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引來更多關(guān)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教育體系將體育納入升學考試中,讓學生掌握相關(guān)體育技能。體育器材是輔助體育活動開展的物質(zhì)基礎,但是,目前有大量的體育器材并不適合小學生使用,為了讓體育課堂更加豐富,讓學生真正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學校和教師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體育器材,不僅豐富了體育教學內(nèi)容,提升了體育教學效果,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動習慣,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體育器材" 自制體育器材" 小學體育" 體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3-124-3-HQW
小學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階段,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非常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然而,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身心發(fā)展不完善,力量和速度不足,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較差,導致部分體育器材不適合小學生使用。同時,部分學校經(jīng)費緊張,體育器材有限,并且種類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應用的需求。因此,為了滿足不同階段學生對體育器材的需求,也為了緩解體育器材不足的情況,更出于學生安全方面的考慮,教師選擇自行制作體育器材,既豐富了體育活動,也讓學生更好地鍛煉身體,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自制體育器材開展體育活動的益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自制體育器材,具有諸多的好處,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經(jīng)濟實惠。體育器材作為消耗品,學校大量采購的體育器材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并且有大量的體育器材并不適合小學生使用。自制的體育器材多是運用塑料瓶、紙箱、舊衣服等廢舊物品來制作,種類較多,既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體驗,也降低了學校的財務負擔。二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學生會充分思考開展的體育活動,思考制作滿足需要的體育器材,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制作有效的器材,并最終動手參與制作,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三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制體育器材是需要學生切身參與其中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教師多運用廢舊材料帶領(lǐng)學生制作體育器材,讓學生參與到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來,讓學生意識到廢舊物品所具有的價值,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五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一個人很難獨立制作體育器材,需要小組成員合作完成,這能促進學生溝通技巧的發(fā)展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使用自己制作的體育器材,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六是提高教學效果。學生自制的體育器材,主要是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來制定的,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2、自制體育器材的注意事項
自制體育器材是一種有益的教育活動,滿足了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需求,但由于學生年紀較小,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師帶領(lǐng)學生自制體育器材,需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安全性。所有自制的體育器材必須選用安全無毒害、耐用不易碎的材料,避免在使用的過程中對學生造成傷害。教師要嚴格檢查每一個自制的體育器材,確保沒有松動的部分或者是鋒利的邊緣,尤其是攀爬架、平衡木等高風險的體育器材,更要考慮其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和承重能力。總之,所有的體育器材都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一旦存在安全隱患,不能投入使用。二是科學性與適用性。所有的器材要符合體育運動的基本原理,要與學生的身高、年齡、體育技能相符。三是秉持環(huán)保理念,保護環(huán)境是全世界共同的責任,教師要在學生心中埋下環(huán)保的種子,自制的體育器材既要選用可回收或者環(huán)保材料,以此來減少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而且還要考慮體育器材的使用周期,以及如何處理不再使用的體育器材。四是要具有教育價值。教師帶領(lǐng)學生自制體育器材,并不只是單純地滿足體育活動的需求,而是在自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例如講解材料的性質(zhì)、體育器材應用的知識、設計思路,鼓勵學生共同解決問題,進而將自制體育器材活動的教育價值凸顯出來。五是維護與管理。教師建立體育器材維護制度,定期檢查體育器材的狀態(tài),及時修理破損的器材。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登記制度,記錄借用和歸還的人員和時間,避免器材遺失。總之,通過自制體育器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活動,充分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學生的健康保駕護航。
