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平四;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3-0077-03
一、指導思想
本文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以及田徑類運動的特性,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性規(guī)劃設計。保證基礎、重視多樣、關注融合、強調運用,積極倡導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機結合,助力學生于體育鍛煉過程中享受運動樂趣,切實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健全人格,砥礪堅強意志,全面彰顯田徑類運動的教育與培養(yǎng)價值及功能,為推動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應有之力。
二、教材分析
技能認知層面,短跑作為田徑項目的關鍵部分,在初中水平四階段占據重要教學地位。從實用性來看,跑是人體最為基礎的運動形態(tài)之一。從安全避險與身心健康來看,學生借助短跑技術能夠在緊急狀況下迅速避險逃生;通過參與短跑競賽,學生能夠收獲自信與成就感,激發(fā)超越對手的勇氣與信念。在本單元教學體系中,短跑發(fā)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銜接作用,對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體會學習樂趣意義非凡。綜合上述多方面因素考量,短跑技術具備極為突出的可學性與可教性。
三、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征來看,七年級男生對新鮮事物滿懷熱忱,擁有強烈的探索欲與求勝心,熱衷于各類競賽,競爭意識強烈,能夠較快地掌握動作要領,集體榮譽感強,然而其合作意識有所欠缺,自主學習習慣尚未良好養(yǎng)成。女生則性格相對內斂,不擅長自我展示,但思維敏捷聰慧,組織紀律性較好。
運動基礎方面,七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已初步掌握部分短跑技術方法,男女生均具備站立式起跑、迎面接力跑等短跑基礎技能。在七年級短跑教學階段,著重引導學生體驗運用蹲踞式起跑姿勢完成起跑動作,并能夠在不同環(huán)境場景中熟練運用所學起跑姿勢完成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認知程度與技能掌握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在田徑各項目技術的組合練習方面較為膽怯,不敢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
教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預測為:學生體能相對薄弱,身體控制能力欠佳,對田徑項目的接觸相對較少。