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以讀促寫策略通過有機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本文闡述了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策略的應用價值,并詳細探討了其具體應用方法,包括精選閱讀材料、引導深度閱讀、積累語言素材、結合主題情境進行寫作訓練以及注重反饋評價等,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激發他們對英語寫作的興趣,并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朱俊姣,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實驗中學。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讀寫能力,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以讀促寫策略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正逐步在英語課堂中展現其獨特價值。這一策略不僅順應了現代教育對學生主體性和實踐性學習的重視,還緊密貼合了英語學習的本質——即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閱讀)來促進有效的語言輸出(寫作)。基于這一教學背景,深入探討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策略的應用,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策略的應用價值
(一)增強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運用能力是指學生在實際交流過程中,能夠準確且流暢地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閱讀作為語言輸入的關鍵途徑,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和多樣的表達方式。通過廣泛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各種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進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在不同語境下恰當地運用這些語言。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如故事、說明文、議論文等,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把握不同文體的特點及寫作要求。當學生嘗試將這些從閱讀中汲取的語言知識和表達方式應用于寫作時,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會得到實質性提升。同時,寫作要求學生將思想轉化為文字,這一過程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使他們在寫作時能更精準地選擇詞匯、構建句子,并合理地組織段落,從而創作出結構清晰、內容豐富的文章。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以讀促寫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促進英語思維發展
以讀促寫策略在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發展方面起到了顯著作用。一方面,通過閱讀英語材料,學生能夠接觸到多樣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拓寬視野,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并接納作者的觀點,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知進行思考和判斷,這一過程促進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寫作作為思維的外化表現,能夠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學生需要運用英語進行構思、組織和表達,這不僅要求他們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還要求他們擁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和出色的表達能力。通過以讀促寫,學生能夠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創作,將閱讀所得轉化為個人的思想和觀點,并通過寫作加以展現。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還能提升他們的思維深度和廣度。
(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獨立地設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以及評估學習成果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合理規劃閱讀計劃,并監控自己的閱讀進度,這一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加自主地安排學習時間和任務。同時,寫作作為語言輸出的關鍵環節,要求學生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作品。在寫作時,學生需要獨立思考、深入分析問題,并探索解決方案,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此外,通過與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學生能夠獲得來自同伴和教師的反饋與建議,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寫作技能。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策略的應用方法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寫作興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以讀促寫策略時,應基于單元主題,精心挑選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閱讀材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熱情。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7“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教師可圍繞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機器人主題,從科普文章、新聞報道、科幻小說等多種文體中精心篩選閱讀材料。具體來說,教師應選擇一篇介紹機器人發展歷程與現狀的科普文章,該文章應語言簡潔明了、內容生動有趣,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閱讀,學生將了解機器人是如何從簡單的工具演變為智能伙伴,以及機器人在醫療、教育、娛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后續寫作提供豐富素材。在閱讀這些材料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細節描寫、語言表達方式以及作者的寫作思路,并激勵他們從中獲得靈感,為后續完成寫作任務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閱讀一篇探討未來機器人可能引發的社會變革的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如果未來機器人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隨后,鼓勵學生將這些思考用英語表達出來,撰寫一篇具有個人見解和創意的短文。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在寫作方面得到鍛煉,還能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深化對機器人這一主題的理解。
(二)引導深度閱讀,分析文章結構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題、結構、段落劃分及語言表達方式。通過剖析文章結構,學生能夠習得如何組織內容、搭建文章框架并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關系。這種深度閱讀的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為他們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A day in the life”為例。該單元聚焦日常生活,旨在讓學生熟悉并能用英語描繪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之后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結構。比如,文章是如何遵循時間順序(morning、afternoon、evening)來組織內容的,以及每個時間段的活動是如何被清晰劃分到不同段落中的。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不僅能理解文章的整體架構,還能學會如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寫作內容。進一步地,教師應指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如人物的情感波動、環境氛圍的渲染等,這些都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來源。例如,在描述晚餐后的場景時,作者運用了生動的形容詞來體現主人公Timo Halla的心情,如“That's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everyday life.”,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并借鑒這種表達方式,在自己的寫作中靈活運用,使文章更加生動多彩。通過實施這一策略,學生不僅能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在無形中學習到如何組織內容、構建文章框架,以及如何豐富自己的寫作語言,從而切實提高寫作能力。
