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而現有的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缺乏清晰明確的標準指南。本文以產教融合理念為指導,通過構建多元融合教學體系,提供真實深入的實踐教學形式,并提出校園企或校協企的協同師資培訓和基地建設模式,以完善實踐教學保障,從宏觀到微觀,為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制定了清晰標準,從而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教融合,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4.042
0 引 言
《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明確了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基本功、人文素養及國際視野,能熟練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與法學等基礎理論與知識,熟知國際商務通行規則與慣例,同時具備一定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可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人才。作為商務實踐能力培養的主戰場,實踐教學是商務英語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只有構建專業特有的實踐教學標準體系,方能從宏觀到微觀為其實踐教學提供具體指導。
1 產教融合和商務英語專業概述
作為一種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明確了產業和教育形成有機統一體的基本內涵,盡力實現生產與教育一體化過程,在生產中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實現生產,生產和教學呈現水乳交融的教育教學現象[1],通過將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對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產教融合是在理念層的引導下,形成融合機制,創設融合活動[2],實現產業端和教育端的雙向整合,切實打通人才培養通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商務英語專業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點專業之一,具有廣泛就業面和良好的專業發展前景。經過數年來的發展、探索和實踐,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模式和路徑已初具雛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當前,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專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師資力量不足、課程體系改革滯后等。因此,深化產教融合,建立學科和產業間緊密聯系,推動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需求變化,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
2 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培養目標決定人才規格,即知識、素質和能力要求。《國標》指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5種素質、5類知識、5種能力,其中5種能力包括: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商務實踐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專業不同的是,商務英語專業應突出強調商務實踐能力[3]。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設計的課程教學體系也應當能夠突出商務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國內現開設的商務英語專業中,其實踐教學均存在部分問題,對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形成顯著貢獻。
2.1 實踐教學體系雜亂
《國標》明確了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環節應當占總學分的10%~25%,包括實訓、實踐和實習。為滿足本科教學評估,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均會保證在培養方案中使實踐教學的課時占比達到最低要求。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部分院校存在用理論課內實踐學時充數的情況,部分院校未開設獨立校內實訓實踐課程或者實訓實踐教學單純依靠軟件模擬,部分院校的校外實踐和畢業實習對口性較差等。在實踐教學占比不足的情況下,還存在實踐教學分布零散、實踐課程間缺乏有機貫通等顯著問題,導致各實踐環節無法明確定位其教學目標以及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貢獻度。
2.2 實踐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多采用校內實訓室模擬操作為主,校外合作企業短期實習為輔的方式。以國際貿易方向的商務英語專業為例,校內實訓大多選擇貿易教學系統或貿易實訓教學軟件,如:TMT和Simtrade,由教師帶領學生扮演進出口貿易中的不同角色來模擬操作相關流程。而在畢業實習中,學生則到合作企業進行短期實習。校內實訓雖能給學生提供實際操練的機會,但是,由于模擬場景的局限性和滯后性,且與企業崗位實際操作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學生無法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短期實習則因校企雙方合作層次較低、缺乏長效機制等,存在對口性較差、實習活動效率低下等問題,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2.3 實踐教學師資匱乏
《國標》指出,商務英語專業實踐環節應當由專業教師和行業專家共同指導完成。但目前,由于其實踐教學體系混雜、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導致實踐環節的90%是通過校內實訓完成的。校內實訓主要是由專業教師負責,而目前商務英語教師大多數是“半路出家”,其知識圖譜中沒有系統的商務學知識[4];校外短期實習主要是由企業導師負責,但也存在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缺乏良好教學能力的情況,因此,現有師資的整體素質并不能滿足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的高標準要求。
3 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
