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動物疫病凈化工作,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關鍵措施,是實現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從凈化基礎情況、布病凈化創新經驗、凈化場監管情況進行論述,借此提出個人的思考及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牛羊布病;凈化;現狀
動物疫病凈化工作自實施以來,泰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省畜牧獸醫局有關要求,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堅持“科研、示范、推廣”相結合的工作路線,制定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治凈化規劃,有計劃地控制、凈化、消滅重點病種,指導疫病凈化申報場積極開展疫病凈化。經過幾年的努力,均超額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1 凈化基礎情況介紹
1.1 區域優勢
自然地理條件理想。泰安市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山南麓,城市依山而建,山城一體,南部大汶河自東向西流經全市,為理想自然屏障。泰安市總面積7 762 km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底,泰安市生豬、牛、羊、禽存欄量分別達102.96萬頭、7.79萬頭、59.33萬只、3 439.25萬只,出欄量分別達183.48萬頭、3.85萬頭、80.71萬只、13 967.41萬只。肉蛋奶總產量達7.94萬t,比重為2.15∶1∶1.74,奶類產量占肉蛋奶總量的35.6%。2021年,泰安市畜牧業產值170.8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為26.9%。
1.2 機構人員情況
1)機構設置合理。泰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為泰安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服務中心下屬事業單位,負責研究制定全市重大動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監測、凈化方案;市、各區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動物疫病凈化檢驗任務。各區縣級畜牧部門負責凈化場日常巡查監管。
2)人員經費充足。市縣鄉畜牧獸醫機構共有在編工作人員434人,其中市級49人、縣鄉385人,另有縣鄉直接聘用人員(不含第三方勞務派遣)54人。現有工作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278人,大中專學歷211人。全市共確認官方獸醫190人,招聘321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和特聘動物防疫技術專員。
3)獸醫實驗室運轉規范。強化市、縣兩級獸醫實驗室建設,市縣建設6個獸醫實驗室,其中市級獸醫實驗室1個,區縣級獸醫實驗室5個,均通過了農業農村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達到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具備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能力。能滿足重大動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的診斷、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需要。
實驗室布局合理,儀器配備齊全,現有熒光定量PCR儀、自動核酸提取系統、酶標儀、洗板機、生物安全柜、超速冷凍離心機等儀器設備85件。實驗室配備專業技術人員32人,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占73%以上,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實驗室人員熟悉各種檢測方法和儀器設備,依照質量體系文件實施實驗室檢測活動,規范質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實驗室經費來源均為財政全額撥款,2020—2021年,市縣共落實工作經費301.2萬元,有力保障了實驗室穩定運行[1]。
4)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運行規范。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全市目前有無害化處理廠3處、病死畜禽收集體系5個,大力實施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運轉處理體系提檔升級工程,將病死牛羊和家禽均給予無害化處理補貼;區縣監管部門、養殖場、無害化處理廠簽訂處理協議,專人收集、專車運輸、及時收集、集中處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覆蓋全域且穩定運行。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泰安市目前有17家養殖場通過省級疫病凈化場創建。其中布病凈化場13家,結核病凈化場3家,豬偽狂犬病凈化場1家。
2 布病凈化創新經驗介紹
2.1 加強組織領導
中心高度重視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召開黨組會專門研究,并成立以中心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動物疫病凈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動物疫病凈化示范場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研究落實凈化、控制措施。
各區縣級分別成立布病示范創建工作包保責任組,對各鎮(街)布病示范創建實行包保負責,現場指導和督促所包保地區示范創建工作。
2.2 制定疫病凈化實施方案
按照省畜牧獸醫局布病凈化政策文件要求,2017年,泰安市畜牧獸醫局、市衛生部門聯合制定了《泰安市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2017—2020年)》;2020年制定了《泰安市牛羊布魯氏菌病凈化場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2.3 加強宣傳培訓
