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賀曉英,1986年生,湖南邵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與翻譯、英語高等教育和國際交流與合作。
摘 要: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將戲劇教學法融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之中,創設“最美個人名片藝術設計”的寫作劇場,設計“劇場序幕、劇場開始、劇場發展、劇場高潮、劇場謝幕”等五個教學步驟,開展熱身活動、情境鋪墊、情境寫作、情境遷移、作品點評等教學任務,利用“角色扮演、入戲會議、墻上角色、建構空間”等教育戲劇范式,在課前活動、課中教學的環節中,引導學生完成英語寫作的語言準備、結構確定、基礎寫作、藝術創寫、反思改進等教學任務。
關鍵詞:戲劇教學法;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教學設計;教育戲劇范式;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11-0080-06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明確規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英語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英語寫作能力則是衡量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2]。為突破傳統英語寫作教學的難題,基于學情和課程教學目標,本研究嘗試將戲劇教學法融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英語寫作經驗、強化英語寫作思維、提升英語思維品質,最終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一、戲劇教學法的內涵及應用價值
戲劇教學法(Drama-based Pedagogy,DBP)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將戲劇的形式和技巧創新整合到各種教育活動中[1]。該教學法以戲劇輔助課程學習,增強學生的課程知識,發展學生的綜合技能。戲劇教學法的特點是運用教育戲劇范式、戲劇游戲等活動,借助戲劇活動多樣化的表達形式,協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化學習層次,鼓勵學生多角度進行思考探究,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思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戲劇輔助教學并不需要訓練學生的表演能力,且不以戲劇展演為學習成果,而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英語學習賦能為主要目的。
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一是創新教學方法。戲劇教學法互動性和創造性強,為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注入新活力。常見的教育戲劇范式有坐針氈(Hot Seating)、專家外衣(Mantle of the Expert)、教師入戲(Teacher in Role)、入戲會議(Immersive Meeting)、墻上角色(Wall Characters)、轉換時空(Time-Space Transition)、思路追蹤(Thought Tracking)和線索材料(Unfinished Material)等,學生能在更有趣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寫作,借助情境能更深入地理解英語詞匯和語法。該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個性化寫作風格。二是重構教學內容。戲劇教學法能更好地整合英語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可有機融合英語語言學習、文化元素、生活情境和職場環境。在戲劇環境中,學生不僅能在特定語境中創造性地使用語言,還能拓展思維和提高表達個性觀點的能力。三是增強學習動機。戲劇教學法可創設靈活多樣的活動和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和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而且是戲劇活動的親身體驗者。這種體驗式學習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畏懼感和抵觸情緒,使其在更加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本研究以“戲劇教學法”和“高中英語”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信息檢索,截至2023年11月29日,共檢索出12條相關文獻。其中,包括8篇學術期刊論文和4篇學位論文。這些文獻主要圍繞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讀寫以及課堂教學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領域,應用戲劇教學法的研究僅有2篇。如何利用戲劇教學法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值得一線英語教師深入探討。
二、教學設計思路
戲劇教學法運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活動、課中教學、課后作業三個主要教學階段(如圖1所示)。
課前活動主要著眼于課前鋪墊,預熱課堂氛圍。通過熱身活動,如播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片段或進行簡單的英語互動游戲,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進行情境鋪墊,為學生后續進入課堂教學、理解課程內容做好心理準備。
課中教學是整個課程設計的重中之重,也是融入戲劇教學法的關鍵環節。教學過程分為劇場序幕、劇場開始、劇場發展、劇場高潮和劇場謝幕等五個步驟,每個步驟均設置了明確的教學任務,如熱身活動、情境鋪墊、情境寫作、情境遷移和作品點評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入戲會議”“墻上角色”“建構空間”等教育戲劇范式,在戲劇游戲中完成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英語寫作學習經驗,強化英語寫作思維,提升英語思維品質,增強英語寫作能力。
課后作業是延伸與鞏固課堂教學內容階段。通過布置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作業,如基礎練寫和藝術創寫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寫作中,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與牢固掌握。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認真批改與點評,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與指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三、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
本研究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Welcome Unit的寫作板塊Write A Student Profile為例,探究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和效果。
(一)文本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寫作個人簡介。個人簡介是介紹人物的姓名、年齡、經歷、特長、愛好等來表現人物特征的一種寫作文體[3]。寫作要求介紹個人信息,還需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根據要求、主題靈活地篩選、組織和呈現個人信息。簡介寫作通常使用第一人稱,時態常用一般現在時態,在個人簡介常用的個人信息介紹、興趣愛好和經歷分享等內容以及對應的英語表達,常用詞匯有name、age、grade、class、honors、awards、hobby等,主要句型My name is...、and I am... years old、I am a student in...等。
本文呈現兩名學生Ann和Thando的個人簡介,包括基本情況(姓名、年齡、年級和學校)、性格、最喜歡的學科、學習方式、愛好和夢想等六個方面。個人簡介主題與本單元主題語境相關,文本結構清晰,語言簡潔精煉,能夠為個人簡介寫作提供很好的范本。通過寫作個人簡介,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個人簡介寫作的結構要素和語言表達,鍛煉在英語情境下進行自我介紹的能力。據此,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頁表1所示。
(二)教學過程
1.課前活動
學生先在南寧教育云平臺自行觀看動畫教學視頻How to Write a Student Profile。該視頻介紹了個人簡介的結構要素。
【設計意圖】英語動畫視頻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動畫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中教學
第一步 劇場序幕:熱身活動
【角色扮演】選擇3名學生扮演教師、警察、醫生角色。要求扮演者根據角色職業特點,選出四個動作定格,排列成次序,再按次序串聯成一連串的特色動作,隨著音樂自由展示動作。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英語簡單句回答問題,并猜出所扮演的角色。
T:What is she doing?
