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棠
摘 要:開展跨學科學習時,教師要把握好主題確定、目標確定、任務設計和評價設計這四個項目的關系。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設計跨學科學習任務,需要教師建構跨學科學習立體化網絡?;谥腥A優秀傳統文化主題來統籌設計跨學科學習任務的目標、內容、活動、資源和評價等各個環節,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表達,幫助學生克服片面和狹隘,提高學生深度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是倡導各學科的教師自覺地從學生綜合素養出發,通過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融合,為學生創設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元素,設計跨學科學習任務,既保證了分科課程系統學習的實效,又能融合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了核心素養,增強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傳承、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綜合化、實踐化是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促進小學教育減負增效的有效策略。
一、確定目標,聚焦主題
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主題”是學科間建立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跨學科主題,能夠把語文和其他學科中的大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碎片,以一定的學習任務主題聯系起來,給學生創設情境任務下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景視角。語文教材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歷史典故、名人名篇、文化常識等,例如“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民俗”等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整合了語文、數學、勞動、藝術學科的學習方法,扎根于生動具體的傳統文化內容和社會生活中。教師通過布置包粽子、猜字謎、剪窗花、貼春聯、拍財神等活動,使學生從生活中的傳統習慣入手,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中隱藏的智慧與情懷??鐚W科視野給了學生無限的延展空間。
確定了主題后,要嚴謹地考慮跨哪些學科、如何跨等問題??鐚W科學習的主題選擇既關注學生的興趣,又關注學科綜合素養。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設計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跨學科學習主題時,教師可以通過訪談、調查等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尋找滿足學生探索欲的聚焦點。有的傳統文化項目與學生實際生活距離較遠,所以教師在設計時需要對這些主題進行兩次的轉化。首先,要把一項傳統文化內容“學科化”——鏈接語文的學科知識,如“傳統節日”一課,學生基于語文學習了解到相關的傳統節日的知識。其次,在這基礎上依據本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開展跨學科設計,如在“傳統節日”一課基礎上設計跨學科學習主題“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民俗”。這主題涉及語文的閱讀能力、綜合實踐課的傳統食品制作、美術學科的傳統工藝等,既滿足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基礎知識的探索,又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任務設計,建構知識網
當開始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任務設計時,教師已經完成了主題和目標的確定。這里需要有具體的跨學科學習者來驅動,才能使主題和目標具象化,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和真實的問題中運用跨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參與學習,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不同類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設計有不同的特征,接下來將結合案例對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的設計策略進行具體描述。
(一)創設問題情境,凸顯真實體驗
創設問題的情境是尋找與課程內容相匹配的問題情境,特別要關注學生興趣、學生生活經驗、教學內容等要素。例如“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民俗”主題中,教師創設情境時,選取熱點話題“外國人對中國習俗的不解”和“文化入侵”,通過資料、圖片、視頻將學生帶入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真實情境中。語文、綜合實踐和美術教師在確定了“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民俗”這一主題后,再從多個角度觀察和分析這一情境,剖析其中包含的跨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知識,明確這一情境任務與語文、綜合實踐和美術學科中的哪些知識和能力相關聯,最后根據學生的學段基礎設計適當難度的學習任務。
(二)提出驅動性的問題,驅動任務實施
學生有興趣探索的驅動性問題有助于跨學科學習任務的順利開展。在明確了問題情境后,如何提出驅動性問題?驅動性問題的確定經歷概括、聚焦、調整的過程。如四年級上冊神話單元,在主題“神話故事”學習中,教師基于本質問題提出概括性的問題,然后通過了解學生的興趣及與其他學科教師的研討,發現同學期音樂教材中有一節音樂欣賞課《哪吒再生》,將概括性的主題進一步聚焦為適合四年級學生的驅動性問題——“讓神話人物走上舞臺”。這樣既充分利用了教材,打破了學科壁壘,又從藝術的角度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階段活動的設計,加強語文實踐
確定了驅動性問題,教師要以此為線索,引導學生分階段活動,提出適合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小組進行階段活動的設計,設計的過程不是一次性完成,需要小組討論,教師或家長進行適當指導,小組再優化并不斷完善階段活動方案。在跨學科主題活動“讓神話人物走上舞臺”中,教師引導小組在設計階段活動時考慮周全,須涉及方案的實施時間、場地、進度跟蹤等方面。
階段活動的實施過程,教師需要進一步支持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方法,在方案付諸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提醒學生。范例和學習單是幫助學生順利實施階段活動的“腳手架”,幫助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形成對學科概念的深度理解。在跨學科主題活動“讓神話人物走上舞臺”中,活動過程和成果展示環節都安排了家長代表一起參與,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果。此外,家長還參與到“我童年時代最喜愛的神話人物”評選活動中,讓家長也成為其中的演講者和學習者,使得中國傳統文化閃耀出智慧的光芒。
三、評價設計,總結提升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評價有異于一般單一學科的教學評價。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評價更具實踐性、綜合性,以及基于學生發展的進階性。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評價要圍繞主題,立足于所在學科的目標,基于所在學科的核心素養要求和全面育人的價值。例如,在“讓神話人物走上舞臺”跨學科主題活動中整合了語文、音樂兩個學科的目標,形成了以下跨學科主題目標:通過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到名著中的神話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通過欣賞歌曲《哪吒再生》,感受哪吒的聰明、調皮等性格特征;通過開展“我童年時代最喜愛的神話人物”活動,用演講、表演等形式展現神話人物的性格特征,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核心思想,理解其包含的智慧和美感,欣賞其藝術表達形式。因此,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評價就可以從以上目標來進行設計。
評價設計著重評價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應該細化兩個項目的指標:第一是學生把知識向實踐轉化的能力,評價學生是否具有參與社會服務、解決生活難題的意識;第二是學生把實踐的經驗提煉總結成學科知識的能力?!白屔裨捜宋镒呱衔枧_”跨學科主題活動中,評價的關鍵在于關注學生是否通過豐富的活動增加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在認識自然、文化方面是否有新的體驗,在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是否有進步。
綜上,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設計跨學科學習任務,是源自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和使命感??鐚W科學習任務以提高學生素養為目標,在明確主題與目標后,通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活動實施、評價設計,整合各學科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滲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育學生融會貫通、化知識為智慧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麗娟.小學跨學科主題學習中主題的確定[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21(08).
[3]郭華.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什么?怎么做?[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