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促進民宿行業市場穩定持續發展,提出了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模式,并通過SWOT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其內外部環境,識別出其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在此基礎上,針對鄉村民宿的聯合體發展,提出“統一管理+靈活運營、民宿聯盟+積分分紅、民宿托管+特色運營”創新性措施。研究結果可為鄉村民宿業主、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相關研究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戰略指導,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
關鍵詞 鄉村民宿聯合體;SWOT分析;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 30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5)05-012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5.024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Bamp;B Consortium”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ANG M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mestay industry market,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homestay consortia, and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deeply analyzes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dentifies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nnova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omestay consortia, including “unified management+flexible operation, homestay alliance+point sharing, homestay trusteeship+characteristic ope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argeted strategic guidance for rural homestay owner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er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bed and breakfast consortium;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社會發展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自然、寧靜、特色文化生活的向往促使了鄉村旅游逐步興起,鄉村民宿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游客對原生態生活的向往。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市場復雜性,傳統個體經營模式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急需一種創新合作的發展新模式來推動民宿經濟的快速發展[1-3]。民宿不僅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業態,也是鄉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及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民宿數量逐年增長,民宿經濟發展迅猛,鄉村民宿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契合了“建設美好家園”與“振興鄉村產業”兩大任務,是打造鄉村振興之路的“朝陽”產業。“遍地開花”的民宿分布零散,規模偏小,存在安全隱患和服務配套滯后等問題,大部分未按區域規劃科學布局,難以串點成線形成集聚效應,并存在隨意建設,毀壞耕地建房,缺乏停車場和公廁等公共配套設施等情況[4-5]。
我國農村地區民宿旅游起步略晚,但發展勢頭強勁,逐漸成為我國農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6]。但民宿發展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宣傳和推廣困難,人才匱乏等問題,王顯成[7]闡述了我國鄉村民宿發展迅速,但整體缺少規劃,并對鄉村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阮雯[8]研究指出,農村民宿缺少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需要針對性地出臺相關管理法規及科學規劃等策略。黃艷萍[9]研究提出,傳統的旅游模式需要進行升級更新,同時,民宿業作為旅游產業的延伸產業,其扮演的角色以及給當地居民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忽視。針對民宿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賴斌等[10]研究認為,農村地區發展民宿特色旅游是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并提出了產業路徑、組織路徑和獲益路徑3條建設路徑,同時強調了政府、社區、農戶及幫扶者主體間的能動作用。焦慧[11]對山區民宿產業的基本情況和相關優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民宿+”的發展路徑。在此基礎上,為更好地實現共享經濟,吳開松等[12]提出了“共享經濟+共享民宿”的民宿經濟發展思路。當地特色文化的支持也是民宿發展的必要條件,畢文君[13]研究指出,西江千戶苗寨特色民宿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苗族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伴行才能讓民宿行業經久不衰。 而且,在農村地區發展特色民宿產業,能夠為當地經濟注入新活力,成為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增收的新方法,成為實現農村地區產業興旺,推進全域旅游及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3,14-16]。
