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日報》對愛國衛生運動的社會動員

2024-07-03 07:32:12唐燕郭榮浩
關鍵詞:新中國

唐燕 郭榮浩

[收稿日期:2023-06-04修返日期:2023-08-19

作者簡介:唐? 燕(1994-),女,漢族,湖南衡陽人,講師,博士在讀。研究方向:中共黨報黨刊史。

郭榮浩(1995-),男,漢族,湖北武漢人,博士在讀。研究方向:醫療衛生史、醫療社會史。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新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1JDSZKZ09。

·感謝匿名審稿人對本文的建議,作者文責自負。]

【摘要】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改變四川解放前疫病肆虐狀況,應對美國細菌戰威脅,《四川日報》持續關注并大規模報道愛國衛生運動。通過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宣傳、模范以及策略動員,使相關領導和組織承擔起相應責任,要求社會各界樹立正確思想,汲取榜樣力量形成向上氛圍,激發社會全體成員創新活力?!端拇ㄈ請蟆返纳鐣訂T圍繞黨和政府政策中心工作而展開,體現了鮮明“黨性”原則,同時踐行群眾路線,善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銳利武器,重視議程設置,靈活運用多種呈現形式報道方式,極大提升了社會動員效果。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并結合《四川日報》卓有成效的社會動員,不僅增強了人民群眾體質,使他們養成了講究衛生習慣,而且樹立了政治權威,贏得了政治認同,同時破除了封建迷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最終實現了個人、國家和社會的三方共贏。

【關鍵詞】新中國;愛國衛生運動;《四川日報》;社會動員

【中圖分類號】K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4860(2024)03-0069-10

愛國衛生運動最早是1952年為應對美國“細菌戰”發起的群眾性防病活動,帶有“非?!鄙?,但戰事結束后一直常態化和制度化開展延續至今,從“非?!鞭D變為“日?!保蔀闃O具中國特色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并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目前,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從整體上論述愛國衛生運動的發展全過程;二是對愛國衛生運動的不同階段進行分析;三是就某一地區愛國衛生運動開展情況進行個案研究;四是探討愛國衛生運動中國共產黨的社會動員問題①。

然而縱觀現有研究,無論是在史料的運用還是研究主體的選擇方面,對于黨的“喉舌”“耳目”的機關報,尤其是地方性黨報,其重視程度都不夠。列寧曾說,黨的“報紙不僅是集體的宣傳員和集體的鼓動員,而且是集體的組織者”[1]441,充分表明了黨報這一大眾傳播媒介的極端重要性。有鑒于此,本文擬探討地方性黨報《四川日報》在愛國衛生運動中的參與,這不僅能夠豐富愛國衛生運動研究,而且能夠還原黨報在群眾性運動中的歷史作用,拓展黨報黨刊研究范圍,還能為當前黨報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意義。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日報》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社會動員的緣由

1952年9月1日,《四川日報》正式創刊。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各項事業都亟需恢復發展和革新建設,作為黨的機關報需要關注報道的事項繁多,《四川日報》之所以刊載大量關于愛國衛生運動的內容,參與社會動員,一方面在于迫切改變新中國成立前四川疫病肆虐狀況,另一方面則是粉碎美國細菌戰的需要。

(一)改變新中國成立前四川疫病肆虐狀況迫切要求

四川自然地理復雜,氣候多變,各地溫度、濕度差異極大,致使多種病媒滋生,病種繁多。據1916年《四川內務統計書》不完全統計,四川感染較為嚴重的傳染病有霍亂、赤痢、傷寒、天花、麻疹、猩紅熱、白喉以及黑死病等8種,患病總人數達1 672 067人,其中死亡人數640 656人,病死率高達38.3%,在當年全省已明死因人數中占比達70.9%[2]98-116。根據1940、1941年《四川省法定傳染病統計表》顯示,四川法定傳染病新增為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赤痢、天花、白喉、霍亂、鼠疫、腦膜炎、猩紅熱、瘧疾以及回歸熱等10余種。僅就霍亂一種疾病,民國時期就歷經了1920、1939、1940、1945年四次大流行,感染者、死者無可統計。再如天花,1940—1949年,據報年年均有天花流行,且病死率達10%以上[3]11。新中國成立前夕,四川瘧疾發病地區涉及巴縣、忠縣、廣漢、璧山等131市、縣,醫院診治病人數計79 747人[4]189。此外,四川還是鉤蟲病、血吸蟲病、絲蟲病等寄生蟲病高發地區,其中少數民族地區還多發麻風、性病。

疫病肆虐,嚴重危害四川人民的身體健康,并對廣大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影響。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民國時期四川現代醫學基礎薄弱,城鄉地區缺醫少藥現象嚴重,1949年四川(含西康)現代醫療衛生機構僅有195個,衛生人員2 719名,平均每千人僅0.047人;醫院病床1 972張,平均每千人僅0.034張[3]9。與此同時,傳統中醫則在國民黨政府的打壓下處境艱難,因此民眾在患病之后往往得不到有效救治。在求醫不得,施藥無門后,民眾往往轉而求助于巫醫神祇,不僅造成錢財浪費,更貽誤病機或直接致人死亡。民國時期四川報界影響范圍最廣的民營報紙《新新新聞》就對川西農村地區的迷信活動進行揭露,其中與治病有關的就有“打保護、觀仙、放陽花”等三種[5]。如此一來,因“病急亂投醫”導致枉死的民眾亦不在少數。此外,廣大城鄉地區公共衛生環境惡劣,民眾不講個人衛生又加劇疫病流行,如此陷入惡性循環。據統計,1949年時,四川人均壽命僅35歲。

