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江
【摘 要】數感是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之一,本文從五個方面探索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數感的策略,促進小學生數感的形成與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數感 培養策略
學生具有良好的數感,能夠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數的意義和數量關系,還能讓他們更為簡潔、精準地進行數學表達。此外,教師有效培養小學生數感,有利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并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就當前現狀而言,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數感培養,或者未能找到恰當的方法有效培養學生數感。故而,筆者根據多年的經驗圍繞核心素養對小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進行探討,為深化數學課堂改革打開一扇“窗戶”。
一、巧用生活情境是培養數感的基石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對數感內涵的解釋中,“真實情境”這一關鍵詞總共出現了兩次,可見小學生數感的形成應當是基于真實情境的。因此,教師在數感的培育中,應當注重創設與生活相關的真實情境,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的多少、比較數的大小關系等與數與運算相關的內容。當然,生活情境的創設方式多種多樣,可利用生活實物、圖片、視頻等,也可使用語言描述帶領學生去往真實場景等,教師可以從中選擇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合理手段進行情境創設。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下“小數的意義”時,課程伊始,教師就提出:請大家猜一猜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引導學生通過目測、觀察等手段進行猜測。然后追問:“用米作單位,老師的身高能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如果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由此引出小數。然后讓學生說說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的小數,從而促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從整數遷移到小數,并初步感知小數與整數的區別,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體會到數在身邊,對數產生親切感,進而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二、借助數學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應當設法激發學生對“數”的興趣,以更好地接觸、了解、探索“數”,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其數感。小學生天性愛玩,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促使其主動接觸“數”、了解“數”。設計數學游戲前應當認真剖析數感的內涵,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設計趣味數學游戲。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下“2、3、5的倍數”的練習課時,筆者設計了一個擺撲克牌的游戲。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用撲克牌玩轉2、3、5的倍數。”接著,讓學生打開信封,拿出撲克牌,把A到10按順序擺放在課桌上方,特別規定A為1,10為0。教師口述擺牌游戲規則:“當聽到‘答題開始口令后才能擺牌。完成擺牌后,要注意牌擺的順序。”教師出題:(1)選出兩張牌,組成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的最大兩位數。(2)選出兩張牌再加上一張6,組成既是3又是5的倍數的三位數。(3)請選出三張牌,組成既是2的倍數,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的最大的三位數。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學習游戲。通過這樣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訓練與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深化課堂深度,提升學生的數感。
三、強化算理教學是培養數感的重點
“數的運算”是培養學生數感的重點。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經常需要進行各種數學運算。數感好的學生,能夠快速找到合適的運算方法,同時他們也清楚為什么要這么算,還能判斷運算結果會在何種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何種變化,這對其快速、準確地解決數學問題是極為有利的。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當強化算理教學,帶領學生親身經歷算理的形成過程,并深入理解運算法則中蘊含的道理。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上“表內乘法(一)”時,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算理,就要設法讓他們明白乘法的本質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學生知道了乘法是怎么來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借助連加的加法算式編寫乘法口訣,促使學生牢記乘法口訣。理解乘法口訣的算理之后,學生即使忘記了乘法口訣也能自己編出來,對于口訣的應用也會更加靈活。通過上述手段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乘法算理的理解和應用,從而增強他們對“數的運算”相關知識的掌握,以此達到增強學生數感的目的。
四、善用估算,發展學生數感
數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素養,它涉及對數字和運算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參與一些運用估算解決的具體問題,積累一定的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讓他們體驗到估算的魅力,有助于學生數感的發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上與“乘法估算”相關的內容時,筆者課件出示問題:“媽媽想去超市買東西,她帶了100元錢,想買4袋衛生紙,每袋31元。她帶的錢夠嗎?”學生很快回答不夠。師:“你們怎么這么快知道錢不夠?”生:“估算一下就知道了。”師:“怎樣估算?”生:“假設每袋衛生紙30元,4×30=120(元),大于100元,所以不夠。”師:“如果媽媽帶120元夠買4袋衛生紙嗎?”有的學生估算后直接回答:“帶的錢夠。”有的學生卻喊:“不夠,因為31×4=124(元)。”還有的學生還在討論、質疑用估算夠了,怎么實際計算卻不夠?教師適時指導,促使學生理解估算與精確計算之間會有誤差。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體驗到估算的作用,并引導他們能在估算學習中捋清估算與精算的差異,在現實生活中學會合理運用估算,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五、解決實際問題,升華學生數感
解決實際問題是發展數感的關鍵,它是指學生能夠將現實問題與數量關系聯系起來,從而將問題數學化,運用數學思維并選擇恰當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還能對相關數學運算結果做出合理解釋。解決實際問題能夠綜合體現小學生的數感水平,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強化數感。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下“自行車里的數學”時,要求學生測量一輛普通自行車的前齒輪數、后齒輪數、車輪半徑,然后運用這些數據解決“這輛自行車蹬一圈能走多遠?”這一問題。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分析等過程,他們發現要想求出普通自行車蹬一圈前進的距離,只要知道“蹬一圈,車輪會轉幾圈,再用車輪轉的圈數乘以車輪的周長”即可,而觀察發現車輪轉的圈數與后齒輪轉動的圈數相同,因此,只要利用已知數據求出后齒輪轉動的圈數就能解決該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自行車的轉動情況發現如下規律,即“前齒輪齒數×前齒輪轉數=后齒輪齒數×后齒輪轉數”。根據這一關系,利用學過的比例知識,就能求出后齒輪轉數,從而解決本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將現實問題數學化,將其與比例的數量關系聯系起來,利用比例知識解決該問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由此促進數感的發展。
總之,《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而數感是學生應當具備的數學核心素養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創設真實情境、借助數學游戲、強化算理教學、善用估算、加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指導等策略,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數感、感悟數感、發展數感,為往后的學習奠定更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第十小學 責任編輯:宋曉穎)
參考文獻
[1]戴寶蘭.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數感的培養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3(31):165-167.
[2]張延民.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數感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3(05):46-48.
[3]俞孟華.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感培養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