綜上所述,目前眾多學者對民宿如何發展做了大量研究,但學者針對鄉村民宿聯合體的系統研究仍相對匱乏,缺少系統性SWOT分析和整體性戰略指導。因此,筆者深入分析了“鄉村民宿聯合體”,明晰各個方面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通過科學的SWOT分析,為鄉村民宿提供針對性戰略建議,促使其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實現民宿聯合體發展的良性循環。
1 “鄉村民宿聯合體” SWOT分析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民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及企查查的相關數據,繪制近10年民宿企業注冊率和增長率(圖1)。從圖1可知,民宿規模逐年增加,到2018年激增至2.2萬家,增長了157%。2019—2022年增長緩慢,而2023年增長了149%,截至2024年4月底,全國民宿相關企業數量共3萬家。
不同地區的民宿規模有所不同,2023年不同城市的民宿規模情況如圖2所示,顯示市民旅游更傾向于具有舒適環境和熱門景點的地區。恩施州(利川市和建始縣為主)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和鄉村旅游在鄉村民宿熱潮中脫穎而出,寧靜的鄉村成為游客的選擇,鄉村民宿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說明鄉村民宿發展勢頭迅猛。
由此可見,鄉村民宿行業蓬勃發展,而隨著規模逐步增加,民宿同質化嚴重,未來必然是優勝劣汰。因此,個體獨立經營的民宿發展將面臨巨大挑戰,為促進民宿行業市場穩定持續發展,“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模式成為新亮點。
1.1 優勢(S)
1.1.1 合作共贏,降低風險。
鄉村民宿聯合體是由多個農村民宿業主組成的聯合體,他們共同合作,利用當地資源和特色,提供住宿、餐飲、體驗等服務,以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推動鄉村旅游和經濟發展。鄉村民宿聯合體為各民宿提供機會共同合作,不同民宿可整合各自的資源,充分發揮各方的專業特長,通過共同努力、共同投資、共同分擔成本,打破傳統的競爭格局;通過共同的市場推廣、宣傳活動,形成聯合品牌,制訂共同的服務標準和合作協議,互相推薦客人,形成更為協同的聯合體。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有助于創造獨特、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民宿,吸引更多游客。聯合發展能夠分散經營風險,避免個體民宿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承受過大的壓力,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協同推廣和經營,有助于提高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實現更為高效、穩定的長期發展。
1.1.2 資源共享,互惠互利。
鄉村民宿聯合體意味著資源的共享,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通過合理分工和資源優勢的互補,各民宿可以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更加高效地利用資源,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吸引更多游客。聯合體發展不僅使各個民宿能夠互惠互利,同時也能夠為當地農村注入更多的活力。通過與當地農戶、手工藝者等進行合作,促進當地農村的產業振興,推動農村社區的發展。
1.1.3 規范發展,提升品質。
通過建立一系列統一的標準和規定,促進各民宿業主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從而提升整體的品質和服務水平。共同的管理制度、標準化的服務流程等,可以確保每家民宿都能夠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民宿聯合體的規范發展也有助于提升整個地區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1.1.4 客源穩定,維護權益。
鄉村民宿聯合體不僅能夠通過產業集群穩定客源,還能利用法律手段有效維護成員的權益,這兩者共同作用,使得鄉村民宿聯合體成為一個既經濟又可靠的發展模式。整合多種產業資源,形成一個功能互補的產業集群,這不僅提升了客源的穩定性,還增強了經營的綜合競爭力。此外,鄉村民宿聯合體還能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成員的權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消費者和經營者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爭議,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種法律保障機制為鄉村民宿聯合體提供了一種正式且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可能出現的糾紛或問題,從而保護所有成員的利益不受侵害。
1.2 劣勢(W)
1.2.1 管理協調難度大。
