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許曉玲(1975~),女,漢族,江蘇興化人,江蘇省興化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領域也不斷創新和改革。新課改對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已經是大勢所趨。對高中物理學科而言,通過引入微視頻,能夠更為直觀地展示物理知識,增強授課效果。同時,微課堂的引入和應用,能夠有效倒逼高中物理教師學習新技術,更新教育理念,優化高中物理課堂。通過打造微視頻物理課堂,能夠有效消除學生學習的陌生感,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讓高中物理課堂提質增效,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主要論述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課堂教學改革助力。
關鍵詞:微視頻資源;高中物理教學;學科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6-0119-04
高中物理學科相較于初中物理而言其理論知識更難,對學生理解能力、運算能力以及知識的消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由于教學設施設備以及教師的教育理念沒有及時更新等原因,高中物理課堂往往采用的是“單向性”“填鴨式”的灌輸型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對物理的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因此,為了改善傳統物理教學的不足,高中物理教學需要不斷優化和改革,亟須將創新型的設備以及教學理念運用到高中物理課堂中,提高教師授課效果,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一、 微視頻概述
微視頻又稱視頻分享類短片,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像錄制上傳互聯網,進而播放共享的視頻。微視頻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短、快、精”。微視頻因其短小、精悍的特征,相比傳統的圖文,短視頻信息量大,表現力強,直觀性好,人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瀏覽、分享。二是大眾參與性。用戶有很強的參與性,短視頻內容創作者和觀看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內容創作者可以成為其他短視頻的觀看者,而觀看者也可以創作自己的視頻。三是隨時隨地隨意性。非專業人士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創作、觀看微視頻。這給了人們更多展示自我、表達出自我作品的空間。
二、 微視頻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將微視頻運用于高中課堂,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高中物理教材中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具有生動有趣的展現形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豐富教學形式。微視頻對高中物理教學而言,其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拓寬學生視野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通過微視頻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為清晰地了解其推導過程和原理。能夠增強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老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拓展,對物理公式進行深入挖掘和推導。
(二)提升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十分繁重,由于時間問題,教師不可能將每一個物理公式都對學生進行推導。對較難的公式以及考試時不考查推導過程的公式,教師往往要求學生記住即可。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上述教學方式常常會增加學生理解和記憶的負擔,學生背誦公式采用機械性記憶代替理解性記憶,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資源,對物理公式進行補充說明。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物理公式不同的推導過程,以及播放公式推導的流程圖,強化學生對公式的理解,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微視頻教學,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驟去學,可以有一個自定進度的學習,即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觀看微課視頻,可以暫停、倒退、重播。對困惑可以及時解決,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的反饋及時、針對性強,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在進行微課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學習完本堂課的知識點后,為學生設置課后習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能夠最及時地、最大限度地暴露在課堂中,然后教師可以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視頻進行反復觀看,重復思考,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 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研究
(一)教學多樣化,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微視頻在高中物理課堂的廣泛運用,能夠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在具體的微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重視課堂導入,調動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其次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遷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或上個單元的知識點,在回顧時,可以有針對性地與當前的知識點進行遷移,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再次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在教學微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課堂的層次性。針對不同基礎和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劃分不同的教學要求,并據此展開。可以通過分層次設問開展分層教學,增強課堂的多樣化和豐富度。
例如,在教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時,學生難以通過教師口述的方式理解“電動勢”的具體含義,教材也沒有給出準確具體的概念解釋。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授課方式,讓學生觀看并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學生通過微視頻,能夠了解電路的動態化連接過程,再加上教師的正向引導和描述,能夠強化對電動勢的了解,培養“普遍聯系”的觀點。
(二)滲透學科認知,注重物理探究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課堂形式和課堂資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和途徑,物理知識才是教學的核心。在課堂上,借助微視頻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物理認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強化理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能夠對特殊的知識進行針對性的理解和分析。在提升物理學科精神方面,可以借助情境滲透增強學生理解,幫助學生構建物理學科的理論框架。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層思考,逐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增強課堂的授課效果。
比如,在教授“靜摩擦力”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借助微視頻代替傳統的口述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靜摩擦力相較于滑動摩擦力而言的區別,讓學生初步思考摩擦力與彈力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摩擦力》一課教學,通過引入摩擦力知識點進而引入滑動摩擦力,教師可以在講本堂課重難點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最終通過微視頻展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討論結果。微視頻中,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摩擦現象,通過科學實驗、數據統計、比對分析最終得出滑動摩擦力計算公式。通過微視頻的引入,引導學生層層遞進、深入思考。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科認知以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三)情景化教學,強化問題引導
