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路徑,而寫作是學生輸出信息、傳達自己所思所想的重要方式,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和寫作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為此,本文基于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分析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性,探究了相應的培養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有益參考,共同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讀寫能力
作者簡介:王榮玲,東營市東營區第三中學。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應助力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培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為此,在探究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探究讀與寫有效融合的教學方法,以實現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升意味著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積累豐富的素材,可以在新的語境下遷移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表達效果。其次,英語考核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他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取關鍵信息,方可以提高答題的效率和質量,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為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力
學生只有獲取足夠的內容,才可以進行辯證的思考,從而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能夠在與他人溝通和交流時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增強說服力。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并引導學生進行日常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使他們可以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從而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發現新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力。
(三)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這一素養的發展需要依托于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而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文化知識的渠道。學生還需要具備運用英語知識和技能來介紹和宣傳文化以及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而寫作為學生提供了這方面的渠道。可見,讀寫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助力學生文化素養發展的關鍵。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策略
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四方面是相互促進的。讀寫能力作為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發展。比如,學生若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就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寫的文章會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學生若具備良好的文化意識,在閱讀中,他們就可以對不同的信息進行有效判別,從而掌握文章的核心主題;而在寫作時,他們就可以輸出更具有新意且有實際意義的觀點,這是他們的作文獲得高分的關鍵。為此,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就得抓住每一個教學部分,優化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
(一)重視基礎性知識的教學
基礎性的英語知識是學生逐步提升各項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更是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保障。為此,要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就得圍繞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來設計基礎性的訓練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書面考試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建立學習自信,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內容,也是學生發展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單詞的記憶和拼讀是一個難題。一方面,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除了在課堂上的集中誦讀,在課余時間,很少有學生會自發地進行詞匯拼讀練習,所以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掌握不夠精準。另一方面,學生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傾向于運用抄寫和將單詞拆分成獨立字母的方式。這樣的記憶效果是短暫的,周期性不長,導致學生記了忘、忘了記。對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運用新的方式去進行記憶。
如在魯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1“When was it invented?”的詞匯教學中,教授ruler時,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這個單詞寫一句有趣的話,如“I want to be the ruler of the world.”,或者是摘抄教材文章中的句子,如“It is said that a Chinese ruler called Shen Nong first discovered tea as a drink.”。學生需要通過閱讀這樣的句子記憶這個單詞。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口語訓練素材,還提升了記憶的趣味性,并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法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句子的解析能力。在編寫句子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他們要考慮如何編寫有趣的句子,以提升自己的記憶質量。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某些語法結構不易理解,學生需要基于對原句的掌握來進一步編寫新的內容,這是他們語言能力得以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為此,在讓學生背誦相關的語法結構時,更重要的是看他們是否有進行思考,而不是單一地讓學生進行背誦。比如講解“When was the zipper invented?It was invented in 1893.”時,教師要求學生在這句話旁邊寫一個新的句子。這個新句子要與上述句子有同樣的語法結構,只是內容有所變化,以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可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提升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內容,他們將同步復習和運用學過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寫作能力也得到鍛煉。學生打好基礎,可促進其讀寫能力持續提升。
(二)設計互動性強的表達活動
讀寫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難以達成這一目標的。班級學生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異,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這樣的教學狀況下,教師務必要突破教學時空的局限,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促使學生進行常規訓練,逐步提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1.設計日常化寫作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發現部分學生在閱讀時不存在問題,甚至有著比較好的發音,在朗讀活動中他們積極、自信。然而,一到寫作環節,他們就很難寫出較好的內容,甚至會出現基礎錯誤。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的意識,只是單一地將內容讀出來。因此,教師需要設計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寫作任務,以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
日記是學生記錄生活和心情的重要載體。教師應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身邊的事物,并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這是他們提升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然而,因為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單一,生活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因此,他們在寫英語日記時常常會感到無話可寫,會將以前的內容重復摘寫,以應付教師。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為學生的日記寫作尋找新的方向。如讓學生結合新學習的內容來創新。如在 “When was it invented?”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一些物品,如電話、電視、電腦以及汽車等,了解這些事物是什么時候被發明出來的,以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等。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及時復習本單元新學習的內容,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深入了解社會,從而體現英語學科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這也是學生獲得更多閱讀文本的重要活動,可以使他們有更多寫作素材。
2.設計日常化閱讀活動。
“啞巴英語”是我國英語教學存在的一大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穩定的英語口語環境。學生在走出課堂之后,很難進行口語練習,導致部分學生缺乏開口說英語的勇氣,且表達時不夠流暢。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可以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活動,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愿意表達、樂于表達。
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開放性問題,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進行思考,發表自己真實的感想,激發他們的表達欲。如在“When was it invented?”這個單元的課文“An accidental invention”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除了茶葉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文化或者產品是在我國產生并推廣出去的?這一問題使學生調動生活經驗,積極發表意見,如他們可能會提及我國的四大發明。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其運用所學英語知識來介紹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拓展閱讀活動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要活動。通過豐富的閱讀文本,學生將獲取更多的文化知識,從而進行更廣泛和深入的思考。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閱讀文本,并要求他們在閱讀之后寫下自己的閱讀心得,或者向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并說明推薦的理由等。以此確保學生在日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如在魯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11“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有關介紹Qomolangma、the Nile、the Caspian Sea、the Sahara的文本,并分析這些文章是如何介紹景點的,通過閱讀文本有什么新的收獲等。為了分享閱讀心得,學生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筆記,這將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閱讀效率。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文本,但是需要引導他們制訂閱讀計劃,并定期檢閱學生的閱讀情況。
(三)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
新課標要求教師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這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路徑,更是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得以提升的關鍵。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穩定的線上渠道和平臺,教師在課堂之外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指導,實時檢驗學生的實踐情況。基于學生讀寫能力發展的需求,教師需要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并重視學生實踐成果的展示,引導學生重視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實踐活動:請選擇一處你所喜愛的景點,可以是人文景觀也可以是自然風光,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者圖書館等渠道搜集相關的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然后將其整合成圖文結合的PPT演示文稿,在班級進行展示。
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篩選資料,并共同創作文本、校正文本。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讀寫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他們將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從而創作出更完美的演示文稿。
在實踐活動中,他們還將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如通過信息科技學科學到的演示文稿制作技能,通過美術學科學習的繪畫知識、技能,以及通過地理學科學到的氣候知識等。這是培養學生綜合性學科思維的重要活動,從而使其在寫作時可以靈活調動不同的學科知識,豐富文本內容。而在展示環節,學生需要結合小組的演示文稿來進行講解,這將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互動時,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進行提問,這進一步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成果制作成班級的數字化資料庫,為學生在課后進行深入的對比和探討提供資源,使其通過對比取長補短,以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同時,這些資料也可以成為學生閱讀的文本。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對于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重視讀寫結合教學。筆者認為,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一是重視基礎性知識的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二是設計表達性強的活動,讓學生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可以及時輸出信息,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三是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為學生運用知識與技能提供舞臺,使其端正學習觀念,并強化其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霞.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4(35):91-93.
[2]蔡廣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策略[J].校園英語,2024(29):136-138.
[3]徐艷紅.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3(26):54-56.
[4]何巖梅.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2):5-6.
[5]年玉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100-101.
[6]張麗麗.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