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音樂創作往往起源于靈感,而靈感源于生活。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需加強和實際生活的聯系,通過在生活中對音樂元素進行探尋,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實際生活能對自身音樂能力加以鍛煉,在不知不覺中實現自身音樂素養的提升,為其音樂素養的養成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階段;音樂學科;陶行知理論;生活化教學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這一理念有效明確了生活對教育的重要促進作用。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生活教育”理念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使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應加強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有效實現“生活教育”理念,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一、生活化教育理論概念闡述
陶行知先生對生活化這一教育理論的提出,這一理念在教育領域的長期實踐中,已經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且在實際教學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教育理念實施的核心集中在“生活”這兩個字上,教師需要以生活為切入點,在對教學內容等進行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努力在課堂中融入合理的生活化元素,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產生更為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學科在小學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教師對生活化教學進行合理的運用,則可以達到促進學生審美情趣、音樂素養等提升的教學目標。教師在生活化教學環節開展過程中應以學生認知角度等為出發點,加強對學生興趣內容的結合,對更有效的教學流程進行設計和落實,促使學生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已學知識,對生活與音樂之間的聯系產生更深的感悟,為其音樂素養的養成奠定良好基礎。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離不開生活,教育需要與生活充分結合,學生應當積極參與實踐,在生活實踐中有效學習知識,實現快樂學習、樂于學習,可以說,教師對生活教育理念進行引入和滲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策略探究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是被廣泛運用的教學方式之一,也是受到普遍認可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加強對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具體操作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生動教學情境的創設,如此學生會有更良好生動的學習環境,進而獲得更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促進其對所學音樂知識有效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聲音是隨處可見的,不同運動物體發出的聲音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大部分學生缺乏對聲音的記憶強化處理,其接觸過的聲音往往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模糊。針對這一情況,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加強對生活音樂情境的創設,以達到刺激學生大腦的目的,逐步引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促進其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為其音樂知識的有效學習提供動力。
例如,《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整體的曲調是十分活潑和歡樂的,對西方圣誕節愉快的節日情境和氣氛進行了描寫,盡管對學生來說,這首歌曲很容易留下印象且朗朗上口,但若缺乏進一步的強化,學生則難以對歌曲內涵進行完全有效的掌握。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對《鈴兒響叮當》這首歌進行教學時,應當對音樂情境進行更積極的創設,對音樂背景進行講述,進而實現對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進而讓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更深入。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講:圣誕節是西方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我們所學的《鈴兒響叮當》則為圣誕節之歌。我國十分重要的節日是春節,請大家說一說春節時自己一般會干些什么。提到春節,絕大部分學生都會變得更興奮,并紛紛回答:過年會吃好吃的年夜飯、收壓歲錢等。學生通過日常生活情境的代入,對圣誕節及《鈴兒響叮當》歌曲的聯系的理解更深入,這時再開展進一步教學,便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對這一熱情洋溢的歌曲有更全面有效的掌握。
(二)利用生活素材激發情感
若根據音樂教材內容直接講解知識,學生情感共鳴難以被激發,使音樂知識學習效果受影響。若加強對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對生活化素材加以挖掘和使用,能實現對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補充,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讓學生獲得情感方面的感悟以及共鳴。
以“我的朋友Do Re Mi”課程音樂知識的教學為例,音樂教師可以對生活化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比如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聲音現象實現音樂知識教學的導入,如“電閃雷鳴”的聲音,音樂教師可以對多媒體設備進行運用,通過生活化實例的運用,對相應的視頻短片進行播放,讓學生在直觀性視頻資料的刺激下,立馬產生視覺方面的震撼感覺,進而起到輔助高效教學的作用。接著,音樂教師可以基于音樂符號視角,根據其強弱變化的情況進行有效標記,讓學生對核心音樂知識進行更高效的理解和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對生活化素材進行融入和使用,能夠讓學生獲得情感方面的共鳴,進而對音樂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緊密聯系產生深刻理解和體會,這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能起到更加有效的促進作用。
(三)引入生活化游戲環節