以上既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四川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內在動因,同時也成為《四川日報》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社會動員的重要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6]381,報刊必須要服務人民,積極回應人民關切。

(二)應對美國細菌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直接原因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1952年初,侵朝美軍企圖通過“細菌戰”挽救戰爭不利局勢,從1月28日至2月27日連續在朝鮮我軍前線陣地和后方上空,大量撒放傳布細菌的各種毒蟲[7],進一步擴大細菌戰范圍。消息一經確認,引發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1952年3月14日,政務院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19日,中央防疫委員會發布指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成立防疫委員會。《人民日報》也在3月23日發出號召:“防御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人人都來參加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8]。自此,一場以粉碎美國細菌戰為中心的大規模群眾性衛生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12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一九五三年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規定:“一九五二年成立之各級領導愛國衛生運動機構今后統稱為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9],愛國衛生運動從此有了統一的領導機構。

在黨中央領導部署下,四川省積極響應。1952年4月,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行署將原先設立的衛生委員會改為衛生防疫委員會,由行署與所屬民政、公安、文教、衛生、婦聯等單位的負責人組成,領導轄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1952年9月1日,四行署合并為四川省。9月24日就召開了四川省首屆衛生行政會議,確定“以大力培養中級衛生干部,繼續普及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繼續發展和鞏固全省衛生基層組織,在衛生人員中繼續進行思想改造,為今后全省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10]。1953年1月28日召開省首屆衛生工作會議強調了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性,“特別是從去年四月,全省的愛國衛生運動與群眾運動相結合,普遍深入開展,九個月來全省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改進,講衛生、愛清潔逐漸成為勞動人民的習慣”[11]。與此同時,撤銷原先各行署衛生防疫委員會,于1952年10月10日成立四川省衛生防疫委員會,1953年2月10日省衛生防疫委員會又改為四川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負責全省反細菌戰工作和群眾性衛生運動,并且在區、鄉設分會、支會,區、鄉(鎮)所屬的街、段和村設衛生小組。機關、學校、企業、團體也相應建立起分會或小組。

因此,反對美國細菌戰以及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是《四川日報》進行社會動員的直接原因,也是作為黨政“喉舌”的機關報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職責的重要體現。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日報》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社會動員的內容

社會動員是指“動員主體運用一定的手段引導動員客體參與的過程,最終達到動員主體所期望的目的”[12]。為了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實現粉碎美國細菌戰,除害滅病、人人振奮、移風易俗、改造國家等目的,《四川日報》主要進行了組織、宣傳、模范以及策略動員。

(一)組織動員:敦促領導組織承擔相應責任

組織動員是根據組織的功能或人們的職業、年齡、性別等分門別類地把人們吸納到各種社會組織中。組織動員能夠有力保證動員渠道上下通暢,并在較短時間內聚集足夠力量、實現動員目標奠定組織基礎[13]46。在愛國衛生運動開展過程中不僅設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的垂直組織,同時也組建了不同行業領域的橫向組織,將全國納入一個巨大的網絡中,為愛國衛生運動奠定了堅實組織基礎。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重視程度不同等原因,一些地區、單位游離于組織之外,例如成都市愛國衛生運動在開展四個月之后,仍有不少地區沒有設立分會和支會[14],還有建立了相關組織,但是并未起到應有作用或是工作仍然存在不足。我們黨歷來強調“領導掛帥”,這些情況的出現與主要領導是否盡職盡責有莫大關聯。

《四川日報》通過極力敦促相關領導組織承擔相應責任,參與組織動員。在總結愛國衛生運動開展情況時主要歸因于領導重視與否。1952年10月31日在頭版刊載的《我省愛國衛生運動獲顯著成績》中指出,“領導重視和群眾力量相結合及群眾技術和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地區成績大,領導干部思想麻痹而又存在官僚主義作風的地區或單位則成績很差”[15]。1953年3月25日在總結全省春季愛國衛生運動開展情況時也提到“不少地區和單位,領導不重視,單純強調中心工作忙,使運動至今尚未很好開展”[16]。在總結西南鐵路局中級技術學校衛生工作之所以做得好時,同樣強調原因在于該?!包h、團及行政領導上先后進行了深入動員,成立了全校性的與各隊、各組的從上到下的愛國衛生組織”[17]。

同時,對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不好的組織和領導進行公開批評。如“成都西南鐵路局施工局中心醫院的領導到十月初對愛國衛生運動還抱著拖延應付的態度,以致運動沒有很好開展,雖經批評仍未立即改正。這是比較突出的例子”;“邛崍縣領導上兩次都不參加該縣的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會議,使該會的工作布置都很難作出決定。瀘州市民生公司、宜賓縣聯社倉庫、涪陵城區各機關、成都市療養院、西南鐵路中級技術學校等單位對運動采取不理的態度,甚至還公開拒絕檢查,應即糾正。”還指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的不足,“由于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沒有及時提出每一階段的具體要求和做法”[18],使全省愛國衛生運動不夠普遍、平衡,甚至出現個別地區錯誤理解運動性質,因而使工作松弛下來的情況。