作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亟須改革,以克服當前的顯性難點,彌補短板。因此,建構清晰的實踐教學標準,從宏觀到微觀為其實踐教學提供具體操作指導,方能促成人才規格的實現,確保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和質量提升。
3.1 條理清晰的實踐教學體系
商務英語專業是外語類中唯一的復合型專業[5],通常包含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會計、國際金融、跨境電子商務5個專業方向。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高校在建設商務英語專業時應突出本校的學科優勢和特色?;诔R姷纳虅沼⒄Z專業方向和學校特色,確定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培養目標,進而確定人才規格,凸顯商務實踐能力的特色和核心地位。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應當緊密圍繞商務實踐活動展開,因此,在提煉出實踐教學總體目標后,再明確各課程群次級實踐教學目標,據此搭建群內課程,最后在課程群內確立各自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
以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為例,在搭建實踐教學體系時,首先應明確該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以及人才規格,然后協同行業和企業,多方合作共同開發有針對性的實踐課程體系,如:國際商務談判等理論實踐結合類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和跨境電子商務等專業實訓類課程、依托產業和行業的跨境電商企業實習等。同時,開設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并將行業認可的專業比賽或資格證書納入專業實踐第二課堂。
3.2 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
產教融合的內核在于產業端和教育端的深度融合,意味著實踐教學的主體應當從高校擴展到產業,如:企業和行業協會等。在產業端的共同參與下,商討設置實踐教學內容、確定實踐教學場所、選用實踐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更為真實深入的實踐場景和體驗,切實提升符合實際商務需求的實踐能力。
以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為例,采用校協企或校園企合作機制,由跨境電商行業協會深入調研后,構建課程內容,協同跨境電商企業和高校,通過專業認證和執業資格培訓的方式,依托產業園來完成。同時,還能夠實現人才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鏈接。國際商務談判等理論實踐結合類課程,可以采用校內課堂教學的形式,綜合運用交互式、探究式、合作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以及混合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由校內教師負責;國際貿易實務和跨境電子商務等專業實訓類課程依托校內實訓平臺和校外實訓基地,采用模擬實訓和項目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由校內教師協同企業導師共同完成;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可以采用企業冠名班或實驗班的形式,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由校內教師協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完成;第二課堂可以將各類商業創意、商務談判、商務技能類比賽納入,并采用學分激勵學生考取各類證書。
3.3 規范有力的實踐教學保障
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教學活動的落實,均離不開規范有力的教學保障。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保障應當從師資力量和實踐基地兩個方面著力。
《國標》規定,商務英語專業教師中語言類、商務類、實踐類師資的大體比例為6:3:1,實踐類教師建議從行業專家中兼職聘請。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高校應當在產教融合理念的指導下,采用校企協同的師資培養模式,運用研討或工坊培訓、產學研平臺實訓、企業掛職鍛煉等形式,激發本校教師的“雙師型”發展意愿,擴容其商務知識范圍和水平,提高其商務實踐指導能力。同時,高校要積極深入企業,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形成人才資源合作機制,鼓勵企業選派優秀員工到高校擔任企業導師。
在校內各類商務實訓室持續建設的基礎上,高??梢酝ㄟ^利用產業發展優勢,把企業引進校園,以為其提供人才和場地的方式,建立校內合作實踐基地,或在行業協會的引薦下,依托產業園,與企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商務實踐能力以及與企業的匹配度,還能促進校企共同開發商業市場、共同拓展業務,實現互利共贏。
4 結 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愈發明顯。而商務英語專業強復合、重實踐的特性要求其實踐教學必須進行改革?;诋a教融合視角,高校應當利用行業協會的連接優勢,與企業協作,大膽探索和改革,為其實踐教學提供條理清晰的實踐教學體系、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規范有力的實踐教學保障等一系列標準。
參考文獻
[1]藍國興.產教融合視角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18-21.
[2]李煜.商務英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安順學院學報,2019(3):69-72+86.
[3]王立非.國家標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J].中國外語教育,2015(1):3-8+104.
[4]鄭魯燕.產教融合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協同”師資培養模式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22(3):54-58.
[5]王立非,宋海玲.新文科指引下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理念與路徑[J].外語界,2021(5):33-40.
作者簡介
梁歡,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商務英語教學。
(責任編輯:高鵬)
基金項目:本文受202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應用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產教融合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20231750)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