3、自制體育器材設計小學體育活動
3.1、保齡球
保齡球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運動游戲,其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充滿趣味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教師讓學生觀看保齡球的視頻資料,講解如何擺放保齡球,打保齡球的規(guī)則,以及打保齡球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制作保齡球。學生們在商討之后,決定統(tǒng)一收集550ml可口可樂的飲料瓶,并將其灌一半水,作為球瓶;收集紙箱,將其裁剪成統(tǒng)一的高度并連接起來,作為保齡球通道的圍擋;用排球來充當保齡球,并且氣不要充得太足。在體育課上,教師先示范保齡球的打法、動作要領(lǐng)和技巧,然后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輪流打保齡球,一組輪流擺放保齡球,然后再進行調(diào)換。這樣,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打保齡球活動中來,既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又提高學生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對力量的控制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開展比賽活動,教師擔任裁判,監(jiān)督學生的行為,評比各小組的得分,這不僅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高,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3.2、兩人三足
兩人三足是最常見的體育活動,考驗著雙方的默契程度。同時,兩人三足對器材的要求較低,只需要將兩人的腳纏在一起。為此,教師可以將條幅、彩帶、舊衣服裁剪成大小長度適中的綁帶,在活動中將其綁在同學的腿上。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一組,從一側(cè)走到另一側(cè),由專人記錄組員和時間;教師讓4—6個小組同時參加比賽,看哪個小組先走到終點。兩人三足屬于競技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奮斗意識和拼搏進取的精神,而且還考驗雙方的配合程度,一旦配合不當,就會笑料百出,或者是失去平衡而摔倒,呈現(xiàn)別樣的場面。由于兩人三足開展比較方便,并且每次都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所以教師可多次開展兩人三足的活動,隨著學生逐漸掌握體育活動的要領(lǐng),雙方默契程度提升,教師可增加活動的難度,開展三人四足、四人五足的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整個小組是一個整體,要聽從指揮,默契配合,不要亂了陣腳,進而讓學生意識到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3.3、布袋跳
布袋跳是將雙腳放在布袋中,模仿兔子向前跳躍的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腿部肌肉和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對方向的控制能力。布袋跳的材料比較簡單,一個能夠裝下學生的布袋即可。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廢舊衣服、大米袋子裁剪并縫補在一起,制作成一個袋子,袋子的大小和高度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高和體重,避免太小而無法使用,也不要太大不方便跳起來,甚至可能讓學生受傷。由于材料來源方便,制作起來比較簡單,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身高、體重來制作一個袋子,并檢查每個袋子是否足夠結(jié)實,避免其在跳躍中出現(xiàn)破裂的情況。在跳躍前,教師要進行示范,并告知學生如何保持平衡,避免跌倒受傷。在體育活動上,一是個人賽,就是讓參賽者從起點跳到終點,整個過程中參賽者必須保持雙腳在布袋中,第一個到達終點者獲勝。二是接力跳,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人數(shù)相同,第一個成員到達終點后,第二個成員開始向前跳躍,直到最后一個成員到達終點。三是娛樂性的活動,教師讓幾個學生圍成一圈跳,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跳,或者是沿著一個方向轉(zhuǎn)圈跳。學生在布袋中跳躍,既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歡樂,也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3.4、拔河比賽
拔河是比較傳統(tǒng)的團體比賽活動,是力量的較量,是最能體現(xiàn)團隊精神的運動。在拔河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勝利,學生會使盡全身的力量,讓身體各部位都參與其中,所以拔河是非常鍛煉身體的一項運動。在拔河比賽中,使用的器材是粗繩,教師讓學生收集大米袋子,帶領(lǐng)學生將其中的絲抽出來,并按照不同的長短將其整理好。收集和整理完畢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搓繩子,這既讓學生了解繩子的傳統(tǒng)制作方式,認識到古人的智慧,也可以自行決定繩子的粗細和長短,充分彰顯了學生的自主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教師帶領(lǐng)學生手工制作繩索后,講解拔河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將學生按照身高、體重、性別分成勢均力敵的兩隊。兩隊學生分別站在繩子的兩邊,聽從教師的指令開始拔河,直到一方獲得勝利。除了集體性的拔河活動,教師還可以組成三人、五人一組的拔河比賽,同學之間自行組成小隊來對抗,這種方式不僅提升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更提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戰(zhàn)略眼光,學生會選擇有力量、有耐力的同學作為自己的隊友。總之,通過拔河比賽來進行力量對抗,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3.5、塑料瓶接力賽
