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海



【摘要】在初中數學中,學生對于函數還只有基本的理解,常見的函數有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一般來說,函數類題目重在對二次函數定義及其應用的考查.此外,還需要學生掌握常見的函數處理技巧,并能夠內化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本文從多個角度探究一道函數解析式問題的解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函數;解析式
題目? 已知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為(2,4),且它的圖象與x軸交于點(1,0),求這個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問題分析? 此題給出了二次函數的頂點,這不僅意味著確定了函數的對稱軸,還得到了函數的最值(可能是最大值也有可能是最小值),在求解時可從此條件出發,再結合它的圖象與x軸交于點(1,0)這一條件解出所設解析式中的未知數,即可得到該二次函數解析式.
角度1? 設它的解析式為y=ax2+bx+c,則由已知可得a+b+c=0,再由頂點坐標公式可得含a,b,c的另兩個方程,從而建立方程組,求得a,b,c的具體值.
解析? 設這個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ax2+bx+c,
因為該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為(2,4),
所以可得-b2a=24ac-b24a=4,
即b=-4a4ac-b2-16a=0,
又因為它的圖象過點(1,0),
則代入得a+b+c=0.
結合b=-4a可得c=3a,
將b=-4a,c=3a代入4ac-b2-16a=0,
整理得a(a+4)=0,
因為a≠0,
所以a=-4,將其代入b=-4a,c=3a,
可得b=16,c=-12,
于是這個函數的解析式為
y=-4x2+16x-12.
此方法利用的是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基本形式,在運算上可能較為復雜,先是由基本形式的已知的結論代入頂點坐標,解得未知數的值,再利用圖象過頂點的方式轉而得到另一等式,即可得到解析式.
角度2? 設所求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為y=ax2+bx+c,則由它的圖象經過點(2,4)和(1,0)以及其對稱軸為直線x=2,可建立a,b,c的一次方程,從而求出a,b,c的值.
解析? 設這個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ax2+bx+c,
因為直線x=2是這個函數圖象的對稱軸,
所以-b2a=2,即b=-4a,
由這個函數的圖象過點(2,4)和(1,0),
可得4a+2b+c=4,a+b+c=0,
解得a=-4,b=16,c=-12,
于是所求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為y=-4x2+16x-12.
角度2? 同樣利用的是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基本形式,與角度1不同的是,其利用了對稱軸和與x軸交于點(1,0)解出了另一交點,三點即可確定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角度3? 已知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為(m,n),可設其解析式為y=a(x-m)2+n,此時只需要由另一個已知條件確定a的值即可.
解析? 由已知可設這個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a(x-2)2+4,它的圖象經過點(1,0),
所以a(1-2)2+4=0,
從而得到a=-4,
所以所求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為y=-4(x-2)2+4,
即y=-4x2+16x-12.
角度3利用了已知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可以設二次函數的頂點式的結論,結合題目中的另一條件直接解得二次函數解析式,此角度最為簡單,但是需要學生記住已知結論.
角度4? 如圖1所示,由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軸和與x軸的一個交點(x1,0)可確定圖象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x2,0),從而可以設函數的解析式為y=a(x-x1)(x-x2),再由頂點坐標即可求出a的值.
解析? 由已知可得函數圖象的對稱軸是直線x=2,因為圖象與x軸的一個交點為(1,0),由對稱性可知,它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3,0),
從而設這個函數的解析式為y=a(x-1)(x-3).
因為函數圖象過點(2,4),所以代入求得a=-4.
于是所求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為y=-4(x-1)(x-3),
即y=-4x2+16x-12.
此方法利用的是二次函數的兩個與x軸的交點所能夠設的解析式的結論,同樣需要學生理解并熟練運用.
結語
上述4種角度雖在方法和解題順序上有所差異,但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都是遵循著先設解析式,再利用題目條件解出解析式的具體值.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根據問題的具體條件,選擇合適的解析式,可以提升解題的速度,同時在平時做題的過程中,要善于總結歸納各種條件所能夠設的解析式的形式.
參考文獻:
[1]魏敬源.淺談初中數學二次函數解析式的解題方法和技巧[J].數學之友,2022,36(05):95-97.
[2]鄭子飚.初中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研究——以二次函數解析式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3(14):56-59.
[3]陶千春.求解反比例函數解析式的方法例析[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