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不足,導致他們的閱讀與寫作無法實現深度融合。以四年級下冊《貓》一課的教學為例,介紹了讀寫結合模式的定義與特點,分析了閱讀與寫作深度融合的意義,探討了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路徑,包括激發學生的聯想力,嘗試進行續寫;反復品味文章,進行仿寫訓練;閱讀與改寫結合,綜合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深度融合
作者簡介:崔琳(1981—),女,甘肅省天水市張川縣閆家鄉中心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旨在讓學生深入閱讀各種文學作品,并結合寫作實踐,提升其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1]。然而,隨著教學形勢的變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這一教學方法面臨一系列挑戰和問題[2-3]。學生的寫作能力存在差異,一些學生可能已經具備了較高的寫作能力,而另一些學生則可能表現出較低的寫作能力[4]。這種差異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在深度融合教學中跟不上進度。另外,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部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較低,導致其無法深入領會作品的主題、情節和人物性格,進而影響其表達和創作。因此,本文以四年級下冊《貓》一課的教學為例,探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促進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模式的有效運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一、讀寫結合模式的定義與特點
讀寫結合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來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發展。該模式中,學生先閱讀文本,在閱讀過程中理解文本的主旨、關鍵信息和作者意圖等,再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而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展開寫作活動,如寫摘要、評論、感想等,也可以模仿文本結構進行創作。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優化表達,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提高寫作水平。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并在小組或者班級中展開討論,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和觀點。這種教學模式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信息和感悟,并通過寫作將這些信息和感悟表達出來,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應用。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模式的意義
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閱讀,學生接觸到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拓寬了視野,增強了閱讀能力,獲得了審美情趣;通過寫作,學生將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達出來,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兩者的深度融合,使學生提高了語文綜合素養,獲得了全面發展。
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閱讀不同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情節、人物和背景知識,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寫作,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達出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讀寫結合使得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獲得啟發,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5]。
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閱讀中,學生需要對不同文學作品進行對比分析,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和想象等多種能力,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路徑
(一)激發學生的聯想力,讓他們嘗試進行續寫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并嘗試進行續寫,激發學生的聯想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在運用讀寫結合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具有啟發性和想象力豐富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集體閱讀選定的文學作品,并進行討論,以理解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和主題等。教師可以布置續寫任務,要求學生在原作的基礎上,延續故事情節、想象人物命運,或者自行添加新的情節和人物。學生續寫故事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和提示,如考慮人物心理變化、故事情節的發展、環境描寫等方面。學生完成續寫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相互閱讀和評價彼此的續寫作品,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以四年級下冊《貓》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集體閱讀《貓》,并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理解故事情節、主題等。首先,教師需要簡單介紹《貓》的創作背景,并引發學生對友情與成長主題的思考。其次,讓學生集體閱讀《貓》,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故事中貓和主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其中蘊含的友情與成長的意義。教師可以提問:“貓和主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是怎樣的?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特殊的情感聯系?故事中的貓和主人分別有了哪些成長和變化?這些變化又是如何影響他們之間的關系的?從貓和主人的行為舉止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樣的內涵?”再次,提出續寫任務,要求學生在原作的基礎上,延續故事情節、想象人物命運,或者自行添加新的情節和人物。學生可以繼續描寫貓和主人之間的故事,寫出更多生動有趣的情節,如貓和主人一起度過的日常生活、共同經歷的冒險等,也可以嘗試添加新的角色和情節,豐富故事。例如,學生可以添加一只新的動物朋友,或者讓貓和主人共同面對一個突發事件,從而展現出更多的情感內涵。最后,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克服寫作中遇到的困難,提升寫作質量。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要讓其相互分享和討論,相互欣賞和評價彼此的作品,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完成續寫任務更深入地理解《貓》的故事情節和主題,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創作水平。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提供指導和反饋,有助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獲得更多的感悟。
(二)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文章,進行仿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文章,并進行仿寫訓練,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和情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在運用讀寫結合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確保文學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組織學生反復閱讀選定的文學作品,通過討論、分析和思考,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文章的主題、結構和語言風格。在學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并給予學生一定的寫作指導,讓學生模仿原作的結構、語言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在課堂上或課后完成仿寫練習。
以四年級下冊《貓》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結構和寫作手法,進而布置仿寫任務,要求學生以《貓》為參考,進行類似風格的創作練習。例如,可以讓學生寫自己與寵物之間的故事,或者寫自己與朋友的成長經歷。教師要指導學生模仿《貓》的結構、語言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并為學生提供一些詞語、句型或寫作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仿寫練習,如建議學生仿照《貓》的故事結構,采用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尾的基本框架來構思自己的作品。例如,在開頭部分介紹主人和貓的初次相遇,在發展部分描述日常生活和情感變化,在高潮部分描寫主人和貓一起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在結尾部分呈現兩者的成長和友情升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完成仿寫練習,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和反饋。通過分享和反饋,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和進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閱讀與改寫結合,綜合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改寫結合可以綜合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改寫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模式時,教師可以精選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并組織學生集體閱讀選定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理解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和主題等。教師要布置改寫任務,要求學生選擇其中一篇文學作品進行改寫練習,可以改寫故事情節、人物命運或語言風格等。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改寫指導和范例,指導學生如何保持原作的風格和主題,并進行適當的創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完成改寫練習,鼓勵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學生完成改寫作業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原作的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將《貓》作為改寫練習的藍本,并提前準備改寫指導課件,內容包括改寫原則、方法及范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貓》的故事情節、結構、語言風格,并講解改寫原則,要求學生保持原作風格和主題,適當創新。教師可以展示改寫范例,將《貓》中的某個情節進行改寫,讓學生體會改寫的過程和方法。之后,可將學生分組,讓每組選擇一個故事情節進行改寫,并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在保持原作風格和主題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新。隨后學生進行改寫實踐,教師巡回指導。完成改寫后,教師可以讓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改寫作品,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原作的理解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會對改寫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作。在改寫實踐中,學生能夠展現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原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寫作進度,給予其個性化指導,提高其寫作能力。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同時,進行深度的寫作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培養其寫作能力和創造力。本文以四年級下冊的《貓》一課為例進行詳細分析,旨在探討讀寫結合模式的具體運用路徑。未來,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和支持,以確保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麗.單元整體視角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24(11):43-47.
[2]齊菲菲.基于“讀寫結合”的大學外語寫作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英語,2023(22):20-22.
[3]朱曉梅,張忠艷.基于讀寫結合的“教—學—評”一致性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語文建設,2023(20):37-41.
[4]王亮紅.讀寫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質量[J].華夏教師,2023(20):73-75.
[5]蔣華華.基于支架理論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3(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