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探討了初中數學課堂情景創設的實踐策略,面對數學教育的挑戰,強調情景教學的優勢,分析其適用性,并提出基于連貫性、學生興趣、情感聯結和靈活性的情境創設原則。在具體策略方面,文章認為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利用游戲方式、結合數學故事和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科參與度、深化理解,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文章強調了多媒體設備在數學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呼吁進行技術評估,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實際可行的方法,推動數學教育更具啟發性和趣味性地發展。
【關鍵詞】 初中數學;情境創設;教學優化
在當今初中數學教育領域,人們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學生的學科需求和認知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然而,數學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足夠的情境創設,學生往往難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導致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理解產生障礙。這一現象引發了對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的緊迫需求。有針對性的情景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并使數學教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這不僅是對數學教學方法的一次創新嘗試,更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學科學習和實際問題解決的挑戰。
一、情景教學在數學課堂應用的優勢
(一)情景教學概述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將學習情境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創設具體情景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它不僅關注知識的傳遞,還注重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的應用和體驗。這一教學理念源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認識,致力于提高學習的參與度和深度。情景教學的核心理念在于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使學習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二)優勢分析:為何情景教學適用于初中數學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對抽象概念的認知階段,他們對數學的學科興趣和學科動機相對較低。情景教學通過將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中的場景,使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從而增加學科的吸引力。例如,通過模擬日常購物情境,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貨幣計算,還能體驗到數學在實際購物中的重要性。
情景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理解深度。將數學知識置于具體情境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的實際含義。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可以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知數學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從而提高對數學的深刻理解。例如,在解決一個涉及實際建筑設計的問題時,學生不僅能學習到相關的幾何知識,還能理解這些知識在建筑領域中的應用。
情景教學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動。在情景教學中,學生通常需要共同探討和解決情境中的問題,促使他們在小組中展開合作與交流。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提高了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水平。例如,通過模擬一個實際的數學競賽情境,學生不僅能夠在競爭中提高自身水平,還能通過與同學的互動學到更多解題思路。
二、初中數學課堂情景創設的原則
(一)連貫性原則:構建連貫的數學學科體系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構建連貫的數學學科體系是情境創設的重要原則之一。數學知識的學習應當呈現出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學生能夠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將不同內容融入一個有序的情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從而形成對整體學科的系統性認識。例如,在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引導學生逐步應用不同數學知識,構建一個完整的解決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科整體性的理解。
(二)貼近學生興趣原則: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
貼近學生興趣是情境創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將數學知識嵌入與其生活經驗和興趣相關的情境中,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科參與度和學習動機。引入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案例、問題或實例,可使數學變得更具實際意義。例如,利用學生喜好的體育運動設計數學問題,可以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三)情感聯結原則: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情感聯結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積極情感的關鍵。數學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學科的情感態度的塑造。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可以培養他們對數學的正面情感。在教學中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從而建立起積極的學科認同感。例如,在解決一個有趣的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解題的喜悅,強化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積極情感,促使學生形成持續學習的動力。
(四)靈活性原則: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情景創設
靈活性原則強調在情景創設中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情境創設方式。這需要教師具備靈活的教學策略,能夠根據不同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情景創設方式。例如,在教學某一數學概念時,教師可通過實地考察、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情景創設,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同時,靈活性原則也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情景創設的方式,以滿足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
三、數學課堂情景創設的策略
(一)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景
為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教師應該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更主動地思考和參與。一些來自實際的情境應是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情景的首選,且應是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的或者相對了解的情景和內容。問題導入是這一策略的關鍵環節,通過引發學生思考的實際問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師在教授代數方程時,以日常購物為背景,提出一個實際的情境問題:“如果你知道一家商店正在進行折扣活動,你將如何利用代數方程計算實際支付的價格?”這樣的問題使學生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思考欲望。在引發學生興趣后,將數學問題巧妙地嵌入實際生活場景中。情境設計創造的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使數學問題具體而有趣。繼續以代數方程為例,教師設計一個場景,讓學生在模擬購物過程中運用代數方程計算折扣后的實際價格。這樣的情境設計可以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實用性,從而增加他們對數學的親近感。
