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清
摘? 要:高中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重要時段,英語更是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學科,因此,教師有必要做好學生在高中時期的英語學習指導工作。在高中英語體系中,作文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如果學生不能在學習中形成扎實的基礎、發揮英語的社交屬性,英語學科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學科知識時,對作文一直持抵觸情緒,由此會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教師應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下,讓英語寫作內容變得更加生動,以調動學生參與寫作教學活動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基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提出了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建議,希望對教師構建高質量課堂、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水平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傳統文化;寫作教學;文化差異;教學活動
在高中英語課程體系中,閱讀和寫作課程占據的比例較大,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更是教師在高中階段較為關注的任務。教師需要在學生的成長中,利用好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以靈活且有效的手段,讓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更好地學習寫作方面的內容。對此,教師可以突破過往寫作教學在形式與理念方面的限制,在寫作教學的基礎上引入我國傳統文化,基于文化融合的新形式,啟發學生創作的靈感,便于學生更好地感知課文閱讀素材的寫作手法。教師將傳統文化融入寫作教學后,通過對教學形式的轉變,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較多的收獲。
一、引導學生發現傳統文化與英語語義系統的差別,靈活地滲透傳統文化
教師在英語教學時,會通過英語和漢語的比較,讓學生發現英語語義系統與我國漢語間的文化差異,在文化比較和分析中發現二者的差異,掌握二者在表達時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快速理解英語語法,掌握語言使用技巧。教師應在新課程標準下設計英語教學工作,注重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力的培養情況,在英語教學中體現傳統文化。教師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高中英語中,讓學生研究中華傳統民族文化在語言表述方面的特征,并在一旁使用英語表述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直觀對比,發現二者在相同語義表述方面的本質差別,由此更好地理解文化差異,根據需求調整內容表述方式。教師讓學生對比英語與我國在語言表述方面的形式,讓學生在語言文化差異中抓住共同點,可以使學生較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語言表述技巧,避免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生搬硬套的情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時,還可借助一定方式讓學生觀看相同的內容,辨識英語表述和漢語表述的差別。學生在內容理解與分析中,可以發現兩種語言背后驅動文化的差異。學生在語言學習中,不僅會關注英語語法和單詞等知識,還會研究對方的文化。
教學人教版高中必修二Uint 1 “Cultural Heritage”單元時,教師為學生引出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能夠為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提供素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為阿斯旺大壩的建設工作,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教師可以讓學生歸納阿斯旺大壩建設期間涉及的文化遺產保護類信息,關注其中的被動語態。對本節課中出現的被動語態,教師先將其與漢語的被動語態進行比較,然后讓學生深入剖析語態間的差異。英語結構的被動語態結構相對簡單,出現被動語態的句子,謂語動詞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be、get上,此類謂語動詞與動詞過去分詞相互連接。漢語的被動語態主要包含有標記的被動句,在語句中帶有“被”,還有一種是和“被”意思相近的字,也可以表明相關含義。后一類被動語態相對復雜,沒有標志性的內容,需要通過對語句含義的分析才可以發現。教師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比較漢語和英語的被動語態,學生可以從中發現漢語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豐富性和精準性。
教師在教學英語時,讓學生基于傳統文化的維度分析英語語義系統與我國漢語表述方面的差別,可以使學生在差異中更好地學習英語,發現我國漢語在語言體式塑造方面的智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比較英語與我國語言形式、文化內核方面的差異;在深度學習英語知識時,也能透過教師在教學中投放的傳統文化元素,增加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學生在文化的碰撞中,思維能力將會得到鍛煉,這對學生學習英語有一定幫助,可以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從英語作文課堂中獲取有價值的元素。
二、突破固定教學形式,以傳統文化元素推進寫作教學
教師在進行高中作文教學時,需要突破固定的思維,調整課上引導學生學習的形式。從以往高中英語課堂教師的教學行為中不難看出,很多教師在教學時,程序化痕跡過重,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知識時會向學生推薦固定模式,并以相應的語言刺激學生。在學生創寫文章時,教師通常以敘述性文本作為主題,此類文章的語言結構相對僵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可能起到抑制作用。很多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時,并未從學生能否真正掌握英語表達方法的角度出發,而是要求學生通過英語作文模板學習英語內容的呈現流程。在此種方式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較為刻板,在應用單詞和語法時會受到限制,難以突破思維限制,影響自身寫作能力發展。隨著教學活動的推進,教師會向學生提出寫作任務。從大部分學生提交的英語作業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文本結構和內容極為相似。從學生所寫文章出現的程序化問題,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語言應用方面出現的短板。對此教師在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中,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寫作教學。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極為豐富,通過相應內容可以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打開思路,在思維的運轉中找到書寫靈感,并圍繞作文主題思考語言表達方式。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Uint 2 “Wildlife protection”單元的主題內容圍繞野生動植物保護展開。對此教師可以突破傳統教學的程序,引入我國道家天人合一、萬物平等、道法自然等思想,讓學生結合我國的道家文化,在人與自然、人與自然界萬物關系的思想下,重新閱讀本節課的內容。教師導入道家思想后,要求學生收集瀕危野生動物方面的信息,鼓勵學生思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給予學生空間,讓學生說出對此的看法。學生結合我國在人與萬物關系方面的思想,重新分析本節課閱讀素材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知識,對閱讀內容想要表達的含義有了更深切的體悟。這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學生,讓學生對閱讀主題產生了更多的寫作思路。