鄉村民宿聯合體中的不同民宿可能經營不同類型的業務,多元化經營增加了管理的復雜性,需要統一的規劃和協調,以確保各個業務環節的順暢運作。不同民宿可能有不同的服務標準、經營理念和不同的資源需求,這使得統一的服務標準和質量控制變得困難,難以保證公平合理地分配資源,以確保各成員都能充分發展。聯合體中的成員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溝通和信息共享可能受到限制。聯合體內部的決策機制和權力分配可能是敏感的問題,如果決策權過于集中或者分散不均,可能導致一些成員感到不滿。
1.2.2 利益分配爭議大。
鄉村民宿聯合體中各民宿的貢獻可能存在差異。有些民宿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而有些可能相對較少,這種差異可能導致成員對分配利潤的公平性產生爭議;一些民宿可能在經營和市場推廣方面表現更為出色,帶來了更多的客戶和業務,在分配利潤時,這種差異可能成為爭議的焦點;如果聯合體未建立清晰透明的利潤分配機制,成員可能感到不滿,透明的利潤分配機制對于建立信任和減少糾紛至關重要,但如果缺乏明確規定,可能導致誤解和矛盾。民宿經濟可能受季節性和市場波動的影響,導致不同時間段的業績差異。在分配利潤時,如何考慮這些波動和差異可能成為一個復雜的問題,容易引起不同成員的分歧。
1.3 機遇(O)
1.3.1 鄉村旅游賦能。
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利用本地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資源,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和體驗,吸引更多游客,內部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提高民宿的競爭力。 另外,全球變暖促進了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的興起也為鄉村民宿聯合體的發展提供了機會,通過與當地文化活動和傳統產業的結合,創新并提升了游客體驗。合作與整合當地文化資源可為民宿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同時結合鄉村旅游的需求,鄉村民宿聯合體有機會拓展產業鏈,開發與文化相關的特色產品和服務。
1.3.2 “互聯網+”賦能。
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優化服務,提高管理效率、拓展市場,從而增強業務競爭力。 互聯網發展為民宿提供了數字化推廣、在線預訂平臺、智能化管理等機會;利用社交媒體、在線評價等渠道,可以更廣泛地宣傳和推廣民宿,吸引更多客戶;提高預訂便捷性,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推廣,拓展客戶群體。
1.3.3 “千萬工程”賦能。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民宿是鄉村新產品新業態,為民宿聯合體賦能,鼓勵采用聯合體模式,提升品質,優化實施農村產業融合,支持鄉村振興[14]。浙江省德清縣仙潭村和莫干山鎮的例子也顯示了“千萬工程”如何促進民宿經濟的發展,通過改造老房子,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宿群,帶動了鄉村旅游和經濟發展。首先,“千萬工程”被視為新時代引領萬千美麗鄉村建設的“指南針”,習近平總書記對其作出的重要批示,強調了其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這表明政府對于鄉村發展和振興給予了高度重視,為民宿等鄉村旅游業態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1.4 挑戰(T)
1.4.1 市場競爭壓力大。
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民宿數量可能增加,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吸引游客成為一個挑戰,尤其是對于新興的聯合體項目。市場可能變得飽和,導致激烈的競爭,類似的聯合體可能涌現,吸引游客選擇的多樣性也逐漸增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有效的市場推廣變得至關重要。由此,聯合體需要投入足夠的資源來開展廣告、社交媒體宣傳等活動,以吸引更多的客戶,這也是民宿聯合體發展過程中的一項挑戰。
1.4.2 基礎設施不足。
在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基礎設施不足帶來挑戰。很多鄉村地區的交通網絡可能不如城市發達,缺乏高效的交通工具和道路,這使得游客前往鄉村民宿變得更加困難;一些偏遠的鄉村地區也可能面臨水電氣供應不足或不穩定的問題,這對民宿運營和游客的居住體驗都有影響;缺乏良好的通信基礎設施,包括手機信號和互聯網連接,這可能對游客的便利性和體驗產生負面影響;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設施,鄉村民宿可能難以妥善處理游客產生的垃圾,這可能導致環境問題;另外,一些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可能老化且維護不善,需要更多投資和更新,以提高可靠性和效能。
1.4.3 安全衛生不完善。
鄉村民宿聯合體的安全衛生問題可能涉及食品安全、住宿環境衛生、設備安全等方面,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和監管機制,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頻發,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影響整體聲譽;游客對于衛生條件的要求較高,衛生標準不一致可能導致部分聯合體成員受到負面評價,影響聯合形象;如果內部管理和培訓不到位,可能導致鄉村民宿聯合體成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游客的服務體驗難以保證一致性。
2 “鄉村民宿聯合體”戰略選擇分析
通過對鄉村民宿聯合體的SWOT矩陣分析,將其內外部因素進行了對比和匹配,構建了SO增強型戰略、WO扭轉型戰略、ST規避型戰略和WT防御型戰略4種戰略定位,全方位推進鄉村民宿的聯合體發展(圖3)。
2.1 優勢-機會戰略(SO戰略)
