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聚焦于產教融合視域,探索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路徑,針對全球經濟轉型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現狀,深入剖析當前人才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從優化教育結構、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產業導向學院、強化“四鏈”融合以及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策略,構建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的一體化培養模式,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轉型升級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路徑,助力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精準培養與高效供給。
關鍵詞 產教融合;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3.005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of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Through-train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Teaching Integration
LAO Jian, DUAN Ya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rad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middle- and high-vocational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industry-teaching integration, focusing on the shortage of skilled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proposing strategi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stablishing industry-oriented colleges, strengthening the \"four chains\" integr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It proposes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stablishing industry-oriented colleges,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chains\"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etc. By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 that is 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practical path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will help to accurately cultivate and efficiently supply skilled talent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vocational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當今,全球經濟加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作為經濟大國,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漲。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強調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以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作為關鍵實踐,對于打通職業教育發展壁壘,構建系統、一體化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具有深遠意義。文章旨在深入剖析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其優化路徑,助力我國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
1"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的內涵分析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創新,其內涵豐富且深遠,旨在跨越職業教育的傳統界限,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整合與深度協同,確保學制連貫性與教學內容、技能要求緊密融合,避免知識冗余與技能斷層,提升教育質量與效率。其課程設計緊密圍繞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需求,采用模塊化、項目化教學策略,強化實踐導向,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學生得以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鍛煉技能,提升職業素養,實現從學校到職場的平穩過渡。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不僅傳授專業技能,還強調職業素養、團隊協作、創新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塑造。因此,職業教育應關注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培養具備高度適應性、創新性和競爭力的技能型人才。
2"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的優勢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革新典范,其核心優勢在于構建一個高效協同、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閉環。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實現中職與高職教育無縫銜接,強化人才培養的連續性與系統性,避免學習內容冗余,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現代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該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增強學生職業競爭力。中高職貫通緊密對接產業需求,深化產教融合,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實用的實習實訓平臺,在真實環境中錘煉其技能,提升其職業素養,確保畢業生能快速融入職場,展現高競爭力。同時,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路徑,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與職業規劃,選擇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為職業生涯的靈活性與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②教育公平與多元化發展。該模式打破傳統單一評價體系的局限,引入技能測試與綜合評價機制,降低對考試成績的依賴,拓寬入學與升學渠道,為更多不同背景與特長的學生提供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機會。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專業,促進教育生態的多元化與個性化發展。③促進校企合作。緊密圍繞產業需求,與企業合作,共同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實現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企業輸送穩定的技能型人才。
3"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3.1" 課程體系割裂,連貫性與科學性待加強
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重在構建一套連貫、遞進、科學的課程體系,確保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間能無縫過渡。但現實情況是,課程體系銜接不暢的問題尤為突出。首先,課程內容重復設置,這不僅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也削減了學習興趣與動力。其次,課程銜接脫節,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難以深化,中職階段的基礎不能服務于高職階段的學習,導致知識與技能斷層。究其根源,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科學的課程銜接機制、跨校際的協同合作是主要原因。同時,各院校在課程規劃上各自為政,無統一規劃與協調。
3.2" 校企合作瓶頸,深度與機制亟須突破
校企合作是中高職貫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其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然而,當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實質性合作項目匱乏,企業參與度低。這主要源于合作機制不健全,包括合作雙方責權利不明確、溝通渠道不暢、激勵機制缺失等。此外,企業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偏差及短期利益考量也限制了其投入與參與的積極性。如何構建長效、穩定的校企合作機制,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對接,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3.3" 資源分配不均,師資與實訓條件待優化
