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李茂平

摘要: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是推動山區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奔赴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本文以浙江省文成縣為例,從協同治理、政策牽引、數字驅動、品牌塑造、基礎保障、招引人才、激發動能、流量再造等方面提出山區縣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山區縣;青年發展型縣域;對策建議
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爭取早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但縣域尤其是處在山區的縣域,長期面臨人口老齡化、青年人才不集聚、基礎服務設施滯后、發展資源短缺等困難。突破困境、挖掘潛在優勢、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是山區縣的共同期望。本文以浙江省文成縣為考察對象,分析其主要做法和成效,重點就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山區示范提出對策建議,為其他山區縣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提供思路參考。
一、青年發展型縣域概述
青年發展型縣域是相對于青年發展型城市而言的。青年發展型城市是指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更好滿足青年多樣化、多層次發展需求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優化、青年創新創造活力與城市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青年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的城市發展方式。[1]從基本內涵看,青年發展型縣域與青年發展型城市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 “縣域”與 “城市”。這里的 “城市”主要是指地級市及以上的城市或中心城市,而 “縣域”則主要是地級市所轄的縣、市、區,不僅包括縣城,還包括除縣城以外的鄉鎮和農村。[2]從所處區域的建設資源和矛盾問題來看,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的難度更大,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政府和群眾的期望也更加強烈。
二、浙江省山區縣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情況
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 《浙江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 (2017—2025年)》,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型省份目標。[3]截至2023年10月,包括山區縣在內的浙江幾乎所有縣 (市、區) 都提出了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目標,文成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文成縣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是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溫州市所轄縣,也是浙江省26個加快發展的山區縣之一。該縣下轄17個鄉鎮,戶籍總人口40.4萬,其中青年戶籍人口10.58萬、華僑青年3.2萬。文成縣是浙江省第二大僑鄉、革命老根據地縣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近年來,該縣立足青年發展需求,依托區域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華僑、生態、旅游等特色優勢資源,全力爭創青年發展型縣域山區示范。一是精準繪制青年發展圖譜,高標準編制實施 《文成縣青年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文成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系統構建 “青年與文成共成長”試點工作體系;二是做優做特青年創新創業,搭建創業平臺,優化創業政策,提升創業服務,打響 “僑家樂”旅游新業態,成立農e眾創空間等省市級青農發展平臺,讓文成成為綠領青年的創業熱土;三是團結凝聚青年青春智慧,實施青年引領工程、青年尋根工程和青年英才工程,近三年來,共引進大學生10 878人次、碩士174人次、博士10人次;四是全力抓好青年暖心服務,著力打造青年時尚之城、幸福之城、安心之城,充分彰顯美麗文成的青春魅力,不斷提升青年獲得感、幸福感。文成縣錨定山區示范樣板,先后創成浙江省大花園典型示范縣,榮獲浙江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優秀單位稱號,入選浙江青年發展綜合指數 (2022) 的 “青年發展環境”“青年社會參與”兩項指數榜單優秀等次,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三、文成縣加快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的對策建議
文成縣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工作合力不夠強、政策體系不完善、資源優勢發揮不充分、區域共識尚未完全形成等問題。作為山區縣的典型代表,文成縣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山區示范還需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推進。
(一)協同治理,著力形成協同聯動整合工作機制