S: She i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T: What is she doing?
S: She is wiping the blackboard.
T: Who is she?
S: She is a teacher. She is 20 years old.
T: Where does she work?
S: She works at a school.
【設計意圖】本次熱身活動旨在通過“角色扮演”與“韻律動作”相結合的教育戲劇范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且有互動性的學習環境。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運用到與個人簡介寫作相關的英語詞匯和句型表達,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韻律動作加深對職業特點的理解,提高學生在職業場景中的語言應用能力。
第二步 劇場開始:情境鋪墊
【入戲會議】教師扮演藝術設計展覽館館長,發出關于“最美個人名片藝術設計”征集活動的通知。學生分別扮演評審委員與個人簡介設計師。教師根據會議室桌椅擺放風格對教師桌椅進行重新布置,邀請學生分別以評審委員、設計師身份參加“最美個人名片藝術設計討論會”,引導學生從角色身份出發,討論個人簡介寫作的結構要素、語言特點與評審標準。
T: I plan to select and exhibit the top 10 student profiles. W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ir profiles?
S1: Name, age, grade, and school.
S2: Personality and leaning style.
S3: Hobbies, merits, motto......
T: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S: Simple sentence, link words, correct in grammar......
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yle?
S: Clear, attractive, impressive, creative...
結合學生討論結果,教師總結:
(1)個人簡介寫作的結構要素是否齊全,要素包括基本情況(姓名、年齡、學校)、性格、最喜歡的學科、愛好與夢想等。
(2)語言特點。使用的語言是否簡潔精煉、是否使用第一人稱等。
(3)評分標準。內容是否完整、結構是否清晰等(如下頁表2所示)。
【設計意圖】通過會議場景布置和最美個人名片設計這一任務,創設個人簡介寫作應用情境。學生扮演評審委員和設計師等角色,換位思考個人名片的設計過程。通過討論個人簡介寫作的結構要素和語言特點,增強學生對寫作任務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幫助其學習和掌握個人名片設計的評分標準,提高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后續的寫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步 劇場發展:情境寫作
【墻上角色】發放“三好學生”紙張,要求學生書寫“三好學生”個人簡介,具體流程如下。
(1)要求學生2人一組,結合個人簡介范文和在線英語學習詞典,將其身份特征寫在方框外部;
(2)8人組合,在2人合作成果的基礎上歸納整理“三好學生”的身份特征,形成完整的個人簡介,并展示在方框內部;
(3)選取一組學生作品展示“三好學生”的個人簡介;
(4)全體學生對照寫作標準對該組作品進行修改完善;
(5)全體學生以“我與‘三好學生的差距”為主題分享心得體會。
【設計意圖】教師組織學生撰寫“三好學生”個人簡介,使其將已學習的個人簡介文體的結構要素和語言特點等知識運用于寫作實踐。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和集體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第四步 劇場高潮:情境遷移
【建構空間】要求學生選取名片設計底板,基于國風設計元素,以小組為單位在“Canva可畫”設計平臺設計英語名片。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選取設計底板,教師提供“最美教師”“最美警察”或“最美醫生”的名片設計底板,每種底板都包含職業特征和元素。
(2)學生通過學習和討論,討論如何將“國風”元素融入現代名片設計中。
(3)教師使用在線設計平臺。教師介紹“Canva可畫”在線設計平臺的基本操作功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平臺上設計名片。
(4)每個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進行分工,如文字策劃、圖形設計、色彩搭配等。
【設計意圖】設計情境拓展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英語核心素養。首先,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意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其次,結合國風元素,引導學生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更能激發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文化創新能力。再次,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最美”人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最后,利用在線設計平臺進行教學,使學生親身體驗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
第五步 劇場謝幕:作品點評
(1)作品上傳與展示。學生將設計完成的名片作品上傳至班級QQ群,上傳前要確保圖片文件格式正確、清晰度達標;每組選派一名或多名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學生代表需要解說設計理念、文創元素的運用與內涵,以及作品中所體現的“最美”人物的職業特色和價值觀。