此外,通過正面案例樹立組織和領導標桿?!端拇ㄈ請蟆范啻螆蟮李I導在愛國衛生運動中親自動手,深入基層的事跡。如“瀘州市在金再光市長親自領導下,清除了長江、沱江沿岸堆積百余年的垃圾五千余噸”[19];宜賓市張漢夫副市長“在搬運垃圾中親自帶頭。他挖了又抬,抬了又挖,一直沒有休息”[20]。在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后期,即“除四害”運動中,《四川日報》更是多次宣傳“黨委領導”“書記掛帥”,如“省委書記閻秀峰同志以及各機關單位的領導同志都親自上戰場,與群眾一道挖運泥土”[21]。通過組織動員,無疑能夠使愛國衛生運動尚未開展或是開展不好的相關組織和領導轉變思想,從而積極行動起來。

(二)宣傳動員:要求社會各界樹立正確思想

宣傳動員就是動員主體基于某種目的而采用解釋、說服、鼓動等形式去影響動員客體的心理,通過闡述某種思想、主張、觀點和主義,達到使動員客體的思想感情乃至行為活動能夠按照動員主體的愿望變化的一種文化傳播形式[13]45。愛國衛生運動興起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抗美援朝、粉碎美國細菌戰,因此在運動開展前期,《四川日報》往往結合愛國主義思想進行宣傳動員。諸如,“我們要進一步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進身體健康,搞好生產,支持中國人民志愿軍,徹底粉碎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22]“要進一步認識愛國衛生工作是關系國家建設,人民健康和粉碎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的一件大事”“愛國衛生運動是保證加強抗美援朝斗爭力量,保障國家經濟建設事業順利進展的重要任務”[23]等宣傳話語。可見,四川愛國衛生運動的宣傳動員并未因為地處西部內陸就減少了愛國色彩。

《四川日報》還針對愛國衛生運動開展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思想進行了詳細闡釋。例如,針對有人認為衛生工作影響生產的觀點,1953年3月7日發表《搞衛生會影響生產嗎?》報道南充市棉織生產部在愛國衛生運動中提出“生產”和“衛生”兩不誤的口號,不僅極大改善了衛生條件,提高了工人們的健康水平,還打破了生產記錄,完成了增產任務,有力駁斥了某些人認為在工廠中“搞衛生,就要妨礙生產”的錯誤論調[24]。還報道了廣漢金角村的衛生工作積極配合秋耕、秋種和秋季積肥工作進行,取得很大成績,使廣大干部和群眾的認知由之前的“怕搞衛生工作影響生產”轉變為“搞好衛生工作,人畜兩旺,對生產有利”[25]。針對部分人認為衛生工作是臨時性的以及松勁自滿情緒進行批判,促使愛國衛生運動經?;?。《四川日報》指出:“目前,某些地區的干部及群眾中還存在‘夏天已過,愛國衛生運動也過去了的錯誤認識,或以為已經取得一定成績而產生自滿松懈情緒”,要求“克服自滿和松勁情緒,繼續貫徹此運動”,要使“清潔衛生成為群眾日常的行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衛生組織和各種制度,使愛國衛生運動制度化、經?;痆26]?!?/p>

在愛國衛生運動的宣傳動員中貫徹衛生工作的“四大原則”:基于“預防優先”原則,《四川日報》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衛生防疫知識,不僅通過連載方式介紹了夏秋季高發的傳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注意防止傷寒病》《做好衛生工作防止痢疾》以及《消滅蚊子防治瘧疾》,而且《四川日報》編輯部還與四川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籌備委員會合編創辦《科學知識》副刊,普及衛生保健常識;基于衛生工作“面向工農兵”,《四川日報》開設“醫療衛生工作為工礦服務”“醫療衛生為農業生產服務”等專欄,強調愛國衛生運動要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基于“團結中西醫”,《四川日報》多次批判錯誤對待中醫的思想,指出“中醫對于支援工農業生產、運糧、筑路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反對封建迷信治療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②;基于“衛生工作必須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四川日報》批評了“一些衛生干部單純強調衛生工作重要,不與有關方面聯系,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孤軍奮戰,以致往往草率‘突擊一下,交代任務完畢”的做法,強調要“積極發動群眾做好愛國衛生工作”③。

(三)模范動員:汲取榜樣力量營造向上氛圍

模范動員就是指動員主體運用先進群體和精英人物的優秀事跡或者典型事例來規范動員對象的行為,激發被動員者的趕超心理。由于這些模范人物是屬于人民群眾的一分子,因此為普通大眾提供了現實的學習榜樣,從而營造全社會向上的氛圍。在愛國衛生運動開展過程中,通過自下而上的愛國衛生模范評選工作,不僅能夠把群眾在運動中所表現的智慧和知識加以總結和發揮,而且可以克服松懈情緒,鞏固現有成績,推動運動繼續前進,深入貫徹下去。在愛國衛生模范評選中,四川也涌現出大量地方級和國家級衛生模范個人和單位。1952年12月在全國衛生模范評選中,楊銀州被評為甲等模范個人,游子才、魏老娘被評為乙等模范個人,四川省廣漢縣金輪鄉金角村、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軍區公安某團第四連、成都市全心巷被評為乙等模范單位。1953年1月13日杜心源委員在首次省府委員會上關于文教衛生工作的發言中指出:“合省后的愛國衛生運動,仍在繼續前進,全省已出現大量的衛生模范和模范衛生單位,僅成都市即有個人模范1 014個人,模范單位168個[27]。”

