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當前改革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應用型本科教育存在高校定位不清晰、理論課程體系陳舊,缺乏最新實踐指導、課程考核方式無法滿足課程目標要求以及畢業要求與生產實踐脫節等問題。文章以工程制圖課程為切入點,從源頭、實操、結果三個維度,指出當前應用型高校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具體癥結之所在,并同樣從源頭、實操、結果三個層面,探索應用型本科實踐應用教育的改革方法。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工程制圖;實踐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3.011
How to Apply Knowledge to Application for Stud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aking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Teaching for example
LU Xuanm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Abstract Developing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s well as training application-type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reform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Currently,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does exist problems such as fuzzy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ies, dated theoretical course system without latest practical guide, exam pattern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course target, separa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rom production practice. Taking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detailed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re pointed out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origin, practice and result. Also through origin, practice and result, the reform method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discussed.
Keywords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ngineering drawing; practical education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如何利用和發揮人才優勢,將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國家發展的當務之急,而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提就是要培養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隊伍。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比重”的要求,使得大力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當前改革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與研究型院校著眼于學科前沿研究不同,應用型本科院校扎根于地方,以地方產業轉型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以解決生產一線的關鍵技術難題為主要任務。這就導致在人才培養的方式和目標上,應用型本科與研究型本科有著較大的差異。“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落腳點體現在一個“用”字上。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是衡量應用型本科教育辦學成效的重要依據。學生需要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從而推動地方產業的轉型升級,這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1" 應用型本科實踐應用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當前國內應用型高校的定位尚不清晰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應用型高校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各類專業組織相繼成立。伴隨著頂層設計,應用型高校逐漸形成一套與研究型高校不同的發展體系。應用型高校立足地方,與企業緊密相連,以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己任,這是應用型高校最顯著的特色。雖然頂層設計為應用型高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對應用型高校的具體考核辦法卻與研究型高校差異不大,如各級各類項目、獲獎、論文等。在考核指揮棒的作用下,應用型高校的定位逐漸“研究型”化,應用導向逐漸模糊。
1.2" 理論課程體系陳舊,缺乏最新實踐指導
應用型高校的專業與課程設置基本沿用研究型高校較為成熟的體系,無論是課程大綱的編寫,還是教材的選擇,都與研究型高校無明顯差異。這套成熟經典的體系用于以基礎研究為辦學目標的研究型高校并無不妥,但用于以實踐應用為辦學目標的應用型高校就會顯得過于陳舊、僵化。
1.3" 課程考核方法無法滿足課程目標的要求
雖然學校在編寫課程大綱的時候,會有意加入符合應用型高校定位的相關條目,如在課程目標中增加“培養學生活學活用,以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等。但與此同時,由于實際操作的困難性,課程的考核方法并未根據最新的課程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還是停留在以期末書面考試為主、平時課堂表現為輔的傳統考核辦法中,注重實踐的課程目標最終淪為紙上談兵。
1.4" 畢業生的畢業要求與企業生產實踐嚴重脫節
應用型高校的“應用型”主要體現在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其實現方式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校企間的產學研合作,為地方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源源不斷為地方企業注入新鮮血液。近些年,隨著各級政府的牽線搭橋以及一系列產學研獎勵促進政策的落地,各地校企間的產學研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質量并不滿意,聘用應屆畢業生的意愿不高。這不僅會進一步加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還會導致企業的發展后勁不足。
2" 應用型高校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具體癥結
現以工程制圖這門多數工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為例,分析當前應用型本科在基礎知識實踐應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從源頭、實操、結果三個維度,指出當前應用型高校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具體癥結之所在,并以此為突破口,探討如何在“學以致用”這一關鍵目標上提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辦學水平和成效。
首先從問題的源頭出發,當前應用型高校定位的模糊以及泛“研究型”化,直接導致工程制圖這門基礎課在課程大綱編寫、教學過程編排、考核方式選擇等重要環節偏離應用導向。在考核指揮棒的影響下,學校和教師更注重項目、論文、獲獎等科研指標,而忽視了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忽視了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式逐漸“隨大流”,應用型特征逐漸喪失。