小學階段學生的探究欲是極強的,且其對游戲的興趣也是十分強烈的。基于此,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應把游戲作為橋梁,對教學內容與生活化策略進行緊密聯系,如此一來,一方面,學生能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另一方面,能收獲更多的知識,最終樂于學習音樂學科知識,為其音樂水平和素養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對“我的家在日喀則”相關內容開展教學時,則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模式,通過游戲和生活的有機聯系,實現對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如針對這一課內容,音樂教師可以對“樂器敲敲敲”小游戲活動進行組織和開展。學生對藏族音樂不熟悉,若此時教師堅持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對藏族音樂的認識和了解會停留在教材層面,使其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受到阻礙。若音樂教師對生活中常用小物件進行使用,如杯子、盒子、盤子等物品,對寓教于樂的小游戲進行組織,教師將各種物品按順序擺放。接著引導學生對不同的物件進行敲擊,會發現每一個物件發出的聲音不同且存在自身的獨特音階,學生在參與敲擊游戲時會積極投入,進而對藏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加以感受和體會。上述提到的小物件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于學生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盡管在生活中這些物品并不起眼,但運用到游戲中之后,便能加強和生活的聯系,同時也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促進生活化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四)加強生活化實踐活動開展
陶行知認為教師教學不能局限在教材中,而應當讓學生真正走出教材,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而讓其在實踐中達到鞏固知識并獲得新知的目的。生活化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獲得更多鍛煉自身的機會,進而在實踐中獲得情感方面的豐富體驗,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其音樂素養以及綜合素養的提高。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需對課上及課后的時間進行合理有效運用,加強對音樂實踐活動的組織。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節日作為主題,對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進行組織和開展。如國慶節時,音樂教師可以開展“歌唱祖國”演唱比賽活動,如此一來,更多能夠展示學生自我的平臺得以搭建起來,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中的積極性會更高,逐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可以牽頭組織各種音樂社團,如合唱社團等,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想要加入的社團,進而通過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音樂水平和素養的提升助力。
(五)利用大眾音樂激發思維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獲得了進一步飛躍,音樂領域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音樂風格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而這些大眾音樂也成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基于此,小學音樂教師為促進生活化音樂教學的有效發展,應鼓勵學生對大眾音樂進行更廣泛的聆聽和欣賞,從而對生活化音樂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在這一探究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使其思維層次
得到進一步拓展,為其音樂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對《豐收之歌》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教學時,已知這一部分歌曲的整體曲風都是相對活潑的。因此,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先指導學生聆聽歌曲旋律,在欣賞過程中,感受歌曲描繪的豐收景象及表現出的活躍氣氛。在聆聽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聯系在平日聽過的大眾歌曲內容,并結合這些內容對自我感受進行表達。如此一來,學生對曲目中傳達的收獲喜悅會產生更深的感受,進而了解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產生更深刻的感悟。除此之外,結合歌曲中活躍歡快音樂情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聽過的相關歌曲內容,進行歌曲的二次創編,讓大眾音樂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寶貴資源,促進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被歌曲中收獲的積極情緒所感染,對歌曲情感的感悟和體會也隨之變得深刻,進而擁有獨屬于自身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學生會被歌曲內涵所感染,在生活中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節約環保等良好的生活理念和習慣,也為其音樂水平和素養的提升提供動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在對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進行深入貫徹落實,真正將生活融入實踐教育,同時多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激發和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所具備的音樂審美能力及創造能力等得到提升,為其綜合素養的形成奠定好的基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需基于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把握,加強對有效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探究,讓學生對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和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亞寧.融入生活,感知音樂:探究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2):105-107.
[2]宋劍平.讓音樂回歸生活: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智力,2022(23):171-174.
[3]張璟.探究基于生活理念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6):125-126.
[4]陳惠琳.“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20(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