《四川日報》對衛生模范個人單位的先進事跡也進行了大量報道。楊銀州帶動群眾打鼠129 000多只,占全縣捕鼠總數30%以上;萬縣勞動婦女魏老娘創造了“食餌誘蠅聚殲法”;成都市店員工人游子才創造了“滑桿捕鼠法”;省衛生模范李文華在這次運動中起了帶頭作用,他曾親自動手做了400多個打鼠器,發到各小組去;年僅10歲就被評為長寧縣衛生模范的小同學王多明,帶領同學燕國富、陳天真、劉淑君等8人以及妹妹王多石組成了一支10個人的滅蠅突擊隊,捕殺20萬個蒼蠅。他們的愛國衛生行動,使之前對愛國衛生運動存在應付心理的居民也積極行動起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居民組長文秋眉在聽了南京魯大媽的模范事跡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她在五世同堂派出所轄區愛國衛生支會的幫助下,召開了一次群眾大會,整頓了衛生基礎組織,改選了衛生員、衛生組長,團結了街上的積極分子,決心要趕上全國乙等衛生模范單位——全心巷[28]。

在模范動員之下,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積極參與運動中來,表示要向衛生模范看齊,并互相進行挑戰應戰,如“成都東府街特別提出了保證本年無蠅無蚊的條件,向全區挑戰。接著有20個支會應戰并互相挑戰。”由此推動愛國衛生運動進入高潮,形成了全社會積極向上的氛圍,模范動員的效果得以充分發揮。

(四)策略動員:激活社會全體成員創新源泉

中國共產黨人歷來都對策略的重要性有著深刻認識。毛澤東就強調:“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29]1298?!痹趷蹏l生運動開展過程中,尤其是后期“除四害”運動中,就非常注意通過策略動員廣大群眾,激活社會全員的創新源泉。

《四川日報》經常刊載各地干部群眾的各種發明發現,如“郫縣合興鄉紅光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民在除四害運動中,創造了利用野生植物‘打破碗花花消滅蒼蠅蚊子的好辦法,并在實踐中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效”,這一發現甚至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關注和贊揚。《四川日報》也據此發表“短評”極力號召“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才能”[30]。此后,南溪縣文化鄉人民委員會的干部又發現能毒殺孑孓、蛆蟲的野草“五朵云”;中共敘永縣馬嶺區委副書記王朝寬同志,經過不斷的刻苦鉆研和依靠群眾的無窮力量,發現了255種能夠滅殺蛆蟲的野生植物,《四川日報》通過圖文方式對其中酸漿草、苦檀葉、痱子草、三皮楓等30余種野生植物及使用方法和成效進行了介紹[31]。

《四川日報》還多次介紹“除四害”具體方法,如捕麻雀可以用空屋關、用篩子扣、用電筒射照;捕老鼠可以用引誘法、鼠夾法、填塞鼠洞;滅蚊要填平污水坑和洼地,疏通陰陽溝渠,鏟除院壩雜草;滅蠅要勤除糞便、廁所內常撒草木灰或石灰等[32]。在國家財力資源有限情況下,《四川日報》通過策略動員發動男女老少齊動腦、齊動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是愛國衛生運動得以順利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日報》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社會動員的特點

《四川日報》作為黨的機關報體現了鮮明的“黨性”原則,主要圍繞黨和政府的政策指示以及中心工作開展愛國衛生社會動員;在社會動員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善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體現了顯著的“人民性”。此外,《四川日報》還非常重視愛國衛生運動報道的議程設置,靈活使用多種呈現形式、報道方式提升動員效果。

(一)堅持黨報姓黨,圍繞黨和政府政策以及中心工作

黨歷來重視黨報黨刊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各中央局、各省市黨委以及一些地(市)乃至縣的黨委紛紛創辦自己的機關報,并迅速發展。據1950年調查統計,各級黨的機關報多達151家,約占全國報紙總數的59%,居各類報紙首位[33]183。《四川日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辦的。

作為黨的機關報,《四川日報》不僅及時傳達愛國衛生運動的政策指示,表示對于這一工作的重視和擁護,而且在報道愛國衛生運動時往往結合黨和國家長期性和階段性中心工作、重點任務,體現了鮮明的“黨性”原則。《四川日報》一以貫之宣傳愛國衛生運動要為經濟建設、工農業生產服務。1953年9月29日刊載的《我省衛生工作積極為經濟建設服務》指出:“在工廠中,通過愛國衛生運動突擊月使工人的發病率大大降低,促使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如自貢市新華制鹽廠鍋爐檢修組工人在愛國衛生運動后,全組再沒有人生病,生產效率提高了5%,平均每月增產2 000余萬元[34]?!?954年1月1日發表的《四年來我省衛生機構為農業生產服務》也提到:人民政府“在農村中更結合生產領導農民普遍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一運動大大改善了農村衛生面貌,減少了疾病的發生,并直接推動了生產。如梁平縣七區明達鄉明達村勞動婦女古朝贊在互助組內,發動積肥、清除垃圾、挖污泥,積肥1 400多擔,不僅改善了環境衛生狀況,而且給農業生產增加了大量的肥料,保證了今年的糧食增產[35]”。

1953年3月是全國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運動月,《四川日報》也結合婚姻法宣傳衛生工作,“瀘州、南充等地在宣傳工作中,重視結合當前春耕生產和貫徹婚姻法運動,利用幻燈、金錢板、土廣播、院壩會等形式進行宣傳。僅南充市在配合貫徹婚姻法運動所舉辦的衛生展覽,7天內觀眾達6萬人”[16]。

