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次函數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與面積相關的問題常常出現在中考試題中.本文以一道中考題為例,深入分析一次函數中的面積問題,探討解題方法和思路,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這一類型的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關鍵詞】一次函數;面積問題;初中數學
1" 引言
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可與兩條坐標軸圍成三角形.直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問題,既涉及代數運算,又涉及對幾何圖形性質的分析,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歷年中考中,此類問題常常作為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題型出現.本文以一道中考真題為例,探討這類問題的解決途徑.
2" 試題呈現
(2024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數學第18題)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A(3,0),B(0,3).直線y=kx+b(k,b為常數,且kgt;0)經過點C(1,0),并把△AOB分成兩部分,其中靠近原點部分的面積為154,則k的值為""" .
3" 解法分析
此題是一道涉及三角形面積的一次函數綜合題,主要考查一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一次函數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一次函數解析式的求法、交點坐標的求法、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區分度.
如圖1,設直線AB與直線y=kx+b的交點為點D.根據點A和點B的坐標容易求出△AOB的面積.由題目條件可知S四邊形OCDB=154,由此可求出△ACD的面積,再結合直線y=kx+b過點C(1,0),即可求出k的值.
解法1" 如圖2,過點D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點E.
圖2
因為A(3,0),B(0,3),C(1,0),
所以OB=3,OA=3,AC=2,S△OAB=12·OA·OB=92.
根據條件可知S四邊形OCDB=154,
所以S△ACD=S△ABO-S四邊形OCDB=92-154=34.
設直線AB的解析式為y=mx+n,
因為直線過點A(3,0),B(0,3),
所以3m+n=0n=3,
解得m=-1n=3,
故直線AB的解析式為y=-x+3.
因為直線y=kx+b經過點C(1,0),
所以k+b=0,故b=-k,
所以y=kx-k.
聯立方程y=kx-ky=-x+3,解得x=k+3k+1y=2kk+1,
所以點D的坐標為Dk+3k+1,2kk+1.
于是DE=2kk+1,
所以S△ACD=12AC·DE=12×2kk+1×2=34,
解得k=35.
解法2" 如圖2,過點D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點E.
由解法1可知S△ACD=34,
所以DE=2S△ACDAC=34.
故點D的縱坐標yD=34.
由解法1可知直線AB的解析式y=-x+3,
故點D的橫坐標為xD=3-yD=94,
所以點D的坐標為94,34.
將點C(1,0)和D94,34代入y=kx+b得k+b=094k+b=34,
解得k=35b=-35,即k=35.
4" 變式拓展
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A(3,0),B(0,3).直線y=kx+b(k,b為常數,且kgt;0)經過點(1,0),且把△AOB分成面積1∶2的兩部分,若靠近原點的那部分的面積較大,則k的值為" .
圖3
解法1" 如圖3,設直線AB與直線y=kx+b交于點D.由原試題的解法可知S△ABO=92,直線AB的解析式為y=-x+3,直線CD的解析式為y=kx-k,yD=2kk+1.
根據條件可知S△ACD=13S△ABO=32,故12·yD·AC=32,即12×2kk+1×2=32,解得k=3.
解法2" 根據條件可知S△ACD=13S△ABO=32.
設點D的縱坐標為yD,則S△ACD=12·yD·AC=32,
又因為AC=2,所以yD=32.
由解法1可知直線AB的解析式y=-x+3,
故點D的橫坐標為xD=3-yD=32,
所以點D的坐標為32,32.
將點C(1,0)和點D32,32代入y=kx+b得k+b=032k+b=32,
解得k=3b=-3,即k=3.
5" 結語
解決一次函數中的面積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1)首先要準確畫出圖形,明確各個點的坐標和圖形的形狀;(2)充分利用已知條件,求出相關圖形的面積,建立方程或等式來求解未知量;(3)要熟練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和三角形、四邊形等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靈活運用代數和幾何的方法解決問題.總之,一次函數中的面積問題是中考數學中的重要題型之一,通過以上對中考真題的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類型問題的解法,提高解題能力和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曹艷.一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問題探析[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24(04):35-36.
[2]王芳.一次函數圖象與三角形的面積[J].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配合人教社教材),2022(05):7-8.
[3]張如青.“一次函數圖象與三角形面積”的變式探究[J].現代中學生(初中版),2022(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