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因此,運用信息技術工具提升教學效率成為研究的重點。通過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信息技術工具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供多樣化教學資源、提高課堂互動性和調整教學策略方面的應用意義,并提出在課前預習、課中閱讀學習及課后復習提升階段應用信息技術工具的具體策略,以期推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創新。
關鍵詞:信息技術工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王璟(1970—),女,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七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習和運用英語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文化,汲取文化精華,學會客觀、理性地看待世界,樹立國際視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環節,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興趣、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和促進課堂互動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不僅影響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參與熱情及學習深度,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且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學習興趣不高
一方面,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部分材料閱讀難度較大,詞匯量多,句型復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頻繁遇到生詞難句,難以理解閱讀材料含義,導致其閱讀興趣下降[1]。另一方面,部分學生缺少有效的閱讀策略,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知所措,閱讀流暢性及理解力受到影響,進而對英語閱讀學習效率及興趣也產生影響。
(二)教學資源有限
傳統英語教材由于需要考量全國范圍內學生的平均水平及教育政策要求,在內容選擇上趨于保守,導致教材中英語閱讀材料的內容及形式相對固定,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不足。教師在備課時,一般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篩選并整合網絡上的英語學習資源,而部分教師由于時間有限,在實際教學中依賴于傳統的教學資源,因此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
(三)課堂互動不足
一方面,部分教師仍然采用以教師講解、學生聆聽為主的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教師根據閱讀材料內容逐句翻譯、講解,學生被動接收信息,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也缺乏課堂互動的機會。另一方面,初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異較大,部分學生閱讀能力較強,而部分學生基礎薄弱、理解力不佳。參差不齊的英語水平使得部分教師在設計互動環節時,難以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學生的難度平衡點,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對不符合自身學習水平的內容產生抵觸情緒,不愿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
之中。
(四)教學策略調整不及時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饋是教師調整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學生課堂反饋機制不完善,會導致教師不能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需求。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工作繁忙,缺少足夠的時間及精力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難以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導致無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需求。此外,部分教師經驗不足,缺乏靈活應變的教學技巧和方法,導致其在面臨復雜的教學情境時無法快速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
二、信息技術工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內容,帶給學生多感官學習體驗,使閱讀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例如,教師可將傳統的書面閱讀材料轉化為動態的教學素材,使學生在視頻中直觀理解英語語法知識、單詞釋義等內容,通過增強學生直觀學習體驗,提升其學習興趣以及英語閱讀水平。同時,信息技術工具能夠增強學生參與感,有效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及潛在能力,增強英語閱讀學習效果。教師可通過白板互動、在線測驗等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和疑問。
(二)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能夠幫助教師更為輕松地獲取學術文章、教學視頻、在線課程等各類教學資源。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可尋找適合不同閱讀水平學生學習的文章及故事,擴展各層次學生的閱讀學習材料。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將相關視頻、音頻以及圖像嵌入閱讀材料中,利用音頻材料進行聽力練習,或通過視頻資源展示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2]。此外,許多在線教育平臺和應用程序專門為英語學習而設計,可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和互動學習工具,教師可借此尋找分級閱讀、發音練習、互動游戲等材料,根據學生閱讀水平和興趣為其推薦合適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在課內外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
(三)提升教學水平
在課堂互動方面,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設置在線討論、角色扮演活動,促進學生間合作、交流,分享閱讀心得,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間互相解答問題,增強英語閱讀學習互助性。在教學策略改進及調整方面,教師可通過在線測驗工具實時考查學生閱讀學習水平,掌握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情況及學習進展,便于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信息技術工具可實時收集學生在線測驗成績、作業完成情況、課堂互動參與度、閱讀進度等學習數據,并通過學習管理系統或相關應用程序完成數據分析,幫助教師快速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學習困難,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和指導練習,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困難,提高其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應用信息技術工具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階段