(二)踐行群眾路線,善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

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規定“在一切公開的場合,在人民群眾中,特別在報紙刊物上展開對于我們工作中一切錯誤和缺點的批評與自我批評”[36],這是我們黨在取得全國政權后,牢記初心使命,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為此,《四川日報》專門設置“讀者來信”“讀者來信專頁”“對四川日報讀者批評建議的反應”等欄目,刊登廣大人民群眾對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批評或建議,以及被批評者所作出的后續回應。其中,就不乏有關于愛國衛生運動的來信,如平昌縣舒起予來信稱:“平昌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領導的衛生工作,只是形式上發了一大堆文件,叫我們學習,對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卻漠不關心”,如廁所、養敞豬、疏通陰溝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以上情況兩次經四川日報轉平昌縣監察委員會處理,但至今一點沒有改正,希望有關單位及時設法糾正,不再損害居民的身體健康”[37]。平昌縣人民政府對此在《四川日報》上進行了公開檢討,不僅認同了讀者批評完全屬實,也讓領導衛生工作的同志進行了思想檢查,并分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后就廁所問題、環境衛生、公共衛生設備等方面提出了設法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諸如此類的批評信件還有不少,如“簸箕上街百貨公司門市部漠視愛國衛生運動應作公開檢討”“青神縣為什么不重視愛國衛生運動”“梓潼縣愛國衛生運動沒有很好開展”,等等。

除了傳達群眾讀者的意見,《四川日報》工作人員也積極對愛國衛生運動中的不合理現象進行揭露。1953年5月24日第三版刊登了記者方生《揭發一樁官僚主義的總結報告》,批評了資中縣人民政府在春耕關鍵時期下發多達120項的《資中縣一九五三年春季愛國衛生突擊運動工作總結報告表》[38]。

為了更好地深入群眾,增強愛國衛生運動社會動員質效,根據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發布關于改進報紙工作的決定》,“報紙應當把建立和領導通訊員網和讀報組的工作當作重要的政治任務”[39]?!端拇ㄈ請蟆反罅⑼ㄓ崋T網絡,到1953年2月,全省共發展通訊員10 700人,其中工農通訊員600人,勞動模范100多人,特約通訊員618人,加強了黨報的群眾基礎④。與此同時,為了加強和及時交流各地通訊讀報工作情況、經驗,傳達報道意見,指導和推動通訊讀報工作,《四川日報》還先后設立了“讀報工作”專欄和“通訊與讀報”???。事實證明這一工作,在愛國衛生運動的社會動員中起到了很好效果。如成都勞動人民第一新村“在愛國衛生運動中,通過讀報組的宣傳教育,使居民們從思想上認識了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全村展開了組與組的挑戰應戰。僅從8月7日到8月14日一個星期中,該村就消滅了蒼蠅23 759個、捕鼠12只,疏通陰溝1 440尺,鏟除雜草2 300平方尺,堵塞鼠洞434個”,“很多居民在愛國衛生運動中,都是通過讀報發揮了積極性”[40]。

(三)重視議程設置,靈活使用多種呈現形式報道方式

議程設置理論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理論,最早由美國媒介研究者麥克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他們認為,“在媒介和公眾的議程之間,存在著一種因果聯系,即經過一段時間,新聞媒介的優先議題將成為公眾的優先議題。而新聞議程的優先選擇是很明顯的:報紙標題的大小和語言是否刺激,消息的篇幅長短,登載的版面是否重要和醒目;形式是否多樣、生動活潑,等等”[41]。為了提升動員效果,《四川日報》也非常重視議程設置,靈活使用多種呈現形式報道方式,使廣大群眾重視愛國衛生運動,并積極參與其中。

《四川日報》從創刊起,就是一張對開四版的報紙。一版是要聞版,主要刊登省內外和國際重大新聞;二版是生產建設經濟工作生活;三版是政治生活以及科教文衛事業;四版是國際時事。雖然四個版面都刊登過愛國衛生運動的內容,但總體來看仍然具有相對固定性,除重大新聞在第一版外,1953年3月以前主要安排在第二版,此后主要在第三版。相對固定的版面能夠加深讀者印象,并快速獲取有效信息。在版面設計上,為了引起讀者的關注和重視,多次用頭版對愛國衛生運動進行專版報道,并且標題字體也通過加大加粗或使用書法字體,異常醒目,標題內容也極具鼓動性,如“千軍萬馬直搗蚊蠅老巢”“火熱的干勁 英勇的戰斗”等。有時還在報頭兩側位置以黑板報形式進行宣傳報道。

《四川日報》關于愛國衛生運動報道的欄目體裁也極為豐富。據統計,《四川日報》涉及愛國衛生運動的欄目有“讀者來信”“讀報工作”“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時事講話”“宣傳員講話”“時事測驗”“成都消息”“新事物”“思想漫談”“愛國衛生小故事”“衛生工作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在四川各地”“科學知識”“在除四害戰線上”等;體裁除新聞報道外,還有社論、通訊、短評、圖片、漫畫、表格、故事、金錢板、快板劇、詩歌等十余種,采用貼近人民群眾、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能夠使愛國衛生運動更加深入人心。

