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穆佳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環節。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而且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顯著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文章基于當前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提出了五種創新的教學策略,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應用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相比其他學科來說更具有挑戰性。這是因為數學不僅僅涉及文字的字面意義,而且要求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概念,具備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教師應采取有效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1? ?融入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閱讀材料,是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作為一門嚴謹而富有邏輯性的學科,其知識結構相對復雜并且環環相扣。同時,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實用性和應用性極強。在這一背景下,教師要精心選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在課前預習階段引入,以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在課前預習階段引入相關閱讀材料,有利于學生與新知識建立初步的聯系。這種自主閱讀的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所預見,而且能夠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產生疑問和思考,這可以為其在課堂上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閱讀與即將學習的數學概念相關的材料,學生會思考這些概念如何與他們已知的知識相連接,并在此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這種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而且有利于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這種預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究的狀態,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內化和理解。通過自主閱讀,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能夠更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閱讀材料的介入,學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數學學習的實際意義和價值。這種方法不僅豐富了數學教學的形式,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和興趣。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數學概念在現實世界中應用的材料,直觀地理解這些概念,從而增強學習這些概念的動力。
2? ?引導比較閱讀,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是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策略。比較閱讀不僅僅是對不同文本內容的簡單對比,而是深入的分析,要求學生對比和評估不同數學概念和理論或者解題方法的特點與適用性。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數學思想和策略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首先,比較閱讀能夠促使學生發展高階思維。在比較不同的數學內容時,學生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去識別和分析每種方法或者概念的優勢與局限性。這不僅有利于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夠激發他們對數學知識深層次探索的興趣。在進行比較時,學生需要考慮不同方法在解決特定問題時的有效性、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于解決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中,以及每種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此外,比較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識別和理解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做到在不同的情境下更加靈活地運用這些概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如何評估和選擇合適的方法,而且能夠深化對基礎數學原理的理解。
其次,比較閱讀策略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相互矛盾或者不同的觀點時,教師應鼓勵他們提出疑問,探究這些差異存在的原因。這種質疑不僅是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而且是對自身理解和認知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邏輯推理和證據評估形成結論。這一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不僅關注結果,而且關注結果背后的原因和邏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被激勵去挑戰現有的思維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并在此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見解。
最后,通過比較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見解。這種獨立思考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學生通過比較閱讀學會了如何在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中做出抉擇,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進行決策。通過比較閱讀,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且為他們在日后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3? ?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是學生提高閱讀效率和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徑。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傾向于單一的教師講授和學生被動學習,這種可能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組合作閱讀模式應運而生,為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
小組合作閱讀模式旨在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團隊合作來共同探究數學的概念和問題。這種方式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分享不同的觀點和理解,有利于拓寬他們的思維視野。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同時能聽取并吸收同伴的想法和解釋。這種多角度的探討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考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夠學習到如何在一個集體環境中提出問題、交流思想并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此外,小組合作閱讀模式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時,他們可以互相解釋和澄清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這樣的互動比單獨閱讀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數學概念。當一個學生對特定的數學問題或者概念有疑問時,同伴的解釋可能會提供新的視角。
4? ?拓展閱讀外延,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拓展閱讀外延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策略之一。數學作為一門學科,不僅僅局限于計算和公式的應用,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通過拓展閱讀的外延,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閱讀外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來說,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求他們具備數學思維和數學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閱讀與數學相關的各種材料,如數學故事、數學名著和數學科普讀物等,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這些材料通常包含了豐富的數學概念、歷史背景和實際應用案例,有利于學生多維度地理解數學的深度和廣度。通過這樣的閱讀,學生不僅能加深對數學知識和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講解、討論和探究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者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從而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培養數學思維和閱讀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重視對數學閱讀的引導。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入地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并進行討論和分享,幫助他們在閱讀中發現并了解數學的思想和知識;可以通過設置閱讀指導問題或者討論話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閱讀材料的核心概念和應用場景。
此外,創建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同樣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開展如數學閱讀俱樂部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數學閱讀,以提升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還可以設計為定期的讀書會或者數學主題討論會,讓學生有機會分享他們的閱讀體驗和學習收獲。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深入閱讀,以增強課堂學習的延伸性。這種家庭與學校的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數學領域的發展。通過這些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而且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
5? ?開展反思活動,培養嚴謹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嚴謹細心的態度是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關鍵。嚴謹的態度對于正確理解數學題目、掌握關鍵信息和避免計算錯誤至關重要。反思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旨在培養學生嚴謹細心的態度,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常常只是進行簡單的錯題講解和記錄,這種方法雖能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所在,但往往無法讓他們形成細心和嚴謹的態度。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這些品質,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設計和實施一系列的反思活動。開展反思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在審題和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并鼓勵他們進行自我改正。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后,回顧和分析解題過程。這包括讓學生識別和討論在理解題目、選擇適當的解題方法、執行計算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這樣的活動目的不只是找出錯誤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理解錯誤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通過這種深入的反思,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弱點,也能夠發現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中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通過融合閱讀材料、引導比較閱讀、開展小組合作和拓展閱讀外延及開展反思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這些策略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有利于提升他們在閱讀理解、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些策略,持續跟蹤學生的進步情況,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霞.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3(32):165-167.
[2]邱月桹.小學第一學段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下旬),2023(10):31-33.
[3]梁麗瓊.把握小學數學閱讀,促進數學思維發展[J].今日教育,2023(9):64-66.
[4]杜麗萍,楊克瑞,張富宏.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14):80-82.
[5]徐小娟.基于閱讀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J].學園,2023,16(2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