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宗
摘要: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核心是將教育、產業和評價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使電力人才的培養更貼近實際需求、更具市場競爭力。文章分析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內涵,探討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特點與模式,并通過實踐案例來說明其應用,指出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既能夠提高電力行業的技能人才供給能力和質量,也能夠推動電力行業與教育培訓機構的深度合作,促進產學研用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創新
中圖分類號:C961;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2-0061-04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安全、場景與交互:基于VR技術的電氣試驗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GXGZJG2020A008);2022年度國家《虛擬仿真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專項課題“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電力技術專業群實訓體系重構研究”(編號:ZJXF2022186)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力行業成為支撐國家工業和民生的重要基礎。為推動電力人才的培養和評價,促進產業的發展和升級,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應運而生。本文對基于人才培養的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創新與實踐進行探討。
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是指以電力行業的實際需求為基礎,通過教育機構、企業和評價機構的共同參與和互動,形成循環系統,推動電力人才的培養和評價,促進產業的發展和升級。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核心是將教育、產業和評價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使電力人才的培養更貼近實際需求,更具市場競爭力。教育機構負責電力人才的培養,通過與電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設與電力行業需求相符的課程,并組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教育機構還可以通過開展校企合作項目,提供實習機會,使學生親身參與電力行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和項目,提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企業可以與教育機構共建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崗位培訓,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和項目合作,將企業的實際需求與學生的培養需求結合起來。企業還可以與評價機構合作,共同建立評價體系,對企業內部人才進行評價和培養,為企業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評價機構可以依據電力行業的要求和標準,對電力人才的培養方案和成果進行評價與考核,為教育機構和企業提供專業的評價服務。評價機構還可以與教育機構和企業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電力人才培養的最佳實踐與評價方法,推動電力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改進和優化[1]。
1.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特點
(1)提高電力人才培養的質量。產教評的有機結合,能使電力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實際需求,更適應電力行業的發展。(2)推動電力行業的創新發展。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能夠促進電力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教育機構與電力企業的合作,能夠實現教育內容與實際需求的緊密結合,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電力人才,推動行業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升級[2]。(3)促進產業對人才的投資。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建立,使電力行業對人才的培養和評價更加系統規范,為電力企業提供了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法,增強了企業對人才的投資意愿,提高了人才培養的效果和質量。(4)提升電力人才的職業素養。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施,能夠提升電力人才的職業素養。通過實踐環節和崗位培訓,電力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并具備專業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斷地適應電力行業的發展。(5)優化人才供需匹配。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能夠實現教育機構、企業和評價機構之間的有效對接,促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這有助于教育機構更好地了解電力行業的用人需求,調整培養計劃,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電力人才,實現電力人才供需的有效匹配。(6)促進產教研合作共贏。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建立,強調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和共同發展。教育機構、企業和評價機構之間通過合作共建、相互協作,能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生態系統,共同推動電力行業的創新和發展[3]。
2.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模式
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模式主要包括教育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模式、教育機構與評價機構的合作模式以及企業與評價機構的合作模式。首先,教育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模式是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教育機構可以與電力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營造真實的電力行業工作環境,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育機構還可以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將企業的實際問題融入課程中,讓學生解決真實的電力問題,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可以通過與教育機構的合作,培養具備實踐經驗的電力人才,使他們更好地就業。其次,教育機構與評價機構的合作模式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電力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效果。評價機構可以與教育機構合作,建立評價標準和方法,對電力人才培養過程進行評價和監督。通過對培養過程和培養效果的評價,教育機構能夠了解所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從而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優化,使電力人才培養的質量符合市場的需求。再次,企業與評價機構的合作模式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評估和培養內部的電力人才。評價機構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制定電力人才評價標準,對企業內部的人才進行評價和培養。通過對人才的評價,企業能夠了解自身人才結構的優勢和不足,調整培養計劃,為人才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發展機會,提升競爭力。
1.案例一
(1)背景介紹。電力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支撐產業,對高素質的電力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無法滿足電力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為了培養適應電力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開始合作,構建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4]。
(2)案例描述。某電力公司與某高等院校合作開展電力技能人才培養項目,通過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開發實訓項目、共同開設專業課程(企業員工和在校學生共同享有實踐機會),培養電力行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1)產—教合作。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目標和具體合作內容。雙方共同制訂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確保培養的電力技能人才能夠符合電力行業的需求。2)優秀教師培養。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合作培訓優秀教師,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在培訓過程中,電力公司要為教師提供實踐機會,使其深入實際工作中,了解電力行業的實際情況,提升實踐能力。3)實踐機會提供。電力公司向高等院校提供實習崗位和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電力行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提高綜合實踐水平。電力公司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中,為其提供實際的指導和幫助。4)實訓基地建設。電力公司為高等院校建設電力實訓基地,提供現代化的設備和技術支持。學生可以在實訓基地中進行電力實驗和實踐,提高其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5)轉崗培養。電力公司為已有員工提供轉崗培訓機會,使其能夠掌握電力行業所需的新技能。通過培養已有員工的技能,電力公司可以快速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提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5]。6)效果評估。通過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能形成強強聯合的協作關系,共同培養電力行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具體效果如下。一是就業率提高。通過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大大提高,能夠更好地滿足電力行業的人才需求。二是教育質量提升。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合作,能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更貼近電力行業的實際需求,提高教育質量。三是企業效益提升。高素質的電力技能人才培養,能夠提升企業效益,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3)結論。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案例表明,電力公司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電力技能人才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產學合作、優秀教師培養、實踐機會提供、實訓基地建設和轉崗培養等方式,能夠培養出符合電力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提高電力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