在報道方式上除常規報道外,也注重依托重大節日以及重要時間節點進行社會動員。節日因其獨特的情感聚合和價值傳遞功能,成為黨和國家開展社會動員的重要載體,《四川日報》就經常在婦女節、兒童節宣傳婦幼衛生工作和兒童應注意的衛生問題。為了迎接國慶動員開展突擊衛生周和愛國衛生日清掃工作,春節前則結合“打陽塵”“除舊歲”等傳統活動進行動員。此外,春耕、秋耕關鍵時期、春夏秋冬四季疾病高發期都是開展宣傳的重要節點。通過常規報道和重點報道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動員效果。

四、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日報》參與愛國衛生社會動員的成效

《四川日報》通過組織動員、宣傳動員、模范動員以及策略動員等方式使社會各界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愛國衛生運動中,對于個人、國家以及社會來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從《四川日報》相關報道中可以略知一二。

(一)個人層面:增強了人民群眾體質,養成了講究衛生習慣

從個人層面來說,降低了疾病發生概率,增強了人民群眾健康體質,并養成了講究衛生的習慣。到1952年底,全省天花發病人數由1950年傳染病報告數的第3位降到第5位,成都更是從這年以后“天花近于絕跡”?;貧w熱發病人數也比1951年降低87.2%,死亡人數降低98.8%。1955年,全省傳染病死亡人數比1950年下降了70%;天花從1951年報告發病11 584人,死亡2 233人,下降到僅發病7人,且無死亡;黑熱病基本消滅;霍亂、回歸熱和斑疹傷寒未再發生流行。1957年全省瘧疾發病人數較1956年下降75.2%,病死率減少到3.74/萬[3]19-33。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升。

愛國衛生運動也逐漸內化為廣大群眾的日常行為習慣。溫江縣文家鄉五村王天成夫婦改變了過去“洗足不如洗鋪蓋,洗鋪蓋不如翻鋪蓋”的習慣,現在臨睡前都要洗一次腳。六十多歲的農民宋洪興,過去認為剪了指甲要生病,這次受到愛國衛生教育,也把留了五分長的指甲剪了。過去水缸不加蓋的,現在大部用篾笆和木板蓋上。孕婦們也打破保守思想,產前到婦幼保健站去檢查[42]。在搞好個人衛生基礎上,部分群眾還熱心幫助他人搞好衛生,展現了一幅幅互幫互助的和諧場景:勞動人民新村的衛生員熊玉枝為了幫助別人搞好衛生飯也顧不得吃;六十歲的老頭曾思明一氣就幫人洗了四間房子;軍屬陳寬病了,居民蔣伯貞夫婦每天去服侍他,并幫助他把家也打掃干凈,將九年未洗的帳子也給他洗干凈了;新村婦代會主任譚賢貞在衛生運動中更是一貫積極帶頭,她曾經三次負傷,即使手上、腿上的傷口還未痊愈依然處處積極帶頭[43]。正是廣大人民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使愛國衛生運動順利開展,并使“講衛生、愛清潔”逐漸成為勞動人民的習慣。

(二)國家層面:樹立了政治權威,贏得了政治認同

從國家層面來說,除了前文提及的推動了城鄉生產建設,另一方面還樹立了政治權威并贏得了政治認同?!端拇ㄈ請蟆房d的成都市全心巷十七組全體居民寫給李井泉的信中就說道:“政府領導我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使我們這條臭水溝的巷子變了樣:從前臭氣熏人的全心巷,現在已成了煥然一新的‘光榮巷”“為了感謝毛主席、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保證將愛國衛生運動經?;?,并進一步搞好衛生工作[44]。廣大群眾還經常將解放前和新中國進行對比從而達致認同。勞動人民新村經過愛國衛生運動,呈現出新面貌,“居住在這里的人,誰也忘不了解放前在皇城壩居住時的悲慘景象:終年堆著垃圾,他們居住的房子就建筑在這些陳年的垃圾堆上;沒有下水道,污水常常遍地流,蒼蠅、蚊蟲到處繁殖,每年夏天疾病流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終日勞動不得一飽,更顧不上講究衛生”。而解放后,“人民政府關懷他們的生活和健康,并建立了勞動新村,讓他們搬到新居,過著愉快、幸福的生活”,新村居民熱愛自己的政府,三年來,在各項運動中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愛國衛生運動開始后,新村居民就說:“我們勞動人民翻了身,毛主席和人民政府關懷我們的健康,給我們修了新房子住,又教育我們講衛生,預防疾病,我們一定要把衛生工作搞好”[43]。這種話語表達在少數民族中更為顯著,松潘縣13名少數民族病員在“讀者來信”中就說道:他們因患麻風病被人民政府送到成都華西大學附屬醫院治療,病情很快得到好轉,并認為這種幸福是共產黨、毛主席、人民政府帶來的。同時提及在國民黨時期,少數民族受盡了壓迫和剝削,表示要好好養病,好早日痊愈返家,宣傳人民政府優待少數民族人民的種種情形,以努力生產來報答這份恩情[45]。因此,愛國衛生運動不僅在經濟上推動了生產發展,而且在政治上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政權。