落實到操作層面,在課程大綱編寫的過程中未加入或極少加入實踐教育相關環節,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課程內核,還是學時分配、考核方式、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等具體實施環節,都是以掌握課程的理論知識體系為出發點,缺乏對實踐環節的足夠重視。以此課程大綱為指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便始終停留在陳舊理論體系的宣講階段。具體來說,首先是教材的選擇,目前應用型高校選用的工程制圖教材與研究型高校并無二致。其次是教學內容和方法,在傳統教學大綱的指導下,課堂教學內容一般僅包含工程制圖的經典理論體系,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多停留在傳統的課堂講授層面,所用課件已沿用多年。雖然工程制圖課程中大多會包含測繪這一實踐環節,或者會另外開設工程制圖測繪這門實踐課程,但測繪的課時安排相對于理論學時明顯偏少,測繪的內容也多是經典的閥體類、齒輪類零件,且是多年未變,與當下企業的應用需求相去甚遠。最后是考核方式,當前工程制圖課程主流的考核方式仍為傳統的閉卷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工程制圖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至于實踐應用并未在考核中有過多的體現。
上述問題反映到結果上就是培養出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嚴重欠缺。當前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已經較為完整成熟,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所獲得的工程制圖理論知識已經足夠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學生缺乏的則是將所學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縱觀本科四年,實踐環節屈指可數,多數學生在大一學完工程制圖理論課程之后到畢業設計之前,涉及繪制工程圖的實踐環節只有工程制圖測繪、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等,這些實踐環節的內容也是多年未變,十分陳舊,學生很容易從學長處或者網絡上找到對應的圖紙,最終提交的圖紙大多都是依葫蘆畫瓢,學生在這有限的實踐環節中得不到足夠的鍛煉。當他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本該在校園中完成的課程推遲到企業,這不僅會加大企業的負擔,還會進一步降低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意愿,從而加大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3" 應用型本科實踐應用教育改革探索
結合上述應用型本科實踐應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同樣從源頭、實操、結果三個層面,探索應用型本科實踐應用教育的改革方法。
3.1" 問題源頭
應用型高校當前定位不清晰、泛“研究型”化是所有問題的根源,解決當前應用型高校定位模糊的問題,是解決其他具體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應用型高校,其辦學宗旨關鍵要突出一個“用”字,具體來說就是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企業緊密相連。一方面通過豐富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為企業解決各類技術難題,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出謀劃策;另一方面加強與企業的協同育人工作,為企業、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如此,才能使應用型高校的“用”字定位更加清晰明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了辦學理念的轉變,還有必要創新應用型高校的考核機制,體現出與研究型高校的差異,如弱化各類縱向項目、論文等要素的考核指標,同時加強產學研合作項目(橫向項目),以及與企業聯合報獎、聯合申請項目、聯合申請知識產權、聯合培養學生等要素的考核指標。
3.2" 操作層面
企業應更多參與學生的培養過程。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首先在課程大綱的制定編寫階段,企業可以提出符合企業需求的教學目標,學校以此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學時分配方案以及考核方式等。接著是教材的選擇和編寫,企業可以更多地參與教材的編寫工作,將業內最新的技術以及企業的應用現狀,以實例的方式加入教材,并在每次再版時,更新相應的實例,學生通過學習此類教材,可以最大限度與當前業內的新技術新應用保持接觸。接著是教學過程,企業可以遴選經驗學識豐富的工程師作為企業導師,全程指導學生的實踐環節,使學生提前接觸以適應日后企業的工作要求。最后是考核環節,在傳統期末理論考試的基礎上,增加實踐環節的考核,由企業導師根據實踐環節設計繪圖的結果確定考核成績,并提高實踐環節考核的比重,使其與理論考試相同或相近。此外,對于合作企業的資質及企業導師的選擇,高校要把好關,做好相關培訓與考察工作,盡量選擇行業內的知名企業,并且將師風師德作為企業導師的首要考查指標。
3.3" 結果層面
為了保證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保證應用型人才高質量就業,需要高校和企業建立雙向負責機制。一方面,高校有義務根據企業的需求向企業輸送高質量應用型人才。企業作為人才需求方,可以根據自身和行業的發展向高校提出并適時更新人才培養要求,進行必要的協助,積極參與人才培養;高校作為人才提供方,需要對人才的質量負責,接受企業的合理建議,努力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企業有義務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企業應積極創新、擴大生產規模,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合適的崗位,為應用型人才的高質量就業提供保障;同時,高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企業的監督力度,為畢業生的合法就業保駕護航。
4" 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多是以工科為主的院校,而工程制圖又是眾多工科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工程制圖課程的理論教育已經較為完整成熟,但對應的實踐教育當前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與應用型高校的定位以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學以致用”作為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需要高校與企業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來推進。只有堅持以“用”為導向,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才能讓應用型教育散發其獨有的光芒,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基金項目:南京工程學院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YKJ202045)。
參考文獻
[1] 左立杰,吳志遠,王彥峰,等.基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資訊,2022(15):143-146.
[2] 趙德勝,屈軍鎖.新工科背景下非機械專業工程制圖教學探索[J].安順學院學報,2022,24(6):122-126.
[3] 李均,何偉光.應用型本科大學40年:歷史、特征與變革[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43-49.
[4] 吳迪,賈鶴鳴,徐苗苗.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改革歷程與探索[J].三明學院學報,2022,39(1):108-113.
[5] 尹迪.應用型本科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的探究[J].科技風,2022(5):85-87.
[6] 劉瓊,尹曉偉,周文婷.應用型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以工程制圖與CAD課程為例[J].電大理工,2021(3):45-49.
[7] 胡萬山.中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70年:歷程、經驗及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