(三)積累語言素材,模仿優秀范文
為了更好地提升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閱讀環節應當鼓勵學生摘錄并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包括詞匯、短語及句型等;同時,提供一系列范文供學生參考和學習。通過學習這些范文,學生能夠吸收多元化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技巧,并嘗試在自己的寫作中加以運用。這種模仿與積累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的文章更加生動多彩。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聚焦人物性格和特點的對比描述,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實用的語言素材和寫作模板。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摘錄和積累與性格描述緊密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如“outgoing”(外向的)、“shy”(害羞的)、“more...than...”(比……更……)等,這些素材將成為學生寫作時的寶貴資源。除了摘錄課文中的語言素材,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范文進行展示和分析。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篇描寫兩個性格迥異的朋友的范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是如何運用生動的詞匯和句型來展現人物性格的。在閱讀范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范文中的寫作手法、段落結構和表達方式,如如何運用形容詞和副詞來豐富描寫、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突出人物之間的差異等。當學生深入理解范文后,教師可以布置模仿寫作的任務。例如,可以讓學生描寫自己和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間的性格差異,并要求他們盡量運用從課文和范文中積累的詞匯和句型,以此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寫作技能和表達能力。當然,在實施這一策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饋和糾正錯誤,通過多次修改和潤色,使作品更加完善;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結合主題情境,開展寫作訓練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主題,教師可以圍繞這些主題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在閱讀與主題相關的材料后,教師應布置與主題緊密聯系的寫作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表達方式來完成寫作。通過結合主題情境進行寫作練習,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并在此過程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為例。該單元聚焦電影院及觀影體驗。在學生閱讀關于不同電影院設施、服務以及觀眾評價的文本后,教師應巧妙地設計一系列與主題緊密相關的寫作任務。例如,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理想中的電影院應具備哪些設施和服務,或者對比兩家電影院的優缺點,并闡述個人的偏好及理由。這類寫作任務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易于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還能促使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如“comfortable seats”(舒適的座椅)、“the latest technology”(最新技術)等,以及表示對比和觀點的句型,如“In my opinion ... is better because ...”。在實施這一策略時,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分析文章結構,理解作者觀點,并鼓勵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發揮;還應提供必要的寫作指導和技巧講解,比如如何構思文章框架、如何運用連接詞使文章邏輯更加清晰等。在寫作完成后,通過同伴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作品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在后續的寫作訓練中不斷改進,實現提升。這一策略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寫作任務,悉心指導學生,并及時給予反饋,共同營造一個積極、互動的寫作學習氛圍。
(五)注重反饋評價,促進持續改進
在寫作完成后,教師應及時且具體地向學生提供反饋和評價,既要指出學生作品中的亮點,也要清晰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給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這一做法能夠讓學生準確了解自己的寫作水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從而在后續的寫作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優化寫作策略。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關于不同職業的文章后,可以讓他們撰寫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理想職業及其原因。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應進行細致批改,不僅要糾正語法、拼寫等基礎性錯誤,更要關注文章內容的邏輯性、觀點的明確性以及語言表達的豐富性。例如,教師可以具體指出某學生雖然使用“be going to”結構來表達未來計劃,但若能結合“in order to”或“so that”等短語來進一步闡述目的,文章將更具說服力和條理性。同時,反饋評價不應僅限于書面批改,課堂討論也是推動持續改進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挑選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匿名展示,組織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的優點與不足,鼓勵他們提出有建設性的改進意見。這樣的互動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如何評價他人的作品,也能促使他們在比較中反思自己的寫作,激發學生持續改進的動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二次寫作任務,鼓勵學生依據反饋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完善。在二次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將有機會實踐新學的寫作技巧,深化對文章結構的理解,從而提升整體的寫作能力。通過這一策略,教師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提升空間,并引導他們在持續的實踐中不斷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以讀促寫策略具有深遠的意義。這樣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他們英語思維的發展,還能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實施這一策略,閱讀和寫作之間能夠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閱讀活動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而寫作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應用,從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采用以讀促寫策略,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柴彥兵.“以讀促寫”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2(17):23-24.
[2]郭方方.“以讀促寫”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初中英語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4(6):70-72.
[3]袁麗麗.淺析“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6):130-132.
[4]曾居翔.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4(37):57-59.
[5]黃磊.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2(2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