(三)社會層面:破除了封建迷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從社會層面來說,改善了人居環境,破除了封建迷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通過愛國衛生運動,根治了多年來的衛生“頑疾”:“宜賓市把明末李闖王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廟大污水池改變為養魚池,成為勞動人民的休憩所在;成都市的皇城,是三國時期的遺址,年久失修,附近斷瓦殘垣,垃圾雜物堆積如山,但通過愛國衛生運動,經過人民政府大力修建,這里已成為人民的體育場了”[15];萬縣通過愛國衛生運動環境衛生也出現新面貌,“幾十年來從沒有掃除過的垃圾,來了一次徹底清掃,群眾的日用家具也徹底洗擦了一遍,蒼蠅基本上絕了跡,街道上也干凈了”;萬縣郊區清泉村的村民,原先普遍存在迷信思想:認為病是鬼神作怪,與衛生毫無關系,因此以前該村房屋內外,牛欄、豬圈、井邊、道旁都堆滿了垃圾、污水、豬屎、牛糞遍地皆是,但在愛國衛生運動中,村領導動員村民260人,10天內就把40多年從未疏通過的一條大陰溝疏通了。同時,大力消滅“五毒”,清除垃圾,還設立了飲水消毒站3個,“全村面目為之一新”[46]。

此前,達縣、宣漢、簡陽、三臺縣部分區、鄉,有的農民得了病,用“求神水”“拜活佛”等封建迷信辦法治病,但隨著農村巡回醫療隊配合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農民“求神水”“拜活佛”的現象逐漸減少了[47],甚至有群眾通過對比、揭發等方式主動破除迷信、要求科學。南充市河東鄉李真德就來信通過對比同村兩位孕婦臨盆時其中一位采用草灰燙肚、撒谷米“辟邪”、化符水導致死亡,另一位在胎位不正的情況下將產婦送到醫院最后成功生產的事件,認為在農村推廣新法接生,打破一切封建迷信觀點是很必要的。多位讀者反映農村中封建迷信活動對農民生產、生活、健康和經濟上產生極大影響,并希望農村工作干部、衛生工作人員,積極耐心地教育農民,向農民宣傳科學道理,用當地的活人活事,對農民進行教育,使農民懂得有病一定要找醫生治療,不再迷信鬼神和巫醫。另外,教育那些從事封建迷信職業的人,要他們從事勞動生產,不能再依靠欺騙剝削農民來過活,把他們引向正確的道路,形成了熱愛科學、推崇科學的良好氛圍。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初期不管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社會領域的重大改革幾乎都與社會動員相伴而生,作為黨政“喉舌”的機關報都很好地扮演了“宣傳員”“鼓動員”“組織者”的角色,努力參與其中。就《四川日報》來看,其還參與了愛國豐產運動、增產節約運動、貫徹婚姻法運動等社會動員,而這些運動都具有階段性特點,只有愛國衛生運動延續至今,故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端拇ㄈ請蟆吠ㄟ^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組織動員、宣傳動員、模范動員和策略動員,可以說極大提升了社會動員效果,并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意義,其參與社會動員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重視議程設置等特點也對當今黨報工作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最后,感謝2022年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項重點項目: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疫病防治的歷史考察與經驗研究(項目編號:2022MLL003)的資助。

注釋

①??? 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肖愛樹《1949—1959年愛國衛生運動述論》《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1期;李洪河《反細菌戰調查與建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的肇始》《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艾智科《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城市清潔衛生運動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12年第9期;高中偉等《新中國初期“除四害”運動社會動員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荊蕙蘭等《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地區愛國衛生運動述論》《廣西社會科學》2021年第4期;崔丹:《新中國成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中的社會動員——以上海為考察中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2年第3期,等等。

②??? 1954年11月15日至17日,萬縣專署召開了中醫代表會議。到會代表認為:中醫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五年來對支援工農業生產、運糧、筑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反對封建迷信治療方法等工作都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全區人民疾病的預防、治療工作有80%以上是中醫做的。

③??? 在愛國衛生運動開展過程中,《四川日報》多次表明“衛生工作要與群眾運動相結合”,如1952年12月28日在“時事講話”欄目發表《衛生工作必須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一文,隨即1953年1月5日又發布社論《衛生工作必須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等。

④??? 四川日報史編寫組. 四川日報四十年(1952—1992)[M]. 內部資料, 1967.

參考文獻

[1]列寧選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鄭成林. 民國時期國情統計資料續編: 第23冊[M].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7.

[3]楊超. 當代四川衛生事業[M].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4.

[4]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四川省志·醫藥衛生志[M]. 成都: 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6.

[5]川西農村迷信之一斑[N]. 新新新聞, 1947-02-10(12).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妄圖挽救無法挽救的軍事慘敗 侵朝美軍瘋狂撒布細菌 朝中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必將予以正義聲討和最嚴厲的制裁[N]. 人民日報, 1952-02-22(01).

[8]防御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 人人都來參加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N]. 人民日報, 1952-03-23(04).

[9]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一九五三年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N]. 人民日報, 1953-01-04(01).

[10]四川省首屆衛生行政會議結束 確定全省繼續普遍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N]. 四川日報, 1952-10-06(02).

[11]我省首屆衛生工作會議開幕[N]. 四川日報, 1953-01-

[12]29(01).

[13]李德成, 郭常順. 近十年社會動員問題研究綜述[J].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6): 46-54.

[14]唐明勇, 孫曉暉. 危難與應對: 新中國視野下的危機事件與社會動員個案研究[M].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0.

[15]成都市愛國衛生運動簡報[A]. 成都市檔案館, 檔案號: 0055-00-268-17.

[16]我省愛國衛生運動獲得顯著成績[N]. 四川日報, 1952-10-31(01).