動物疫病凈化開展以來,泰安市每年對各縣市區動物防疫人員及獸醫實驗室檢測人員至少開展2次疫病凈化工作培訓及獸醫實驗室檢測培訓,每年參訓人員達到400余人次。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條件下,多次舉辦線下動物疫病凈化技術培訓班,邀請省畜牧獸醫局專家老師對培訓人員開展疫病凈化技術詳細講解。同時,組織各縣市區防疫人員及相關人員參加國家疫控中心、省疫控中心舉辦的疫病凈化技術線上培訓。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方式,進一步提升全市動物疫病凈化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
積極開展疫病凈化及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宣傳活動。每年到各縣市區開展2次疫病凈化及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宣傳,發放《布魯氏菌病預防與凈化100問》《布病知識掛圖》等。要求各縣市區每年開展不低于2次的疫病凈化及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宣傳,覆蓋牛羊養殖場戶、販賣、經營、經紀、屠宰等從業人員,尤其是要落實牛羊養殖場(戶)的疫病防控主體責任。牛羊養殖場戶是疫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動物防疫機構通過發放告知書、簽訂承諾書等形式,明確和落實牛羊養殖場(戶)的主體責任[2]。
2.4 嚴格落實布病檢測凈化措施
強化責任落實,將家畜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中。強化橫向配合,加強同泰安市衛健部門的聯防協作,構建相互支持、信息共享的人畜共患病防控機制,定期互通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疫情信息和工作舉措,及時掌握并處置布病疫情。布病凈化工作開展以來,嚴格按照《國家牲畜布魯氏菌病防治技術規范》要求,每年對8月齡以上的奶牛和5月齡以上的山羊逐頭采血,開展不少于兩次的布病檢測。
對商品肉牛、肉羊按比例進行抽樣檢測,發現陽性牲畜不準轉移、倒賣和食用,一律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同時,加強對外省、市調入牛羊加強檢測,發現陽性,立即撲殺并無害化處理。
2.5 先進模式、創新經驗推廣情況
2022年8月17—19日,山東省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及布病、牛結核病凈化技術培訓班在泰安市成功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了泰山區奶牛場,通過聽取匯報和現場參觀的方式,將布病凈化場的創建與維持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推廣。
2.6 凈化工作獲得的表彰
2020年泰安市榮獲省畜牧獸醫局“全省布病凈化工作做出突出貢獻單位二等獎”表彰。泰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多次獲全省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先進單位表揚通報。
2.7 布病凈化取得經濟效益分析
布病凈化工作在泰安開展以來,計劃推廣總規模3.2萬頭,目前已累計推廣2萬頭,奶牛場新增經濟效益達518.95萬元。
布病凈化工作的推廣,最大限度地減少奶牛疾病的發生,一方面能推動泰安市奶牛養殖業取得健康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對保障泰安市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也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對布病的凈化,極大提高生產效率(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顯著提高了牛群的健康水平,獸藥等投入成本減少5%以上,產品質量保障性提升,綜合效益每頭牛增加493元。推廣部門為推廣該成果每投入1元可為社會創造27.71元的經濟效益。
3 凈化場監管情況
3.1 制定監督抽檢實施方案
每年年初制定布病、結核監督抽檢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市區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制定各縣市區工作方案,對布病凈化場及奶牛場開展全覆蓋檢測,對商品肉牛、肉羊按比例進行抽樣檢測,發現陽性牲畜不準轉移、倒賣和食用,一律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
3.2 加強現場督導
各區市縣加強對凈化場的現場監督,每年及時開展年度審查工作,聽取布病凈化場凈化工作維持匯報、檢查養殖場相關檔案、記錄。
3.3 加強抽血檢測
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布病監測采樣操作流程及技術要點,在采集血樣過程中,做好防護消毒及無害化處理,向養殖戶宣傳布病防控知識,切實提高養殖戶自我防護意識。
3.4 檢測情況
2022年共采集家畜血清樣品11 949余份,通過采用虎紅平板凝集實驗開展布魯氏菌病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4 凈化場引帶作用
選擇培育布病凈化場創建典型,及時總結凈化場創建經驗,制訂和建立凈化模式和技術規范,每年召開現場觀摩會,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凈化工作整體推進。
2021年,泰安市舉辦人畜共患病防控監測凈化技術培訓班,30余家規模養殖場參加培訓,在奶牛場進行布病凈化現場推廣,示范帶動凈化工作整體推進。通過大力宣傳布病防控凈化工作的必要性,充分調動規模牛羊場的主觀能動性,引導養殖企業主動開展布病凈化工作。
5 凈化創建的思考
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養殖場戶創建積極性,尤其如何將小型養殖場戶納入動物疫病凈化創建范圍。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采用“先評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省級以上動物疫病凈化場一定的財政補助。加強基層防控體系建設,配齊配強專業人員,做好人畜共患病源頭防控。加強檢測技術攻關,更好的區分布病免疫陽性與感染陽性。就免疫場建立免疫退出條件、機制和具體實施方案,解決凈化難題。
參考文獻:
[1] 王啟水,樊麗,王化東,等.淺談泰安市規模牛羊場布魯氏菌病防控凈化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22(4):41-43.
[2] 段笑笑,邴啟政,于澤坤,等.青島市動物布病凈化與思考[J].中國畜禽種業,202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