在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后,教師可以重新研究英語作文寫作任務。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必須基于英語課程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方面的需要,將傳統文化元素作為豐富課程內容的手段,突破傳統固定的程序,指導學生寫作需要注意的要點,讓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教師將傳統文化作為寫作教學的素材,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獲取寫作素材,并將其應用在英語寫作中,有助于學生提升對英語寫作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英語作文寫作活動。
三、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有新的解讀,同時為傳統文化在寫作教學中的滲透制造機會。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課上學習的主體,給予學生自由施展的空間,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高中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靈活轉變教學形式,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參與學習活動。教學活動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方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出于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的需要,教師將傳統文化作為豐富教學內容的素材;對課上開展的各類教學活動,也需要尋找適當的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會對教學中出現的傳統文化內容產生突兀的感覺。
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必修二Uint 3 “The Internet”單元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使用互聯網主要是為了什么。大部分學生在互聯網中,會使用通信軟件與他人聊天。教師可以借由此話題,詢問學生古人在互聯網與電話等溝通工具未出現時的遠程溝通方法。隨之,教師展示古人使用書信溝通的方式,讓學生知曉書信在內容編撰時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教師向學生展示書信的同時,還可以基于不少古人喜歡使用詩歌形式傳遞內容的特點,向學生介紹古詩,讓學生學習古人在溝通時遣詞造句的可取之處。教師在本次教學中,可以創設多媒體環境,讓學生仿照古人的方式使用書信進行交流,以書信交互想要表明的內容。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繹,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以古人為背景的情境中進行演繹,可以從中體驗古人在交互中的智慧,也可以更好地挖掘漢語中的信息。
在英語教材中有很多人文類的元素,我國傳統文化在人文方面的內容也很多,教師可以借助兩者的相同之處,做好雙方內容的對接,便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教師引出的傳統文化中進行學習,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下,會產生全新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生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中,也可以從其他角度研究英語相關國家的文化。教師以教學活動作為文化內容宣導的載體,需要在活動與傳統文化結合時,保證教學活動不會偏離英語教學的中心,以達到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設立校本英語課程,利用校本資源服務寫作教學
我國在上千年的發展中留下不少文化瑰寶,這些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眼界開闊、能力發展的作用較大。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領路人,有必要做好課程資源的安排工作,讓學生可以從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素材,啟發學生寫作思路。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內部擁有不少文化元素,這些均可以成為教師利用的素材。對此教師在文化資源導入前,需要深入學生群體,知曉高中生感興趣的元素,將其作為突破口,尋找與之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為傳統文化與寫作課程教學內容的結合奠定基礎。學校可以在走廊布置壁畫和介紹類的圖框,包括書法、水墨畫等介紹,學生可以從學校走廊設置的資料中,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
針對人教版高中必修二Uin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單元,教師在本節課的主題下,可以讓學生學習單元內容后,收集我國歷史上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教師在該任務提出后,帶領班級學生到走廊處觀看墻壁作品,要求學生學習某作品相關的歷史知識;在學生閱覽完畢后,要求學生在下課前寫一篇與之相關的隨筆;最后要求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學生在內容編撰、相互交流中,可以積累歷史知識,這對學生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益處。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參考走廊張貼的各類作品,從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將其作為寫作要素并進行創作。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則使學生在分享中獲得更多的體悟。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豐富寫作教學內容,通過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啟迪學生的思維,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感知。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漫長的時間,還需要教師做好指導工作,基于好文章編寫對個人能力的要求、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可以合理應用課上時間,從單元閱讀中學習英語母語者在語言組織和使用方面的特點。
教師在傳統文化與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期間,會讓學生透過傳統文化研究英語在語言表述方面的特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比較英語和我國語言在組織與文化呈現方面的差別,可以流暢地在漢語和英語中進行切換,能夠在寫作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在提高作文可讀性的同時,深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參考文獻:
[1]繆佳.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 高考,2022(27):28-30.
[2]張思.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傳統節日文化滲透[J]. 中學課程輔導,2022(25):126-128.
[3]李舒媛. 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學生英語,2022(10):8-9.
[4]林雨農. 基于希沃白板的“242”寫作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22.
[5]海蘭蘭. 平板電腦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22.
[6]李華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與啟示[J]. 校園英語,2023(22):79-81.
[7]鄧朝陽.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弘揚中華文化路徑初探[J]. 高考,2021(24):89-90.
[8]姜勇. 中國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體現的策略[J]. 校園英語,2020(34):176-177.
[9]李卯樂. 英語寫作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課例分析:甘南藏區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課堂輯錄[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 (05):125.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