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體育強國戰略目標的持續推進,為了更有效地實現提升體育核心素養的要求,學校應聯合各方資源,共同努力將體育義務教育的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對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第十一中學的體育素養觀念現狀進行調查,并通過多層面分析探尋家校協同路徑,旨在幫助初中生提升體育核心素養,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家校協同;初中體育;核心素養;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7-0081-03
近幾年,隨著國家相關部門針對學校體育教育強度、關注青少年體質及促進家校協同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的陸續頒布,在初中教育教學中重視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已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部分[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教學手段為身體鍛煉,并以體育和健康的知識、技巧和方法作為核心學習內容。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2]。”體育與健康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對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指引學生朝向德、智、體、美、勞多元化成長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不僅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針對學生的個人品質、整體素質進行有效培養,從而促進國民身心素質的整體提升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并為建設體育強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基礎[3]。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威寧縣第十一中學(以下簡稱“本校”)學生在家校協同提升體育核心素養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本校的體育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
本校于2020年6月建成,是一所易地扶貧搬遷配套學校。建校兩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奏響民族團結和諧曲,開創民族工作新征程。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以《課程標準》中對體育核心素養的解讀為依據,將其與本文研究內容相結合,設計出基于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家長層面的三份問卷,問卷內容均線下填寫。
1.問卷調查方式。本次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均為線下,將該問卷分別對本校體育任課教師、教師所授班級學生、學生家長進行發放。考慮到初三學生正值中考關鍵時期,所以本次問卷的發放范圍為初一和初二兩個年級。本次調研問卷共計303份,其中教師層面問卷100份,學生層面問卷100份,家長層面問卷103份,在剔除三份無效問卷之后,回收問卷共計300份,問卷回收率達99.26%。
2.問卷信效度檢驗。為檢驗問卷的信效度,本文選取側重法,并在問卷發放后的25天內隨機選取本省一所中學進行測驗,并對測驗對象進行校檢,保證測驗對象對本文的研究對象實際情況相符。之后,將測驗對象的調查數據進行收集、歸納及整理,并運用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分析過程中運用克隆巴赫系數,從而準確評估測驗對象與研究對象的問卷前后信度。分析過后,該兩次的問卷數據結果顯示出足夠的置信度,說明本次問卷的設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及合理性。
(一)家庭體育活動觀念現狀分析
家庭體育活動能有效揭示家庭教育在家校協同合作中的地位。通過將本次調研的數據結果與學生的家庭體育參與程度進行總結、對比,能夠探究出有效的改進策略。本次調研對本校初中學生家長的家庭體育活動觀念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內容涵蓋了家長是否理解體育鍛煉活動、是否支持體育教育的開展以及家長是否認同家庭體育教育三個問題。這些問題均被劃分為三個選項等級,匯總得出家長關于家庭體育活動觀念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見表1)。
由表1的調查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對于“是否理解體育鍛煉活動”,選擇“理解”的家長比例大于“不理解”的選擇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家長具有一定的體育鍛煉認知,并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趨于認同;而對于“您是否支持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選擇“完全支持”與“不支持”的無明顯差距,這可能是基于家長普遍了解體育鍛煉活動對學生帶來的幫助;而在“您是否認同家庭體育教育”一欄,選擇“不認同”的明顯大于“完全認同”和“基本認同”,結合當下家庭教育的大環境來看,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是認知不夠,尤其是對于體育這一副科,家長會認為這主要是學校的責任,學生的首要教育任務則是要由學校承擔,家長更需要做的是保障學生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因此,家長對于家庭體育的認同及認知仍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學校對于家校協同體育觀念的現狀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在校期間,通過體育教師有效指引開展家校協同工作,能夠最大化利用訓練空間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并通過一系列的正確體育引導活動和理念灌輸能夠使學生形成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從而提升體育核心素養。
本文對本校初中體育教師的家校協同教育觀念進行了調查,通過設立涵蓋家校協同教育觀念、家校協同教育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觀念、家校協同體育活動方式的理解三個問卷問題進行調查。該問題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對教師進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并進行匯總計算(詳見表2)。
