前預習、課中氛圍營造中都可以引入微課資源,激發學生課程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推進線上微課資源建設,專門建設微課資源庫,便于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從而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2)在教學中引入新媒體資源。新媒體時代下,短視頻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這些短視頻中有很多關于行業工作的視頻,首先,教師可以結合相關資源進行“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設計,讓學生在視頻觀看過程能對當前行業發展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提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效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問題為導向,比如線上預習階段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探究;線下課堂中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實踐探究。通過問題導向的設計可以增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課程知識點。
(3)在教學中引入項目任務法。項目任務法是指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及內容所設計的一系列任務,通過任務引導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掌握課程重要知識點,從而達成課程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線上、線下混合都可以設計不同的項目學習任務,發揮任務驅動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課程知識點,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二)加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規劃
“互聯網+”時代,要想讓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一大助力,就需要做好實踐規劃,進一步發揮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與價值。
1. 實踐指導規劃。在構建“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方案后,職業院校還需要對具體實踐進行規劃指導,確保每個環節與步驟都合理有效,以發揮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價值,為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指明方向。
2. 信息建設規劃。要想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有效應用,就需要職業院校從信息規劃著手,推進自身信息化建設,助力線上與線下協同教育,從而提升“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效果。比如根據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要求,推進線上平臺建設,以便于教師將課件資料進行平臺遷移,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3. 配套制度規劃。“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過程,應注重配套制度體系的規劃,比如線上管理制度、線上考核制度等,以便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進行監督,及時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指導教師優化改進,從而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4. 師資配套規劃。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過程,要想提升實踐效果,就需要做好師資配套規劃。這也要求職業院校必須做好師資教育指導,幫助教師掌握混合式教學方法與技巧,使其能夠順利推進線上線下協同教育,增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育人效果。同時,職業院校也需要做好校外實訓,為教師提供一些校外實訓的機會,以豐富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從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三)注重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互聯網+”時代,要想提升混合式教學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就需要做好評價體系建設,利用評價的方式及時找出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
1. 制訂評價方案。在“互聯網+”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之前,教師應明確評價目標,比如基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以及人才培養明確評價目標,確保評價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在評價目標明確之后,就需要設計具體的評價方案,包括哪些環節引入評價、評價的指標分為哪些等,以增強教學評價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及時找出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2. 確定評價指標與評價主體。在教學評價應用過程,除了教師作為評價主體之外,小組學生、學生家長都可以成為評價主體,這能提升評價的豐富性,及時發現與改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不足。
3. 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在實施評價過程,教師可以從問題出發,通過學生的問題解答情況來進行評價,也可以從任務設計出發,結合課程要點設計項目任務,并對學生任務完成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
五、結語
總之,“互聯網+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可以改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此,文章提出以下構建與實踐建議:在構建環節需要遵循職業化原則、生動性原則以及主體性原則,以提升構建效果。實踐過程應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方案,包括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梳理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細節、引入多樣化教學手段等。實踐過程要加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規劃,包括對具體實踐進行規劃指導,確保每個環節與步驟都合理有效;推進自身信息化建設,助力線上與線下協同教育;注重配套制度體系的規劃;做好師資教育指導,幫助教師掌握混合式教學方法與技巧。這些建議可以增強“互聯網+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劉朋. 混合式教學在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3.
[2] 玉芳妹.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應用[J]. 廣西教育,2022(35):107-109+133.
[3] 江麗麗. 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內涵、意義與實施策略[J]. 江蘇教育研究,2022(18):20-23.
[4] 廖曉連. 基于云課堂的中職《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的混合式教學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21.
[5] 藍瑩. 基于移動終端的中職“圖形圖像處理”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
[6] 張玲,吳發輝. 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運用[J]. 長春大學學報,2020,30(1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