為加強學生對情景創設的認知,教師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分享他人在解決類似問題時的經驗和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景創設的價值和意義。在上述購物折扣的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入一個成功案例,例如,一個學生通過巧妙運用代數方程成功計算出實際支付價格的案例。學生通過對這個案例的深入討論,可以從中汲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情景創設中。
(二)利用游戲方式,創設探究情景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引入游戲方式是一種富有創意且高效的教學策略。教師通過游戲引導,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游戲的引入并非只是為了娛樂,更是為了創設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游戲中自發地展開數學思考和實踐。游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夠激發他們主動探究數學的欲望。在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任務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數學知識。例如,設計一個數學謎題解密游戲,在游戲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數學概念來解鎖謎題,這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讓學生在解謎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數學的應用。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更像是引導者和激發者,而非傳統的知識灌輸者。學生在游戲中通過自主探究,體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了問題解決和創新思維,使學習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接受,而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
教師可通過合理設置簡單易懂的數學游戲,把抽象的知識展現在學生的眼前, 充分發揮出游戲活動的作用。為確保游戲方式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進行游戲評估,即通過游戲中的學習活動評估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這一過程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解答問題的策略、解決難題的能力來實現。教師通過這樣的評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他們在數學領域的優勢和不足,為后續教學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游戲評估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和競爭,促使他們在游戲中相互學習,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引入評估機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達到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結合數學故事,創設知識情景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以數學故事引入課程是一種既富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性的策略。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聯系趣味故事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促使學生思考。例如,可以講述一個關于數學奇跡的故事或者一個數學天才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冒險經歷。這種引入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從而更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故事情節中,巧妙地融入數學知識是確保學生能夠在故事中真正領會和運用數學的關鍵。情節設計應該注重平衡故事的連貫性和數學知識的合理性。以一個關于宇航員探險的故事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描述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運動軌跡,引入直線運動與坐標系的概念。透過宇航員的故事,學生將更容易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并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它們。情節設計的巧妙性在于讓數學知識自然地融入故事情節,而非顯得刻意。這樣的方式可使學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學到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使其變得更為具體而生動。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參與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創作數學故事。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學生創作的故事可以涉及各個數學領域,例如代數、幾何、概率等,從而促使他們對不同數學概念有更全面地認識。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和引導,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巧妙地嵌入故事中。通過互相分享和欣賞,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數學知識,并在創作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四)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課堂情景
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數學課堂情景已經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運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生動、直觀的數學概念,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可感。例如,教師在教學幾何學時,可以通過展示三維幾何圖形的旋轉、投影等動態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概念。這種可視化的呈現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數學的理解水平。多媒體設備不僅可以用于呈現信息,還可以通過互動設計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運用投影儀、交互式白板等工具,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問題解答等活動。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并找出解決方法。這種互動設計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促進了合作學習和交流,加深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引入多媒體設備,通過設計一些在線投票、問答環節,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這種實時反饋機制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為確保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教師應該進行技術評估。這包括對所使用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工具的評估,以確保它們能夠順利運行并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評估多媒體資源的質量,確保其準確、清晰地傳達數學概念。除了硬件和資源的評估,還需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技術操作。教師應該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以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技術故障,影響課堂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反饋、課后問卷等方式收集信息,了解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效果,為未來的教學不斷改進提供依據。
四、結語
文章通過對初中數學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分析,以情景教學為基礎,提出了一系列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的策略和原則。這些策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對數學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能力。同時,初中數學課堂情景創設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魏育玲.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景創設策略[J]. 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12):52-54.
[2] 張佳惠,楊婧,桑海風,等. 初中數學課堂問題情景創設的教學思考[J]. 中學數學,2022(08):85-87.
[3] 王巖. 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景問題的創設[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