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蓬勃發展,高素質物流人才已成為支撐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目前,物流人才需求總量持續增長,但結構性短缺凸顯,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需求旺盛,但供給不足,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仍是需求重點,但培養質量有待提高,職業資格認證需求旺盛,但人才質量評價體系亟待完善。在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湖南物流人才培養肩負著提升人才素質、支撐產業升級、引領行業創新的重要使命。為全面提升湖南物流人才質量,本文提出需深化產教融合構建多元協同培養機制、優化人才能力培養方案、加強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創新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強省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關鍵詞:物流人才;需求質量;能力培養;創新創業;產教融合
近年來,隨著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人才需求不斷增長,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素質復合型物流人才已成為制約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湖南省作為中部地區的物流大省,加快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對提升區域物流競爭力、推動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一、湖南物流人才需求質量現狀
1.需求總量持續增長,結構性短缺凸顯
近年來,湖南省物流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總量不斷擴大。隨著物流業向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傳統物流人才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物流業發展的需要,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物流人才供給不足問題日益凸顯。許多物流企業反映,在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技術、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專業人才十分緊缺??梢?,湖南物流人才需求呈現“總量增長、結構失衡”的特點。
2.專業技能要求提升,綜合素質受重視
隨著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物流專業技能要求不斷提高,物流企業普遍要求員工掌握物流管理、運輸配送、倉儲與配送、國際貨運、供應鏈管理等專業知識,熟悉ERP、WMS、TMS等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語言表達、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分析決策等綜合素質也愈發受到重視。許多企業表示更青睞兼具扎實專業技能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對物流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3.實踐經驗備受青睞,創新能力漸成關鍵
物流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行業,企業普遍更青睞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大多數物流企業要求應聘者有1~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實習實踐經歷也是企業考察的重點。一些企業負責人直言,在招聘時更看重應聘者的實際工作能力,而非學歷高低??梢姡谖锪魅瞬判枨笾?,實踐經驗越來越成為“硬通貨”。隨著物流業競爭日趨激烈,創新能力逐漸成為物流人才的核心競爭力。許多企業表示,更需要能夠突破常規、開拓創新的物流人才,尤其在智慧物流、物流模式創新等方面大有可為。
4.職業資格認證需求旺盛,繼續教育亟待加強
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的專業化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物流師、采購師、國際商務單證員等職業資格認證,旨在規范從業者的職業素養,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認證的物流從業者更受企業歡迎,許多企業將職業資格證書作為招聘的“敲門磚”。由此可見,社會對物流職業資格認證的需求十分旺盛。隨著物流技術和模式的快速迭代,物流從業者參加繼續教育、提升專業技能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目前針對物流從業者的繼續教育項目相對不足,許多企業反映員工參加繼續教育存在渠道不暢、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加強物流從業者繼續教育已成當務之急。
二、湖南物流人才需求發展趨勢分析
1.物流人才需求總量不斷擴大,人才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蓬勃發展,物流人才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一方面,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商貿流通企業意識到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性,物流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催生了大量物流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如供應鏈管理、電商物流、冷鏈物流、智慧物流等,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拉動了物流人才需求總量的持續增長。然而,目前湖南省物流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每年培養的物流專業畢業生數量有限,難以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旺盛需求,人才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未來,隨著“一帶一路”、自貿區等的深入實施,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物流人才的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人才瓶頸制約問題將更加凸顯。因此,必須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快培養更多高素質物流人才,破解人才瓶頸制約。
2.復合型、創新型物流人才需求日益凸顯
隨著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業的深度融合,傳統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物流企業對單一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減少,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企業亟須既懂管理又懂技術、既熟悉物流業務又了解供應鏈管理的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特別是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深入應用,智慧物流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急需既懂現代物流技術,又具備開闊視野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成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顯著特征,需要物流人才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創新發展理念,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智慧物流發展。同時,跨境電商的興起,對國際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人才不僅要具備國際貿易、國際結算、通關規則等知識,還要具備全球化的發展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梢灶A見,隨著現代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流通業聯動發展,產業邊界日益模糊,復合型、創新型物流人才將成為人才需求主流,對物流人才知識結構更新和能力提升的要求將越來越高。
3.應用型、技能型物流人才仍是需求重點
盡管智慧物流、供應鏈管理等新興業態和高端領域對創新型人才需求旺盛,但從整個物流產業來看,生產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仍然是需求的重點。物流搬運、倉儲、配送、運輸等傳統崗位從業人員占比最大,這些崗位更加注重員工的實操技能。隨著物流業務量的持續增長,企業對快遞員、叉車工、理貨員等物流操作工種的用人需求還在不斷加大。同時,物流行業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趨勢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崗位工種持證上崗、中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人員的比例不斷提高。因此,培養大量掌握物流專業技能、適應生產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物流人才培養工作的重中之重。職業院校要立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圍繞區域支柱產業和物流業發展需求,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提高物流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增強學生就業創業本領。通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共建高水平實訓基地,建好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等舉措,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強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4.職業資格認證需求旺盛,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亟待完善
隨著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物流職業崗位日益專業化,亟須建立與物流業發展相適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引導從業人員提升職業素養。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物流師、采購師、國際商務單證員等多個物流行業職業資格認證,企業和社會對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物流從業者給予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調研發現,多數企業都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作為物流人才招聘錄用的重要依據。政府有關部門也不斷加大力度,推進物流行業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將其作為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梢灶A見,隨著物流行業的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職業資格認證已成為人才培養工作必須高度重視的方面,物流從業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認證的需求將持續旺盛。與此同時,目前物流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還不夠,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人才質量評價體系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考察,而忽視了實踐技能的測評,難以全面客觀地評價人才的崗位勝任能力。
