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如何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是歷史教學領域的重要課題。文章運用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意義的基礎上,指出教師可以通過重視導入工作、善用教材史料、補充課外史料、布置史料收集任務以及組織綜合活動等教學策略發揮史料的價值,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意識和能力,并指出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史料實證素養
歷史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史料是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為使學生對歷史形成正確、客觀的認識,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使其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運用可信的史料重現歷史。文章將基于筆者的研究經驗,系統論述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意義、策略和注意事項,以期推動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
一、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歷史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在學習歷史期間,想要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影響等,就需要挖掘大量的史料,并對其進行分析、辨別、理解和運用,從而認識歷史的原貌。學生具備良好的史料實證素養,會有意識地分析史料信息,并展開辯證思考,去偽存真,實現還原歷史真相的目標??梢?,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可以讓學生有效學習歷史,真正從歷史中獲得啟發。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或感興趣的話題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學生具備史料實證素養,可以深度分析課內的史料信息,并形成收集課外史料的習慣。
(三)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
研讀近年的中考題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都在考查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學生需要結合試卷提供的史料遷移所學知識,提出自己對歷史的認識,從而回答問題[1]。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為學生的升學提供幫助。
二、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策略
(一)重視導入工作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點開展導入工作,在導入環節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讓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知識儲備的不足,從而產生獲取史料信息、透過史料了解歷史的想法。在設計導入環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與新課內容相關的新聞、熱點話題、趣味游戲,與學生進行互動,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
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6課“探尋新航路”的教學為例。筆者利用如下話題開展導入:“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處于‘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人被發現和‘世界被發現分別代表什么呢?”有的學生結合第15課“文藝復興運動”的內容分析道:“‘人被發現是指文藝復興提倡的人文主義和反對教會‘神權至上的運動?!钡?,學生無法說明“世界被發現”的內涵。筆者由此出發,導入新課:“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西歐國家探尋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被叫作‘新航路,西歐史學界又稱之為‘地理大發現?!苯酉聛?,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是什么樣的?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發展有什么影響?”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會產生探究史料信息的意識,為發展史料實證素養奠定基礎。
(二)善用教材史料
初中歷史教材中有著大量的史料信息。因此,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教材中的史料信息,指引學生進行深度分析,以此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史料開展討論活動,也可以引導學生用畫簡筆畫、歷史地圖等方式梳理教材中不同史料之間的關聯性。
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課“古代埃及”的教學為例。為推動學生有效學習“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筆者引導學生深度分析教材的史料。首先,筆者引導學生關注“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古埃及人發現,每年 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開始漲水”等信息。其次,筆者引導學生結合上述史料繪制簡筆畫,從而透過簡筆畫梳理上述史料之間的關聯性。最后,在簡筆畫的輔助下,學生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之間的關聯性,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史料實證素養,透過史料感知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三)補充課外史料
教材容量有限,要想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并有效提升史料實證素養,教師需要適當補充課外史料[2]。教師可以補充與教材不同的史料,以此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在課外史料的輔助下,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可以得到鍛煉,歷史學習效果也可以得到提升。
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教學為例。教材中關于“文學和雕塑”的史料相對簡略,學生難以感知希臘和羅馬的神話、雕塑等藝術的特點。為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筆者適當補充課外史料。
1. 希臘的人物雕塑作品照片
教材中提出“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筆者根據教材的內容,分享與之對應的雕塑作品照片。在此基礎上,筆者還分享赫拉、波塞冬等希臘神話相關的人物雕塑作品照片,從而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知“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完美境界”的結論。
2. 希臘神話
教材中提出“希臘神話影響廣泛,其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為讓學生認識希臘神話中“神”和“人”之間的關聯,筆者分享希臘神話,讓學生深入認識宙斯、赫拉、雅典娜等神話人物的特點。
筆者補充史料信息,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有效、深刻地分析歷史學科知識,提升其史料實證素養。
(四)布置史料收集任務
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在課上引導學生結合史料進行歷史探究活動,還要讓學生形成自主收集史料的意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挖掘史料的技能,從而印證歷史論斷[3]。
教師可以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信息收集史料。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收集歷史文獻、互聯網資料、圖片信息,也可以指導學生到當地的博物館、紀念館收集史料,還可以為學生推薦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書籍或網站,從而提高學生收集史料的效率。這樣,學生便可以逐步形成收集史料的習慣,不斷發展史料實證素養。
以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5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教學為例。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筆者引導學生自主收集課外史料。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到圖書館借閱《技術史》,探索與新課知識相關的內容。除此之外,學生還自主查找其他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書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由于相關史料收集和解讀的難度較大,為增強學生完成史料收集任務的信心和熱情,筆者設計“史料收集成果展示課”,引導學生開展交流活動。一方面,筆者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鼓勵各個小組成員共享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關的史料;另一方面,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各組收集的史料,并與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這些史料與教材內容的關聯性。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展示個性,又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史料,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五)組織綜合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照教材內容和課外史料開展綜合活動,如歷史情景劇表演、歷史脈絡梳理、歷史事件評價、歷史辯論賽等。綜合活動的開展可以在提升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時,讓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得到深度鍛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去偽存真的意識。
以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的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深度分析當代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筆者組織歷史情景劇表演活動。筆者結合本課的幾個重要話題,調查學生的喜好,將學生劃分為多個表演小組。如一些學生對生態問題的興趣濃厚,筆者將這部分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成立生態問題探究組,引導這組學生綜合分析近代、現代各國生態問題的相關史料,從而設計表演情節、人物對話、旁白等內容。學生結合各國的發展歷史,分析人類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的原因,并分析各國為解決生態問題付出的努力。同理,其他小組的學生也結合史料全方位地分析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生活、婦女地位的提高以及人口問題等內容,并設計表演情節。這樣,在筆者的輔助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參與綜合活動,進一步提升史料實證素養,感知歷史與當代社會的關聯,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
三、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注意事項
明確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策略后,教師也需要關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注意事項。
(一)避免給學生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
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避免給學生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同時,教師需要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地。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多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布置史料收集的任務,而非在每一節歷史課后都布置作業,從而減輕學生的負擔。
又如,教師需要把控組織綜合活動的時機和頻率,在鍛煉學生史料實證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參與歷史學習活動的熱情。
(二)適當為學生搭建史料分析支架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現一些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較弱[4]。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避免直接講解史料或完全將史料分析的任務交給學生,而要適當為學生搭建支架,輔助學生進行思考。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圖片、簡筆畫、任務鏈等元素為學生搭建史料分析支架。學生在支架的輔助下,可以找出分析史料的方向,積累分析史料的經驗。隨著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提升,教師可以逐漸減少支架的數量,讓學生獨立分析史料,從而為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做好準備。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價值,積極研究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策略,從而讓學生愉悅、有效地完成歷史學習任務,實現史料實證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美華.基于史料實證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2(12):34-35.
[2]高維龍.讓史料“說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史料實證素養培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29):25-28.
[3]姚金玉.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資源,2022,18(10):58-59,62.
[4]孫俊博.歷史史料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實踐嘗試[J].天津教育,2022(2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