(2)學生投票與評選。教師在QQ群內組織學生進行評分。學生投票時需說明評選理由,這有助于提高投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3)教師點評與總結。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有針對性地指出每個作品的優點與不足,幫助學生明確改進方向;引導學生總結個人簡介的結構要素與語言特點;鼓勵學生嘗試將傳統文化元素以新的方式組合和呈現,創造出風格獨特、版面新穎的個人簡介。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作品展示、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三個環節,全面評估學生個人簡介的設計成果。首先,作品上傳與分組展示環節旨在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其次,學生投票與評選環節著重促進學生間的互動與思考,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寫作評判能力;最后,教師點評與總結,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審美意識,使學生在未來英語寫作中更加注重內容美與形式美。
3.課后作業(二選一)
(1)設計個人名片
要求:基于先前設計的個人名片,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和教師反饋,對名片進行細致的調整和優化。重點關注名片設計的英語表達、整體布局、色彩搭配、字體選擇和文創元素的融入,力求使名片更加精美。
(2)為文學大師設計名片
要求:選擇一位你喜愛的作家(如魯迅、老舍、莫言等),上網查閱其文學風格和作品特點,并以此為靈感,用英語為其設計一張獨特的個人名片。名片設計需體現作家的個人風格,設計富有創意性和藝術性。
【設計意圖】通過選做作業,鞏固與提升課堂所學知識。學生要發揮想象,設計出具有個人風格的名片,培養創新思維與審美能力。該作業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完善作品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注重細節。
四、教學效果及反思
(一)教學效果
知識目標達成情況:通過課堂互動和作業評分,95.00%的學生能夠準確地使用至少20個相關詞匯和5個常用句型表達關鍵信息;在課堂討論和分組練習中,90.00%的學生能清晰地識別并描述個人簡介的結構要素;85.00%的學生能在寫作中運用正確規范的詞匯。
能力目標達成情況:92.00%的學生能夠展示基本信息、愛好、未來計劃、夢想等關鍵要素;85.0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一篇結構清晰、語法正確的個人簡介;通過互評,80.00%的學生能從內容、結構和語言三個方面對同學的作品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
素養目標達成情況:90.00%的學生在個人簡介寫作中展示了獨特的個性和創意。在學生互評環節,88.00%的學生表現出較高的評價能力,能對信息的適用性進行有效判斷;個人簡介作品反映出95.00%的學生對自身進行了全面剖析,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
(二)反思及改進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個別學生由于害羞或不自信,在角色扮演時顯得緊張、不愿意參與表演;大部分學生不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英語詞匯,在溝通交流中遇到困難;個別學生參與戲劇游戲環節時超出預定時間,導致課堂教學進度受到影響,一些環節因為時間不足而匆忙結束;因現場缺乏設備設施、場地布置簡陋,劇場情境沉浸式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在運用戲劇教學法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要盡量創建一個充滿鼓勵話語的人文環境,尊重每位學生,避免產生為了糾正語言錯誤而打斷學生表達的行為;發揮群體效應,從小規模的活動開始,通過榜樣示范作用,逐漸開展大規模的表演;選擇難易適度、學生熟知的戲劇話題,提前準備相關文本材料給學生預習,減少在教育戲劇活動中的語言障礙;明確每個戲劇活動的時間長度,在活動中設置定時器,提醒學生及時調整活動進度;合理利用現有教學設備和資料,及時升級新的電子教學設備軟件。
為提升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力和效果,未來的研究應繼續探索將戲劇教學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可能性,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不同歷史場景,幫助學生打造“沉浸式”“戲劇化”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戲劇教學法運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顯著,其推廣價值不容忽視。此外,未來課題組將致力進一步開發和完善針對戲劇教學法的評估工具和標準,探索多元評價手段,綜合評估學生的英語寫作、創新思維、藝術創造、團隊合作等能力,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英語寫作成效。
參考文獻
[1]常煥輝.現代英語寫作理論及教學改革研究[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1):5.
[2]龍炳.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及優化策略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3(30):109-110.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專項重點課題“核心素養視角下以戲劇教學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2022ZJY1184)的研究成果。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