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了實現高職學生的高質量就業,高職院校不僅要打造獨有的特色專業群,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專業人才,而且還要通過深入且緊密的校企合作,讓學生在校內就接觸到實際的工作環境和任務,從而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效率。文章初步分析了校企合作在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中的促進作用,并圍繞就業實施路徑和就業保障機制進行了具體論述,以期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導與幫助。
關鍵詞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高質量就業;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7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4.046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not only need to create unique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cultivate applie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but also through in-depth and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enable students to be exposed to practical work environments and tasks on campus, so as to better app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article provid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romoting rol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elaborat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employ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不斷深化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已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然而,西藏地區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辦學規模小、辦學水平較低、就業質量較差等問題,與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需求之間存在明顯不匹配。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高職院校與企業間合作關系薄弱,缺乏有效的校企聯動機制,無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培養途徑和就業資源。基于此,開展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實現路徑的實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校企合作在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中的促進作用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在學歷上相較于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求職者處于劣勢,而且缺乏相關專業的實際工作經驗,難以滿足企業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就業困境。而校企合作作為開啟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珍貴機會,而且還能磨礪和提升其技能,進而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1]。
首先,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操作的平臺。在校園里,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獲取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往往缺乏實際應用的機會,通過校企合作,學生能夠參與企業項目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其次,校企合作有助于磨煉和提升學生的技能。在校園里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和模擬實驗來獲取知識和技能,而在校企合作提供的真實場景和任務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行業的實際運作情況,親身體驗到工作的節奏壓力和要求,而且還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涯。
最后,校企合作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開了廣闊的通道。通過參與合作項目,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行業內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不僅可以讓學生洞悉市場的需求動態與發展趨勢,更加精準地把握行業脈搏,而且還可以為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清晰的方向。因此,校企合作既可以發現和培養優秀的人才,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渠道。
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實現路徑
2.1" 構建緊密的校企合作機制
在校企合作中,為確保雙方利益,制訂相應的權益保障機制至關重要。學校和企業在合作前應對合作項目進行評估,針對項目的管理、責任與分工等制訂具體的保障機制。首先學校可要求企業提供合理的項目經費或設備投入,同時明確雙方在項目成果轉化中的權益分配,這樣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推動科研進展及更新教學設施,還能激勵學校和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成果的有效轉化。其次,對企業而言,可要求學校提供適當的技術支持和定制化人才培養,如企業可以與學校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明確所需人才的技能和素質要求;或者由學校派遣專業教師或專家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企業解決實際技術難題,提升員工技術水平;企業還可以借助學校的科研資源和實驗設備開展相關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通過這種權益保障機制,校企雙方可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達成雙贏局面。只有明確各自權益和責任,才能使校企合作更加穩定、持久,為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和發展機會[2]。
2.2" 優化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直以來,高等職業教育以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為辦學導向,但是還存在一些困境,如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可能不夠靈活,無法及時跟上市場需求的變化,導致學生就業難度增加;部分學校缺乏足夠的實習機會和實踐設施,使得學生無法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在求職時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實踐能力的需求。為解決這些困境,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優化專業設置,提升師資水平,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校企雙方應深入探討,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與企業崗位要求,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特色課程。課程內容可融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前適應企業工作模式。其次,優化信息化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企業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豐富多樣的在線學習資源庫,搭建高效便捷的線上交流平臺,便于學生與企業專家實時互動,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果與質量。最后,推進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突破傳統考試的局限性,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實踐操作、項目完成情況、團隊協作能力等,同時邀請企業參與考核評價過程,以確保培養的人才全面符合企業實際工作需求。通過以上三點的進一步擴展與深化,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實際工作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企業也可獲得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優質人才,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更加高效地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具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2.3" 強化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環節
