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過調查了解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現狀及POHP項目對科研能力的提升效果,為進一步完善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培訓制度提供參考。方法:選取于2023年3月—2024年4月接受POHP項目培訓的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為調查對象,POHP項目培訓課程結束后,學員以無記名形式填寫《青浦區POHP課題人員科研能力調查表》。結果:培訓前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參與課題、主持/參與課題級別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社區醫務人員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POHP項目驗收后,22名(91.7%)醫務人員仍有繼續申報課題的意愿,20名(83.3%)醫務人員表示POHP項目對自己幫助較大。結論:POHP項目是培養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的創新嘗試,本次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該項目開展的有效性及實用性,社區醫務人員的反饋也反映了當下一線醫務工作者在開展科研工作時遇到的問題與瓶頸。
關鍵詞 POHP;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科研培訓
中圖分類號:R1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22-0005-04
引用本文 陳彩婷, 謝建芳. 青浦區POHP項目對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提升效果分析[J]. 上海醫藥, 2024, 45(22): 5-8.
基金項目:上海市青浦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心、青浦區醫學會科研課題計劃(POHP2023-010);2023年度長三角數字干線青浦區科技發展基金醫療衛生項目(QKY2023-48)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POHP program in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in Qingpu District
CHEN Caiting1, XIE Jianfang2
(1.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Xiaya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99, China; 2. Scienc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Qingpu Branch of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7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among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in Qingpu District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oblem-oriented health promotion(POHP) project in enhancing these capabiliti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Methods: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in Qingpu District who received the POHP project training from March 2023 to April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y subjects, and after the POHP training course, the participants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POHP project personnel in Qingpu District” in an anonymous form.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who presided over/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as the first person in charge, the levels of presided over/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and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as the first author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P<0.05). Upon completion of the POHP project, 22(91.7%) medical staff still had the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declare the project, and 20(83.3%) said that the POHP project was of great help to them. Conclusion: The POHP project is an innovative attempt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project to some extent, and the feedback from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also reflects the problems and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by front-line medical workers in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problem-oriented health promotion; community medical staf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問題導向,健康促進”(problem-oriented health promotion,POHP)項目由青浦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心、青浦區醫學會聯合開展,旨在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聚焦“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制定行動計劃并采取行動”,培養社區醫務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提升其科研能力,從而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科研是醫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社區醫務人員缺乏科研經歷與相關技能,論文質量參差不齊、研究方向單一[1]。目前上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培訓并未引起足夠重視,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不容樂觀,在實踐方面的空白有待填補[2-3]。在此背景下,對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開展基于POHP項目的科研能力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在開展為期1年的POHP項目培訓后,通過調查了解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現狀及POHP項目對科研能力的提升效果,為進一步完善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培訓制度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3年3月—2024年4月接受POHP項目培訓的上海市青浦區社區醫務人員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上海市青浦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護士;(2)自愿參與POHP項目。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POHP項目;(2)不愿意參與POHP項目。