教學資源均衡分配是保障中高職貫通培養質量的關鍵。然而,當前中高職院校在師資力量與實訓條件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種不均衡現象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一方面,部分中職學校面臨師資短缺、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高水平教師難以引進與留任;另一方面,實訓設備與設施落后,難以滿足現代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相比之下,一些高職院校擁有較為優越的教學資源,這種資源的非均衡分布不僅加劇了教育不公平,也限制了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因此,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源共享成為當務之急。
3.4" 評價機制單一,綜合能力培養被邊緣化
教育評價是檢驗教育效果、引導教育方向的重要手段。然而,當前中高職貫通教育的評價機制過于單一,過分依賴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僅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也容易導致應試教育傾向的加劇,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建立多元化、全面性的評價機制,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強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與培養,成為中高職貫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具體可通過引入項目評價、實踐考核、團隊協作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水平,引導學生注重全面發展與自我提升。
4" 產教融合背景下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路徑創新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在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當前仍面臨課程體系銜接不暢、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教學資源分配不均以及評價機制單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學校、企業以及社會各界須共同努力,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校企合作、優化體系結構、建立產業學院、強化四鏈聯動、完善評價體系等多維度的策略,推動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4.1" 以產教融合優化體系結構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優化中高職貫通教育的體系結構是首要任務。這要求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建立由行業企業專家深度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應成為連接教育與產業的橋梁,負責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保課程內容緊密貼合產業實際需求,既體現前瞻性又保持實用性。具體而言,戰略性調整課程結構,減少重復的內容,增加反映行業前沿技術、工藝標準及市場趨勢的實踐課程。同時,強化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2" 以校企合作提高培養質量
校企合作不僅是產教融合的具體體現,也是提升中高職貫通教育質量的關鍵途徑。為此,需進一步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構建集教學、實訓、生產、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推行現代學徒制,讓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真實工作項目,體驗企業文化,掌握核心技能,提升職業素養。此外,鼓勵企業參與教學評價,通過引入企業標準、行業規范作為評價依據,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通過校企雙方的深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良好局面,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4.3" 以產業學院促進機制健全
產業學院作為產教融合的重要平臺,其建立與發展對于健全中高職貫通教育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產業學院應成為校企雙方深度合作的橋梁和紐帶,通過整合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推動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在人才培養方面,產業學院應依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實際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技術研發方面,鼓勵校企聯合申報科研項目,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在社會服務方面,產業學院應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活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4.4" 以四鏈聯動強化融合度
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是中高職貫通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校企雙方通過構建跨界的合作網絡,促進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實現四鏈的有機銜接和協同發展。具體而言,企業應積極向職業院校反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術發展趨勢,為人才培養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指引。職業院校則應根據企業需求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確保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活動,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良好局面。此外,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為產教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
4.5" 以學校、企業、社會構建多方評價體系
建立包含學校、企業、社會等多方參與的評價體系是中高職貫通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該評價體系應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水平、職業素養及創新能力。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企業應積極參與教學評價過程,將學生的實習表現、工作業績等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社會則通過就業情況、社會認可度等指標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多方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實施,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符合產業需求和社會期望,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同時,評價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各方,為教育教學的持續改進提供有力支持。
5" 結語
在產教融合生態下,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成為關鍵路徑,依托政校企社四方協同,通過精細化教育體系優化、深層次校企合作拓展、創新型產業學院構建、強化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打造緊密對接產業需求的中高職一體化育人路徑。該模式夯實了職業教育體系現代化轉型的理論基礎,為實踐探索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推動了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對于培育高質量技能人才、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
基金項目:2022年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類型教育視域下中高職貫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研究與實踐”(2022GXJK497);2022年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校重點科研平臺和項目“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關鍵技術研究”(2022ZDZX4083)。
參考文獻
[1] 胡楠,畢樹沙.中高職銜接五年制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24(3):83-87,123.
[2] 劉文勝.提高黑龍江省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質量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2024,43(5):107-110.
[3] 曹晉.基于產業轉型升級的中高職貫通式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研究[J].職教通訊,2022(11):100-105.
[4] 顧友民,董幫源,謝欣,等.產教融合背景下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路徑研究[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2023,34(1):38-41.
[5] 封常秀.中高職貫通培養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策略[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36-39.
[6] 勞健,吳畔溪.新時代廣東物流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20):14-15.
[7] 董海燕.產教融合視角下農業中高職院校銜接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的探析——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7):6-8.
[8] 程宇.上海中高職教育貫通人才培養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