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游戲活動“三融”式是把數學教學內容以游戲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游戲活動與課堂的融合,為課堂學習注入活力,促進教學目標達成;游戲活動與作業的融創,發揮作業最大效益,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游戲活動與競賽的融樂,激發潛能,發展學生關鍵能力。小學數學游戲活動“三融”式是以游戲活動為載體,以“玩游戲,育素養”為活動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思維,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活動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游戲;課堂融合;作業融創;三賽融樂
一、數學游戲活動“三融”式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數學游戲活動“三融”式指的是:融合、融創、融樂。游戲活動與課堂的融合,為課堂的學習注入活力,促進教學目標達成;游戲活動與作業的融創,發揮作業最大效益,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游戲活動與競賽的融樂,激發潛能,發展學生關鍵能力。數學游戲活動作為數學知識的一種學習載體,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通過“課堂融合、作業融創、三賽融樂”的實施途徑,實現“玩促學,學中樂”的學習氛圍,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從而達到減負提質的活動目標。
二、數學游戲活動“三融”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實踐
(一)游戲活動與課堂融合,為課堂學習注入活力,促教學目標達成
數學游戲化、活動化是新課標對第一學段,特別是一、二年級數學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特征和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采取多形式的數學活動、數學游戲,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的舞臺,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數學游戲活動與課堂的融合,為課堂學習注入活力,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1. 融合有趣的數學游戲,檢驗學習效果
數學游戲與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能更好地檢驗學習效果,促進教學目標達成,實現過程性評價。例如,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時,其中一個教學目標是要求熟記乘法口訣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如何檢驗學生的熟練程度?我們可以穿插游戲進行檢驗,即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如:采用對口令游戲、競爭激趣、開火車游戲、小組互檢、玩手指操游戲、同桌互檢、扔炸彈游戲、隨機抽查、兔子蹲游戲、集體檢查等。通過學生參與數學游戲的過程實現對學生個體學習情況的評價,教師及時關注到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掌握學生的學習軌跡,準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檢驗教師教學行為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為教師后續的教學提供調整的依據。
2. 融合有效游戲探究活動,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有效的游戲探究活動是一種主動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我們通過設計有深度的游戲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和問題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地參與學習。如在認識毫米一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游戲活動項目:用標有厘米刻度的紙條量出練習本的厚度。(讓學生經歷)
(1)嘗試:用標有厘米刻度的紙條,無法量出練習本的厚度。(2)創造:學生把尺子分一分,分成幾份。(3)認知:從尺子上直觀感知。(4)聯系生活:找身邊一毫米長的物體。(5)現實應用:測量回形針的長度。
課堂中游戲探究活動的引入,能帶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更好落實教學目標。嘗試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率。創造活動具有挑戰性,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實現深度學習。創設觀察運用,培養應用能力。教師除了關注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參與度、表現外,更多地關注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學習興趣,對問題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活動過程中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活動反饋,確定學生所處的學習狀態,明確學習狀態與學習目標存在的差距。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縮小差距,從而更好實現教學目標。
(二)游戲活動與作業融創,發揮作業最大效益,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
數學游戲與課外作業的融創,能充分發揮數學作業的最大效益,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間逐漸融入數學知識探索學習過程中,從而增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基于“雙減”政策背景下,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創新各種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如:利用數字卡片,開發創新性數學作業模式,通過“數字寶寶找家”“數字寶寶比大小”“數字寶寶對對碰”等數學游戲主題活動,進行數序鞏固的練習、逆向思維的鍛煉、運算能力的拓展。這樣的作業不僅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感受到游戲的樂趣。
創新性數學作業模式,以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為目的。教師圍繞增強學生的數感、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同桌合作學習意識,開展創新性數學游戲作業設計。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創新性數學作業模式,能充分發揮數學作業評價作用,注重學習目標達成度,適應并發展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游戲活動與競賽融樂,激發潛能,發展學生關鍵能力
游戲活動與競賽的融樂,能激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如通過為學生搭建“24點”校園擂臺邀請賽,充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開展“神奇的數字卡片”親子溫馨賽,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搭建“三階幻方”社會交流友誼賽,提升學生幾何直觀、空間觀念。競賽活動緊扣學科特點,難度適中,各有側重,有極強的針對性。因此,競賽與游戲活動的融合,即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又能使學生的數學潛能得以挖掘,數學思維得以拓展,并逐步形成敢于實踐、勇于創新的良好思維模式,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我們通過開展“三賽三樂”,即校園擂臺邀請賽、家庭親子溫馨賽、社會交流友誼賽,讓學生感受校園樂、家庭樂、友誼樂。借助“三賽三樂”,以賽促學,提升學生關鍵能力。通過游戲活動與競賽的融樂,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升。結合調查問卷、競賽情況分析及期末檢測情況,分析學生關鍵能力,教師及時調整游戲活動方案。整個游戲活動中,從活動目標的確定、學生的參與、競賽的推進,到借助調查問卷、情況分析、期末檢測等多元的評價,相互配合、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參考文獻:
[1]蘇漢武.數學課堂的四個維度:真、實、融、樂[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1(02).
[2]崔英梅,丁婷.從“先探后玩”到“玩中發現”——數學游戲的教學邏輯轉向[J].基礎教育課程,2022(08).
[3]王征.淺談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07).
[4]陳衛東.“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特色作業創新設計[J].現代農村科技,2022(02).
[5]盧靜.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