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霄驍
摘要:中職物理課程以傳授學生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職業能力為目標,是中職學校的一門重要課程。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融合實施需要解決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優化和評價體系完善等問題。中職學校應加強教師培訓,改革課程設置,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以推動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的融合,取得勞動教育和物理教學的雙贏。
關鍵詞:勞動教育;中職;物理教學;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3-0089-04
基金項目:2022年度衛生健康職業教育課題資助(編號:2022L HWJZJYB00100)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從“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和“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兩個方面實施勞動教育。中職教育與生產勞動關系密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是對國家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響應,符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規律,是物理教學實踐的內在需要,是發展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進行探究。
1.研究背景和意義
中等職業學校的勞動教育一直以來被視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往往將物理知識與實際應用相分離,缺乏對物理學科的實踐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1]。第一,可以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動力。忽視學生實際需求和興趣的傳統物理教學,往往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到傳授理論知識上。通過勞動教育的融入,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和實用性,提高學習動力和積極性。第二,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物理學科需要學生具備實驗操作和儀器使用能力,而勞動教育提供了鍛煉機會。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學生可以進行物理實驗和操作訓練,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提升職業競爭力和就業能力[2]。
2.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目標是探討勞動教育如何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并分析其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具體目標是:研討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一體化的途徑和實施策略,分析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提出中職物理促進勞動教育一體化的對策與建議。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采用多種方法,探究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的實施方式和效果。實地調研:作者選擇了2所中職學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實地觀察和深入訪談。通過觀摩課堂教學和學生實踐活動,了解教師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一體化工作。同時,進行面對面訪談,了解師生對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的看法和體驗。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對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的看法,以及學習動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變化。問卷調查可以收集大量數據,對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反饋進行統計和分析。資料分析:使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探討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影響[3]。
勞動教育具有以下特點。(1)實踐性。勞動教育以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為核心,學生通過參與勞動,能夠感受勞動的重要性和價值,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2)綜合性。勞動教育涉及多個領域,不僅包括技能技術的學習,還包括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3)貫穿性。勞動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體現在社會實踐中,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4)實用性。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用能力和實用技能,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職業和生活中更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實現自身價值[4]。(5)社交性。學生通過與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培養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分工和社會協作。
目前,中職物理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1)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無法體驗到物理原理和實驗的樂趣,實際操作的機會比較少。(2)課程內容理論化,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3)教學方法單一,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和探究性學習。(4)學生參與度不高,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5)職業導向不明確,沒有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引導,沒有與行業實際需求進行對接,影響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的融合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過將勞動教育與物理學科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5]。勞動教育與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一體化研究,目前主要圍繞勞動實踐與物理實驗的一體化進行研究,以勞動實踐與物理實驗的一體化研究為主要內容。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索采用項目化學習、實踐探究和合作學習等實踐性教學模式,從而將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行業需求與職業發展對接,通過調研和分析,將物理教學與行業需求相對接,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提升學生崗位適應能力[6]。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注重提高教師對勞動教育和物理教學一體化的認知,提高其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1.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動機。(1)創設情境,激發情趣。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2)給予正反饋。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給予學生正反饋,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設立特定目標。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幫助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1)實踐性教學設計。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供具體的實踐環境和任務,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7]。(2)實踐項目和實踐活動。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3)實習實訓機會。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與相關企業合作,組織學生實習,讓學生親身體驗職業要求和實際工作情境,提高實踐能力[8]。
3.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1)開放性問題和項目。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和項目,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2)啟發式教學。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基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3)勇于嘗試。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大膽創新。
1.對教師進行培訓
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一體化,師資是關鍵。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和平臺,提供勞動教育與物理教學融合的相關培訓。學校也可與大專院校、職業學校、行業協會合作開展培訓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2.對課程設計進行優化