[17]全省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發展不平衡[N]. 四川日報, 1953-03-25(01).

[18]西南鐵路局中級技術學校衛生工作做得全面徹底并能保持經常[N]. 四川日報, 1952-09-11(01).

[19]我省春秋季愛國衛生運動有成績 今冬明春衛生工作應推進一步[N]. 四川日報, 1953-01-01(02).

[20]川南各地衛生情況有顯著改善 今后需要加強農村衛生工作鞏固城市已有成績[N]. 四川日報, 1952-09-18(02).

[21]宜賓市張漢夫副市長積極帶頭清除垃圾[N]. 四川日報, 1953-04-15(03).

[22]千軍萬馬直搗蚊蠅老巢[N]. 四川日報, 1958-03-02(01).

[23]迎接國慶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 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N]. 四川日報, 1952-09-25(02).

[24]成都市自本月十日起舉行“夏季愛國衛生運動突擊月”[N]. 四川日報, 1953-04-10(03).

[25]搞衛生會影響生產嗎?[N]. 四川日報, 1953-03-07(03).

[26]不搞衛生工作自己吃虧[N]. 四川日報, 1953-10-29(03).

[27]冬令期間不能放松愛國衛生運動[N]. 四川日報, 1952-

[28]11-14(02).

[29]杜心源委員在首次省府委員會上關于文教衛生工作的發言[N]. 四川日報, 1953-01-13(01).

[30]北鎣新街在衛生突擊運動中改變了面貌[N]. 四川日報, 1953-04-05(03).

[31]毛澤東選集: 第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2]“打破碗花花”能滅蚊蠅[N]. 四川日報, 1958-03-19(01).

[33]哪些野生植物能夠殺滅蛆蟲?[N]. 四川日報, 1958-06-

[34]25(03).

[35]想方設法殲滅“四害”——介紹幾種除“四害”的方法[N]. 四川日報, 1957-12-01(03).

[36]吳廷俊. 中國新聞傳播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37]我省衛生工作積極為經濟建設服務[N]. 四川日報, 1953-09-29(03).

[38]四年來我省衛生機構為農業生產服務[N]. 四川日報, 1954-01-01(03).

[39]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N]. 人民日報, 1950-04-22(01).

[40]平昌縣城區的衛生工作只重形式不解決實際問題[N]. 四川日報, 1953-10-18(03).

[41]揭發一樁官僚主義的總結報告[N]. 四川日報, 1953-05-24(03).

[42]新聞總署發布關于改進報紙工作的決定[N]. 人民日報, 1950-04-23(01).

[43]成都勞動人民第一新村通過讀報搞好了衛生[N]. 四川日報, 1952-09-23(02).

[44]郭鎮之. 關于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J]. 國際新聞界, 1997(3): 18-25.

[45]溫江文家鄉五?六兩村農民養成了愛清潔的習慣[N]. 四川日報, 1952-11-11(02).

[46]在愛國衛生運動中的勞動人民新村[N]. 四川日報, 1952-

[47]10-03(02).

[48]臭水溝變成了“光榮巷”[N]. 四川日報, 1952-10-25(02).

[49]十三名少數民族病員感謝共產黨和政府的恩情[N]. 四川日報, 1952-10-06(02).

[50]破除迷信思想人人愛講衛生 萬縣街道都很干凈[N]. 四川日報, 1952-10-06(02).

[51]四川省農村巡回醫療工作獲得成績[N]. 四川日報, 1953-09-08(03).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of Patriotic Health Movement by Sichuan Daily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TANG Yan1,2, GUO Ronghao1

(1.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1, Sichuan, China)

Abstrac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order to chang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Sichuan before the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pe with the threat of bacterial warf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ichuan Daily continue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reported the patriotic health movement on a large scale.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organization, publicity, model, and strategic mobilization of the patriotic health movement, it requires the relevant leaders and organizations to assume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set up correct ideas, draws the power of example to form an upward atmosphere, and stimulates the innovation vitality of all members of society.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of Sichuan Daily is carried out around the central work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which reflects the clear principle of “Party spirit.” At the same time, it practices the mass line, makes good use of the sharp weapon of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attaches importance to agenda setting, and flexibly uses various forms of presentation reporting,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zation. Through unremitting efforts from all parties and effective social mobilization by Sichuan Daily, not only has the peoples physique been strengthened, they have developed hygiene habits, but political author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political recognition has been won, and feudal superstitions have been dispelled, creating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Finally, the tripartite win-win for individuals, the state, and society was realized.

Keywords: New China,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Sichuan Daily, social mobilization

猜你喜歡
新中國
淺析新中國成立以來竹笛藝術的發展
戲劇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20:45:04
關注歷史發展的邏輯
還原真實
東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2:51:22
加拿大承認新中國問題探析(1949~1950)
歷史視角下推動新中國科技發展的科技戰略研究
美媒:“新中國”的贏家與輸家
環球時報(2016-08-30)2016-08-30 06:42:02
新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流動
新中國民族教育發展道路的探索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1:36:49
新中國60年中國的韓國文學研究
新中國的女博士學位授予史探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色天天综合|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另类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啊嗯不日本网站|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日本影院一区|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自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欧美午夜视频|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一级毛片|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日本成人一区|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青青草视频|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屁屁影院|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 无码人妻免费|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清纯|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在线亚洲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色色中文字幕|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成人在线欧美|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人妖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91精品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欧美区在线播放| 男女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