2.案例二
(1)背景介紹。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升級對電力技能人才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滿足電力企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某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合作,構建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提高技能人才的素質。
(2)案例描述。某電力企業與當地的職業培訓機構合作開展電力技能人才培訓項目,通過共同開展培訓課程,提供實踐機會以及進行技能評價等方式,提高電力技能人才的素質。1)培訓課程設計。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共同制定電力技能人才培養的培訓課程,并根據電力企業的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培訓課程包括電力基礎知識、電力設備操作技能、安全操作規范等內容,確保培養出具備全面技能的電力人才。2)實踐機會提供。電力企業為職業培訓機構提供實踐機會,使學員能夠實地參與電力工作并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機會的提供,能夠增強學員的實戰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3)技能評價標準制定。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共同制定電力技能人才的評價標準,并進行技能評價。通過評價結果,能夠了解學員的技能水平和優劣之處,為學員的培訓提供有效的反饋和改進方向。4)培訓師資培養。電力企業為職業培訓機構的培訓師資提供培訓和技能提升機會。通過培訓師資的提升,能夠提高培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提高學員的技能水平。5)優秀學員選拔。電力企業通過與職業培訓機構的合作,能夠識別和選拔出優秀的學員,為其提供晉升和發展的機會。優秀學員的選拔能夠激發學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推動其在技能方面更上一層樓。6)效果評估。通過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之間形成緊密合作的關系,共同提高電力技能人才的素質。具體效果如下。一是技能水平提升。通過優質培訓課程和實踐機會的提供,學員的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二是評價標準的完善。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共同制定和完善電力技能人才的評價標準,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三是學員就業情況改善。電力技能人才的素質得到提高后,學員的就業情況得到明顯改善,更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四是職業培訓機構聲譽提高。與電力企業的合作使職業培訓機構的聲譽得到提高,并吸引更多學員報名參加相關培訓課程[6]。
(3)結論。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案例表明,電力企業與職業培訓機構合作提高技能人才素質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培訓課程設計、實踐機會提供、技能評價標準制定、培訓師資培養和優秀學員選拔等方式,能夠提高電力技能人才的素質和競爭力,為電力行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人才支持。
3.案例三
(1)背景介紹。某電力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電力工程領域的高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的高校,學院設有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力系統自動化、新能源發電技術等專業,學院的教學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以適應電力工程發展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院決定引入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2)實踐操作。1)構建產教評生態鏈。學院與電力公司、電力工程企業、電力設備供應商、電力設備檢測機構等建立起緊密聯系的合作關系,共同構建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學院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電力行業的發展需求,引入合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來授課,采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院還與合作單位共同制定課程內容,并聯合舉辦電力技能競賽,通過競賽評估學生的實踐能力。2)開展實踐教學。學院結合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建設,開展多種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在校期間將實習時間一分為二,一部分時間在校內的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另一部分時間走進合作單位進行實踐實習。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時,有專業教師和合作單位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確保學生能夠掌握關鍵技能。實踐實習時,學生將親身參與電力工程項目,接觸真實的電力設備進行操作,加深對電力工程的理解。3)開設技能課程。學院開設一系列的電力技能課程,包括電力設備安裝與調試、電力系統維護與運行、電氣控制技術等。這些課程涵蓋電力工程的各個方面,學生在課程中不僅學習理論知識,還能接觸到實際操作。學院還邀請電力行業的專業人士來開設講座,并提供實踐案例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對電力技能的掌握程度。(4)開展評估與指導。學院進行定期的評估與指導工作,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學院將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因素,納入學生成績的評定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和競賽活動,提高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學院還為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就業推薦,并組織實習經驗分享會,幫助其他同學提升實踐能力。
(3)效果評估。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院發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學生通過與實際項目接觸,對電力工程有深刻的理解,能夠掌握一系列的操作技能,并能夠獨立進行一些簡單的電力工程任務。學生參與的電力技能競賽也取得優異的成績,證明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此外,學院的合作單位也表達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認可,并表示愿意為學院提供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
(4)結論。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實踐案例顯示,通過與電力行業的合作,學院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電力工程的發展需求。這一實踐案例能為其他高校引入產教評生態鏈提供有益的借鑒,也能為電力工程學院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提供有效的途徑。
綜上所述,電力技能產教評生態鏈的創新和實踐,為電力行業人才培養和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路徑與思路。產教評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電力人才培養和評價的有機銜接,推動電力行業的創新發展,為我國電力事業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春波.高校創新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的研究———基于教賽融合的應用型本科高校[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 36(03):37-39.
[2]邱鐘濤.新時代電網企業人才評價師培養與管理創新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21(01):8-10.
[3]高發亮,高聯學,張寶杰.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創新與實踐[J].集成電路應用,2023,40(01):363-365.
[4]劉娟,趙崢.高職院校專業課考評模式創新與實踐[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25(03):36-39.
[5]黃冠蘭,卞飛.校企共育ICT技術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深職院-華為“課證共生共長”模式的分析[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22,37(03):50-55.
[6]陳雷,梁平,孟亞男.嵌入與融合:“多元一體”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以河北省H大學社會工作實務教學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22):112-114.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Electricity Skills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Zhao Shuzong
(Guangxi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299,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the electric power skills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ecosystem is to closely integrat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evaluation, m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electric power talents closer to practical needs and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marke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skills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ecosystem,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s of the electric power skills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ecosystem, and explains its application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electric power skills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ecosystem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upply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killed talents i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but also promot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a virtuous cycle of industry academi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lectricity skills;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industry education evalu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no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