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一項創(chuàng)意性的學習活動。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模式的寫作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自主分析寫作中的問題,自主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深刻體驗寫作的過程,總結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整體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分析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具體闡述自主學習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3]GHB055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培霞(1983—),女,甘肅省蘭州市第十四中學。
新高考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任務。寫作課堂上,教師應堅持育人為本,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深度探究的寫作環(huán)境。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條件,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寫作對象,探究藝術性語言的應用,鍛煉寫作思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全面總結寫作經驗,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寫作能力,發(fā)揮寫作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學生自主學習導向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價值分析
(一)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提升高中生思維品質的作用有限。學生需要不斷增強主動學習意識,加強思維鍛煉,才能推動思維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導向下的語文課堂能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現(xiàn)有的認知為基礎,對課堂問題加以思考分析,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通過搜集資料拓寬視野、豐富認知,又可以與同學展開合作交流,拓寬思考問題的角度,打開思維。學生可不斷嘗試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提升思維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靈活性、開放性及深刻性,實現(xiàn)思維品質的發(fā)展。
(二)適應新一輪高考改革趨勢
新課標明確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強調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的真實感受與觀念,提倡借助自主性的寫作學習實現(xiàn)育人的教學目標。新高考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考查的重點方向。語文高考試題重在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引導學生以獨特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問題的空間,使學生對問題產生個性化的見解,能提升學生應對新高考的能力[1]。
(三)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語文是一門兼具開放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學科。高效的語文課堂需要學生積極參與、互動,集思廣益,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自主學習導向下,教師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問題討論、話題研究及語文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這樣可以集結學生的智慧,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以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潛心鉆研、刻苦求學,掌握語文這門學科的本質與規(guī)律,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從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要點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寫作源于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而閱讀是高中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應幫助學生深刻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重要關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掌握豐富多樣的表達方法,積累寫作經驗,逐步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提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開展閱讀,通過做批注、摘抄等方式針對性解決寫作中的問題,借助閱讀的力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2]。
例如,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是記敘文較為常用的寫作方法,但一些學生不能靈活運用這兩種寫作方法,對于景物的描寫缺乏創(chuàng)意。基于這一學情,筆者組織學生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認真閱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受作者在描寫原始洞穴、鄉(xiāng)間小鎮(zhèn)、海外僑居地、文化圣地等的過程中對人生真諦的生動詮釋。同時,筆者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感悟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優(yōu)勢,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如余秋雨在《江南小鎮(zhèn)》中寫道:“烏篷船上正升起一縷白白的炊煙,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河邊有又低又寬的石欄,可坐可躺,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里看著過往船只……”學生在淡泊寧靜的意境中讀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這種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研究寫作問題、深度探究寫作技巧的機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二)合理運用微課資源
微課資源是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產物,能輔助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依據。在自主學習導向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制作、巧妙應用微課資源,科學指導學生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寫作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調查,立足寫作主題及所重點探究的問題制作微課,支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打造現(xiàn)代化寫作課堂。