24名社區醫務人員中,年齡分布較平均,以中級職稱、本科學歷為主,見表1。

1.2 培訓方法
按照POHP項目年度計劃表進行為期1年的科研培訓課程,培訓采用小班化形式,通過講解和問題研討鼓勵學員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形成一系列促進健康的科研方案并完成課題,見表2。

1.3 研究方法
POHP項目培訓課程結束后,學員以無記名形式填寫《青浦區POHP課題人員科研能力調查表》,所有題目均為必答題,以確保問卷結果完整性。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4份,回收24份,問卷回收率為100.0%。
問卷主要內容:(1)一般資料,包括年齡、職稱、學歷;(2)參與POHP項目前后的科研成果,包括主持/參與課題與課題級別情況、學術論文交流與發表情況;(3)對科研的認識與態度,包括課題申報意愿、課題實施影響因素、提升科研能力的專項培訓內容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配對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培訓前后科研能力情況比較
參與POHP項目培訓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參與課題、參與學術論文交流、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社區醫務人員數量均較培訓前有所增加。
培訓前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參與課題、主持/參與課題級別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社區醫務人員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2 對科研的認識與態度
在POHP項目驗收后,22名(91.7%)醫務人員仍有繼續申報課題的意愿,20名(83.3%)醫務人員表示POHP項目對自己幫助較大。
影響課題實施的主要因素中,獲得較多共識的是未掌握統計學方法、選題困難、論文撰寫能力欠缺、缺少經費支持、文獻檢索困難、外語水平有限等。針對上述問題,醫務人員認為科研能力培訓內容應包括課題選題、標書設計、統計學方法、文獻檢索方法和外語語言能力等。
3 討論
2017年起,國務院多次頒布文件關注全科醫生的繼續醫學教育,鼓勵培養復合型全科醫學人才[4]。科研作為促進衛生事業發展、體現醫療衛生工作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必要武器[5-7]。POHP項目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制定行動計劃并采取行動”,突破了傳統的培訓模式,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并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團隊協作,最終提升其科研能力[9-11]。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與POHP項目培訓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參與課題、參與學術論文交流、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社區醫務人員數量均較培訓前有所增加,培訓前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參與課題、主持/參與課題級別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社區醫務人員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POHP項目驗收后,22名(91.7%)醫務人員仍有繼續申報課題的意愿,20名(83.3%)醫務人員表示POHP項目對自己幫助較大。POHP項目是小班化教學,以“問題導向,健康促進”為核心,帶領醫務人員完整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并根據研究進展開展系統的課程教學與階段性成果匯報,有助于其形成從選題、立項、問卷設計到論文撰寫的完整科研思路,不僅培養了社區醫務人員的科研思維能力,也提升了其主動溝通與表達的能力,同時有利于今后優質科研項目的持續輸出。
綜上所述,POHP項目是培養社區醫務人員科研能力的創新嘗試,本次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該項目開展的有效性及實用性,社區醫務人員的反饋也反映了當下一線醫務工作者在開展科研工作時遇到的問題與瓶頸。未來計劃與其他區域聯合開展更大規模的培訓項目,并將其推廣至其他類型的醫療衛生機構,延長培訓周期,加強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
致謝:感謝上海健康醫學院余劍珍教授對本項目實施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趙欣欣, 李覺, 吳恒璟. 社區全科醫生科研培養路徑的實踐與思考[J]. 中華全科醫學, 2019, 17(12): 1979-1981; 2091.
[2] 謝建芳. 社區護士科研能力的調查分析[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8): 13-16.
[3] 李俊, 江雁, 楊旦紅. 上海市遠郊家庭醫生團隊成員科研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21, 16(4): 340-344; 395.
[4] 萬曉文, 曾程, 李宗友, 等. 中國全科醫生培養和使用發展報告(2022)[J]. 中國全科醫學, 2024, 27(10): 1153-1161.
[5] 張雨桐, 劉健, 陳詩雨, 等. 轉化醫學發展對科研管理工作的啟示[J]. 經濟師, 2022, (9): 249-250.
[6] 周嬌嬌, 陳齊山. 轉化醫學發展背景下醫學生臨床科研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3, 15(20): 187-192.
[7] 楊輝, 韓建軍, 許巖麗. 中國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發展、挑戰與展望[J]. 中國全科醫學, 2019, 22(19): 2267-2279.
[8] 張馨, 王俊普, 周偉弘, 等. 研究生視閾下基礎醫學科研適應和團隊建設淺探[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 (34): 212-214.
[9] 鄭宏, 宋梓銥, 趙爽, 等.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西學中班中醫急診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醫教育, 2024, 43(4): 143-147.
[10] 張實, 吳輝, 周潔瓊, 等. MDT結合PBL教學法培養胃腸外科住培研究生綜合臨床能力的探討[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 16(10): 87-92.
[11] 聶磊, 劉潔薇, 王影, 等. PBL與TBL聯合思維導圖在卓越醫生班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 22(12):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