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煒佶

【摘要】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通過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此外,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解題等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總之,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習題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結合實際生活和實例,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最后,通過課后作業和評價,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通過以上措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 “雙減”政策概述
“雙減”政策是指國家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家長過度投資教育的壓力,推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該政策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少學習壓力,提高教育公平.“雙減”政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減少:減少學生課業負擔和減少家長投資教育.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政府要求學校減少課程數量和課時,倡導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養成.同時,政府還鼓勵學校減少考試次數和考試內容,改變以分數評價學生的方式,推行多元評價體系[1].為了減少家長投資教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提高公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減少家長選擇私立學校的需求.其次,政府限制學校和培訓機構的收費標準,防止亂收費現象.此外,政府還鼓勵學校提供免費的課外活動和興趣班,減少家長送孩子去培訓班培訓的壓力.“雙減”政策的實施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具有積極意義.然而,該政策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如何平衡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如何確保教育公平等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解決.
2? 具體的教學方法研究
習題是學習數學的基礎,通過不斷地進行習題演練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雙減”背景下,我們需要采取一套有效的初中數學習題學習方法.
2.1? 突出重點,減少冗余
首先,教師在大單元教學中應先介紹有關有理數加減法的理論知識.如,先講解有理數的定義和性質,包括正數、負數和零的概念,以及它們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接著,詳細講解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規則,包括同號相加、異號相減的原則,并通過具體的計算例子來說明這些規則的應用.其次,穿插一些有關有理數加減法的具體案例內容,帶有計算步驟和答案.如給學生提供一道題目:“計算-34+23-12”,然后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計算.首先,將-34,23和12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后進行分數的加減運算,最后化簡得到最簡形式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具體案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有理數加減法的步驟和方法.
然后,教師應該突出重點內容,減少冗余知識點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對于一些次要的知識點可以簡略提及或略過,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大量冗余的知識點所干擾,從而更加專注于核心概念和解題方法的學習.最后,教師通過精簡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專注于核心概念和解題方法的學習.例如,提供一些典型的例題和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掌握有理數加減法的基本技巧和解題方法.同時,設計一些練習題和應用題,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大單元教學中應該突出重點內容,減少冗余知識點的講解.通過精簡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專注于核心概念和解題方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地掌握有理數加減法的知識和技能[2].
2.2? 強化實踐,減少抽象
首先,教師通過引入具體的實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例如? 在教授概率與統計的內容時,選擇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如抽獎活動.教師先簡要介紹抽獎活動的背景和規則,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中獎的概率,利用這樣的實際案例,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其次,教師通過減少抽象的講解,采用具體的實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例如? 在教授函數的概念和性質時,選擇一個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如溫度的變化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和記錄不同時間的溫度值;然后讓學生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溫度——時間圖象來描述溫度的變化規律,借助實際案例,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函數的概念和圖象表示.
最后,教師通過組織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 在教授平面幾何的內容時,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測量和繪制平面圖形,帶領學生到校園內測量某個建筑物的高度、長度等尺寸,并引導學生使用測量結果來繪制相應的平面圖形.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鞏固和應用了所學的幾何知識,還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強化實踐、減少抽象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引入具體的實際問題、采用具體的實例和組織實踐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3].
2.3? 引導探究,減少灌輸
首先,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例如? 在教授一次函數的概念時,教師提出一個實際問題,如某人每天跑步的時間與跑步的距離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表示這個關系,學生通過思考可以發現一次函數的特點和性質.
其次,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 在教授一次函數的圖象時,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改變函數的系數來觀察圖象的變化.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系數值,并繪制對應的圖象,從而發現函數系數與圖象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深入地理解了一次函數的圖象特征.
再次,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 在教授一次函數的應用時,教師給出了一個實際問題,如某商品的價格與銷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調查和分析數據,找出價格與銷量之間的數學模型,并進行預測和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教師提供一些資源和工具,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
例如? 在教授一次函數的解析式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在線數學工具或軟件,讓學生通過輸入不同的參數值來觀察函數圖象的變化.學生根據觀察結果總結出一次函數的一般形式,并進行驗證和推廣.
總的來講,引導式教學方法是實施“雙減”政策的有效途徑,利用提出問題、設計探究活動、鼓勵小組合作和提供資源支持,教師減少灌輸,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這種教學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4].
2.4? 多元評價,減少應試
教師通過項目作業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項目作業可以是一個實際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和解決,學生需要展示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還要展示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小組討論也是一種多元評價的方式.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共同討論一個數學問題或者完成一個數學任務[5].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展示他們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師觀察學生的參與程度、貢獻度以及他們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思路.
此外,實際應用也是評價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設計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展示他們將數學應用于實際情境的能力,同時還要展示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多元評價的方式可以幫助減少應試壓力,讓學生全面展示數學能力.通過項目作業、小組討論和實際應用等形式的評價,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6].
2.5? 激發興趣,減少厭學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呈現數學知識,通過使用電子白板、投影儀等設備,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圖象或動畫,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 在教授幾何知識時,教師可使用電子白板繪制各種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來發現幾何定理,從而激發他們對幾何的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數學游戲和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從而增加對數學的興趣.
例如? 在學習數學運算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口算比賽,讓學生通過競爭的方式來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性.
再次,教師可以教師組織數學拼圖比賽、數學趣味問答等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7].另外,引入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將數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認同感.
最后,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數學探究和研究.通過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挑戰性的數學題目,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例如? 在學習平面幾何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有關平行線和垂直線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和解決,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趣味性的數學游戲和活動、引入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以及鼓勵學生進行數學探究和研究,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減少了對數學的厭學情緒.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更自主地融入學習中來,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3? 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分析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通過對大單元的教學分析,讓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情況,進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教學分析還可以幫助教師評估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分析對于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巧巧.初中數學習題教學的幾個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7):24.
[2]游彩鳳.能力與效率合二為一——如何提高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133.
[3]方黎明.分層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習題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02):88-89+92.
[4]駱軍.以初中數學習題解決中的錯因為主題的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2014(06):12.
[5]程翠琴.初中數學習題教學研究——以初中數學習題解決中的錯因分析為主線[J].新課程導學,2016(23):87.
[6]黃治明.新課程下數學習題課有效措施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3):56-57.
[7]胡偉.新課程下高中數學習題的選題設計初探[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