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領會
摘要: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新課程的改革也持續深入,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越來越重視。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極為重要,需要在教學中充分滲透德育元素,這也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本文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的滲透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美術? 美術教學? 德育
在小學美術教學融入德育教育元素時,教師需要充分掌握當前小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需要著重提升美術知識內容的綜合性,這也需要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只有小學美術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手段完成德育知識的滲透,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當前的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怎樣完成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文章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提升德育元素的滲透效率,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優勢
(一)全面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期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主要以培養學習興趣與審美能力為主。在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也主要以講解美術理論內容與開展美術創作活動為主,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美術知識的認知能力,并了解美術課程的重要性。[1]
(二)切實提升學生審美力與品德素養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思考深度都處于基礎階段,但是美術教學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能夠切實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品德素養。
二、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
(一)在美術作品欣賞階段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是美術基礎知識與美術創作的基礎技巧,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教師需要結合多元化的美術作品來傳遞豐富的思想與內涵,以此來達到滲透德育內容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小學生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讓小學生代入其中提升自身品德。比如教師在教學“生日”相關的美術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小學生深入課本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培養小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小學生提升自身的美術學習興趣,進一步領悟美術基礎知識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小學生欣賞完美術作品之后,還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重現“過生日”的場景,比如在過生日當天小學生的家人與朋友的祝福行為和合唱生日歌的場景,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構思畫面,并提煉出其中的美術元素,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德育教育的教學目的。[2]
(二)通過組織趣味性教學活動融入德育內容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想充分激發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就需要借助一些較強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這樣能夠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來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美術作品,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來增強小學生的視覺體驗,滿足小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美術教育與德育教育充分結合,設置豐富的學習任務。比如在引導小學生制作顏料時,就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校園的美術創作素材進行觀察,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制作顏料,通過這種組織趣味性教學活動的方式來融入德育內容是切實可行的。
(三)借助中華傳統節日內涵提升文化認同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個節日都有著豐富且深邃的內涵與情感。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都包含著深刻的民族情感,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節日的德育特點,將節日文化元素融入到美術教學中,以此來增強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民族情感。比如在中秋節前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索關于中秋節的典故,了解月餅的花紋寓意,并且引導學生創作精美的月餅圖案,通過借助中華傳統節日的內涵來提升小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保障小學美術課堂的德育質量。[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極為必要。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在這個時期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能夠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德育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持續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擁有恒心與毅力開展長期的教育引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德育知識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瑜倬.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31):61-62.
[2]傅惠君.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亞太教育,2022(16):56-58.
[3]梁夢婷.立德樹人視角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研究[J].教師,2021(0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