首先,聯合鄉村旅游發展實現合作共贏,通過與當地旅游景點、活動組織等合作,形成聯動效應,例如,民宿可與當地景區達成合作,推出聯票或套餐服務,吸引更多游客。合作可以擴大宣傳力度,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也增加了民宿的知名度。其次,通過“民宿+”模式,可將傳統的住宿服務擴展到更多領域,如農產品銷售、手工藝品制作、文化體驗等,這不僅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同時多元化的發展也為民宿創造了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提升游客在鄉村的全方位體驗。另外,抓住互聯網發展的機遇,利用網絡平臺,如社交媒體、民宿預訂平臺等,進行廣泛而有針對性的宣傳,通過分享民宿的特色、游客的真實體驗等,形成口碑效應,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這不僅有助于吸引更多潛在客戶,還能夠提高游客對民宿的信任度,增強品牌效應。
2.2 劣勢-機會戰略(WO戰略)
首先,了解和分析目標客戶的需求,以便根據他們的期望制訂相應的管理流程,包括預訂、入住、服務標準等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有清晰的規定。建立溝通渠道,設立客戶服務熱線、在線聊天或郵件反饋系統,確保客戶可以隨時與鄉村民宿聯合體進行溝通,定期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收集客戶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服務流程;其次,實施多元化經營并打造民宿特色品牌是鄉村民宿聯合體提高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關鍵策略,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使客人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設計獨特的當地美食菜單,引導客人品味當地特色風味,提供獨特的餐飲體驗,結合周邊自然環境,組織豐富的戶外活動,如徒步、騎行、農田體驗等,吸引戶外愛好者。通過聯合鄉村旅游,鄉村民宿聯合體能夠吸引更廣泛的游客群體,提供更全面的鄉土風情體驗。這種綜合的策略有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另外,制訂分配標準,明確責任和義務是鄉村民宿聯合體管理的關鍵方面,通過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和義務,可有效協調各方合作,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強調成員之間的協同工作,特別是在高峰時段或緊急情況下,需要相互支持和協作,制訂明確的成員義務清單,明確分工、互相配合,從而提高整體運作效率,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同時也有助于聯合體的可持續發展。
2.3 優勢-威脅戰略(ST戰略)
抱團合作是一種有效的策略,特別適用于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通過共同合作來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抱團合作,鄉村民宿聯合體能夠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壓力,提高整體競爭力,為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務和體驗。制訂明確的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包括經營目標,拓展服務范圍,提升品牌形象等,為聯合體的發展設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在發展過程中提高整體運營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吸引更多游客。另外,加強安全衛生管理是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中至關重要的策略,這有助于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促進口碑傳播,并確保長期的業務穩定,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打造安全衛生的環境,維護保障顧客權益,提升客戶的信任度,形成“貼心家園”的品牌形象,進而吸引更多的客戶,提升市場競爭力。
2.4 劣勢-威脅戰略(WT戰略)
首先,建立協作機制并增強合作積極性是鄉村民宿聯合體成功發展的關鍵之一。設立明確的聯合體結構,確保協作機制有組織可循,確立各成員之間的權責關系、利益分配和決策機制,制訂詳細的合作協議并明確聯合體的運作規則,并定期召開聯合體會議,討論重要事務、交流經驗和協商解決問題,促進信息共享與溝通,同時強調合作的共贏理念,使每個成員明白通過聯合體可以實現更大的成功,從而提高合作積極性,并建立定期的績效評估機制,監測聯合體的整體績效,鼓勵成員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其次,通過定期市場調研和引入創新服務,鄉村民宿聯合體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提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政府政策支持是促進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并改善市場環境的重要手段。為促進農村經濟振興,政府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財政資金、稅收減免、信貸支持等,以幫助農村地區發展和推廣民宿聯合體。通過這些政策支持措施,政府可為鄉村民宿聯合體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其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同時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3 推動“鄉村民宿聯合體”發展對策
3.1 統一管理+靈活運營