三、提升湖南物流人才質量的對策
1.深化產教融合,構建多元協同培養機制
提升湖南物流人才培養質量,關鍵在于深化產教融合,構建多元協同的人才培養機制。湖南省物流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推動物流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多種方式,與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規格標準和培養方案,建立人才需求對接機制,引導院校及時根據行業發展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湖南省政府相關部門要制定產教融合激勵政策,鼓勵物流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在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體系建設、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環節,發揮企業的重要主導作用。支持物流企業與院校共建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公共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鼓勵院校聘請物流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導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人才培養過程。同時,院校要主動對接物流產業需求,及時將物流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引入培養過程,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材內容,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2.優化人才能力培養方案
緊跟物流產業發展步伐,及時更新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加強應用技術能力培養。及時將新知識、新技術、新模式納入培養內容,根據物流業發展需求,優化物流管理、運輸配送、倉儲與配送、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培養內容,增加智慧物流、跨境電商物流、綠色物流等方面的新興內容。注重案例教學,增加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金融、應急物流等新業態、新模式案例教學內容。
3.加強人才培養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隊伍是提升物流人才質量的關鍵所在。培養適應新時代物流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必須全面加強人才培養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一是以培養“雙師型”人才為重點,實施“雙師型”人才培養培訓計劃。制定教師企業實踐制度,選派優秀教師定期到物流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物流運作和管理實踐,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同時,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培訓,學習借鑒先進的物流人才培養經驗,拓寬教學視野。二是大力推進校企合作,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兼職導師。充分利用物流行業和企業的優質資源,建立物流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定期組織教師深入一線開展實踐鍛煉。聘請物流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和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利用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指導教學,傳授學生實用的物流技能。三是引進高層次人才,優化人才培養隊伍結構。制定柔性引才政策,采取短期講學、項目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引進物流行業領軍人物、企業高管等高層次人才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發揮他們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四是探索教師企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促進校企人才融通。鼓勵物流企業選派優秀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到院校任教,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支持高校教師到企業掛職或兼職,參與企業物流項目研發和管理實踐。通過校企人才雙向流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不斷提升人才培養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育人能力。
4.創新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創新創業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就業創業的重要引擎。新形勢下,物流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更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因此,必須進一步創新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物流行業培養更多創新型、創業型人才。一是深化創新創業培養改革,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根據物流專業特點和創新創業教育規律,優化調整培養方案,科學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開發創新思維、創業管理等必修課程,形成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二是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一批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成立物流專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購置先進的物流裝備,引進優質創業項目資源,為人才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良好條件。鼓勵人才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以創新創業大賽、創客馬拉松、創業項目孵化等為抓手,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實踐動手能力。三是提供精準化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建立由政府部門、行業專家、創業導師、風險投資人等組成的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團隊,為有創業意愿的物流人才提供全過程、個性化指導服務,幫助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鼓勵人才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培訓,通過參觀優秀企業、與成功創業者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拓寬創業視野,打造創新創業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創新創業保障機制,制定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在場地、資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整合利用學校、地方和社會資源,建立健全創業擔保貸款、風險補償等機制,拓寬創業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為高校畢業生創辦物流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融資便利。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加大對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和個人的表彰獎勵力度,設立物流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基金,對在創新創業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資助,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四、結語
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高素質物流人才已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提升物流人才質量,需要產學研用多方協同發力,共同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內容,加強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創新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梢灶A見,隨著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完善,必將源源不斷地為物流行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季亞男,王曉艷.考慮市場需求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標準[J].黑河學院學報,2022,13(10):75-77.
[2]何平.鄉村電商物流現狀及人才培養機制優化策略[J].中國儲運,2023(7):188-189.
[3]楊云飛,郭菲月.如何突破新型物流人才培養瓶頸[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4(19):19-20.
[4]廖麗琴.智慧物流發展態勢與物流崗位人才需求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4(15):120-123.
[5]屈華鳳.民辦高校物流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以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為例[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4(20):99-100.
作者簡介:譚新明(1971— ),男,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采購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