以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教學為例,學生需結合單元文本深入理解“青春”這個主題,掌握詩歌的寫作方法,寫一首以歌頌青春歲月為主題的詩歌。高中生詩歌寫作經驗比較少,對詩歌的寫作方法缺乏系統(tǒng)的認知,對“青春”主題也缺乏深刻的見解。立足該學情,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作微課,內容包括詩歌的寫作方法、意境的具體內涵、詩歌的抒情方式、詩歌風格的影響因素等,細化呈現(xiàn)及闡述寫作重點,帶領學生系統(tǒng)研究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式。微課資源主要從感性視角呈現(xiàn)青春的特點,以生動形象的聲像展現(xiàn)方式綜合觸動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深化學生對青春的理解。課前預習階段,筆者組織學生參考微課資源,打開寫作思路,深度探究以詩歌歌頌青春的方法,提升了自主預習的效果[3]。
(三)組織學生共議寫作主題
對寫作主題的理解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傳統(tǒng)寫作課堂上,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主要來自教師的講解,因此,學生的理解角度及深度受教師認知水平的影響。自主學習導向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解讀寫作主題,通過引導的方式拓寬學生理解寫作主題的視角。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從理性與感性結合的角度提出各自的觀點[4]。教師可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寫作主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促使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能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對寫作主題加以分析研究,加深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理解。
以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教學為例,學生需從身邊熟悉的人物入手寫一篇歌頌勞動者的作文。如何突出勞動者的形象是學生需要深入研究的話題,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交流。交流過程中,有學生指出應對勞動者的外貌特征加以描寫,重點突出勞動者的工作精神,如“這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臉龐,由于長年在地里干活,臉上的皮膚顯得很粗糙。好像好幾夜沒睡上安穩(wěn)覺,他兩只眼睛深深地陷了進去。”這段外貌描寫將一個勤勞的農民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有學生指出應挑選發(fā)生在勞動者身上的典型事件,具體描述勞動者的行為、態(tài)度,以平凡的故事講述勞動者不平凡的精神。最后,學生整合交流中得到的觀點,完善自身的寫作思維,充實寫作內容,寫出了主題鮮明、內容深刻的作文。
(四)激勵學生大膽質疑
寫作需要學生對所認知的內容進行再創(chuàng)造,將自己的想法融入語言文字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學習。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高中生習慣以被動的方式學習學科知識,缺乏個性化的見解,缺乏質疑的勇氣。在自主學習導向下的寫作課堂上,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惑的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將自主解決問題的深刻體驗融入寫作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及寫作水平[5]。
以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的寫作教學為例,學生需根據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寫一篇《“勸學”新說》。教師可鼓勵學生提出當前學習中所遇到的難題,并共同探究解決方法,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學生所遇到的學習難題各有不同,如后進生自控能力較差,學習的意志不夠堅定,常常受到課余愛好、網絡以及他人的干擾,難以集中精力投入學習;中等生容易被偶爾的成績波動所影響,降低學習的信心;一些優(yōu)等生過于關注分數,忽略了學習對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價值,對學習的定位有誤。學生可大膽地提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并與老師、同學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改進自身的不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達到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五)指導學生獨立修改作文
俗語說“三分文,七分改”,可見修改作文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修改作文的重視程度較低,一般要求學生按教師評價進行修改。這種方式不利于充分發(fā)揮作文修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功能。在自主學習導向下的寫作課堂中,教師應提高對作文修改的重視程度,為學生留出自主修改的時間,鼓勵學生找出作文的不足,匯總成功的寫作方法,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在此過程中,學生應反復品讀作文,反復咀嚼字、詞與段落,品味語言表達的恰當性,逐步修改與完善。
以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寫作教學為例,學生需借鑒本單元文章的寫法寫一篇散文,借助對自然景觀的描述表達內心的情感體驗。寫作活動結束后,筆者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交換閱讀并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結合同學所提出的觀點對作文進行反復品讀分析,探索更恰當的表達方式。如讀到同學寫的“草地上零星散落著紅色的蛇莓,好看極了”一句,有學生聯(lián)想到了《荷塘月色》中“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有感而發(fā),認為可以將作文中的句子修改為“碧綠的草地上零散地分布著火紅的蛇莓,仿佛在綠毯中鑲繡著色彩耀眼、明亮圓潤的紅瑪瑙”。修改后的語言更具藝術色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然景觀的優(yōu)美。由此,學生們可以不斷積累學習經驗,進而提升寫作水平。
三、總結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發(fā)問、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幫助學生探索掌握個性化的寫作方法,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充分發(fā)揮寫作課堂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梅琪.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融合運用探析[N].科學導報,2024-02-20(B04).
[2]陳鳳華.探究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3年度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十一).廣州:廣東教育學會,2023:340-344.
[3]曾令山.深入分析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作家天地,2023(30):78-80.
[4]李青蘭.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3(20):106-108.
[5]錢紫淋.探究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C]//華教創(chuàng)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環(huán)球文化出版社.2023教育理論與管理第二屆“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研究論壇”論文集(三).香港:環(huán)球文化出版社,2023:3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