通過表2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在“您是否理解家校協同體育教育觀念”的問題中,選擇“不理解”的比例要大于選擇“理解”;而在“您是否理解家校協同教育能夠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和“您是否掌握多種家校協同教育的體育活動方式”中,選擇“不理解”和“并未掌握”的教師比例明顯多于“理解”和“掌握”的。
造成此現狀的成因主要是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體育課程常常被其他主科所占用。再加上體育教師趨于年輕化,不像語文、數學等其他任課老師,在學生面前比較有“威信”,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另外,部分體育教師對《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的解讀不到位,造成對核心素養理解不深及認知偏差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到體育教學家校協同教育的開展。
(三)學生對于家校協同教育觀念的現狀分析
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受益者,同時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通過家校協同教育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首先需要學生對此教育模式的認知。
為了解學生對于家校協同教育觀念的了解和認知,本研究同時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維度涵蓋學生家校協同教育的接受程度、學生對于家校協同教育的理解以及學生是否認為家校協同模式能夠對自身發展產生幫助。此類問題同樣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在學生認知清晰、思維活泛的情況下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計算(詳見表3)。
通過表3的數據結果來看,學生在“您是否接受家校協同體育教育”問題中,選擇“不接受”的比例明顯大于“接受”的選擇比例,造成此認知的原因是部分學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及家庭溝通不到位,導致對于在家庭進行體育教育這一模式產生迷茫甚至恐懼,認為家長不會將重心放在體育這一副科上;而對于“您是否理解家校協同教育模式”,選擇“不理解”的人數比例明顯大于選擇“理解”的,此現狀也同樣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以及學生和家長溝通不到位有關;而對于“您是否認為家校協同體育教育能夠幫助自己”,學生選擇“幫助不大”或“無任何幫助”的均明顯大于“完全可以”,造成此現狀是因為部分學生在家中由于過度使用網絡而沉迷于各種網絡游戲,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一)家庭教育理念轉變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僅僅是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也是充分挖掘家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將其合理利用,從而保障家校協同教育能夠順利運轉。為了提高家庭體育教育的質量,教師需要深挖家長的潛能,并構建一個能夠共同參與的體育活動空間。同時,學校應對學生的性格、情感特點充分了解,并結合學生家庭實際情況,調整家長對于學生體育教育的觀念,改善家長教育觀念上的不足。
此外,還可以擴展學校的教學內容,指導家長進行教學參與、指導和保護,在體育課堂中實時陪伴學生進行鍛煉,并在課后進行反饋、評價,深刻認識到自身參與體育課堂的不足,聯合教師進行及時改正。通過此策略,促進家校、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頻率,從而為學生樹立榜樣,為家校協同教育的路徑奠定堅實基礎。
(二)學校教育路徑優化
學校教育是落實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首要場所,將家校協同教育觀念納入學校的長期發展計劃,有利于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同化及形成系統性的教育教學運作模式。只有當學校完全認識到學生身心發展、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性時,家校協同教育才能得以落實。因此,學校需提升學校在教育方面的自覺性,建立家校之間的和諧關系,從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學校和教師也需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不只是幫助學生獲得出色的學術表現,更關鍵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樹立道德標準,并具備遇到問題時的應對素養。
因此,學校應該鼓勵家長參與家校協同教育模式,在以合作教育為主導的環境中深入理解學生,從而審視學生不足與核心素養提升的“落腳點”,并通過與學校建立長久的溝通,真正融入學校教育或學校組織的協同教育體育活動中,形成家校共育的最大優勢,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家校協同教育平臺,從而合力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
(三)提升體育教師素養
體育課不僅是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關鍵場所,同時也是研究家庭與學校合作的重要途徑,在教師自身較高素養的加持下,有助于促進家校雙方的互補和整合發展,從而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在家校協同教育的模式中,教師的整體素養決定了合作的質量,因此,體育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并融合當今數字化發展的趨勢,從中挖掘可供學習的元素,以此提升自身素養。
綜上所述,通過對威寧縣第十一中學的家校協同體育教育現狀調查,以數據的形式明確出當下影響此模式實施的問題所在,并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教師素養的優化對策為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落實《課程標準》中的教育方針提供科學依據。
(責任編輯:陳娟)
[1] 王霜,馮丹.“雙減”視域下初中體育家校社協同育人優化路徑的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墻報交流(學校體育分會)(二).長沙市湘郡培粹實驗中學,2023.
[2] 李偉.家校合作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社會形態基礎教育論文集.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第三中,2022:3.
[3] 徐小紅.家校合作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J].試題與研究,2022,(2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