接力賽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團體活動,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且還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接力比賽活動開展前需準備統(tǒng)一規(guī)格的塑料瓶,教師根據(jù)場地的大小和參與的人數(shù)劃出起跑線和終點線,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一種是傳統(tǒng)的接力賽,將塑料瓶作為接力棒,發(fā)令槍響后,第一個隊員跑向終點,在指定區(qū)域與第二個隊員交接,依次將接力棒傳遞下去,第一個完成所有交接并到達終點的隊伍獲勝。另一種是推瓶接力賽,在塑料瓶中盛少量的水,第一位隊員手持木棍,用木棍推動塑料瓶前進,在交接區(qū)域?qū)⑺芰掀亢湍竟鹘唤o下一個隊員,直到所有人都交接完畢。在整個比賽期間,參賽隊員只能用木棍觸碰塑料瓶,不可以直接用手觸摸。參加塑料瓶接力賽,教師要保證塑料瓶、木棍干凈、整潔,無尖銳的邊緣,場地要平整無障礙,避免學生摔倒。同時,在參賽之前教師還要帶領(lǐng)學生做熱身,避免運動造成肌肉拉傷。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遵循比賽規(guī)則,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nèi)交接,推動塑料瓶時不可用手觸碰,讓學生意識到比賽固然重要,但遵守規(guī)則更為重要。通過塑料瓶接力賽的活動,不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了身體,而且增強了團隊之間的默契程度。
3.6、紙飛機大賽
折紙飛機是比較常見的手工活動,紙飛機大賽是一項既有趣又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活動,非常適合在小學體育課上開展。紙飛機大賽活動不僅讓學生享受了制作和飛行的樂趣,而且也讓學生簡要了解空氣動力學的相關(guān)知識。一是制作階段,教師讓學生用報紙、彩紙、紙殼自行設計并制作飛機,可以使用直尺、鉛筆、剪刀等工具來輔助切割,但是不能使用膠帶和回形針等額外材料,所有的紙飛機成品只能由紙張構(gòu)成。二是開展飛行比賽,第一種是測飛行距離最長的比賽,所有的學生站在同一個起始線上,依次發(fā)射自己的飛機,測量紙飛機飛行的距離。第二種是測飛行時間最長的比賽,用計時器記錄飛機飛行的時間。這兩種比賽形式,都有多次試飛的機會,以最好的成績?yōu)闇剩詈笤u比出誰的紙飛機飛得最遠、飛的時間最長。在整個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制作時要避免學生被剪刀、紙板劃傷;比賽場地沒有障礙物;飛行場地寬闊,避免相互打擾;比賽期間,嚴禁進入場地內(nèi)部。通過紙飛機大賽,讓學生了解阻力、升力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用廢舊材料制作紙飛機,還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可以說,紙飛機大賽是一項寓教于樂的體育活動。
3.7、擲沙包
擲沙包是非常簡單且有趣的游戲活動,可鍛煉參與者的準確性、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運動能力。游戲所需的沙包由學生用廢舊布料縫制,里面放置沙子,沙子重量適中,避免造成傷害。一是將沙包投入既定的圓環(huán)、籃框中,采用定點投擲的方式,以投中次數(shù)最多者獲勝。二是劃出兩條界限,兩邊各站一個人,中間站五個人,兩邊的人用沙包擊打中間的人,中間的人可移動躲避,誰被沙包打中就負責丟擲沙包,擊中目標者站在中間來躲避沙包。三是一人同時使用兩個或三個沙包,向空中丟擲后并接住,如此反復,計量丟擲的次數(shù)。除了丟擲外,還可以用腳來踢口袋,既可以一個人踢沙包,計量踢的次數(shù),也可以是多個人圍成一圈,將沙包踢給他人,所有人合力讓沙包盡量不落地。擲沙包玩法多樣,每種方式都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都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其中,深受學生的喜愛。
4、結(jié)論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自制體育器材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其不僅解決了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豐富日常生活。同學們參與到自制體育器材中來,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改造多樣化的材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同學們相互幫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自行制作體育器材,本身對器材就充滿驕傲感和自豪感,就會提高運動的熱情,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既從中獲得歡樂,又提升了個人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天夫,段正瀅.借助自制體育器材,強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0).
[2]許曉慧.利用自制體育器材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分析[J].教育界,2024(12).
[3]沈靜.利用自制體育器材,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體育,2024(04).
[4]成天明.學校體育活動中自制體育器材的利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4).
[5]陳杰.新器材,新用法,新收獲——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課堂上的巧妙應用[J].教育界,2023(22).
[6]黃燕.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有效利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