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論文旨在探討并實踐一種以“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為基礎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通過分析傳統Java程序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采用“崗課賽證”融通模式優化課程教學思路。該模式結合實際工作中的崗位需求、競賽活動以及證書認證,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學習和應用Java編程技術。本文將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評估體系等幾個方面對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的實施進行詳細地闡述,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與教訓。
關鍵詞:崗課賽證;融通模式;Java程序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一、引言
“崗課賽證”融通是指將工作崗位、課程教學、技能競賽和職業資格證書等緊密融合,使之形成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在實踐中積極推動了教育教學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促進了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銜接,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益。
“崗課賽證”融通政策的背景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強調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全球范圍內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人才市場上對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證書的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崗課賽證”融通政策旨在推動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將探索“崗課賽證”融通模式在Java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通過整合企業崗位需求、競賽元素和職業資格證書,優化教學內容、形式和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二、基于“崗課賽證”融通模式下“Java程序設計”課程分析
《Java程序設計》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課程開設,幫助學生掌握Java語言的基礎語法知識,深入理解面向對象編程的核心思想,掌握Java語言中的各種特性和機制,如異常處理、多線程編程等。同時,該課程也緊密銜接Web前端開發、JSPWeb應用開發等課程。
根據Tiobe官網發出的2022年、2023年編程語言排行榜來看,Java語言依然穩居前四。根據甘肅省內企業網上招聘數據的統計分析顯示,對于大部分的中型、中小型,甚至部分大型公司來說,主流的開發語言仍然是Java語言。而目前Java軟件工程師的需求占軟件開發人才總需求的60%—70%,并且每年對合格的軟件人才需求遠大于供應。因此,深化“Java程序設計”課程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在高等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眾多比賽項目中,Java Web技術賽項是很重要的一個賽項,該賽項要求選手要掌握Java語法知識,熟練地使用Java開發服務器端API接口;使用HTML5、CSS3等前端技術完成頁面的設計及交互式效果開發;獲取后端數據并展示到頁面中,并運用JavaScript腳本完成表單驗證等。因此,學生必須擁有扎實的Java程序編程基礎和經驗。
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1+X”證書中,Java應用開發(中級)、Java Web應用開發(中級)技能等級證書都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基礎之上,能夠分析系統業務需求,開發Java應用軟件系統;掌握數據庫開發基礎知識,掌握網頁制作、樣式設計、動態交互等;熟悉主流的Web應用框架,能夠基于框架進行功能開發、測試、部署上線。
三、基于“崗課賽證”融通模式下“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模式下,甘肅財貿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對于Java程序設計課程進行了以下探索和實踐。
(一)立足崗位需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
首先,基于崗位需求、工作過程和各類技能比賽、證書考核標準、課程難易程度、內容銜接關系、學生學習規律,該校調整了課程銜接順序及課時分配,并重視課程內容的邏輯銜接,如圖1所示。
其次,基于Java相關技術崗位要求,該校結合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有機整合專業課程資源,修訂課程標準,并制定與崗位相適應的課程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如學生的代碼編寫規范性、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如圖2所示。
(二)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內容體系,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該校將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內容融入課堂目標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劃分,同時結合理論講授、舉例操作演示、學生實操練習等方式,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
在學期末,該校結合身邊案例分析,設置本課程的分組實訓任務,完成基于“Java+MySQL”的小型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旨在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從分析需求、系統功能設計、編碼開發到系統部署的軟件開發全過程;將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轉化;培養學生的團隊溝通協作能力、查閱文獻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構建“崗課賽證”多元評價體系,突出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綜合成績主要分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兩種方式。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認證考試、技能比賽的興趣和動力,該校制定了多元化評價機制(如圖3所示),將認證考試和競賽評比作為增值性評價方式,保證學生全力以赴備賽考證,并給予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時,認證考試通過測試學生的Java編程技術水平,以評估其掌握程度;競賽評比則通過讓學生參與各類編程競賽,以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
為了更好地深化三教改革、促進崗課賽證深度融合,該校采取了以下兩點措施。
第一,學院出臺相關教學、科研政策,以減輕一線教師繁重的授課任務,有效促進開展教科研活動,加強教師的科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從而為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提供更有力地支持。
第二,學院制定了《甘肅財貿職業學院“雙師型”教師管理辦法(試行)》和《甘肅財貿職業學院“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試行)》,鼓勵教師參加教師組技能比賽、考取技能證書,以鍛煉教師的參賽技能;邀請企業講師進校培訓、交流,以加強教師的項目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旨在打造一支“上的講臺、下的企業”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四、實踐與反思
在實施“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的過程中,學生普遍能夠積極響應,教學質量有了一定地提升。通過參與項目實踐和競賽活動,學生能夠理實結合,并應用于項目任務開發中。同時,認證考試和競賽評比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編程技術水平,使其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
目前,“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的實施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如何兼顧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如何確保評估體系的公正性和科學性等。對于這些問題,筆者還將進一步研究和改進,以不斷優化“崗課賽證”融通模式的實施效果。
作者單位:張紅霞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教育.2021(8):5-10.
[2]曾天山,陳斌,蘇敏.以高水平賽事促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基于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分析[J].中國職業教育.2021(10):5-10.
[3]向雙云,周珍輝. “崗課賽證”四位一體“動物微生物”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 微生物學通報,2022,49(4):1365-1374.
[4]劉雙平.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學改革研究[J]. 華東紙業,2022,52(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