運用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思維,高質量推進文成青年發展型縣域整體治理?;谇嗄晔聞湛缃缧浴⒎稚⑿缘忍攸c,進一步完善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調動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實現橫向跨部門協同合作、縱向對口部門貫通聯動,推動形成全縣上下一盤棋的工作合力,為加快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提供機制保障。[4]一是充分發揮共青團在青年工作聯席會議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協同文化培育建設,使各成員單位結成緊密合作的協同治理聯盟;二是針對招才引智、創新創業、安居保障等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的重點項目任務,成立專項協商工作機構和專門領導建設小組,構建明確的協商合作運行機制;三是健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考核激勵機制,將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任務的參與完成情況納入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范疇,倒逼實現協同治理。
(二)政策牽引,積極構建青年發展型縣域政策體系
以青年就業、創業、社交、住房、教育、健康等需求為導向,整體構建青年發展型縣域政策體系。圍繞 《文成縣青年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文成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文成縣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三張清單”》等統領性文件及時出臺支持青年發展專項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實施細則。強化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與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等的政策銜接,找準政策切入點、落腳點,通過政策的銜接、融合、優化,借勢、借力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提升政策實效。積極構建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集成,搭建服務政策與青年群體的樞紐橋梁,打造升級版 “惠青直通車”,全面梳理匯總縣域青年發展政策,編制出臺 《文成縣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促進青年發展政策匯編》,為文成青年成長發展提供政策 “一本通”。
(三)數字驅動,加快建立青年發展型縣域發展指數
鞏固和發揮文成數字化改革基礎優勢,將數字化運用于與青年息息相關的社會治理和政務服務等領域,以數字化技術優化青年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推動青年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提升青年數字化品質生活賦能青年成長,以數字化治理和智慧場景運用驅動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以推進落實 《浙江省青年發展指數編制實施方案》為契機,以大數據為基礎,以數字化改革為手段,對標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評價指標,建立相對完整統一的青年發展數據庫和青年大數據共享平臺,實時監測、即時反映縣域青年發展現狀和趨勢,每年發布青年發展型縣域評估報告,為制定和調整青年發展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據,推動青年發展資源與青年需求實現動態匹配、整體協同。
(四)品牌塑造,推進形成青年發展型縣域區域共識
系統謀劃塑造青年發展型縣域品牌,形成 “青春文成”城市共識。一是優化青年發展城市空間。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體現青春元素、照顧青年特點,加快建設可供青年進階成長、創新創業、社交互動的青年主題街區。二是打造青年特色城市場景。圍繞青年消費、文娛、社交等需求,建設一批創意生活空間、電商直播基地、特色美食街區、旅游生態游憩地、民俗文化村落等青年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和消費聚集區。三是涵養青春氣質城市文化。常態化開展文成青年月、伯溫讀書節、紅酒文化節、音樂節、創意周等青春色彩鮮明、融入街頭巷尾的文化活動,豐富青年文化生活,強化青年文化浸潤。積極舉辦或承辦體育賽事、電競比賽、網紅直播大賽、影視節、演唱會等活動,吸引更多青年在文成相遇。打造青年發展型縣域視覺系統和品牌形象,讓更多優秀青年為文成代言。
(五)基礎保障,健全完善青年發展型縣域服務閉環
一是構建青年住房保障體系。探索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青年公寓。加大面向多層次、差異化人才青年公寓的供給,擴大青年住房保障覆蓋面。二是健全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創新適齡青年婚戀交友方式,成立社交伙伴圈、青年婚戀交友服務聯盟。探索建立包括生育支持、幼兒養育、老年人贍養、殘疾人照料等在內的家庭發展政策。深化教育提質行動,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切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注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三是提升青春建功體系。推進團青組織建設,構建完善縣鄉村三級 “青年之家”網格陣地,實現青年陣地全覆蓋。實施青年紅色文成工程,暢通青年參政議政渠道,加強青年推優入黨。選聘 “青春文成”形象大使、選樹 “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崗位能手”等,激勵青年奮斗實干。
(六)招引人才,全面優化青年發展型縣域集聚生態