統一管理和靈活運營,可有效整合資源,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增加地方經濟收入。統一管理是確保民宿業態規范化、標準化的關鍵,通過成立專門的運營公司或聯合體,由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員負責民宿的日常管理和運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此外,統一管理還可以簡化管理流程,減少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靈活運營則強調根據市場需求和季節變化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這包括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項目,如特色餐飲、文化體驗活動等,以及根據季節變化調整價格策略和促銷活動。靈活運營不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還可以提高民宿的收益和市場占有率。
3.2 民宿聯盟+積分分紅
“民宿聯盟+積分分紅”通過整合資源和優化收益分配機制,建立健全聯盟管理機構,明確各成員單位的權利和義務,確保聯盟運作的高效性和透明度,通過統一品牌、統籌營銷、共享服務等方式,提升整個聯盟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其次,推廣積分分紅制度,將民宿業績與村民個人或家庭的積分掛鉤,激勵更多村民參與民宿業的經營和管理中。積分可以用于兌換旅游產品,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或參與其他社區活動,從而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回報。
3.3 民宿托管+特色運營
首先,通過民宿托管服務,加強民宿托管服務的專業化和系統化建設,可有效解決民宿業主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人員管理、客戶服務、市場營銷等,從而提高民宿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其次,特色運營則側重于挖掘和利用當地文化、自然資源等獨特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游客體驗。同時要注重民宿聯合體內部的協調和合作,通過統一的品牌形象和標準化服務,增強競爭力,同時也要保護好每個成員的特色和利益,避免同質化競爭。
參考文獻
[1] 劉小琳.文旅融合背景下咸宜鎮民宿發展路徑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4,52(8):113-119.
[2] 蔡建剛,劉嘉媚.鄉村旅游地民宿經營者咨詢網絡結構特征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48(2):108-113.
[3] 包朝陽,王玉庭,吳粟琛.鄉村民宿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實現機理與路徑規范研究:以浙江省象山縣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11):227-236.
[4] 馬小玲.農旅融合背景下武夷山民宿業助力鄉村振興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4,52(6):131-134.
[5] 樊昊.鄉村民宿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4,52(3):115-118.
[6] 葛蔓.民宿在生態文化旅游中的發展路徑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3):9684-9685,9714.
[7] 王顯成.我國鄉村旅游中民宿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24(6):69-72.
[8] 阮雯.民宿業發展新態勢與政府行為分析:基于杭州民宿的調查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1):77-81.
[9] 黃艷萍.苗侗民族村寨民宿產業現狀及發展途徑:以貴州省黔東南州為例[J].決策與信息,2017(3):104-108.
[10] 賴斌,楊麗娟,李凌峰.精準扶貧視野下的少數民族民宿特色旅游村鎮建設研究:基于稻城縣香格里拉鎮的調研[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7(12):154-159.
[11] 焦慧.貧困山區民宿旅游發展對策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0,11(22):136-137.
[12] 吳開松,張弛.共享經濟背景下民宿發展對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影響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2):46-52.
[13] 畢文君.西江千戶苗寨:特色民宿拉長鄉村旅游產業鏈[J].當代貴州,2022(13):14-15.
[14] 陳琬琦,香銀元.文旅農融合視角下莫干山鄉村民宿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0):160-162.
[15]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4(3):11.
[16] 劉婧媛,徐菲菲,何云夢,等.共享經濟影響下民宿的演變、發展模式及展望[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2,38(7):883-889.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廳項目“家庭農場土地流轉的契約問題研究”(22Y046)。
作者簡介 湯夢(1998—),女,湖北恩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收稿日期 2024-07-02;修回日期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