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方法不斷改革的背景之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越發重要。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認知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水墨畫作為我國繪畫的重要形式之一,開展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基于此,文章分別從五個方面對小學美術水墨畫的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教學意義;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楊春燕(1976—),女,江蘇省啟東市善成小學。
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一種形式,通過水和墨之間不同比例調制墨色,呈現清淡或者厚重的畫面。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水墨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小學階段的學生多數喜歡色彩繽紛的水彩畫,而水墨畫通常只呈現黑白兩色。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水墨畫世界,讓學生從水墨畫中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通過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完善學生的人格等。
一、小學美術中水墨畫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當下,教育教學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推進水墨畫教學,能夠讓學生感知水墨畫的獨特美學,充分發揮想象力,動手創作水墨畫,掌握水墨畫的創作方式和技能,實現創造能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水墨畫是國畫的形式之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進程中得以不斷傳承和發展,歷久彌新,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風貌。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欣賞并學習水墨畫的創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夠提升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欣賞能力以及審美感知能力。
二、小學美術中水墨畫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水墨畫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和審美意識的高度體現,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師在水墨畫教學中,可將教材和水墨畫教學充分融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水墨畫素材,結合水墨畫素材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激發學習水墨畫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了解水墨畫的緣起、發展、創造技巧,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在情境中進行水墨畫創作,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進而提升水墨畫教學的效果[1]。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12課“元宵節里掛彩燈”的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搜集整理元宵節的相關資料,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并通過講故事、做彩燈、猜燈謎等活動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制作水墨彩燈。基于此,教師可將彩燈制作和水墨畫教學聯系到一起。具體而言,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先準備好教學需要的工具材料,比如剪刀、紙片等。隨后,教師通過創設節日情境開啟課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元宵節的短片以及符合節日氣氛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元宵節的節日氛圍。而后,教師創設節日活動情境:“假如明天是元宵節,請大家今天一起制作水墨彩燈來裝飾教室。”學生會開始思考什么是“水墨彩燈”,教師接著解釋:“水墨彩燈的外部圖畫是水墨畫,內部是五顏六色的彩燈,十分漂亮和喜慶。”通過創設情景,教師成功引入水墨畫教學,并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逐步講解水墨畫的畫法、原理等,讓學生在節日的氛圍下制作水墨彩燈,成功激發學生對水墨畫的創作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融入聯想,提升學生創造能力
水墨畫是具有創造性的一種美術形式。教師要不斷創新水墨畫教學的模式,采取不同教學途徑和方法進行水墨畫教學。在學生進行水墨畫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從聯想教學法入手,摒棄以往一味讓學生枯燥模仿的訓練教學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靈活的聯想和創意教學法,不斷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充分展開聯想,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升[2]。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13課“風箏的魅力”的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關于中國傳統風箏的種類、特征以及制作方法等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激發學生對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風箏的起源及其他相關文化,比如風箏的種類、風箏的制作等。而后,教師可以融入水墨畫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風箏的圖案,利用水墨畫的方式繪制風箏。在學生進行繪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進行生活聯想,讓學生思維更加廣闊。比如,教師可進行以下提示:“相信同學們的家中都種有不同的植物,同學們可以聯想一下它們的樣子,然后嘗試將它們通過水墨畫的方式畫出來,畫出一個帶有植物圖案的風箏。”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聯想到家中的植物,并在腦海中逐漸形成關于植物的形象。在此基礎上,學生在進行創作時,會一邊聯想現實生活中植物的形象,一邊進行風箏圖案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描繪出由多種植物共同構成的風箏圖案,或者根據綠植在不同季節的形象進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創造能力,增加對水墨畫創作的信心。
(三)合作探討,提升學生欣賞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一定的欣賞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目標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將水墨畫教學適當引入美術教學中,啟發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學生針對不同的水墨畫作品進行對比和探討,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有效提高對水墨畫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產生思維碰撞,讓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深化學生關于水墨畫相關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6課“扇面畫”的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加深學生對于扇文化的了解,讓學生能夠以藝術的眼光看待生活,并且能夠保持對生活的敬畏之心和欣賞之情。同時,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進行扇面畫創作,并讓學生通過扇面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指導學生進行扇面畫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水墨畫教學,將水墨畫和扇面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教授學生調節水墨濃淡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動手調制水墨,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水墨畫的典雅大氣和清新靈動。具體而言,教師在講述水墨畫的基本畫法和技巧之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合作進行水墨的調制。而后,學生對空白扇面進行合作創作。創作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針對作品進行相互探討、交流和學習。教師也可以挑選優秀的扇面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并討論其優秀之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合作探究把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有效提升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四)融入游戲,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喜歡玩樂的年齡特征。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年齡特征,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融入游戲的水墨畫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讓教學擺脫以往教師機械講學、學生被動接收的狀態,有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提升水墨畫課堂教學質量[3]。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8課“我設計的服裝”的教學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服裝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設計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對著裝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展示一組服裝的“進化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了解服裝設計的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基本的設計道具,引導學生將水墨畫的畫法融入服裝設計之中。比如,在衣服上繪制一些傳統的水墨畫畫作,讓服裝充滿古典韻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在互相討論的基礎上,融入水墨畫圖樣,共同完成一件服裝的設計。在學生完成設計之后,教師可組織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響起,學生開始按座位順序傳遞花朵,鼓聲停止的時候花朵停止傳遞,花朵停留所在的小組派出一名代表,該代表負責分享小組設計衣服的靈感來源以及衣服上水墨畫的具體畫法。“擊鼓傳花”的游戲,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于課堂。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是一種互相學習,主動分享狀態。這樣,教師通過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與分享。
(五)融入生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教育源于生活,小學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將教育和生活結合,引導學生不斷實踐。在此基礎上,教師融入水墨畫教學,引導學生將水墨畫豐富的表現力運用于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水墨畫的創作中提高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12課“元宵節里掛彩燈”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以及美術創作的魅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實踐創作。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元宵節的傳統制作彩燈,并且要求每個彩燈的外部圖案都是水墨畫作品。在學生開始制作彩燈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現實生活中所見過的元宵節彩燈的形狀、外部圖案、色彩等,并結合這些元素開始創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里裝飾的擺放情況,為家里設計元宵節彩燈。如,有學生在元宵節彩燈上設計了竹葉的水墨圖案,教師可以讓該學生解釋他的設計想法,學生回答主要是為了搭配家里電視機的背景墻。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審美判斷能力,并能夠根據效果圖進行創作。因此,教師也可以展示幾張室內設計的效果圖,讓學生根據這些效果圖設計元宵節彩燈、創作彩燈外部的水墨圖案。學生親自動手設計的彩燈用于現實生活裝飾,能夠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這樣,教師將水墨畫融入極具生活氣息的元宵節彩燈制作過程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水墨畫教學時,需要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要注重因材施教,不可急于求成。針對目前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些現狀,教師需要不斷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認知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水墨畫屬于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教師開展水墨畫教學,能夠為學生帶來豐富的美術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幫助學生提升美術素養和水平,助力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繆朝莉.小學中高段美術水墨畫教學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2(8):19-21.
[2]吳瑞.玩轉水墨,傳承經典:談小學美術水墨畫教學[J].科幻畫報,2022(7):51-52.
[3]湯雯杰.解析小學美術水墨畫的創意教學對策[J].教育界,2022(1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