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能夠充分整合學校與企業雙方的資源,成功構建出學生就業能力持續穩定提升的良性循環機制,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持。同時,在這種合作模式之下,學生能夠獲得進入企業參與實踐學習的寶貴機會,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學習到豐富的理論知識,收獲獨特而寶貴的職業體驗與專業的職業技能,而且還可以通過熟練掌握先進生產設備的操作技術、熟悉生產工藝及規律,深入了解企業的獨特精神與文化,從而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切實增強自身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3]。
首先,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推行學徒制。企業挑選經驗豐富的師傅,與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指導,學生在師傅的帶領下,逐步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和工作經驗。通過學徒制,學生能夠更直接地學習到行業內的專業知識和技巧,深入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和文化。其次,開展工學結合制,將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參與企業的項目或任務,如電子商務的學生可以參與企業的線上營銷,為企業制訂營銷方案進行市場推廣,不僅有助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還能增強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最后,安排學生到企業的實際崗位上進行實習,如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到五星級酒店進行頂崗實習,擔任前臺接待、客房服務等工作,全面了解酒店的運營流程和服務標準,不僅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還為企業提供了考查和選拔優秀人才的機會,使企業和學校獲得雙贏[4]。
2.4" 深化基于校企合作的就業指導服務
為確保校企合作項目的順利推進,高職院校應當構建全面的高職生就業服務體系。其中,校級就業服務體系需要承擔政策制訂、開展全校性招聘活動、進行對外聯絡,以及制訂就業指導方案等職責;而系級就業輔導服務機構主要負責實施畢業生的就業教育政策,并且要著重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予以扶持和幫助,從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設置等方面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助力,以幫助他們找到滿意的崗位和工作。通過校級和系級的協作,全方位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質量,為其職業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
3"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保障機制
3.1"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優勢,實現資源互補,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高職院校應成立專門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門,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全面統籌和協調校企合作的各項事務,包括合作項目的策劃、實施、監督和評估等。通過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可以提高合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確保合作項目的順利進行。其次,制訂合作規劃。學校與企業需共同制訂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規劃,規劃應明確合作的長期目標和短期任務,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此外,合作規劃要與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相結合,使校企合作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后,制訂監督考核和定期評估調整機制。在監督考核方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學校和企業在合作中的表現進行全面評估,同時,加強對合作項目的日常監督,確保各項工作按照計劃順利推進。在定期評估調整方面,要充分聽取學校、企業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全面了解合作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合作方案,優化合作內容和方式,以期更好地滿足學校、企業與學生多方的需求與發展[5]。
3.2" 完善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環境
完善的政策法規對于營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環境至關重要,具體論述如下:首先,政府應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規范校企雙方在合作中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合作的合法性和穩定性。其次,出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提高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營造良好環境方面,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得到有效保護,增強企業參與合作的信心;同時,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防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障校企合作的公平性;還需加強宣傳引導,宣傳成功案例和優秀經驗,推廣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成果,增強社會認同感,提高社會對校企合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3.3" 加大經費投入,提供資源保障
加大經費投入并提供資源保障,對于校企合作的順利推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首先,政府應加大對高職院校的財政撥款,以支持學校在師資培訓、實驗設備購置等方面的需求,還要鼓勵企業增加對合作項目的資金支持,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如通過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等方式,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項目,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其次,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共同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和實踐環境;企業也可提供行業最新的技術資料和信息,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需求,通過合作項目的開展促進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增進雙方的了解和信任,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校企合作項目的順利進行和取得預期成果,學校應從建立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加大經費投入,以及強化質量監控、構建評價體系等角度入手,及時解決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訂改進對策,不斷提升合作項目的質量和效果,為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夏寰.新形勢下高職學生就業指導提升路徑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23):80-81,84.
[2] 周文華,李瑩.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3(30):55-57.
[3] 高馨.校企合作視角下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就業與保障,2023(5):100-102.
[4] 查小玲.高質量發展要求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22(8):137-139.
[5] 臧慶玉.現代學徒制助推高職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實證研究[J].職業技術,2022,21(4):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