正式開展英語閱讀學習課程前,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工具與英語閱讀材料深度融合,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布預習任務、上傳相關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一個集中的資源庫,要求學生閱讀指定章節、完成閱讀理解題及詞匯練習等,幫助學生在課前熟悉閱讀材料中的基本詞匯和句型。同時,教師也可將預習內容制作成課件,使學生通過點擊課件內的音視頻、圖片等互動元素,完成自主學習和閱讀探索,加深對閱讀材料內容的理解[4]。另外,教師也可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創建預習討論項目,讓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分享自己的疑惑和體會。這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工具檢索與閱讀材料有關的信息,獨立思考并探究閱讀材料中的難點及重點;另一方面,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確定課堂上需側重講解的難點,可以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 3 What color is it?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掌握red、yellow、black等重點詞匯,初步感知“What color is it?”等句式的用法,課程難度不高,但容量較大。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可將課件上傳至在線學習交流平臺,課件中可以卡片形式展示不同色彩的英文單詞,并嵌入語音,附加錄音功能,使學生可以通過點擊課件模仿并記錄單詞發音,并通過相關圖片,加強釋義理解。另外,教師也可搜集與“顏色”教學主題相關的動畫素材,在在線教育平臺上發布,使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增強對單詞的記憶與理解,了解相關句式、語法。
(二)課中閱讀學習階段
1.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使用電子白板,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及互動性。教師可在電子白板上展示閱讀材料,并對閱讀材料中的重要語法和詞匯知識進行標注;學生則可參與課堂互動環節,通過觸摸和操作白板,完成課堂作業,提高課堂參與度,集中注意力。同時,教師也可利用投影儀、平板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展示音視頻、動畫、思維導圖等,以直觀的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5]。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與文具相關的重點詞匯,使學生學會使用固定句型對物品所屬進行提問,熟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運用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相關文具圖片,引導學生通過將單詞與圖片連線、單詞拼寫等加深記憶,隨后,展示“Is this/that...”等句型,引導學生自主展開對話,教師適時引導及糾正,提高學生對基礎句式的掌握程度。
2.完善在線測驗及實時反饋
教師在講解閱讀材料中的重難點知識后,可使用在線測驗工具,通過創建選擇、填空、判斷等多種類型題目,考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由此,教師可對學生課堂學習進度及知識掌握水平進行基礎判斷,發現和解決學生疑問和困難,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及內容,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跟上課堂進度,提高學習效率[6]。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中,教師完成對閱讀材料的基礎講解后,可開展隨堂測驗。第一,以圖文、音頻形式,展示相關物體或播放單詞發音,要求學生一一對應;第二,先以無字幕的視頻形式展示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視頻畫面,減少對于視頻閱讀形式的陌生感,再結合屏蔽字幕中的重點詞語、句式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選詞填空、補充句式等方式作答。以此了解學生對于新學單詞及語法內容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及策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基本掌握課時重難點。
3.鼓勵協作學習及小組討論
教師可設計基于閱讀材料的小組項目和討論任務,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如閱讀不同段落或章節,標注閱讀材料中的重難點單詞、固定搭配及語法,并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在線協作工具等分析材料中的語法內容,最后派小組代表上臺匯報講解,其余學生可適時補充,以此促使學生全面掌握閱讀重難點。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話題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要求學生熟悉特殊疑問句。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展示延伸閱讀材料,讓學生在小組中分別完成標注及講解生詞、固定搭配、重點語法的任務,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互相評價,補充完善知識框架。
(三)課后復習及提升階段
教師在學生課后復習及提升階段,可將課上講解的重點內容以視頻或圖文的方式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并在平臺上發布具體的復習任務,如重讀指定章節、完成相關閱讀理解題和詞匯練習等,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強化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教師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其閱讀的電子書籍,以便其進行課后閱讀拓展;也可通過在線閱讀平臺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定期查看學生閱讀記錄及表現,對其閱讀情況進行有效跟蹤。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課堂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在線上學習平臺上傳相關教學視頻,并發布多層次的課后復習任務。對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設置視頻材料解讀題,通過視頻形式,引導學生回顧重點對話,參考對話中描述外貌特征的方法,以書面形式表述任意人物的身高、體重、發型。而對于學習基礎良好的學生,可引導其運用學到的語法、單詞描述自己、家人或朋友的外貌,以口語表達的形式完成課后作業。
結語
信息技術工具的應用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帶來了發展契機,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這對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應用信息技術工具開展課堂教學的意義進行分析,認為信息技術工具的實際應用,能夠提供多樣化教學資源,有效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提出通過在課前預習、課中閱讀學習及課后復習提升階段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工具,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加課堂互動,還能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趙玲玲,馬巖峰.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優化設計研究[J].海外英語,2024(3):188-190.
[2]朱海理.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3(44):67-68.
[3]韓金青.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9):200-202.
[4]鄒夢蘇.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24(3):191-193.
[5]杜金格.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24(1):169-171.
[6]嚴世芳.“互聯網+”環境下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資源整合與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3):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