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微視頻資源設置情景化教學,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另一方面能夠搭建高中物理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橋梁,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借微視頻資源創設情景式課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創造的教學情境要簡短,一般為幾十秒,或幾分鐘。拖沓冗長會破壞微課的教學結構,使微課顯得頭重腳輕,主次不分,學生難以準確把握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第二,微課情境要與主題緊密相關,能夠說明問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三,微課情境類型盡可能多樣化,可以是故事、案例、問題、動畫、活動等。第四,情境要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使觀看者易產生好奇心理。第五,情境出現的時機要靈活,要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創造,而不僅僅是在開始或導入環節。在學生觀看微視頻之前,教師要設置觀看重點或根據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進行問題設置。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后觀看視頻并在視頻中尋找答案并進行加工。通過設置與學生能力相符的情境性問題,能夠有效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其主動探究能力。通過上述方式教學,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點是通過自己的思考習得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在逐步探究的過程中培養探究能力,建立起學習物理學科的自信心以及物理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比如,在講述“牛頓第一定律”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對比高中與初中該知識點的不同闡述。高中: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變該運動狀態;初中:對物體而言,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物體總是保持直線運動狀態。為了增強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進行情景式導入,視頻內容可以是實驗推導和驗證。在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以下問題:①物體在沒有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改變;②最終小車的運行軌跡和運行速度發生了變化,請思考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最后,教師對實驗的流程、注意事項進行交代后,在講臺上進行實驗演示,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并做好數據分析。學生通過改變小球的初始高度讓學生進行不同的實驗對照,通過采用微視頻引入、創設情境性問題、實驗演示、學生動手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層層深入地剖析、理解和鞏固,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串聯知識,完善理論框架
對高中物理學科而言,學習難度大,知識點之間容易混淆。因此,幫助學生構建物理學科的理論框架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完善物理學科的理論框架對高中物理學習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一是物理學科體系框架可以快速方便地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全貌,在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進度反饋。二是梳理物理學科知識體系,能夠幫助學生提煉出知識的主要模塊,方便后續的物理學習。三是知識體系能為知識的關聯提供指導,能夠促使知識點之間構建鏈接的橋梁,方便學習遷移。四是知識體系能提供拓展性。新的知識可以有效地進行歸納,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升級,強化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鞏固和理解。五是增強學生記憶的深刻度,將經驗進行整合、關聯,這也是避免遺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資源,完善學生的學習理論框架,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電勢能”相關知識點時,在課堂引入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重力做功知識,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遷移,消除學習的陌生感。通過微視頻資源創設課堂情景,以及借助微視頻向學生展示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從而引出電勢能的概念,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在進行知識遷移的過程中,進行類比教學,幫助學生構建并完善物理學科的知識體系。
(五)借助微視頻,開展實驗性教學
高中物理學科體系中有大量的物理公式是在眾多實驗數據堆砌下完成推導的,這也說明了實驗對高中物理學科的重要性。但是,高中部分物理實驗是在理想環境下(比如,絕對光滑、零重力等)進行的,一般的高中物理實驗室難以滿足該實驗環境。學生在通過物理實驗數據得到最終的理論知識,在實驗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操作不當、儀器老化破損等,最終導致實驗數據與理論設想數據誤差較大,進而使得學生不能根據數據進行正確的理論分析。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資源,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和數據分析,減少由于實驗環境或實驗操作問題而導致的實驗數據與理論數據之間的誤差,提升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操作流程的認識,增強物理學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向學生講述“布朗運動”相關知識點時,由于實驗成本較高,且實驗材料不好尋找等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微視頻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微視頻,能夠讓學生了解布朗運動的原理、實驗流程以及實驗現象,能夠有效彌補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對該知識點只能進行口述的教學缺陷。通過微視頻,能夠對“布朗運動”進行清晰地展示,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增強學習效果,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借助微視頻進行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學,滿足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對老師而言,微課程制作簡單,形式新穎,通過微課可以進行資源的積累、分享和交流,便于教師進行知識管理,可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微視頻進行有效運用,能夠有效增強課堂的授課效果,促進高中物理教育方式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汪忠文.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7):102-103.
[2]趙楨,張云.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2(20):170-171.
[3]李若飛.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2(44):48-50.
[4]姚偉偉.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新課程,2021(31):155.
[5]左敏.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讀與寫,2021,18(9):219.
[6]吳芳.淺析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文淵(高中版),2021(3):631.
[7]鄒陽.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