一是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招引機制。以溫州市人才新政40條為依托,迭代升級加碼縣域人才招引政策。圍繞文成重點產業建立人才緊缺清單,加強長三角地區人才服務共享等區域協作,拓寬海內外引才渠道。建立健全與重點城市、周邊縣市、高水平科研院所等聯合引才、育才機制,形成人才引育共同體。二是提升青年人才集聚能力。積極向上爭取山區縣人才優惠政策,釋放重點領域人才引進自主權,遏制區域內人才引進惡性競爭。依托高校院所、中介機構、駐外機構等強化人才招引工作,設立引才專項獎勵資金,評聘引才使者,以人才專屬節日禮敬人才。大力發展山區職業教育,在縣域內建立職業培訓學校,培養本土人才。三是健全青年人才服務支持政策。優化人才招引服務政策,推進高端人才引進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建立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快速聯動解決機制。發揮專項資金的激勵和撬動效應,加大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資助力度,量身定制人才、項目扶持政策。大力推進 “510+行動計劃”,建好文成籍大學生人才數據庫,健全大學生成長幫扶機制,加強大學生驛站和配套設施建設,情感聯絡與政策激勵 “雙管齊下”,招引文成籍優秀學子回報家鄉。
(七)激發動能,打造青年創新創業圓夢之城
一是打造青年創新創業最優生態。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創新創業團隊引進計劃,建立就業創業困難青年精準幫扶機制,探索建立青年創業風險救助機制,持續完善激勵扶持政策,做好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的兌現工作。二是培育青年創新創業新興業態。積極培育電商經濟、夜間經濟、潮玩經濟等,做優做強文旅產業和生態農業,吸引更多青年在農文旅融合、休閑康養等領域就業創業。充分釋放海外青年回鄉創業熱情,大力引導發展紅酒、咖啡、歐品等優勢業態。三是提升青年創新創業孵化水平。建立青年發展服務指導中心,打造 “政府部門+青年組織+青創導師團+回歸創業青年”四位一體的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整合各領域專家、科技工作者等資源,為青年提供創業方案、技術、財務、法務等全流程咨詢服務。依托紫金科創飛地、農e眾創空間、“僑家樂”產業青年聯盟等現有創新創業平臺,提質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年創投會、青春科創項目展、青年雙創大賽等創新創業專項活動,為青年創新創業搭建交流、培育、展示、對接服務平臺。
(八)流量再造,打造全域旅游青春活力之城
一是加快推進生態旅游IP建設,竭力實現全域旅游多點開花。深入實施文成縣 “五十培育”計劃,全力推進文成天頂湖國際旅游度假區、龍麒源旅游度假區、銅鈴山景區等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持續打造 “僑家樂”民宿品牌,高標準通過百丈漈5A景區復核,優化整合優質旅游資源和要素,不斷加大縣域旅游業態創新供給,打造青年旅游向往之城。二是持續強化縣域景區和城市綜合治理,有效保障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升應急管理和常態化管理能力,構建多部門協同的景區和城市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環境衛生、安全保障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立完善旅游投訴反饋機制,迭代升級景區智能監控安全管理系統,防止出現管理和配套不到位產生的反噬效應。三是著力開發網紅打卡勝地,想方設法變 “網紅”為 “長紅”,變 “流量”為 “留量”。深入研究分析青年消費心理,著力開發一批文化、科技、藝術和時尚等元素相融合的網紅創意場景,適時轉型升級、推陳出新,用創意迎戰瞬息萬變的 “流量經濟”。推出網紅打卡旅游專線,實現網紅打卡、休閑旅游、交通食宿無縫對接,變 “走馬觀花”為 “下馬賞花”,吸引青年玩轉在文成、消費在文成、停留在文成,真正將文成打造成為青年持續涌入、消費持續升級、活力持續提升的青春活力之城。
四、結束語
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建設的大勢所趨,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是當前人民所盼。地方政府加快推進山區縣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任重道遠,一是要高度重視,將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作為加快推進山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必要途徑,打破固化思維,竭力攻堅克難;二是要統籌謀劃,從政策體系上做好頂層設計和全盤布局,有計劃、有節奏、有技巧地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三是要抓住重點,緊盯青年人才集聚和特色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領域,以點促面,推動城市發展;四是要用好現代化工具手段,精準剖析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集中力量,逐個擊破,為早日建成青年發展型縣域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十七部門聯合印發 《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J].中國共青團,2022(14):72-75.
[2]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就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答記者問[J].中國共青團,2022(14):76-78.
[3] 沈吟,黃宏.浙江與青年,雙向奔赴[N].浙江日報,2022-07-25(001).
[4] 肖小平,鄭金鈴.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現狀及推進策略[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22(02):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