傳統的物理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乏與勞動教育融合的實踐性內容。因此,在勞動教育融入中職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多樣化的課程內容,將勞動教育與物理教學融合起來。比如,可增加實驗和實踐活動,引入與勞動技能相關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在實驗和實踐活動中理解物理知識。教師也可利用勞動教育與物理學科的共性和互補性,對兩者進行整合,通過項目學習、工程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物理知識,培養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3.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要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如考試、撰寫實驗報告、作品展示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能力進行全面了解。要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案例一,某中職學校物理實驗室改造。筆者在山西省太原市走訪一所中等職業學校,該校為適應勞動教育與中職物理教學的融合需求,于2021年對物理實驗室進行改造,旨在提供更具實踐性和綜合性的實驗環境。在物理實驗室改造過程中,學校對實驗設備進行了更新,購置了一些先進的實驗儀器,如光電效應實驗裝置、電磁感應實驗裝置等。實驗室的改造還涉及實驗環境的優化。以前,實驗室的布局不合理,空間利用率較低,并且缺乏與勞動教育融合的設計。學校對實驗室進行重新規劃,將實驗臺和實驗設備布置在合適的位置,以提高實驗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為了更好地融合勞動教育,實驗室還增加模擬的工作場景,如電路布線、電器維修等,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勞動實踐。學校還組織相關培訓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講座,以提高教師的實驗技能和教學水平。通過培訓和交流,教師能更好地運用實驗設備,設計和實施與勞動教育融合的實驗活動。
案例二,某中職學校物理課程與實習的融合。筆者走訪了山西省長治市的一所中職學校。在物理課程教學中,學校將實習與實踐活動融入其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首先,該校在設計物理課程時,將實習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納入教學計劃,通過與相關企業和機構合作,將學生安排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其次,該校注重對實習過程的指導和評估。為了保證實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學校選派優秀教師到實習基地進行指導和監督。同時,學校還建立實習評估體系,對學生的實習表現進行評估,包括實習報告、實習日志和實習成果等。學校通過考核,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成長狀況,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進。再次,學校以實習活動為契機,拓寬學生專業視野,讓學生接觸不同的企業和行業,了解職業發展方向和要求。學校還與實習基地合作,為學生提供多個實習崗位,如工程公司、技術研究所崗位等。這樣,學生在實習中能夠與職業人員進行交流和接觸,了解職業技能要求,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1.研究結果分析
首先,物理課程與實習的融合,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產生了顯著影響。實習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在實踐中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實習,學生加深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了對物理知識的實用性認知,提升了物理學習的動機。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的學生在物理知識掌握、問題解決和實踐能力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其次,物理課程與實習相融合,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能增強學生職業競爭力,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學生接觸不同的企業和行業,通過實習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需求。實習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實際工作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職業技能要求和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習,學生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路徑更加清晰,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和領域,并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此外,物理課程與實習課程相融合,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需要與其他同學配合,共同探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與人溝通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調研結果表明,通過實習,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顯著提升,為其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本研究中,雖然我們得出了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對學生學習成效和職業發展能力的積極影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處。首先,本研究的樣本容量有限。我們只選擇了兩所中職學校的一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這樣的樣本規模相對較小,可能無法代表所有中職學校和學生群體。因此,需要進一步驗證,只有擴大樣本規模,才能體現研究成果的普遍適用性。其次,本次調查僅采用定性調查的方法,缺乏數據上的定量支持。我們主要通過訪談和觀察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數據,盡管這些數據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實習經歷和實習感受,但限制了對研究結果的客觀可靠評估。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結合定量研究方法進行數據的量化分析,以更全面地評估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的效果。此外,本研究僅關注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對學生學習成效和職業發展的影響,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其實,個人能力、家庭背景、教師素質等多種因素都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職業發展。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們可以考慮引入控制變量,以更準確地評估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對學生的影響。
3.研究的方向和建議
首先,進一步研究可將目光擴大到其他學校和地區。本研究樣本容量有限,需要對一般適用性結果進行進一步驗證。未來的研究可以選擇多個學校和地區進行比較研究,以了解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影響。其次,結合定量的調研方法,深入開展調研。該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過訪談、觀察等方式對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未來的研究可以結合定量研究方法,如問卷調查和測試,以量化的方式收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職業發展能力數據,全面客觀地評估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的效果。
綜上所述,未來的研究可以將目光擴大到其他學校和地區,引入定量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深入探討實習活動的內容和組織關注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這些研究方向和建議將有助于更全面、準確地評估物理課程與實習融合的效果,為學生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提供支持和指導,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宗雅娜.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內涵、價值及實施路徑[J].機械職業教育,2023(07):54-58.
[2]艾靜,熊建文.淺議整合勞育的物理學科教學與評價[J].物理教師, 2020(11):38-41.
[3]施秋霞,閆金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的職業教育全過程全要素評價體系構建[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1):22-28.
[4]郭達,楊婷.論高等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主要障礙與推進路徑[J].職業教育研究,2022(02):22-26.
[5]張超,何雪麒,羅杰.價值、現實與實踐:開展普職融合式勞動教育的三維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1):45-50.
[6]廖均娣.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的思考[J].成才之路, 2023(21):85-88.
[7]李雯.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出發點、難點與突破點[J].職教通訊, 2022(07):64-70.
[8]陳星華.任務型教學模式在中職物理課堂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06):65-67.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Physics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Hu Xiaoxiao
(Shanxi Provincial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xi Province,Jinzhong 030619, China)
Abstract: Physic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hys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physics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cultivat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needs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teacher training,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reform curriculum,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phys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